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异性脂肪酸:米酵菌酸

线粒体为细胞提供能量,以维持生命所需,细胞内膜上一种有重要的跨膜转运蛋白,即ADP-ATP载体蛋白2(ADP-ATP carrier protein 2,Aac2),负责将线粒体产生的ATP运输出去,同时把线粒体外面的ADP运输进来重新合成ATP。

如果Aac2的活性被抑制,就会影响到细胞功能,而米酵菌酸正是一种Aac2抑制剂。

2020年10月5 日,黑龙江鸡西发生一起食用自制“酸汤子(一种发酵玉米面食)”9人中毒8人死亡的事件,起初被定性为黄曲霉素中毒,随后发现椰毒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ocovenenans)污染了食物,这种细菌产生的毒素——米酵菌酸要了他们的命。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消息显示,从2010年到现在近10年时间里,我国已经有84人因米酵菌酸中毒,其中37人死亡。

米酵菌酸又叫酵米面黄杆菌毒素、邦克里奇酸(bongkrekic acid),是一种高度不饱和的三元脂肪酸,分子结构为3-羧甲基-17-甲氧基-6,18,21-三甲基-二十二碳-2,4,8,12,14,18-七烯二酸,分子式C28H38O7,分子量486.6,熔点50-60°C,脂溶性好,基本无味,很难察觉,耐热性强,100℃高温下不分解。

米酵菌酸于20世纪30年代首先从椰子发酵食品——“椰子肉丹贝”中提取得到,1951-1975年间,印度尼西亚每年平均因为食用“椰子肉丹贝”造成288人中毒,34人死亡,最终不得不彻底禁用该食物。20世纪70年代我国学者首次从东北传统食物酵米面中毒样品中分离出了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增加ADP与线粒体内膜的亲合力或与Aac2形成复合物,阻断ADP转运,使ATP生成减少或消失;由于缺乏ATP,细胞膜上的离子泵不能发挥正常功能而效率低下,引起细胞内水钠潴留,从而引起线粒体肿胀,嵴变短、模糊直至消失,导致“能量工厂”直接罢工,引起细胞、机体的死亡。

食用变质的发酵玉米面制品、银耳、木耳及其它淀粉类制品,均可导致米酵菌酸中毒。

与黄曲霉毒素相比,米酵菌酸的毒性只能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它可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是致死率最高的毒素之一,原因有三:

一,导致中毒的食物都是被严重污染了,毒素在食物中含量较高;

二,酵米面、河粉等作为主食,本身也会吃得比较多;

三,毒素对热稳定,即使用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故无法通过日常烹制去除。

综合起来,米酵菌酸中毒易达到致死剂量。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物,大量食用后死亡率高达40%~100%。

稿件来源:食用油营养与安全科技创新团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