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好俎豆之事跟黄豆没关系。甲骨文台历说字——豆
今天我们要学的字是——豆。这个字在历史不同阶段内容所指完全不同,所以在古籍和近现代它的含义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今天这个语境下,我们说起豆的时候指的都是指豆类的农作物,黄豆,黑豆等等。但在古籍中,汉朝以前这个字呢,指的是一种礼器,是一种在祭祀过程中要用到的礼器。
大家都知道孔子小时候,因为父亲在孔子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孔子从小儿记事儿的时候,就没有见过父亲的身影。但是呢,他知道父亲是享受国家俸禄的,也就说属于士的阶层,也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因为父亲的变故,给他们家,给年幼的孔子和他的母亲带来了非常大的生活上的影响。所以呢,孔子很小的时候儿,他就做一些祭祀的事情,主要是祭祀他的父亲。所以有一句话叫孔子年幼好俎豆之事,俎就是刀俎的俎,后来指的是案板,豆,就是祭祀过程中祭台或者是贡品的铺设啊,跟祭品、祭祀用品相关的。
说起豆,还有一个词儿在古籍中经常会出现,叫笾豆,就是泛指跟祭祀相关的一些用品,或者是礼器。笾豆,其实说的都是豆,只不过不同材质叫法不同而已。具体的可以一会看文献引用。
之前豆这个东西据说是盛肉的,煮肉的,或者是用鼎煮完肉之后放到这个豆里。后来呢,到了西周时期就变成了礼器。那么我们看这个甲骨文的写法,其实就是这个豆的侧面型,还可以看到他的高足。里边儿那一个短横儿呢,就是表示豆里面放的祭品,上面一横线呢,表示豆的盖子,有的豆是有盖子的,有的文物我们看不到它的盖子,但实际上它是有盖子的。
甲骨文台历上对豆这个字的解释,象形字,像盛食器之形。说文,豆古食肉器,形似高脚盘,或有盖。从豆的字,或与食器相关,盛行于商周时,后世也做礼器。说的很清楚,在甲骨文字典中以及说文解字中,对这个字的介绍都是比较一致的。所以豆这个字从字形演变到它的含义,一直到说文解字,它的含义传承非常清晰。含义也是非常稳定的,但是从汉之后啊,随着人们对豆的称呼,对这个农作物的称呼,于是呢,就把农作物的菽,就叫成了豆。这个具体的一个演变的关系不是非常清楚啊,因为根据现代的语境,菽,有的地方念jiao和这个豆,它的发音不是很相近,但是也不能说在上古时期就没有关系。有可能是相近的,总之从汉之后啊,农作物就叫做豆啊,之前是叫做菽。
那么豆这个字下面的几个文献引用,说的都是这种礼器。我们可以看一下这几个文献的引用出处,有的出自于《诗经》,有的出自于《尔雅》,有的出自于《礼记》《周礼》《左传》,都是先秦的。所以呢,其实这里大家也可以看到一个信息,就是如果想要知道一个字的本义。或者是想要知道这个字最开始的含义,看的参考物一定要多参考先秦时期的。读先秦时期对于这个字的介绍,对这个字的理解和用法,比较接近于原意本意。秦汉之后很多的说法,很多的用字,都发生了很大转变。
我们看第一个引自于《诗经大雅生民》,其中有一句话叫卬盛于豆,于豆于登。这个说的就是祭祀中的一个环节,不管是豆也好,还是登也好,都是祭祀的礼器。我们可以看一下具体的第二个文献,就是不同材质的豆它的叫法是不一样的。
尔雅当中这么说。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竹子做的豆叫做笾。用木做的豆叫豆;用瓦做的豆就是用陶土做的然后烧制而成,这个叫做瓦制的叫做登。所以第一个文献中说,于豆于登说的都是这种礼器。
我们再看第三个参考文献,《周礼考工记》中有一句话:一豆肉,中人之食也。显然这个豆是盛肉的一种食器。如果能够吃一豆肉的人呢,就是普通人的一种水平。所以通过这句话也可以看到豆的大小。如果朋友们去过一些宗庙或者是一些祭祀场所的话,应该在那个祭台上,可以看到这个豆。北京就比较常见了,在北京的先农坛,孔庙啊,这些祭祀的地方,在故宫里,都可以见到豆这个东西。
最后一个文献引自于左传昭公三年,其中有一句话:四升为豆。这里说到了豆的容器的大小。看来这个四升还是挺大的,如果一升按水来算的话,一升是两斤(语音说成了一斤),这个豆如果盛水的话,能盛个三四斤的样子。盛米饭的话可能也就两三斤的样子。
和豆相关的古文字当中,礼和丰都和豆相关。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