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困惑问庄子》之十三 教育子女如何有方?
今波:人生困惑咱们继续来问庄子,2007年,网上流行一个晒字,有人晒工资,有人晒房子,什么都能拿来晒,还有孩子家长在网上晒书包。这不晒不知道,一晒吓一跳,最重的那个书包据说有11.3斤。那位家长说,他孩子的体重才40 多斤,这书包他哪里背得动?所以现在您再到学校门口去,发现这孩子的书包都变了。不背了,而是像拉杆箱一样拖着走了,您看小朋友不像是去上学,倒像是赶飞机。家长虽说是心疼自己的孩子,却不敢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以至于孩子求学成为一件越来越辛苦的事情。那么该怎样解决在教育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呢,咱们依然来问庄子,今天我们请到的是台湾大学哲学系的傅佩荣教授。教授您好。
傅佩荣:今波您好。
今波:今天咱们既然要向庄子来问关于求学的问题,那么庄子对于读书他持什么态度?
傅佩荣:在他的书里面很明白地说,书本是糟粕。
今波:啊?他是怎么说的?
傅佩荣:他讲一个寓言他说,齐桓公,就是春秋五霸第一霸,齐桓公在堂上读书,底下有一个做轮子的人叫扁,轮扁,他就问说,君上,您在念什么书?齐桓公说,我读古人的书。他说,这个人现在还在吗?当然不在了,古人怎么在呢?他说,那,君上,你念的只是糟粕而已。齐桓公很生气啊,他说,寡人读书,你一个工人也在评论,说个道理出来,说不出来就杀。
今波:对,不光是齐桓公愤怒,我们也感觉到惊诧,这轮扁为什么说古人的书是糟粕。
傅佩荣:他举自己的例子。他说,我一辈子做轮子啊,做轮子你要磨中间的放轴承的地方啊,磨得快的话呢,将来装上去之后,跑起来就滑动,不稳。磨得慢的话呢,又好像卡得太紧,轮子跑起来不够畅快。所以不徐不急,叫做得之于手,应之于心。
今波:所以咱们经常用的那个成语,得心应手或者叫得手应心都是从这个地方来的。
傅佩荣:对,您说的没错,原来是我的手很习惯之后,心里面有数,知道什么时候该快,什么时候该慢,这一套,我不能传给我儿子,我怎么讲都没有用,因为他必须自己亲手操作才能够有体会。所以呢,古人有他的智慧,一旦写成文字以后,就好像我把我的诀窍用语言说出来一样,就变成糟粕了,因为精华是我的心得。所以古人心得写不清楚的,所以您念的也是糟粕。
今波:这个说的就有意思了,尽管他这里面有一层意思,就是说实践出真知。但是照这样说的话,书都不必要有了,书既然都是糟粕,那读书到底还有用没用呢?
傅佩荣:说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持肯定的态度。因为在司马迁笔下,庄子本人就是特别会念书的。司马迁说他六个字,其学无所不窥。等于是古代到当时的书全看了,但是庄子为什么没有陷入他自己所批判的一种对象呢?他难道不知道书本是糟粕吗?他知道,就因为他念了太多的书,他知道说,书本上写的东西很多都不实用的,只是一种别人的心得,转变成为你的客观知识之后,它跟心得脱节了,……所以,如果你学庄子的话,第一个,该念什么书就念,第二个不要执著在文字上面。所以呢,如果说你,斤斤计较于说,考试考几分,毕业的时候,能考上什么学校了,或者是说书本上的东西懂得多少的话呢,那恐怕是买椟还珠。你书本念了之后,你没有得到书本里面的智慧。
今波:那么从庄子刚才这个态度来说的话,让我们大家虚惊了一场,其实庄子呢,并不是说一概否定读书
傅佩荣:所以庄子前面讲,读书是糟粕啊,是我们所谓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恐怕还要从其他方法来一起来看。
今波:庄子有一个学习态度,似乎也是让我们感觉到非常不解,在《庄子·养生主》当中就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有消极的成分在里面啊?
