财富论

财富是人们追逐的梦想,是日常生活中提到和使用最多的概念和社会事物;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研究和思考最多的东西。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财富关系生命的生死荣辱,存亡之道,不可不查。那么,什么是财富?财富的本质是什么?财富的价值伦理有哪些?如何把握和求得财富呢?

一、财富的概念

财富是什么?看似最容易理解,却又最难给出准确的定义。汉语词典上说:财富是具有价值的东西。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理解是,财富是可以用货币表现的价值形式。经济学上则定义为:财富是任何有市场价值并且可用来交换货币或商品的东西,包括实物与实物资产、金融资产,以及可以产生收入的个人技能等。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不断变迁,人们对财富的理解也不断丰富,财富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弗朗西斯·培根就说:“对于财富我给不出更好的名字来,只能把它叫做德能的行李。”

这里我们给出财富的本质定义:财富就是来自于外部的物质或精神形式的责任。

财富就是外界对生命事物的责任,表现为一定的物质的或精神的形式;即财富就是责任。

这个概念恐怕大家一时难以理解和接受,财富怎么成责任了,是一种什么样的责任?

是的,财富就是责任。这就是财富的本质概念。父母是子女的财富,子女也是父母的财富;一个人得到社会的关爱、别人的真实情感都是财富;家庭的温暖是个人的财富,国家的和平安定是民众的财富;森林草地是动物的财富,江河湖海是鱼鸟的财富,阳光、空气、水、大地是生命的财富等。这一切都是外界环境对生命事物的责任。环境生了万物,就要养育万物。这正如你生了孩子,要尽养育之责一样,都是责任的存在与表现。同样,父母生养了你,你对父母就要行孝敬之责;双方是互为财富的。所以,你工作、上班、经商、创业,挣取钱财,为的是什么?你把钱财给子女、给父母、给单位、给员工、给国家、给社会,给他们创造好的条件与环境。这些都是你的责任,却是他们的财富。同样,这一切,如果你作为主体,它们作为客体,这就是你的财富,却是它们的责任。

二、财富的种类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财富分为两类:一类是精神财富,一类是物质财富。

精神财富包括情感、爱、信任、安全、依靠、归属、关系、经验、思维、智慧、尊严、名誉、声望、理想、志向、追求、爱好、价值观、意识等。精神财富是高级财富,精神财富的多少决定了人生境界和道德品性的高低。精神财富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取舍和目的走向,决定着生命的境界与存在。

物质财富包括金银钱财、粮果衣物、房产家具、山石水土、林木矿产、田园作物、珍宝古玩、产业市场等。物质财富是低级财富,物质财富的多少决定不了人生的境界和品性;但是,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一个人会经历各种磨练,心智和精神情感会得到提升,往往也能收获精神财富。一个人如果花费终生的时间和精力去单纯追求物质财富,而忽视精神财富,他并不能得到人生的真正幸福与安康。

但是,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不是绝对分开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只有精神没有物质是不能长久的,只有物质没有精神是不可以存在的。精神财富能促进物质财富的获得与增长;物质财富也能推动精神财富的提升和发展。伟大的理想能创造伟大的财富,而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也会创造精神和志向。

在现实生活中,财富又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财富就是上面所说的财富,包括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狭义的财富仅指物质财富,尤指可以用金银钱财代表的物质形式。

三、财富的本质与属性

从财富的定义就可以看出,财富的本质是一种责任的表现形式,是责任实现的手段和工具。它代表了客体和主体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即相互依存的责任基础。这也是财富产生的根源和目的。财富之所以成为财富,绝不是无缘无故的,它同世界其它事物一样,都有自己存在的使命和意义。财富之所以具有财富价值,就是责任基础决定的;如果没有责任的存在,任何财富都毫无价值可言。所以,距离人们生存和生活越远的东西,越不具有财富性。

财富的责任本质决定了通过一定的财富,就可以建立相应的责任。如在别人困难时,你帮助他,就是赢得他的感谢和感恩。通过一定数量的财富就可以和别人建立一定的责任关系,让他为你负责和服务。这正是财富的魅力所在。

