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痿有虚实两端,实者责之于肝,虚者责之于...
阳痿有虚实两端,实者责之于肝,虚者责之于肾,其治疗可分为肝气郁结、湿热下注、血脉瘀滞、阴虚火旺以及肾阳不足五种证型进行辨证治疗。
1、肝气郁结:多见于功能性阳痿,症见性格内向,情绪抑郁,焦虑不安,或郁怒寡欢,或心理压力较重,或有精神创伤史。常突然发病,阳道不举,或举而不坚,难以房事,伴胸胁满闷,上腹饱胀,善太息,舌质偏暗或正常,舌苔薄白,脉弦或弦滑。治以疏肝解郁,方用柴胡疏肝散化裁。用药有柴胡、香附、川芎、白芍、白葵藜、橘叶、川楝子、合欢皮、石菖蒲、肉苁蓉、巴戟天等。
2、湿热下注:多见于继发性阳痿,见于酗酒者或慢性生殖系炎症患者。起病较缓慢,阳道痿软,举而不坚,少腹拘急,腹股沟或会阴部酸胀,小便余沥不尽,或有尿急、尿痛,阴囊潮湿,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治以清热利湿,方用龙胆泻肝汤化裁。用药有龙胆草、薏苡仁、黄柏、萆薢、泽泻、栀子、柴胡、白芍、当归、白茅根、车前草、苍术、防已等。
3、血脉瘀滞:多见于器质性阳痿,见于糖尿病、冠心病、手术及外伤患者。阳事不兴或勃起不坚,口渴而不喜饮,胸闷不舒,疼痛时作,舌质暗,边有瘀点,脉细涩或结代。治以活血化瘀,方用复元活血汤化裁。用药有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穿山甲、地龙、蜈蚣、肉桂、蒲黄、小茴香、延胡索等。
4、阴虚火旺:多见于素体阴虚,或性欲亢进,房事过频者。欲念频萌,阴茎有勃起但举而不坚,夜寐不安,多梦滑精,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不多饮,舌质嫩红,舌苔薄黄,脉细数。治以滋阴泻火,方用大补阴丸化裁。用药有生地、熟地、龟板、鳖甲、女贞子、旱莲草、知母、黄柏、白芍、怀牛膝、续断、桑寄生、金樱子、五味子、菟丝子等。
5、肾阳不足:多见于禀赋不足、年老体虚,或大病新愈者。阳道不举,或举而不坚,面色㿠白,头晕目眩,耳鸣,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小腹发凉,畏寒肢冷,夜尿频,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治以温补肾阳,方用还少丹化裁。用药有熟地、枸杞子、仙茅、淫羊藿、锁阳、巴戟天、阳起石、肉苁蓉、鹿角胶等。
临床多见虚实夹杂,故宜肝肾同治。不可妄投温补壮阳之品,以致真阴愈耗,阳事愈弱。强调在补肾的同时,疏肝调肝。中医学认为肝与精神活动调节有关,阳痿患者,平时神摇则阴器振奋,而行房时则痿软难举,属于肝之调节情志功能失调。疏肝调肝尤为重要,常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四逆散等,并加用虫类药,有通达经络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