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升平街,超低价的海鲜小吃,百年骑楼下的平民享受
本文为饮食文化游记《寻味中国》第122篇,老街夜市系列的第14篇,您可关注作者或同名微信公共号阅读相关文章。
广西北海老城的珠海路,最早叫升平街。从“海内升平”的平安、太平之寓意,换成了无趣味却政治安全的珠海路,北海这条街名字的改动,也映射了时代的变迁。一直以为,只有我们这帮没啥文化的东北人才这么不动脑子地用省份、城市命名街道,没想到呀没想到……
挺奇怪的是,北海既然着力打造老城文化旅游景观,甚至还在老街的入口处复刻了当年街口的老牌坊,却为何不启用自己的老名字?
那年冬天到来到北部湾之北,离过年只有十来天,北海这座广西沿海最大的城市却异常清冷。自称“天下第一”的北海银滩,做生意的比游客多,石头上刻的那几个大字可真是……一片片傲然耸立的高楼干干净净的,显然没怎么受到人类的污染。老城区内,偶遇几批养老团,也见不到更多外地人。北海有这么优越的自然条件,为何对北方老人的吸引力却远不如房价更高的海南?
记得十几年前,都在盛传北部湾开发,身边不少朋友去北海买房。后来,北海、防城港都渐渐沉寂了,再出名的时候却是因为别的事儿。据说,传销业内有句名言:“全国看广西,广西看南北。”南是南宁,北呢?为何北海会走到这一步,我们外人也难知其端详。
北海的历史并不长,《烟台条约》后才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北部湾第一城市。老街沿着码头铺开,是典型的中西合璧骑楼风格,这种建筑从福建到广西,各个沿海城市都有,现如今的差别仅在于存留的质和量。老街虽然很长,建筑品质较好也就是珠海中路到西路这几百米,骑楼建筑结构较为完整,也没有被过度修缮,格调较为统一。
天色渐暗,我们一家人来到老街上,这里却像要下班似的,铺面还开着,街道上却没多少人。从这头走到那头,天全黑了,街上才热闹点儿,等我们吃过饭后,老街才显出夜市的模样。看得出街上大多是拖家带口的本地人,晚饭后过来闲逛。
地处北部湾,靠近越南,因此老街上的店铺基本就是三种:海货、珍珠及工艺品、越南特产。
海产品自不必说,鱼干、大虾、海带一类,中国四大渔场旁的城市我都去过,可以肯定的是,北海的海货价格最低。工艺品则主打珍珠饰品,也有现磨的珍珠粉,北海合浦县出的海水珍珠,被称为合浦南珠,历史上赫赫有名。现在的珍珠市场坑太深,就不评价了。至于越南特产,也就是各色廉价包装的所谓进口食品,盐焗腰果、槟榔糖、椰子酥、绿豆糕、咖啡等等。这些花花绿绿没中文字的吃食也不贵,买回去送人挺很合适。
老街保持着原有的店铺格局,没有大餐馆,都是些小店和街边摊。当地小吃最有名的当然是米粉,卷筒粉是北海的特色,还有海鲜汤粉。汤粉用绵软雪白的河粉,加瘦肉、花甲、淡菜和沙虫。沙虫是北海的名产,沙虫粥也是挺不错的海鲜粥。
老街夜市上的小吃,最具代表的是北海虾饼,以小虾和面加花椒等炸成巴掌大小的油饼,外酥里嫩,是当地最有名的小吃,之前的《寻味中国 5 北海虾饼与海鲜烧烤》中做过介绍,这里不再赘述。老街上炸虾饼摊最多,与虾饼同炸的还有鱼丸串串,就寻常了些。
另一类街头吃喝是糖水和炒冰。糖水是广东最传统也最普及的女性化小吃(历史上北海一直属于广东),种类多到数也数不清。北海的炒冰用的都是鲜榨果汁,各色热带水果摆在摊位上随便挑,价格便宜特新鲜,最受欢迎的是菠萝蜜炒冰,黄黄黏黏的一大杯,看着都舒服。
海边夜市最热闹的地方,当然是海鲜排档。排档都不大,海鲜堆得满满的,精瘦的广西小哥动作麻利地忙前忙后。排档上的品种也没什么特别的,烤生蚝、粉丝扇贝、炸皮皮虾、炸鱼丸、炒海螺等等。
北海老街的海鲜,特点是寻常而廉价。这里没有价格昂贵的大龙虾、金枪鱼,即便是普通海鲜,个头也不大。这里海鲜的价格给我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小点的生蚝十块钱一打,最好的也就二十,折合一只不到两块钱。
在北海的老街上,吃到撑也花不了几个钱。
那天晚上逛完老街,沿着海边走回住处。岸边停着很多渔船,有些船家还在忙碌着什么。
已是晚上十点半,距离老街只有三四十米的这条滨海路,灯光昏暗,路旁的档口几家店门还开着,人们在忙碌着,男人们用铁铲将堆成小山般的海蚌装入一只只编织袋过秤,女人们撅着身子在地上分拣。一月中旬,夜里也是挺冷的。
看到这一切我明白了,北海老街的海鲜为什么廉价,而它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新鲜。
评价:
游憩价值:★★★
文化存留:★★
市场规模:★★★
特色饮食:★★★★
消费服务:★★★
综合评价:★★★
点评:北海建市年代较晚,文化价值略低。老街的形制保存很完好,但建筑的原有品质不高。北海老街是个闲适的地方,商品种类多,价格低,但旅游商业化氛围不浓。老街主打的是大众化消费,饮食新鲜价廉,吃着也让人放心。
原创图文,感谢您的关注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