财富的本质决定了其固有的两大属性,即客体性和相对性。

财富的客体性就是说财富是客观的,是外在的,是身外之物。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财富只是对你有用,对你尽到责任;而责任之外,再多的财富都不属于你。它可以进入到你的生活,却是你生命之外的东西。拼命追求过多的物质财富,如果不是为了大众的理想,就完全没有必要。财富的客体性还决定了财富不会主动找你,进入你的怀抱;要想得到财富,你必须依靠责任和智慧,积极主动,付出努力,去追求,去创造,才能得到和拥有财富。

财富的相对性就是说财富是相对的,因为物质世界是广泛联系,彼此相关,分散为体,统一存在的。主体客体是相互对应的,财富也是相对对应的。子女是父母的财富,父母也是子女的财富;企业是员工的财富,员工也是企业的财富;亲朋好友、家庭单位、国家社会、猪马牛羊等都是你的财富,反过来,你也它们的财富。从本来的意义上说,财富对于个人、对于任何生命都是对等的,平等的。但是,由于财富是客观的,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经过努力才能获得。因此,财富在每个人手里的分布和存在,才会出现差异,出现贫富不均。而这种差异和贫富不均是动态的,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财富的相对性还表现在财富数量的相对上,流动上,即财富的多少是相对的;无产阶级也有“财富”,资产阶级也有“贫穷”;多少财富是富,多少金银算有钱,没有确定的标准。追求物质财富应当适,宜自足。培根说:“巨大的财富并没有什么真实的用处,它只有一种用处,就是施众,其余的全不过是幻想而已。”

四、拜金主义是责任的异化

财富的本质是责任,是责任的具体形式与表现。而责任在履行和实现的时候,总会受到激励和赠品,而获得满足和幸福。所以,世人对财富的追求,正如对权力、美色的追求,是一种本性使然,有着内生的动力。

责任是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尺度,使得财富作为责任的形式和代表,也具有了度量一切的巨大的能量和作用力。人们皆欲竟相获得它,就形成了社会生活中始终存在的拜金主义思想和意识。古今中外,无不如此。西晋时的鲁褒为此写过一篇《钱神论》,

其文曰:“钱之为体,有乾有坤。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难朽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亲爱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

……

由是论之可谓神物:无位而尊,无势而热,排朱门,入紫闼;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诤辩讼,非钱不胜;孤弱幽滞,非钱不拔;怨仇嫌恨,非钱不解;令问笑谈,非钱不发。谚曰:钱无耳,可暗使。岂虚也哉。又曰:有钱可使鬼。而况於人乎。”

用今天的话说意识就是:钱(币)作为一个实体,有天也有地的形象。它的内部效法地的方,外部效法天的圆。把它堆积起来,就好像山一样;它流通起来,又好像河流。它的流通与储蓄,都有一定的规则。在街市上使用会很方便,不用担心他有所损耗。它很难腐朽,好像那些长寿的人;它不断地流通却不会穷尽,就像“道”一样运行不息,所以它能够流传这么久。它对于世人,如同神明宝贝,大家像敬爱兄长那样爱它,便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孔方兄”。没有了它人们就会贫穷软弱,得到了它人们就会富足强盛。它没有翅膀却能飞向远方,它没有脚却能到处走动。它能够使威严的面孔露出笑脸,能使口风

很严的人开口。钱多的人干什么都能占先,钱少的人便得乖乖地排在后面。排在前面的人就是君长,而排在后面的只是臣仆。……由此说来,钱这东西可真是神物了。它没有地位却受人尊敬,没有势力却那么红火,它能够推开富贵官宦之家的朱门、紫闼。有钱的地方,可以化危机为平安,可以让死的重新复活;可要是没钱了,那贵的就要变成贱的,活的变成死的。所以,和人争辩、打官司,没有钱是没有办法胜利的;势孤力单,没有出仕的人,没有钱就不会被提拔。愁怨忿恨,没有钱就没有办法化解;好的声名,没有钱便不可能被传播。谚语说:“钱虽然没有听觉,却可以暗中指使别人做事。”这话难道是假的吗?又说:“有钱便可以役使鬼神。”更何况是人呢。

