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源流论》谢利恒先生传

(前排右一)

君武进谢氏,名观,字利恒,世居县西北之罗墅湾。罗墅湾滨孟河,孟河号多名医,君祖葆初先生其一也。父钟英先生,精舆地之学,工古文辞,为世名儒。君少承家学,性又颖悟,年十二,毕五经四子书。于古今山川形 势、郡邑沿革,已了如指掌。又熟诵《内》《难》经、《伤寒杂病论》集、本草、经方。年十五,出就外傅,益肆力于史学舆地,精研史汉诸子,为文章,不懈而及于古。时直甲午战后,海内争言维新。邑故有龙城书院,课应举之文,及是改为致用精舍,肄经史舆地之学。君与焉,试辄冠其曹。年二十一,肄业于苏州东吴大学,以丁外艰废。光绪乙已,始以地理之学教授于广州中学,已而两广优级师范。游学豫备科、陆军中学、广东法政、初级师范、陆军小学、随宦学堂闻君名,争相延致。君口讲指画,学生咸欣然,自以为有所得,一时广州地理教席,非君无以压众望。君以任课太繁,又母夫人不服岭南水土,居三年,辞归,为上海商务印书馆编纂地理书籍。时澄衷学堂经费充裕,为海上私校冠,而办理未善,风潮时起。岁戊申,董校事者延君主焉。君至则严管理,勤教课,澄衷学则遂为诸校首屈。国体既革,武进人推屠君寄主县政,以君乡里硕望,延掌本县教育事。君悉心擘画,严考绩,图扩充,居二年而去。其始至也,学校三十,学生四千;其去也,学校百五十有八,学生六万数千人。教育部第全国二千县成绩,武进次二。袁总统召君入都,欲使长省教育厅,君豫烛洪宪之变,不欲仕,辞焉。民国三 年,仍入商务印书馆,主纂地理书籍,先后成图书三十余种。君以为一统志暨各省郡县图经,多详于古迹风景若行事,而于地形、地质、气候、风俗、物产,罕能道其详,失地学真意,阙经世之用,锐意欲纂各省新志,未果。而治中国医学者,谋编辞典,以谂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以属君。君于医,虽不以是为业,顾自幼熟诵医经、经方,长而浏览弗辍,亲故有疾,或为治疗,遇儒医、世医、若草泽铃医,有一技之长者,必殷勤询访讨论,未尝一日废也。及受委托,即欣然自任,纵览古今医籍,旁及朝鲜、日本之书,汰其芜,去其复,存其精英,历时八年,成书三百五十万言。而君须发白矣,乃谢商务印书馆,寓上海,名其室曰澄斋。以其技救人疾苦,又出其所心得,以诏后生,有志医学者踵至。初,上海医家设中医专门学校于城中,延君长其校。君为定课程,编讲义,时在民国六年,实为我国中医学校之首创,海内继起者,咸取则焉。十四年,神州医学总会设中医大学于闸北,又延君长其校,将以研究高深学理,为全国医学升阶,凡数 年,以时局不靖中辍。海上医学团体多,而意见不一,君谋所以和会之,十八年,乃发起中医协会。适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废止中医案”,中医协会宣言否认,而召集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三月十七日开会,至者十有五省,医药团体百三十有二,出席代表二百六十有二人,提案百余,成立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其后遂以三月十七为国医节焉。会既终,推君为代表,入都请愿,废止中医之案由是得免施行。其秋,卫生署及教育部又颁中医学校名称及管理药商规则,于本国医药业大为不便。十二月,又召集第二次全国医药代表大会,至者十有七省,团体二百二十有三,出席代表四百五十有七人。君见推为主席暨常务委员,始正中医、中药之名曰国医、国药。会既终,再推代表入都。蒋主席善之,命撤消所布规则,中国医药始得无所束缚。二十年,中医协会改组为上海市国医公会,历次大会,君仍见推为主席暨监察主席。是岁,中央国医馆成立,又见推为常务理事。二十二年,上海市国医分馆成立,君见推为常务董事。二十四年,中央国医馆改选,君仍任理事。上海市卫生局试验登记中医者七,君五为试验委员。盖自民国六年以来,君于国医公务,靡役不从,亦云瘁矣。是岁,君年五十有六,国医节后,乃谢世务,居澄斋不复出,但日为弟子讨论学术,而君弟子群谋辑君言论行事,以告当世。曰《中国医学源流论》、曰《中国医 话》、曰《中国药话》、曰《澄斋医案》、曰《澄斋验方》、曰《澄斋杂著》、曰《澄斋年谱》,附以《葆初先生医集》、《钟英先生文集》,凡如千卷,将次第刊行。而讼言曰:君潜心医学四十年,尽力医事,余二十年,问学弟子,无虑 数千人。朝鲜、日本、台湾、暹罗、南洋群岛、加拿大凡华人足迹所至,无不耳君说,诒书与君相讨论者,学说传布之广,近古以来,未之有也。其尝问业于君 者,学辄有心得,取君说以治病者,辄有验。盖君于医学理法,研之至精,而于新知,融会贯通,无所隔阂。故能深探疾病之原,而参酌乎风土人情以为变化,是以放之寒温热三带而皆准也,闻者以为信。

