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做的稀罕酱终于能吃了,不到10块钱做好大一缸,内附制作方法

85岁的农村姥姥打来电话,说家里做的西瓜酱好了,让我们周末回老家拿酱,说这时候的酱最新鲜也最好吃,想想都流口水。姥姥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一辈子几乎都生活在农村,基本没有进过城,每当我们说接她进城玩几天,她都说还是村里好,有说话的热闹。姥姥所在的村子有个传统,就是年年都做西瓜酱,西瓜成熟时挑上几个最好的瓜,做上一缸酱,够全家人吃一年。

村里谁作酱好吃,谁做的不好,人们也经常讨论,不过我感觉,姥姥做的酱最好吃。作为一名摄影师,姥姥做酱的场景我当然不会放过,每一步我都完整的记录了下来。这是姥姥霉好的豆曲。姥姥说西瓜酱跟豆瓣酱大致做法基本相同,但是味道可就差远了,一个用鲜红的瓜瓤调和,一个用水调和,经过长时间的发酵酱制,西瓜本身的微甜与芬芳与豆曲及盐巴充分融合,吃起来非常爽口。

每年做酱时姥姥都要选一个艳阳高照的晴朗天气,将霉好的豆曲充分晾干后,倒进刷干净晾干后的瓮中。豆曲是黄豆煮熟后和面粉混合起来,放在阴凉干燥处让它自然晾干发霉。姥姥说酱好不好吃,豆曲很重要。

霉好的豆曲发黑发黄,样子并不好看,真让人想不到,好吃的酱竟然是这种东西做出来的。我嘴上小声嘀咕着,可还是被姥姥听见了,笑呵呵的骂了我一句:“小兔崽子,洗了二十多年我做的酱了,还嫌不好看。”我还真忘了,姥姥85岁的高龄,到现在都耳不聋眼不花,牙齿都没有掉一颗,除了有点胖,还真的挺健康。

西瓜酱不能掺水,如果掺上清水,味道就彻底变了。同时,西瓜和豆曲的比例要严格控制。姥姥年龄大了,给西瓜称重的活基本上每年都留给娘,而且西瓜也是娘种的,姥姥说娘种的西瓜好。姥姥做酱,娘就旁边打打下手,干点体力活。

鲜红的瓜瓤被一勺一勺的挖进缸中。一看这西瓜就非常好,鲜嫩多汁,真想割上一角尝尝。但我是不敢这么做了,估计又会被姥姥骂我是小兔崽子。

鲜红的瓜瓤将豆曲覆盖,院子里飘荡着西瓜的芬芳。哎,真想这酱立刻就能做好,带回城里就能吃。

姥姥将豆曲和西瓜进行搅拌,让它们充分混合,这一步很费力,姥姥累的不轻,我想上去帮忙,结果姥姥给了我一个白眼,“手都没洗干净,还敢上来帮忙,再一遍玩吧,中午叫你娘给你包饺子吃。”

豆曲和西瓜搅拌好后,姥姥将称好的盐巴放进了缸里,姥姥说家里都喜欢吃咸,多放一点盐,但也不能放多了,这是有比例的,基本上是一斤豆曲二斤西瓜三两盐,能吃咸都多放点,不能吃就少放点,但前后出入不能太大。

白色盐巴覆盖在了缸里的西瓜与豆曲上,一半暗红色一半洁白,顿时我就想到了一个成语,红白分明。

然后继续搅拌,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姥姥足足交班了十几分钟才停下,额头上都冒出了汗珠,我连忙拿起毛巾给姥姥擦汗。姥姥笑了,说孩子长大了,眼力劲好了,也懂事了,不像小时候跟个皮猴子似的,没个消停时候。

搅拌好,姥姥将缸口覆盖上了一层塑料布,然后又盖上了一层白布,说发酵种的西瓜酱要密封,而且不能见光。

西瓜酱基本做好了,姥姥说再等上个把月基本上就能吃了,到时候这一缸酱够全家人吃上一年了。

虽然媳妇说这酱炒菜、拌饭都挺好吃,但我还是喜欢吃这种炒过的酱。放点娘自己榨的花生油与自己晒得干辣椒,舀出几勺酱一炒,那味道就是一个香。就着这酱,我一顿就能吃三四个娘蒸的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