从这些文字的描述里,可以窥见一斑,古往今来,世人对金钱财富是多么的看重和崇拜。财富作为责任的一般形式和手段,在社会现实生活中,拥有决定性的力量,左右着世人的行为和本性。但是,财富不是责任本身,它终究是一种手段和形式,因此,人生不能成为它的奴隶。财富是生命的滋养者,是为人所用的。当然,那些自命清高,轻视财富的人,也是不足为凭的。所以,要想使生命与存在富足、安康、美满、幸福,就要确立和拥有正确的财富观。

五、财富的获得与使用

如何得到财富是世人孜孜以求的东西,比较起来,如何使用财富似乎更加容易,事实上并不尽然。如何使用财富和如何得到财富一样艰难而且需要智慧,而世人大多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

(一)财富的获得主要有道、术及其道术并行三种方式

一是财富之道与财富之术。道、术代表的是不同的方法和思路。财富之道就是获得财富的根本道理和方法。道在东方文化中是一个本源而又具体的概念,社会事物的各个层面都是在围绕这个“道”来开展和演绎;上到治理天下,下至婚丧嫁娶、起居风俗等,无不体现人们对“道”的尊重。有为人之道、儒家之道、兵家之道、商家之道、治国之道,当然也有财富之道。道是物质宇宙的根本法则,人要想有所作为,不论干什么,都必须各遵其道。

财富之道就是要把握财富的本质,知晓财富运行的规律,了解财富存在分布的情况,洞悉财富之机,顺势而为,明其要术,自然富贵。《大学》中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求富之道,何尝不是如此。无论是什么时代,无论是高低贵贱,识大道者获大财,识小道者得小财,不识道者不得财。《孙子兵法》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财富之道,亦复如是。财富者,生之大计也,贫贱富贵,尊卑事业,亦当详察。也需经之五事,研究方法谋略。从思想、方法、条件、技术、产品,到市场、机会、渠道、客户、人才、管理等,天时,地利,人和,不可或缺。

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同样的行业,同样的市场,有人赚钱,有人赔钱,何也?除了其基本理念和见识的差异外,也和个人的具体操作和管理密切相关,即对时机的把握、对地利和社会环境的运用、对人才的使用与培养、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具体管理等,这些都是财富之术,即获得财富实际行为中的具体方法、手段和技巧等。从“道”与“术”来看,“道”相当于财富战略,“术”相当于财富战术。战略是有关全局性的、根本的思想;战术是依据实际情况,机动应对,灵活掌握的。毛泽东说:“战略上有规则、有定向;战役、战术上无规则、无定向。”财富之道和财富之术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仅有“道”,不会“术”,就没有实际能力;仅有“术”,而不懂“道”,就获得不了真正的财富。道是本,术是末。道是灵,术是体。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重“道”也要重“术”。只有“道”与“术”一体,才能实现真正富贵。

传统文化中,有一种轻视“术数”的思想,它们推崇“道”,看不起术技之类,称之为“奇技淫巧”。这不过是一种缺乏实际能力的迂腐之论而已。没有财富的小的积累与成功,就不可能形成大的财富事业。但是,过于迷恋于“术”,舍本逐末,没有根本的“道”的支撑,财富之路无法长远。

(二)财富的使用伦理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成难。在如何管理和使用财富上,和如何得到和创造财富一样,艰难而且需要智慧。财富之道更多的体现在财富管理和使用的思想和能力。一般说来,芸芸众生靠勤劳致富是财富的大道。因为,财富是滋养众生的。所谓的巨富不过是凤毛麟角。财富藏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是财富的本质,是财富大道。一个人拥有再多的财富,一天的生活用度总是有限的,随便你吃、喝、用、度,总是一个人用量。你用来投资办厂,是为社会做贡献,为众人谋生计;你存之于银行,银行发放贷款,也是支持企业社会发展,造福于众生的。你活着的时候,财富不是你的,你死了之后,更不是你的。所谓你的财富不过是法律上的意义和关系而已,一种符号罢了,其余的全不过是幻想而已。