傅佩荣:说实在的,这也是一种客观的描述,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这根本是不但没有希望,并且很危险。我有时候想到自己年轻的时候,我在美国念书,那个图书馆有700万册藏书,我每一次到图书馆里面都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思。
今波:绝望了。
傅佩荣:你再怎么努力,700万册,你能念个700册就不错了。所以这时候说明什么呢,说明有时候我们心里想,到底人生的意义何在?在书堆之中吗?或者说,书本也是古代的人生活经验的一个表现,所以与其在书本里面追逐人生的真理,不如在实际的生活里面同时也加以体验。所以庄子不是反对你念书,他反对你念死书跟死念书。
今波:可是,在图书馆或者其他的一些中小学的墙上,往往它是把刚才那句话,前半句写着说,我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就按照这个道理的话,让人们应该是叫学海无涯苦作舟。是一种追求的姿态,这是不是其实对《庄子》的理解,这就出现偏差了。
傅佩荣:这个我们只能说成是创造性的误解。有时候把古代的话拿来用的时候,我们取他的意思是说,你要好好用功啊,书念不完的。他是老师劝学生好好用功的,他不知道说,这个原文的意思是说,你再怎么用功都没有希望。所以您刚才说的话,我们可以稍微改变一下,叫做学海无涯,回头是岸。
今波:其实在庄子的观点当中,有一点是具有建设性的,就是不要光读书,而要去多实践,也许庄子就告诉我们,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他是不是这样的一个意思。
傅佩荣:你说得没错,……所以我们要把念书的内容跟它的具体的方法简单分成大概三类,第一种是做人处世的方法,这个里面书念了以后,我就知道,我虽然年轻,我知道成人,大人他们怎么来往,古人怎么来往,我学会了之后,多懂得了一些做人处世的道理。第二种是什么呢,就是一般的知识,你跟别人来往的时候,你聊天谈什么问题,天文、地理,各种事情你都要谈,这是第二种。第三种,叫做你必须亲自操作。你说你研究了很多怎么开车的方法,你也不去真的开车,你再念多也没有用。
今波:但是咱们中国古代的读书方法,一般来说都是多读成诵,倒背如流。一本书翻来覆去,背个滚瓜烂熟,里面的道理似乎就明白了。而且呢,我们引申一句话,所谓君子动口不动手,好像历来的治学传统就是轻视动手的啊。
傅佩荣:所以你如果把这个知识分成一种是做人处世的,一种是本身的见闻,或者是说客观的知识,一种是你实际的操作的能力这一方面,庄子偏重的显然是第三种,所以他才会提到,很多老人家,一辈子专心做一种技术,变成艺术,到最后进入化境,让别人惊讶赞叹,他从这边去着手。
今波:过去因为是文人写史,文人都是写自己了,就忽略了身边其实有很多做事的人,他们做到了什么样的地步,就是我能够把一个技艺做到什么程度,似乎我们史当中很少记载。
傅佩荣:是的,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比较会偏重到只是念书,求取功名这条路线,……所以今天我们在谈到对子女教育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想法,我常常会想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就是一个人如果从小不念书的话,他说不定反而在某方面有特殊的成就啊,比如我们今天说,打篮球谁打得好?迈克·乔丹啊。那迈克·乔丹他念什么书呢?打高尔夫球呢,小老虎伍兹啊,他念什么书呢?那你说国内很多运动员,马上就要办奥运了,这种顶尖好手,你问问他,你数学考几分,他会跟你翻脸的,你管我什么,我会跳水,我会单杠、双杠,我会赛跑,所以这个社会啊,说起来也蛮矛盾的,一方面要每个小孩去念书。等你念到身体体力不行的时候,又说你去运动。
今波:其实我们已经说到了一个当前非常时髦的问题了,就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问题了。但实际上这些问题啊,都比较宏观,我们今天是不是接下来来谈谈比较微观的问题,作为父母,该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这个事儿电视机前可能很多为人父母的人正头疼呢,庄子他又是怎么样教育孩子,他对这种教育的观点又是什么?
傅佩荣:基本上庄子他对于教育,他采取比较自由的态度,基本上是要顺从他孩子的本性,尽量不要违背,你违背了的话呢,对于他来说是一个伤害,他即使成功的话,他恐怕得不偿失,那么对于这个教育他的人来说的话呢,恐怕是事倍功半。你辛辛苦苦弄了大半年,达不到你预期的效果。
今波:这方面庄子又给我们讲了什么故事呢?
