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京剧唱念中文词的辨误
原文地址:【转载1】关于京剧唱念中文词的辨误作者:梦笔山人
不应忽视的一种现象|王玉柱
唱腔(包括念白)是京剧塑造人物最富有艺术魅力的表现手段,当我们欣赏优美的唱段时,往往为一些优秀演员动人的演唱和念白所陶醉。笔者亦是如此,常常为学会一段自己喜爱的唱腔而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笔者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 许多传统戏中经常有一些文理欠通的唱词或念白(有时甚至是错别字)的出现,究其原因之一,是因为旧社会的许多老艺人,包括一些有相当造诣的艺术家,没有什么文化,他们所学的戏均是师傅口传心授,当他们课徒传艺时,沿用的仍然是这种方法,这样就造成了以讹传讹,使一些文理欠通的唱词或念白的“生命”得以延续。再加之当时到戏园子看戏的一般观众,主要是为了欣赏演员的演唱艺术,只要腔好,味浓,则吾愿足矣,对于剧本的文学性并无很高的要求,这也在另一方面为错误的唱词或念白的通行开了“绿灯”。
如果说由于历史的原因,上述情况尚可谅解的话,时代的脚步走到了今天,这种现象就不应听之任之了,但遗憾的是,此类现象直到现在非但没有得到改变,而且还在日复一日地发生着。
最近笔者先后欣赏了于魁智、言兴朋、张建国、李军等当代京剧名家演唱的《失空斩》、《白帝城》、《南天门》、《野猪林》、《珠帘寨》等剧的主要唱段,他们的水平,都具有一定的造诣。就宗余学杨的于魁智先生来说演唱技巧确实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可他演唱的《空城计》中却出现了“恨马谡失街亭令人可恨”这样十分别扭的唱词(为什么不能改为“小马谡失街亭令人可恨”? )。而言兴朋这位嫡系言派传人演唱的《白帝城》中也有“军国大小要听教训”,“纵死在九泉下死也甘心”这样表述有误的词句 (何不改为“军国大事要听教训”,“纵死在九泉下孤也甘心” )。再如李军先生在《珠帘寨》“数太保”一段唱腔中也有“六太保上阵似白袍“这样比喻欠妥的唱词出现。
另外,作为当之无愧的奚派传人的张建国先生,不知是什么原因,在他演唱的《南天门》中把“怕的是到不了大同地面”这个唱句里的“大”字唱成了“代”音字。众所周知,“大”字读成“代”音字,只用于“大夫,大王”等。
此外,张建国先生演唱《野猪林》一剧中的“朔风阵阵透骨寒”唱段时,把“往事萦怀难排遣”的“萦“唱成了“容”音字。笔者对此大惑不解,找来李少春先生的录音带一听,谁知李少春先生也是这样演唱的,并且在“长亭”一场的唱段中,李少春先生还把“纵然侥幸把残生来保”一句中的“侥“字唱成了“小”音字。
除上述问题,在一些传统戏中,唱词四声不准、平仄有误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限于篇幅,在此就不予以赘述了。
笔者所指出的这些问题,虽不是关系到京剧生死存亡的大错大谬之事,但它却对京剧的改革与发展起着不良的影响。因为今天的观众(特别是年青的观众)已不能同半个多世纪以前的观众同日而语,他们不仅要欣赏演员的表演技巧,还需要领略戏剧文学的迷人风采。这就要求剧本能艺术地再现对人性真善美的讴歌,对假恶丑的无情揭露和鞭挞,这样才能使京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争取新的观众,占领新的市场。
魏明伦先生创作的《潘金莲》和上海京剧院创编的《曹操与杨修》的成功演出,除表演、音乐、舞美等具有特色外,剧本具有相当的可读性,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当然,作为一般演员唱出一些文理欠通或表述有误的词句,本不值得大惊小怪,但作为当代京剧名家,在群众中有相当的影响,而且肩负着承先启后的重任,因此他们就不能对这种司空见惯的“小事”熟视无睹,相反,而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身体力行,带头予以修正,以此求得自己在艺术上更高的发展。
了解京剧的前身──读《不应忽视的一种现象》有感|李孟嘉
2000年1期的《中国京剧》杂志中,百家论坛栏目刊登了一篇王玉柱先生的文章,题为《不应忽视的一种现象》。
这篇文章主要说的是许多传统戏中经常出现一些文理欠通的唱词或念白以及一些被演员们读错音的字。
做为一名京剧演员,我认为王先生提出了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我们以后在编写剧本时应避免让文理欠通的台词在舞台上出现。这样便能使得观众在欣赏表演艺术的同时还可以领略戏剧文学的风采。
但我认为广大戏迷们既然迷戏,就最好多了解一些京剧的历史,这样便不会给我们演员乱找毛病。
京剧是在“徽剧”和“汉剧”的基础上,吸收“昆曲”、“弋腔”、“秦腔”和一些地方小调的精华,又结合了北京的语言特点,加以融化和演变逐渐形成的剧种。所以在吐字发音方面就多受一些地方方言的影响。京剧的字音是中州字,湖广韵。这才有“尖字”、“团字”与“上口字”之分别。
在京剧中“脸”字发音,我们京剧演员都不唱成或念成字的正音“脸”,而是将此字上口为“检”,这样才能让观众听起来不平淡。
写到这里,我想起我祖父李洪春给我讲过的一件事。有一回谭鑫培老板在中和戏院演《鼎盛春秋》中饰伍子胥。在《浣纱记》中,见浣纱女投江死后,有这样一段念白: 尔洗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德”字他念成了“逮”,字音刚落,台下一位观众立刻就叫了声“好! ”等散戏后,后台进来一位老人。他说: 刚才那个好是我喊的,这个音错了,过两天再听您的吧! ”说完就走了。因为这出戏是庆王府的剧本,所以第二天谭老板就去庆王府求见庆王爷。他问王爷“德”字该念什么音,庆王爷告诉他说是念“地”的音。两天后谭老板又演了《鼎盛春秋》,那位老先生在散戏后又来到后台,说: “今天您念对了,我明天请您吃饭。”第二天那位老先生说:“我姓林,是翰林院的翰林。这个'德’字按南音在这里应当念'地’,不能念'逮’。”举这个例子主要就是向大家说明为何京剧一定要把一些字音读倒。
还有,王先生说张建国在唱《南天门》中,把“怕的是到不了大同地面”中的“大”字唱成了“代”音。我在此也为大家做一解释。有些京剧演员为了使嘴上听着有劲,所以在一些字音的处理上还是沿袭了“徽剧”的发音。我祖父在演关公戏时,观众们在他的唱词和念词中也是经常能听到一些老“徽剧”的字音,甚至有时还听到一些“徽剧”的腔。这样用不仅让听众听着有韵味,还让听众听着嘴里有分量、有气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