因此,财富最终是一种责任的德性,是一种道德的表现。只不过许多人不了解,不情愿而已。如一些人利用社会政治、经济变革转型带来的机会,利用各项政策存在的漏洞和特定的社会关系等,实现了财富的迅速积累,富至数千亿万。然而,这些财富需要道的智慧,更需要术的机缘,因为它并不是公开、公平地出现在大众面前。而在这种财富积累的过程中,一部分人随着自身和社会的完善,渐得财富之道,思恩报国,走向了财富事业大道。另一部分人则固守所有,不思大道,小念之德,心中惶恐,选择逃离和转移,但终究必成祸害。财富与道德相称平衡,有着微妙的生克关系。有什么道,成什么德,配什么财,是有法则的。如果不得其道,不具其德,而拥之巨财,则祸患不远矣。德薄而拥之巨财,非为吉兆。

六、人生当专心于本分,不可急于敛财致富

人们追求财富的本质不过是生命责任的体现和表达,应当遵循勤勉和公正;专心于工作本分,不可急于敛财致富。致富之术很多,但吝啬不是一种方法;开源才能节流,有源才能积财。钱财可以生利,但把一切财产都用于经济冒险上的人往往会倾家荡产的。基本的积累和生活保障是必须的,适当的投资也是必须的。财富之道要有原则,要因人因时而异。在和平时期、动乱年代,在少年之时、年老之日,财富都应有不同的形式和管理方法,或机敏求变,或规避风险,安守岁月。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可欲求贪婪,反致祸患。放高利贷是获利的方法之一,但它是一种贪婪和卑劣的财富。高利贷是社会经济的毒瘤;高利贷盛行,必将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甚至引起经济下滑和衰退。从事和参与高利贷,最终祸患不远。贪婪并不能使财富增长,相反,当一个人把财富看得比身家生命还重要,贪得无厌,欲求无度,并不能获得拥有财富的幸福,而祸患却会接踵而至。

七、财富的阴阳之性和五行变化

五行之中,财富其相为水,其性为阴,居太阴之位。具有潜藏、储存、润化、滋生的力量。所以,财富作为一种资源和能量,具有滋养万物、润化生命的属性。这是事物的一种“德性”的表现,故财富生道德。真正拥有和掌握财富的人是一种有道和德性的表现。

为富不仁是一种德财相背的现象。财富在这些人手中只是临时停留,不是他们失去财富,就是财富消灭他们。

权力具有掌管资源和分配财富的能力,大的财富总是和权力密切相关,甚至由权力而来。因此,权力生财富。而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为了更好地履行使命,常常散财尽义,用财富去激励人们的行为;甚至许多人,为责任(使命)而轻视财富。故责任克财富。有强烈责任感而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总是留下英名和精神,这是一种巨大的精神财富,而并不是太多的物质财富。

财富是一种滋养众生的资源,拥有和掌握一定的财富,必须和个人的能力和德性相匹配。品力小,德性差的人,得到大财,必是祸害。培根说:“一笔很大的财产遗留给在年龄和智力上还不成熟的继承人,这无异于引诱周围的猛禽来扑捉他。”

财富之道犹如江河在你面前奔流,浩浩荡荡,气象万千,哪些是你的,哪些不是你的,你要取多少,哪些不能取,都有定数,都有法则。你要始终牢记的是:你的父母、子女、家庭、未来、道义和名誉等,都是你首先要考虑的责任;你的任何取舍,都不能把他们置于风险之地。人生来是不自由的,人也首先不是为自己活着,对财富的取舍最终由责任和道德决定。

财富本身也具有阴阳之性,具体说来,精神财富为木、火之相,其性为阳,具有炎上相逐之意;物质财富为金、水之相,其性为阴,具有沉下趋均之性。因此,精神财富的多寡最终决定着一个人拥有总体财富的能力。仅仅追求物质财富,离道求术,终究不会富贵,反而会将自己沦落成为某种挣钱的工具和奴隶。

 

(0)

相关推荐

  • 弟子规43|德乃真财富

    德乃真财富 今天讲几句:"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这句话意思不难理解:"个人的道德.学问.才能技艺是最重要的,如果在这方面有不 ...