傅佩荣:他提到一个我们很熟悉的,所谓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样的故事,他说,你看这伯乐很厉害吧,他一看就知道哪一匹马比较上道,比较适合有希望变成千里马,他开始训练它,但是这是违背马的本性啊,庄子说,这个马平常就是吃草,喝水,高兴的时候,交颈相摩,生气的时候,分背相踢,这很生动啊。好像是在原野上这些马跑来跑去。但是你一旦到伯乐手中,开始给你分批训练,住在栅栏里面看你乖不乖。然后到某种标准之后,给你装上这个是笼头、衔辔、马鞍全部,全套装上去之后,这个马就死了一大半了。到最后能够脱颖而出,像我们常常看到赛马,那个赛马一匹上来后来多少匹都牺牲掉了,那么请问,对这匹马来说好吗?它也是觉得很痛苦啊,
今波:对,现在很多家长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千里马,但是呢,就不问问,这匹马它愿不愿意成为千里马,要知道千里马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那多辛苦啊,所以,这可能也是庄子在这个观念上面整个反伯乐的一种观念,我觉得非常地有意思。
傅佩荣: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庄子会认为,你该给他什么教育,按照规矩来,你尽量不要额外增加很多像补习班,才艺各种补习。什么都要,这样对他来说的话,等于是你把他当成千里马,他要付出代价的。
今波:其实现在很多的家长,本着那个原则,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命让孩子学东西,也不管这个孩子是不是五音不全,都去学钢琴,不管他是不是色盲都让他去画画,
傅佩荣:这个很明显是一种盲从嘛,看到别人学什么,我也学什么,就是害怕我少学了一样,将来就吃亏了,他不知道说,你学得再多,如果不是你的兴趣,你不可能深入。不可能学得精,将来一无用处。所以我平常认为,父母要把人生看成长程赛跑,在这里,我很惭愧,我有一个女儿,她念小学一年级,第一天上学,我就跟她说,你开始念书了,答应我一件事,她说什么事啊,我说你一路念书考试,绝对不要作弊。她很聪明,马上就问说,那考不好你会骂我吗?你看,从小就知道,作弊才会考得好。
今波:没错。
傅佩荣:我心里想,这还得了。我说我绝不骂你,你考不好绝不骂你,时间很快,一转眼之间,她大学毕业了,大学毕业那天我就问她,你大学毕业了,你告诉我,一路走来,你考试有没有作过弊。她说没有。我说我对得起你,你这一辈子没有作过弊,你这一点就胜过很多人,我在台大教书三十年了,上课问三百个学生,没作过弊的举手,顶多五六个,举着手还怕别人发现呢,所以这个说明什么,你要培养一个人的素质,看你选择什么,我的女儿功课一向在中等,但是呢,从来不作弊,她养成了一个习惯,做事不找借口,不求侥幸,就是这个习惯,我做父亲、做母亲的对得起她,她一辈子都会自己负责,她后来到美国念书,都自己来,每天念书八小时,十小时,功课在台湾都没有那么好,所以等于就是说,你要有一个长程观念,人生是一个长程赛跑,你小时候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你赢的话,马拉松赛谁最后赢谁才算数啊,所以你就要培养一种性格。这种性格跟念书没有直接关系,它是属于一种,你内在的一种信念,我相信人生什么事情最重要,而这一点会延续到你将来毕业之后,进入社会,你在学校顶多二十几年嘛,但是进入社会之后,还有五六十年,请问你要把握什么。
今波:那么除此之外,对于教育孩子,傅教授还有什么观点?庄子又讲了什么故事呢?
傅佩荣:在《庄子》里面还有一个故事,说在鲁国的近郊来了一只大鸟,这只鸟被当作祥瑞的征兆,那鲁侯就很开心,立刻奉上太牢之礼,太牢是牛羊猪都有了,这个鸟怎么可能吃你这些肉类呢,再给你演奏最好的音乐,那么鲁侯认为,我是很够意思了,等于是所有的享受都有了,希望你能够满意,好好地呆在鲁国,不要走了。最后这个鸟呢,露出忧伤的神色,也不吃,也不喝,听到声音也难过。不久就死了。
今波:听了这个养鸟的故事让我们联想到这样一个情景,现在很多父母,拿着学生的成绩单,然后就开始骂上了,你这个小子,我现在天天供你吃,供你穿,给你制造这么好的条件,天天给你掏上学费,结果你考试还给我考成这个样子,你怎么回事儿啊,小孩一脸无辜的样子,感觉跟这个故事是一模一样的。
傅佩荣: 因为有的父母经常会把子女念书的好坏当作他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的唯一的标准,这对小孩子不公平啊,小孩子也很想让你满意,他也很想第一名啊,但是他就是考不到啊,那怎么办呢,所以你说今天父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他的用心都很好,希望孩子比我更强,但是他真正希望的是,孩子比我更快乐,但是他如果走一条路,就是升学这条路,念书,升学。很少有孩子会快乐的。
今波:那么其实作为父母来说,比较难,你说,我也想让孩子快乐,怎么样让他快乐,我该怎么做,或者庄子告诉我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的孩子快乐。
