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颠倒散与清肺饮加减治疗痤疮临床观察

今日目录 /Contents/

一、前言

二、中医论痤疮

三、常见分型及治疗

四、临床诊疗经验

五、典型医案

六、痤疮的护理及预防

正文欣赏

MAIN BODY

一、前言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额部、双颊、胸背部油脂较多的部位,具有损容性。皮疹形态主要有红色丘疹、脓疱、囊肿、结节,伴皮脂溢出,病情反复。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以年轻人为主。有人认为痤疮是一种生理现象,无须治疗,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果痤疮皮疹较少,炎症较轻,可不予治疗,待其自然消退。如果皮疹较多,炎症较重,则应积极治疗。尤其是患有脓疱、结节、脓肿、囊肿性痤疮者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遗留下凹陷性或增生性瘢痕,影响皮肤外观。因此,痤疮应积极合理的治疗。

二、中医论痤疮

在中医文献中,唐宋以前称之“剌”、“面皰”、“面粉渣”、“面嗣”等,明代以后又称“酒刺”、“粉花疮”、“肺风粉刺”等,现代俗称 “粉刺”、“暗疮”、“青春痘”等。本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云:“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王冰注曰:“皴刺长于皮中,形如米或为针……俗曰粉刺。”

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曾有“年少气充,面生皰疮”的记载,明确提出该病发生在青少年面部,称为“面皰”。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面疮候》中有对病因和证候的描述:“面疱者,面上有风热气生疱,头如米粒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唐代《千金方》、《外台秘要》和宋代《太平圣惠方》等名著,汇集了唐宋以前治疗该病的内服、外用方剂和单验方,为后世治疗本病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明代申斗垣的《外科启玄》认为本病为“盖受湿热”所致,同时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肺风粉刺酒齄鼻》指出“粉刺属肺,齄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所谓有诸内,形诸外。”。清代祁坤的《外科大成·肺风酒刺》亦云:“肺风由肺经血热郁滞不行而生酒刺也。”清代吴谦的《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肺风粉刺》云:“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宜内服枇杷清肺饮,外敷颠倒散,缓缓自收功也。”提出了粉刺的病因病机、证候表现和内外治法,至今仍指导着中医临床治疗。

三、常见分型及治疗

古代中医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可概括为外邪郁表、湿聚为患、血热瘀滞。随着近现代人们饮食不当、生活不规律等情况出现,该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其分型及论治归纳如下:

①肺经郁热

多由于热邪侵犯肺经,或嗜食辛辣油腻之品,滋生肺热,肺主表,外合皮毛,肺经郁热,肺卫失宣,皮毛被郁,热毒内蕴,多表现为面长丘疹,状如粟米,可挤出白粉色油状物,伴口鼻干燥,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宜用清泄肺热法,方用枇杷清肺饮(枇杷叶、桑皮、黄连、黄柏、人参、甘草)加减。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云:“郁乃痤”。

②胃肠积热

足阳明胃经与手阳明大肠经均上行于面部,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嗜酒,使中焦积热,上熏于面部皮肤而发为痤疮。临床表现多为面部丘疹,状如粟米,能挤出白粉样油状物,以口周为多,亦可见于背部与前胸,且常伴有口干、口苦、口臭,喜冷饮、凉食,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宜用清泻胃肠法,方用清胃散(黄连、升麻、生地、丹皮、当归)加减。同时脾胃运化失常痰湿内生,故常可辨证配伍二陈汤、竹茹、薏苡仁以除痰湿。

③热毒炽盛

多由肺胃蕴热上炎,复感外界毒邪,或粉刺日久,湿热之邪郁久化毒,热毒之邪互结于痤疮部位,导致化脓、红肿热痛,即形成脓肿型、囊肿型痤疮。其症状为面部有散在丘疹,背部亦多发,以小脓疱为主,周围常有红晕,有疼痛感,严重时可出现红肿灼痛,伴有发热,舌红苔黄或燥,脉沉数有力等。

