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故事】桥下河村杜岩寺文化底蕴深厚
桥下河村杜岩寺文化底蕴深厚
兰溪市永昌街道桥下河村杜岩洞是一天然溶洞,洞深几十米,可容纳数千人。唐时建寺,盛于宋,元、明、清几遭兵焚,屡建屡毁,至解放初期成废墟。清代时为厚仁莲塘岗村何氏所有。同治六年出卖给潭塘坞姚氏。民国14年(1925)邀邻村父老,四出募捐建筑围墙,落成寺宇,并延请僧徒治理事务。从此,云龛法座宝相庄严,香火又复臻鼎盛。杜岩寺所处之地峻石嵯峨,群峰拱秀,前临瑞水,萦绕如带。后挺悬崖,矗立十丈,崖下有旷。地广数十亩。洞中有小池,泉清如镜。近其旁,但闻其声铿铿然,若奏丝竹。每当风和日暖,鸟语莺鸣,满地点缀,游者依依不舍。
洞中有二池,一大一小。大者十米方圆,水清如镜。岩石中一年四季有泉水汩汩流淌,细闻泉声,铿铿然若奏江南丝竹,是一个避暑纳凉、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寺中有观音、达摩、十八罗汉、土地大王等佛像。1952年曾毁掉佛像,文化大革命时杜岩寺改为放电影的场所。
杜岩寺文化底蕴深厚,有丰富的宗教、名人传说。附近村坊的人至今还在传说着北宋清溪方腊的故事:方腊打金华时路过此地,听说杜岩寺的菩萨相当灵验,便扮成一打樵汉子,前往一探究竟。主持和尚看到来人器宇轩昂,便恭敬地迎往寺中。方腊装作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诚惶诚恐。主持和尚一看樵夫的媚态,心想,原来是个不入流的怂包,一改起先的热情,便不再招待,撇下方腊,自顾忙去了。方腊装作未见过世面的山民,东瞧瞧,西看看,对什么都很感新奇,一惊一咋。方腊的神态,引起了住持的反感。他叫其他和尚出面,欲逐方腊。方腊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还是懒在寺中观看。后来,方腊又嗑头,又抽签。当将抽的签递给主持解时,主持一看签文,又仔细朝方腊观察了一番,吓得脸都变了色,连呼:“南无阿弥陀佛,得罪、得罪”。后来,方腊根据主持前倨后恭的态度,在寺中的岩壁上题了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