吕思勉曰,君真振奇人哉。予识君时,年未弱冠,今逾三十年矣。予颇读古书,喜事考证,自度无以逾于君。于医学则一无所知,顾君不以为无所知,读古医书,或时下问,相与赏奇析疑,其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如此,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君所就之远,固有由矣。世之知君者,以舆地、医药之学及古文辞。顾君之所长,初不止此。予尝与君上下 其论议,君于千载以前,湮沈晦塞之事,洞见其所由, 若烛照而数计,其于当世之事,剖析其得失,而逆测其迁流之所届,著蔡弗能违也。君真振奇人哉,而仅以舆地、医药、古文辞鸣,时为之乎,而岂君之志哉。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四月一日

同邑吕思勉撰

(0)

相关推荐

  • 刚刚中国痛失国宝级大师!他的临终遗愿让人泪目......

    华人星光(ID:hrxg2020)原创内容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就在刚刚, 一个令人悲伤的消息传来: 中国一位"国宝"离我们而去, 他是我国首届国医大师, 坚持坐诊 ...

  • 中医古籍医学源流论

    中医古籍医学源流论

  • 国医大师思想荟萃——李济仁教授

    李济仁(1931.1-),原名李元善,男,汉族,安徽省歙县人.首届国医大师,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终身教授. *张一帖"第14代传人* ∎歙县定潭'张一帖'一家被公认为历史悠久. ...

  • 医药综合 中医,医学类书籍

    医药综合 中医,医学类书籍

  • 中医民间抄本欣赏《医学源流论》

    <医学源流论>清.徐大桩(灵胎.洄溪)(公元 1764 年)著.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 ...

  • 谢利恒验方

    一.百御丸 组成:真茅术(米泔浸.米拌炒)600g  生甘草300g  炙甘草300g  半夏(姜制)300g   云茯苓300g  白扁豆(炒)300g  厚朴(姜汁炒)300g  麦芽(炒)300 ...

  • 谢利恒医案

    谢氏遣方用药,虽有所宗,但不为前人之法所囿,多独具匠心.尝云:"治病者,要在法多而用专,能识其变,方能通其用,万不可执一端,以概其余."谢氏虽兼通内.外.妇.儿诸科,而对温病之诊治 ...

  • 谢利恒验方7首

    验方 一.百御丸 组成:真茅术(米泔浸.米拌炒)600g 生甘草300g 炙甘草300g 半夏(姜制)300g 云茯苓300g 白扁豆(炒)300g 厚朴(姜汁炒)300g 麦芽(炒)300g 九制香 ...

  • 名医名方:上海一代名医谢利恒的经验方

    谢利恒(1880-1950年),名观,晚年自号澄斋老人.江苏武进罗墅湾人.伯祖兰生,祖葆初,均为孟河名医.谢氏幼承家学,熟诵<内经>.<难经>.<伤寒论>及方书.本 ...

  • 【上海谢利恒:玉真(珍)散-治刀伤出血、跌打损伤、破伤风】精 二

    <家用良方>玉珍散 <外科正宗>玉真散   二方组方药物全同. 玉真(珍)散 组成:明天麻.羌活.防风.白芷.生南星(姜汁炒)各一两,生白附子十二两. 制法:上药各研细末,和匀 ...

  • 谢利恒家用良方:调经丸【转载】

    谢利恒家用良方:调经丸 发表者:赵东奇 71人已读 处方:熟地6两,砂仁(打细,和黄酒炒,九蒸九晒)3钱,当归(酒蒸)4两,白芍(酒炒)3两,川芎(酒蒸)1两半,丹参(酒蒸)3两,茺蔚子(酒蒸)4两, ...

  • 【转】名医名方:上海一代名医谢利恒的经验方

    谢利恒(1880-1950年),名观,晚年自号澄斋老人.江苏武进罗墅湾人.伯祖兰生,祖葆初,均为孟河名医.谢氏幼承家学,熟诵<内经>.<难经>.<伤寒论>及方书.本 ...

  • 《中国医学源流论》总纲

    中国医学源流论序言 武进谢利恒先生,于编辑<中国医学大辞典>后,复著<中国医学源流论>.取数千年来各家学说,上起炎黄, 下迄近世,考其源流,别其枝派,原原本本,若网在纲,启后学 ...

  • 《中国医学源流论》上古医学

    上古医派 针灸始于黄帝,本草肇自神农,脉诀传之素女,此以言乎其托始之时耳.至按其学术之性质而为之分类,则为 医经.经方二家.医经犹今言医学,经方犹今言药学也.神农本草,当属经方家.针灸.脉诀,则同属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