宜用清热解毒法,方用五味消毒饮(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加减。热毒炽盛,热入血分,灼津成痰,灼血成瘀伤及面部阳络,故可随证配伍丹皮、赤芍、麦冬、竹茹、皂角刺等凉血散瘀之品。

④痰湿凝结

病情迁延不愈,表现为皮损多为囊肿结节,伴脘腹胀满、纳呆食少,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滑。治宜健脾化痰,清热利湿。方选四紫汤合竹叶石膏汤加减。

⑤冲任失调

有部分女性患者,常在月经前后痤疮发作或加重,或伴有月经失调、痛经等,即与冲任失调有关。女性患者易生气、抑郁、烦躁、恼怒,以致肝郁化火,冲任失调,肝火挟冲任之血热上攻于胸部与颜面,火郁局部则发为痤疮。宜用清肝泻火之法,多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女子以血为本,脏腑以肝为重,女子多有月经不调,故其治疗也应以调理月经为基础。

四、临床诊疗经验

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中医外科吴童教授共收治43例痤疮患者(2019.11~2020.11)

治疗结果:治愈14例,有效13例,无效7例,中断治疗9例,总有效率79.4%。以25天为一个疗程,治愈与有效的27例中,7例在一个疗程内好转,9例在两个疗程内好转,11例在三个疗程内好转。《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肺风粉刺》认为“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宜内服枇杷清肺饮,外敷颠倒散,缓缓自收功也。”,颠倒散具有凉血活血,解毒杀虫之功效,主治酒渣,肺风粉刺,临床上用于黑头粉刺型或丘疹性脓疱型痤疮,脂溢性皮炎者。

本科室以颠倒散为主方研制出外用药“消痘灵酊剂”,服用中药的同时,配合外用消痘灵,共奏清热解毒,消痘容颜之效。1年来我们用本方药治疗28例各型各度患者,总有效率达80%。

治疗痤疮,总不离调治肺,因为肺的气化功能是人体阴降、气升的主要方面,可达“薰肤、充身、泽毛”,皮疾的发生可出现肺的功能失调。本病以实为多,宜采用清泻之法,通过清上、中、下三焦,泻肺、胃、肾三脏,实者泻之,热者寒之。所以在辨证施治方面,常以《医宗金鉴》的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该方出自唐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原方由枇杷叶、桑白皮、黄连、黄柏、生甘草、人参组成,有宣肺,清热,化湿之效,用于治疗肺胃蕴热所致的痤疮。

五、典型医案

例1  梁某,男,33岁。2020年8月8日初诊。

自诉面疹20年,反复发作。检查:舌红苔白,脉数。辨证:痤疮(热盛证)。治法:清热祛疹。方药:黄芩10g、生地8g、当归8g、丹参10g、皂角刺10g、麦冬8g、石斛10g、栀子10g、连翘10g、贯众10g、桂枝6g、白芍10g、茯苓10g、甘草6g、蚕砂10g、白花蛇舌草15g。7剂,水煎服。甘草锌颗粒2盒,每日2次,每次1袋。消痘灵1瓶外用,每日2次。

二诊,服上方皮疹变小,颜色变浅,予上方再服7剂。

三诊,面疹减少,患者自诉睡眠不佳,上方加龙骨、牡蛎各10g,7剂,水煎服。甘草锌颗粒2盒,每日2次,每次1袋。消痘灵1瓶外用,每日2次。

四诊,面疹渐退,上方加马齿苋10g,7剂,水煎服。

五诊,面疹大部分消退,因患者饮食偶不洁,略有反复,上方加龙胆草、板蓝根、大青叶各10g,7剂,水煎服。甘草锌颗粒2盒,每日2次,每次1袋。消痘灵1瓶外用,每日2次。六诊,面疹仅有少部分未消退,予上方再服14剂巩固治疗。

 

