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争的智慧
斗争的智慧
作者:李广生
我很不愿意使用“斗争”这个词。我所追求的师生关系以和谐为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不提倡“斗”,更不崇尚“争”。但事实上“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课堂上教师和捣乱的学生“斗”,日常生活中班主任和违纪的学生“斗”,大家和形形色色的“问题学生”相互较量“明争暗斗”,校园里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没有硝烟的“战斗”。然而“斗争”不是目的,不能为了斗争而斗争,更不能制造矛盾挑起争斗。“斗争”是获取和谐的手段,教师的“斗争”智慧其实是控制“斗争”、化解“斗争”的能力。“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只有智慧的教师才能享受到斗争的乐趣。
一、注意区别对待
“斗争”常在教师和“问题学生”间发生。大部分“问题生”不是思想问题,是心理问题,或是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演变为思想问题。他们为了出风头、吸引别人注意、使自己成为关注的焦点,不惜破坏纪律,向教师和同学挑衅。人们只看到他们的“可恨”表现,却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可怜”遭遇。没有一个孩子是天生的“问题生”,他们是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牺牲品。一路踏着失败走来,看到的净是白眼、听到的全是嘲弄,小小的心灵充满自卑。为了掩饰自卑,他们表现怪异,逐渐成为让老师、家长头疼的“问题学生”。他们渴望得到关注,当他们确信无法从正当途径获得时,便转向“歪门邪道”。放弃和他们“斗争”,是对他们的伤害,使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讲策略的“武斗”,会给他们造成更大伤害。因此教师要“斗争”,但要讲究“斗争”的智慧。
把“好孩子”教好,算不上好老师,转化“问题生”才是教师的真本事、硬功夫。就像“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样,“好孩子”大同小异,“问题生”千差万别,教师要学会区别对待。只有找到“问题生”的问题所在,对症下药才能取得实效。
课堂上学习认真的学生,往往兼备态度端正、兴趣浓厚、方法正确、天资聪颖等特点,而那些自由散漫甚至故意捣乱的学生却各种各样:有显性的——故意打闹影响别人,有隐性的——独自发呆闷头睡觉;有的属于道德问题,有的属于心理问题;有的偶尔爆发,有的屡教不改;有的死皮赖脸,有的蛮横无理;有的是控制不住,有的是明知故犯;有的是攻击挑衅型的,有的是我行我素型的。因此必须区别对待,“一视同仁”往往一无所获。
有些孩子基础差,听不懂、学不会,无事便会“生非”。他们听课如听天书一般,想学学不会、想追追不上,久而久之意志消沉、行为散漫、自甘落后。这样的孩子适用“目标激励法”进行矫正。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告诉他们不要只看到差距更要发现自己优势和进步;对孩子不能横比要纵比;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表扬和鼓励;批评要慎重,千万不能讽刺;表扬要适度,千万不能矫情;工作要有持久性,千万不要忽冷忽热;辅之以必要的方法上的指导,孩子定会取得进步。这样的孩子一旦看到希望,行为就会发生改变。
有些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坐不稳、管不住。老师常常觉得这样的孩子很“讨厌”。讲道理什么都懂,批评虚心接受,可是屡教不改我行我素。这样的孩子虽然很烦人,但绝不是不可救药,教师切忌急于求成。转变这样的孩子适用“行为控制法”。给孩子制定明确的、能够接受、通过努力可以完成的矫正目标和矫正计划,最好能和他们达成协议,辅之以适当的奖惩措施,从小事做起,监督执行。关键是让他们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后面的路越走越宽。
有些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自以为是,自由散漫,不尊重教师同学,甚至蛮横无理。这样的孩子极有可能存在思想意识和道德认知误区。因此,教育他们适用“认知矫正法”。首先要转变的不是他们外在的行为,而是行为背后的思想观念。与他们进行深入的谈话是非常有必要的,澄清其错误认识,端正其态度。取得家长配合,共同进行教育。
