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提高诗词品味:例解诗词创作手法
诗词的含蓄有个说法,要做到含而有致,蓄而不露,言词已殚,意味无穷。此为含蓄。
句意模仿
句意模仿并有进一步发展的例子较多。
王褒《僮约》云:“离离若缘坡之竹”,用以形容那髯奴的胡须。黄庭坚模仿其意,并加进新意,云:王侯须若缘坡竹,哦诗清风起空谷。进一步用空谷的清风形容王炳之那闻声不见嘴的大胡子。
又如后人根据李延年《佳人歌》,用“倾城”、“倾国”形容美色,已近俗滥。黄庭坚模仿其意,又有所创新,作《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诗:“公诗如美色,未嫁已倾城。”意思深了一层。
陈僧慧标《咏水》诗云:“舟如空里泛,人似镜中行。”沈佺期《钓竿》篇云:“人如天上坐,鱼似镜中悬。”杜甫用二人之句作诗云:“春水船如天上望,老年花似雾中看。”杨慎在《升庵诗;话》里评论说:“虽用二子之句,而壮丽倍之,可谓得夺胎之妙。”
王维把李嘉祐的“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点化为:“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只添了“漠漠”、“阴阴”两个词,就使原来的景象变得广阔而幽深。僧道潜诗句:隔林仿佛闻机杼,知有人家在翠微。夺胎于道猷的:连峰数千里,修竹带平津。茅茨隐不见,鸣鸡知有人。的诗意,但更加锻炼,它受到了苏轼和当时文士的称道。
同样,秦观也用道猷的句意,写了:“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的诗句,也有青出于蓝之妙。其中还用了动静对比的手法。
后来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用这种手法。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夺胎于陆游《剑南诗稿·马上作》的:“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的诗句。叶诗写得新警,青出于蓝。脱胎换骨法适用于各种体裁之间命意的相互袭用。
宋代诗人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咏梅诗,最为奇丽,司马光说这两句“曲尽梅之体态”,东坡在和少游的咏梅诗中云:“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然而,这两句诗也并非林逋的独创,是有来处的。林逋是把江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两句“陈言”,用点铁成金之手,只改了两个字,以“疏影”、“暗香”来咏梅,就变成了咏梅的千古绝调。可谓妙笔生花,出神入化。
脱胎换骨
在我国古典诗词作品中,文学家们运用脱胎换骨法曾写出过许多名篇佳句,其中不乏传世之作。但也有失败的。有的点金成铁,有的画鹄类鹜;有的蹈袭旧意,毫无创新。
例如: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千古名句。
据谢榛(四溟山人)说:“或有易之者曰:‘王谢堂前燕,今飞百姓家。’点金成铁也。或有易之者曰:‘王谢豪华春草里,堂前燕子落谁家?’尤为恶劣。”这就是太可怕了,糟蹋人家。“易之者”的失败处,在于没有体味到燕子回旧巢的深刻含意。从艺术真实来说,写旧时王导、谢安家堂前春燕,依然飞回老巢,但已时过境迁,昔日的名门望族今已不复存在。它既表现了朝代的更替和家族的兴衰,又抒发了作者人间沧桑的万千感慨。所以写燕子飞回还是飞去,诗意的深浅程度就大不一样了。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贵群就很多呆呆的.
王籍的:“鸟鸣山更幽”,也是千古佳句。王安石袭其意写成:“一鸟不鸣山更幽”,画蛇添足。“鸟鸣山更幽”是以动衬托静,愈显得幽,如“《诗》云:‘萧萧马鸣,悠悠旆旗’,《毛传》曰:‘言不喧哗也’”。“一鸟不鸣山更幽”则是死一般的寂静,且无诗意。
如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欧阳公甚嘉其语,曾说:“余尝爱唐人诗云‘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则天寒岁暮,风凄木落,羁旅之愁,如身履之。”
“脱胎换骨法”的运用,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很常见,但在宋诗尤其是黄庭坚的江西诗派更为常用。黄庭坚说:“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规摹其意而形容之,谓之脱胎法。”
其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完全按照古人的诗意来写作,即“换骨法”;
二是模仿前人的诗意并有进一步的发展,即“脱胎法”。
黄庭坚在《答洪驹父书》中还说过:“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宋代陈善也说过:“文章虽不要蹈袭古人一言一句,然古人自有脱胎换骨等法。所谓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夺胎换骨
人所说的“夺胎换骨法”的类型可分三种:
1.命意相袭,再造新语。
2.陈言妙用,点铁成金。
3.句律沿用,以故为新。
先说“换骨法”。
此法是完全按照前人诗文的命意来进行新的创作,这里面有的是全篇命意相袭,有的是部分句意相袭。
例如:唐代诗人章碣《焚书坑》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的主题是讥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章碣的诗出来后,历代都有诗人袭用这首诗的诗意来作诗的。
宋代诗人萧立之的《咏秦》诗:
燔经初意欲民愚,民果俱愚国未墟。
无奈有人愚不得,夜师黄石读兵书。
诗意与《焚书坑》完全相同。
元代诗人陈孚(刚中)的《博浪沙》诗云:
一击车中胆气豪,祖龙社稷已惊摇。
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民间铁未销。
书是焚烧不尽的,兵器也是收缴不尽的。正如罗两峰的《咏始皇》诗中所写:
焚书早种阿房火,收铁还留博浪椎。
诗意也相同。
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的《读秦纪》云:
谤声易弭怨难除,秦法虽严亦甚疏。
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
意思也相同。
《文心雕龙·隐秀》云:
“源奥而派生,根盛而颖峻,是以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
没有反映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没有反映人的复杂的情绪,就失去了含蓄的基础,成为苍白无力、空洞无物的东西。含蓄的具体特点首先在于生活的丰富性。
含蓄的概括性
丰富性并不是分散的纷杂的,而是集中的凝炼的。这就决定了含蓄的另一具体特点:概括性。
含,是丰富性,你必须足够丰富才能够蓄。这种概括性并不是抽象的概念的。三者相互渗透、相互衬托,共同表现为含蓄的风格。
那么如何来做到呢?