本患者由肺胃蕴热上炎,湿热之邪郁久化毒,热毒之邪互结于痤疮部位,导致化脓、红肿热痛,即形成脓肿型、囊肿型痤疮。表现为面部有散在丘疹,以小脓疱为主,周围常有红晕,宜用清热解毒法。方中用黄芩、生地、栀子、贯众、蚕砂等一众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之品;当归、丹参活血加强祛邪效果;皂角刺消托毒排脓;桂枝、白芍通经活络;麦冬、石斛养阴润肺,益胃生津;连翘、马齿苋增强清热解毒、散血消肿之功;甘草调和诸药。甘草锌颗粒对于治疗痤疮具有较好的抗过敏作用,配合使用消痘灵,内服外用,效果更佳。

例2 魏某,男,23岁。2020年6月6日初诊。

自诉面疹1年,患处皮肤痒,多梦,头痛5年(前额、头顶、项后),胃不适。检查:舌红苔白,脉数。辨证:痤疮(肺胃郁热)。治法:祛热止痒。方药:黄芩10g、生地8g、当归8g、丹参10g、桂枝6g、白芍10g、龙骨15g、牡蛎15g、麦冬8g、贯众10g、连翘10g、皂角刺10g、蚕砂10g、栀子10g、甘草6g、枳实8g。7剂,水煎服。甘草锌颗粒2盒,每日2次,每次1袋。消痘灵1瓶外用,每日2次。

二诊,面疹瘙痒减轻,脓包渐退,予上方再服7剂。

三诊,面疹渐消,睡眠不佳,急躁易怒,上方加马齿苋10g增强清热解毒、散血消肿之功;龙骨、牡蛎各20g,加强镇心安神之效。

按 :

肺胃蕴热型痤疮多见于年轻人,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青年人素体阳盛,加之生活水平提高,过食肥甘厚腻、辛辣煎炸之品,更易助阳化热,或导致中焦运化失常,郁久则生火化热,肺胃积热循经上蒸,血随经行,上壅于胸面,故临床多见皮肤潮红,颜面油亮,红色丘疹,逐日增多,丘疹顶端常有脓头或黑头,伴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方中黄芩、生地、栀子、贯众、蚕砂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当归、丹参活血加强祛邪效果;皂角刺托毒排脓;桂枝、白芍通经活络;连翘、马齿苋清热解毒、散血消肿;龙骨、牡蛎调和阴阳、镇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配合服用甘草锌颗粒抗过敏,外用消痘灵。陈鳌石先生认为从痤疮的临床特点来看,与热邪关系密切,病位多在肺胃,主要发于面部,肺胃积热,上蒸于面,总的来说,应以清热为主。陈老对于痤疮的治疗亦常会用马齿苋,增强清热解毒、散血消肿之功,如《新修本草》有言:“主诸肿瘘疣目,捣揩之……用汁洗紧唇、面疱、马汗、射工毒涂之瘥。”

六  痤疮的护理及预防

痤疮的患者不仅需要及时就医,积极治疗,日常的护理与预防也同样重要

1、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①注重个人面部的清洁,不使用过度清洁的碱性洁面产品;

不要用手挤压粉刺痘痘,避免炎症向内部扩散,造成毁容性疤痕,影响面部仪容;

②注重与皮肤直接接触的个人用品的整洁,勤换枕巾,勤晒枕头,减少螨虫对皮肤的影响;

③不要使用超过皮肤负荷的化妆品,尽量不画浓妆;

④不熬夜,尽量在晚上十一点之前入睡,保证每天八小时的充足睡眠时间;

⑤注重大便通畅,尽量保持每天一次。

2、保持乐观的心态

痤疮是一种阶段性的皮肤炎症,可以治愈,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心情舒畅和精神愉快,减轻心理压力,切忌易怒易躁,积极应对。

3、合理使用面部化妆品

切忌病急乱投医,合理选择护肤产品,使用控制油脂分泌同时又保湿的产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美容产品的使用,不要使用三无产品。

4、经常运动

养成每天运动的习惯,利用运动加强排汗,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在运动过程中切忌三分钟热度,要养成每天坚持运动的好习惯,进行有氧运动,持之以恒,不仅是对于皮肤对于整个身体都有有益之处。