傅佩荣:说实在的,庄子里面很少提到小孩子的问题。他只是说,觉得说,大人跟小孩子一样就会快乐。但是呢,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做父母很担心小孩崇拜偶像,我女儿以前也崇拜偶像,经常被我教训啊,我就跟她说,你这个偶像是媒体制造的,是假的,你不要上当,她当然讲不过我了,可是她最后受不了,她跟我摊牌,她说,如果没有这个偶像让我崇拜的话,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我听了吓一跳。我立刻想到西方一句话,打不过就联合,我打不过她的偶像啊,我跟她的偶像联合,怎么联合呢,我上街把她偶像的照片、海报、杂志的访问,统统买回来送给她,我女儿才跟我恢复亲子关系的。但是呢,这只是第一步而已啊,我开始研究她的偶像,就发现她崇拜的歌星,每天专心练唱六小时,我就把资料给她看,我说你看,你崇拜他,你可知道他每天专心练唱六小时吗?她说,这个跟我什么关系,我只是喜欢他唱歌。我说人是一个整体,他有这种表现,因为他后面付出的代价,她听了觉得有道理,我继续研究这偶像,结果发现,这偶像很孝顺,我就跟她说,我说,你看这偶像很孝顺呢,你跟他学一学吧,她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只是喜欢他唱歌,我说,人是一个整体,看到没有,所以我们做父母的,年纪大一点就有这个好处,小孩子往往长大之后才会发现,比如说女儿几年前才告诉我,她说,我现在才发现,我中学时代崇拜偶像实在是很幼稚。我说你现在才知道。
今波:慢慢地都会知道,当时就是不知道。
傅佩荣:所以做父母对孩子绝不能硬着来。说你要这样我偏要你那样,我是父母亲,我要求你怎么样,小孩子到最后阳奉阴违啊,你反而不好教。所以要先顺着他。
今波:你说孩子,天性顽皮、好动,你要真是顺应他本性,你让他快乐了,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放任自流,就不知道流向何方了?
傅佩荣:我想到《庄子》有一个故事提到,魏王送给惠施一种种子,这种种子结了一个大葫芦,太大了。惠施说这根本没有用处。
今波:这么大的葫芦是挺难用的,你往里面盛水,他立不住。你把它剖一半,把它变成瓢,它又太浅了,没法装水,你把它砸碎了,这实在有点可惜,这该怎么办呢?
傅佩荣:庄子就劝他了,他说这个葫芦这么大没有用吗,你把它绑在腰间,变成游泳圈一样的,在江海之上遨游不是很舒服吗,很愉快吗?庄子居然想到这边去了。他意思是说,任何东西你不要只看小的用处,你要看大的用处。所以我们常常强调,在庄子里面,不但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啊,天生的每一样东西都有用,所以我们看到人的时候,就要想,把人当作矿产,你如果没有开采的话,你要让他自己放在那边不动嘛,不行,他会出问题的。所以你给他一条路去走,所以我们今天提供的是说,不要把念书、升学、考试当作唯一的路,而要注意到其他方面,我们正好提的三个方向,一个是,读书成圣贤,你修养德行跟别人相处的品质越来越高。一个是发展专长技艺,我们说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我们更应该强调的是,一旦在社会上就业立足之后呢,也要养成念书的习惯,因为这个时候念书就不是为了什么用处了,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见闻,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今波:所以说,读书并不是只是用来考试的,应该是有很多的方向,所以呢,这里呢我们也是希望我们的很多家长要因材施教。
傅佩荣:所以我们学庄子的思想,一定要记得,你要看整体,千万不要说,孩子我要你比我更强,而忘记了孩子我要你比我更快乐。这个快乐绝不是社会成就而已,你自己本身如果没有特殊的念书的表现,不要过度要求自己的子女,我从小念书,数学都不好,所以我女儿念书数学不好我绝不怪她,果然是我的遗传。
今波: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但是要根据各个孩子不同的情况,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是玉,有的人是钻石,而大多数人可能是普普通通的石头,关键呢,你要找到合适的定位,今天呢,非常地感谢您,谢谢。
傅佩荣:谢谢。
【结束语】:也许有些家长看完今天的节目,心中还是有些犹豫,孩子不喜欢念书,难道不应该担心么?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担心是对的,但是不必过分担心。因为读书成绩不太好的孩子进入社会有发展的也大有人在。人生是一个长程赛跑,而不是百米冲刺,起跑线上的竞争未必影响最后的胜负,关键是您给孩子塑造了什么样的性格和信念。而庄子告诉我们,首先要肯定当下的生命,孩子们都活泼快乐,都健康成长,也许就是您最值得珍惜的事情了。人生困惑下次再问庄子。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