这才是关键吧。
后面再做例子。
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把含蓄列为一格,并用“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几个字准确地揭示了含蓄的本质,实际上是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意思。且看其具体表现:“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在缥缈无垠的太空荡漾着尘埃,在广阔的大海中滚动着泡沫,或浅或深,或聚或散,变幻无穷。
注意,窥一斑而知全豹,就好比开头我忽悠的那个。你的目的是要那一件衣服,而不是一百块,虽然你就是缺这一百块钱。
有内外意
内意欲尽其理
外意欲尽其象
内外含蓄
方入诗格
以李商隐的《夜雨寄内》(亦作《夜雨寄北》)为例,来具体地谈谈含蓄。
全诗只有简短的四句: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种离情别绪,萦绕胸中,愈织愈密,加之耳闻巴山夜雨、淅淅沥沥,目击秋池水涨、弥满横溢,更增添出一种无可名状的愁思。
不禁联想到:何时返回亲人身旁,与亲人絮絮长谈,共剪西窗烛花,重温巴山夜雨时的思亲之情呢?这是在愁思、怅惘中对未来的欢聚情景的憧憬。全诗以思亲始,以思亲结,未着一个愁字,却有说不出的愁思,未写一个情字,却含无限情思。正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含蓄,或指字句,或指意思,或二者兼指。但是作为风格所要求的含蓄则是指整个作品。仅有某些字句的含蓄,而没有整个作品的意思的含蓄,还不能构成含蓄的风格。
正如释惠洪《冷斋夜话》中所说:诗有句含蓄者,如老杜‘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郑云叟曰:‘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是也。
勋业频看镜,这句人家要表达的是什么,其实(就是)一句话的老大无功。但他不用说这个,你却知道。勋业你频看镜干啥,好像毫无相干的两件事,但是,他用内在的:老大无功做感叹串起,那就有意思多了。因为,老大无功之感叹,是读者自己从字面得出来的。
勋业人已老,这样写也可以。但是,你们说感觉上少了什么?差距有多大?为何?就是因为作者在说,而不是让读者自己去感悟到。
行藏独倚楼,也是一样道理,下面的就不解释了。
再来看一个有意含蓄者,如《宫词》曰: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表达的是什么?
作者的意思是什么?
比如尾句,我就是在看卧看牵牛织女星。感觉很自然的画面。但是读完,一种幽寂、孤寂,一种深闺,略微无奈,自然有这感触。尤其,加上题目两字点睛《宫词》。
他不是每一句的有这意思。但是整体下来,最后那句一出,自然而然在你脑海里营造出这种画面,会给你感触。
有句意含蓄者,如《九日》诗曰: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宫愁》诗曰:
‘玉容不及寒鸦色,犹带朝阳日影来。’是也。
作为含蓄的风格,既要炼字句,又要炼文意,才能达到“深文隐蔚,余味曲包”。所以,含蓄,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含蓄绝非壅塞阻滞、晦涩难懂。晦塞为深,虽奥非隐。
注意虽奥非隐,因而也称不上是含蓄。
含蓄也不等于含糊。吞吞吐吐,模棱两可,叫做含糊。含蓄则思想清晰,表达有致。这几句你们一定要记住。
解惑
含蓄与朦胧有别。
含蓄不尽朦胧,而朦胧必然含蓄。
李商隐的诗《锦瑟》就含情托意,且喜用典。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写的。诗人一生遭遇坎坷,回忆往事不禁感慨万千。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的怅惘之情,意境含蓄而深沉。
但由于运用了典故和一些象征手法,
故历来诗家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
大家一定要注意:含蓄并不排斥明朗,它和明朗是密切联系的。含蓄离开明朗,就失去含蓄的特质而变得含糊、晦涩。明朗离开含蓄,就失去明朗的特质而变得浮泛、浅薄。含蓄和明朗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这几句话一定要记住。
你含蓄,但是要围绕一个情绪来表达。不要含蓄的东一抓西一下,无头苍蝇一样。含蓄不是让你云里雾里,感情是明确的。
大家课后可以自己从古代名篇中找些自己感觉比较“含蓄”的出来涵咏,仔细体会这个词的丰富含义。
其实这也就是诗词的写出和透出,一个意思。但是今天是作为理论性来明确的讲。
相见时难别亦难,想见面也难,见面了要离别也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痛苦!纠结、痛苦,还有得出的爱,字面是很直白的。但是直白之外蕴涵丰富的情感,这就是含蓄。
将生活的丰富性用艺术概括起来,透过形象的描绘表达出来,就是诗词。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