5、注重饮食结构合理健康

饮食因素与本病密切相关,在运用中医基本理论进行辨证论治的同时,如配以合理的饮食的调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对预防和治疗本病有着积极的意义。正如《寿亲养老书中》所说:“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病者,不如善治食。”

对寻常痤疮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对提高疗效和减

少复发有重要意义。首先患者要避免油炸煎炒、肥甘厚味、辛辣燥热、兴奋刺激的饮食,比如油条、炸花生、糖果、辣椒、火锅、辣椒、大蒜、韭菜、蛋糕、巧克力、奶油、奶酪、奶油制品、蜜饯、淡水鱼、鸡牛羊鹅蛇肉、鸽子、羊肉、狗肉、海鱼、虾、花生、核桃、桂圆肉、荔枝、核桃仁、巧克力、可可、咖喱粉、酒、咖啡、浓茶等。

宜多食用蔬菜水果,清凉祛热、生津润燥作用的食品,多饮水。如蘑菇、木耳、芹菜、油菜、苦瓜、丝瓜、冬瓜、豆腐、莲藕、西兰花、苦菜、金针菜、胡萝卜、海蛎、白萝卜、竹笋、白菜、卷心菜、莲藕、玉米、香椿、荸荠、银鱼、鸭肉、兔肉、甘蔗、西瓜、梨、山楂、苹果、香蕉、柚子、椰子、白茯苓、泽泻、百合、

白菊花、薏苡仁等。

祛痘养颜粥:

①肺经风热型:鲜枇杷60克(去皮核),生薏米100克。先将薏米煮粥,待粥煮熟时将切碎的枇杷果肉放入粥中搅匀即可。

②肠胃湿热型:海蛎300克、苦瓜50克,生薏米100克,熬粥食用。

③痰湿瘀滞型:桃仁、陈皮各5克,薏仁10克,粳米50克,瘦猪肉25g(切肉末),熬粥食用。

总结:

痤疮一病,临床表现特点较为复杂,常因年龄、饮食、护理及体质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症状。临床观察发现痤疮以肺胃蕴热型为多,多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嗜酒所致,所以我们采用了加味颠倒散与清肺枇杷饮加减,两方均出自《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肺风粉刺》,有清热解毒、消痘容颜之功。

内服以清肺枇杷饮为主方,加入黄芩、生地、栀子、贯众、蚕砂等一众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之品,多用皂角刺托毒排脓、马齿苋散血消肿。

颠倒散由大黄、硫黄组成,原以两药各等分,研为细末,共合一处,再研匀,以凉开水或茶叶水调敷,或以药末直接撒布患处,也可以适量药末加水冲洗患处。现在原方中加入清热燥湿之品,并在制作过程中将其改为酊剂,用乙醇浸出的药液内杂质较少,有效成分的含量较高,剂量缩小,不易变质,改造后外用效果更佳且携带方便。以此综合疗法治疗痤疮,往往取得较好的成效。

作者简介



吴童,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学术委员、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学会学术委员、常务理事;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福建站点负责人;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葛洪研究分会副会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福建校友会荣誉会长;多次赴香港浸会大学、马来西亚、台湾、澳门等地讲学。

擅长针药并用治疗心脑血管病、中风、糖尿病、失眠、头痛、耳鸣、颈椎病、脊柱类疾病、各类痛症、痛风、风湿类疾病、痤疮、皮疹、鼻炎及各类疑难杂症。

坐诊地点1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二楼国医堂(福州市闽侯上街国宾大道363号)

坐诊时间:

周日上午   8:00-12:00

周四下午 14:30-17:30

坐诊地点2:

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福州市五四路282号)

坐诊时间:

周三、周六上午8:00-12:00

坐诊地点3: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国医堂(福州市鼓楼区西二环北路156号)

坐诊时间:

周五上午8:00-12:00

(0)

相关推荐

  • 一个清肺利胃的妙方,治痤疮,皮炎,溃疡,口臭,药到病除

    中医的一些方子,创制医家最初可能只是用来治某一种病症,但由于异病能同源,只要病机相同,灵活运用,便可以扩大它的知名度,碾压更多病症. 比如出自<外科大成>的枇杷清肺饮,原本是用于治肺风粉刺 ...