  • 玩石头是在储蓄“财富”?原来是这么回事,只是我们没有在意!

    玩石头也是在储蓄"财富",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莫名其妙.我们知道,财富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物质财富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基础,精神财富是社会和谐.文明的体现."仓廪实而知礼 ...

  • 拥有了奇石就是拥有了财富?想多了,除非你能把奇石转化成财富

    富有的人正是拥有了较多资源的人,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人们的对财富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只要可以轻易抓到手的资源,人们都会快速的掠夺.这一点在文玩圈和奇石圈表现得尤为突出:崖柏被采挖一空,多种奇 ...

  • 富人定律:真正有钱人,往往能逼自己养成八个好习惯

    一.有钱人重视养成好习惯习惯决定命运,有钱人对习惯的重要性,有着极其清醒的认知,他们深知习惯不仅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有很大的影响,也对一个人能获取多少财富.能否发财致富有着近乎决定性的影响,进而决定一个 ...

  • 财富号正文

    我们知道,而且我们之前一直都有强调,创新药是医药未来的一条黄金赛道. 创新药企的优势,就是随着新药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这个成熟的行业仍然有创业公司的高成长性. 那么如果继续细分创新药的话,其实创新药里 ...

  • 开启财富之门的金钥匙,从来不是勤奋,而是明白这4点

    每个人都梦想着自己能够拥有数不尽的财富,很多人穷尽一生,劳苦一生都没有找到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那么,关于财富的这把金钥匙到底在哪里呢?为什么有的人即使很勤奋了,也还是不能致富呢? 当今社会,资源有限, ...

  • 侵华十四年,日本共从中国掠夺了多少财富?

    从1931年入侵中国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为止,14年中日本侵略者给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他们的罪行罄竹难书,除了奴役和屠杀被占领区的人民之外,日本鬼子还从中国掠夺了数量惊人的财富,主 ...

  • 6大高效搜索术:信息获取的能力差距,正拉开你和别人的财富差距

    6大高效搜索术:信息获取的能力差距,正拉开你和别人的财富差距

  • 财富杂志 2020年最有权势的女人

    自1998年以来,<财富>杂志使用以下四个标准对最有能力的商业女性进行了排名:每个女性企业在全球经济中的规模和重要性:业务的健康和方向:她的职业生涯:以及她的社会和文化影响力.在2020年 ...

  • 留下财富

    留下财富 海 有一个人回忆起自己曾经的一件事情,他说有一年我病得很重,我认为自己快要去世了,这时候老师来看望我.我说:"老师啊!我的病情非常的严重,但我是一个有钱的人,只有一个女儿继承我的钱 ...

  • 使用杠杆快速增长你的财富

    睡莲池与玫瑰(Bassin aux nympheas. les rosiers)  克劳德·莫奈1913 开放报名:发圈训练营.写作训练营.意念植入发圈心法训练营.教学模式:VIP 1对1学徒制. 为 ...

  • 别人早已通过文字实现“财富自由”,为嘛你写的文章却不受待见?

    随着各个自媒体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加入进来,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文章在平台上分发给读者,但为什么你的文章却不受待见,阅读量或者说打开率很低? 1.文章没有趣味 标题就一陈述句,一眼就看明白了后面 ...

  • 如何以客户为中心,去实现你的财富梦想?

    "嗨,你真有眼光,在这里我们相遇" 这些写给你,也写给我自己 前几天,我在<读书创业互惠共赢社群>里,用语音分享了下面的内容: <如何以客户为中心,去实现你的财富 ...

  • 通往财富的必然之路

    马克思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用到我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可以理解为:"没钱什么都是扯淡!",这个社会,一切向前(钱)看,没有钱,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