  • 三黄消痤饮治疗寻常型痤疮经验 组成:黄芩...

    三黄消痤饮治疗寻常型痤疮经验   组成:黄芩.黄连.金银花.枇杷叶.白花蛇舌草.丹参.生大黄.白芷.生甘草.陈皮   [按]痤疮与祖国医学的"面疮""肺风粉刺" ...

  • 九、粉刺从“热”论治  陈彤云

    我认为粉刺(痤疮)主要是热邪作祟. 中医的经典著作<内经>中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医宗金鉴·痈疽总论歌>说:"痈疽原是火毒生". ...

  • 中医院院长不小心透露出的6种中成药!专治...

    中医院院长不小心透露出的6种中成药!专治皮肤病!好用还便宜! 1.六神丸-----治疗热毒疮痈. 2.绿药膏:清热解毒------治疗痤疮 3.当归苦参丸:活血化淤,清热除湿-------治疗粉刺疙瘩 ...

  • 【名方赏析】方名:加味天雄散组成:肉苁蓉...

    [名方赏析] 方名:加味天雄散 组成:肉苁蓉.龙骨.肉桂.冬虫夏草.附子.淫羊藿.白术.牡蛎.韭菜子.当归.巴戟天.枸杞.党参 功效:补肾温阳,填精益气 主治:肾阳不足,精关不固造成的头晕乏力,阳痿, ...

  • 【俞慎初:加味苍耳散-急慢性鼻炎】

    加味苍耳散:辛夷花.苍耳子各6克,北细辛3克,薄荷叶.香白芷各6克.水煎服.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疏风散寒,通利鼻窍. 主治:急.慢性鼻炎,症见鼻塞.流涕者. 兼见前额头痛或眉棱骨处疼痛者加川芎.甘 ...

  • 辛夷清肺饮加减方(鼻息肉方)

    ​组成:辛夷花20克.泽泻20克.石膏30克.车前子30克.知母6克.杏仁6克.栀子12克.黄芩15克.枇杷叶15克.升麻15克.桑白皮40克.甘草3克. 制法:将上药水煎取汁. 用法:车前子包.每日 ...

  • 加味玉露散

    加味玉露散 处方桂枝1钱半,石膏1两,猪苓4钱,泽泻4钱,藿香3钱,朱砂2钱,琥珀2钱,甘草2钱,滑石8钱,白术6钱,云苓6钱,寒水石6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和胃止呕,利湿止泻.主胃肠诸热, ...

  • 蠲痹汤 加味升阳散火汤 蠲痹冷痹身...

    蠲痹汤 加味升阳散火汤 蠲痹冷痹身寒厥,附归芪草桂羌防,肌热如火名热痹,羚犀升阳散火汤. [注]蠲痹汤,即附子.当归.黄芪.炙草.官桂.羌活.防风,治痹病而身寒无热,四肢厥冷,名曰冷痹也.加味升阳散火 ...

  • 加味升阳散火汤的功效与作用

    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养生方法,中药方剂就是一种,但是如果不了解的话就什么作用都发挥不了.加味升阳散火汤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今天就给大家普及一下关于加味升阳散火汤的知识吧! [处方] 升阳散火汤加 ...

  • 门冬清肺饮加减治疗干燥综合征-摘录

    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以下简称SS)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体尤以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病,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临床采用李东垣的门冬清肺饮加减治疗SS获得较好的疗效, ...

  • 刘渡舟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面部痤疮医案经验

    邓xx,女,27岁.1995年9月6日初诊. 面部发生痤疮一月有余,外涂药膏,内服维生素等药,痤疮有增无减.因在某大公司任"公关"之职,外观不雅甚为痛苦.除小便色黄外,余无明显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