有些孩子品质恶劣,欺软怕硬,屡教不改。客观的讲,这样的学生有,但极少。教师最好的办法是——“及时上交”。发现这样的孩子教师要及时反映到有关部门和领导,让他们来处理。这不是推卸责任,没有必胜的把握教师千万不要和他们交手。真正不负责任的态度是轻易把学生划归此类。
“好孩子”大同小异,“问题生”千差万别。 区别对待,对症下药,才是明智的选择。
二、不要因小失大
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集体,建设和谐团队是根本任务,虽然很多时候“斗争”无法回避,但千万不要因小失大,因局部“斗争”而破坏整体工作。
课堂上总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让教师头疼。如果不管,他们就无法无天、为所欲为,扰乱教学秩序,可教师一旦采取措施,他们便如鱼得水,趁机兴风作浪。很多时候、很多教师被几个孩子搞得头晕脑胀、心灰意冷,从而放松对整个课堂和所有学生的要求,敷衍了事草草收场,导致质量下降。这是典型的“因小失大”的表现。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在与学生“交锋”中,谁的心态失控谁将处于劣势。心理一旦失衡,言行必然偏激。“身经百战”的孩子会敏锐地发现漏洞,抓住把柄大做文章。“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教师要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博大的胸怀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人格的力量,没有正面交手之前,先挫伤他们的锐气。这种人格力量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宽容等。
其次,教师要善于使用目光、表情、神态和肢体语言,尽量减少课堂上和这些孩子正面的言语的“交锋”,批评时千万慎重。因为他们的“作战经验”非常丰富,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他们实行过“轮番轰炸”,他们几乎到了“百毒不侵、应对自如”的地步。而教师顾忌很多,要考虑自身形象、要完成教学进度等等。“投鼠忌器”,最后“吃亏”的往往是教师。因此教师要避其所长、攻其所短,不和他们正面交手。用威严的目光、善意的微笑、期待的表情等各种神态提醒忠告学生。很多时候,一句话可能招来更多的话导致局面混乱,而一个眼神或一个表情就能够化干戈为玉帛。
第三,如果必须用语言提示,要尽量保证简洁、明确、平和,最好不要使用质问、惊叹等情绪化语句。有些时候,教师的语言刺激不仅起不到震慑作用,还会给那些故意“找茬”的孩子提供扩大事态的机会。比如,上课的时候一个孩子左顾右盼,老师只需要注视他简单明确地提示。连名字都不用提,用眼睛一直看着他,直至有所收敛为止。有的教师不注意说话方式:你摇头摆尾的干什么呢?你老实点行不行!这会引起孩子强烈反感,诱发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有个孩子这样回答:老师我没有尾巴,怎么摆呀?全班哄堂大笑。教师的课堂语言,一定要保证简洁、明确、平和。
平和的心态、善意的目光、简洁的语言,之所以这样做道理很简单:化解矛盾,把“斗争”控制在最低限度,顾全大局,“小不忍则乱大谋”。
三、加强交流沟通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斗争”智慧的最高境界不是把对方“打倒”,而是不让“斗争”发生。把战场从前线移到后方,通过对话解决问题,是教师智慧的选择。与其在课上和学生“斗争”,不如课下费点心思和学生交流。
沟通之前要找准“罪魁祸首”。 “擒贼先擒王”,集中优势兵力对他们采取措施。教师在这一环节要注意两点:第一,不要被假相迷惑。闹得最欢、叫得最响的可能并不是“头儿”,“元凶”常躲在后面,让跟风起哄的“帮凶”当替罪羊;第二,不要树敌太多。一般情况下,真正“罪大恶极”的只是很少的几个,一定要区别对待。树敌太多、战线太长必然分散精力,陷于“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应接不暇难以自保。
沟通当中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改变他们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常常导致前功尽弃。因此,教师要精心准备,详细了解这些孩子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兴趣爱好、交往圈子等情况。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还有就是抓住时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千万不要在“出事”的时候找孩子。此时他们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全副武装浑身是刺,此时出击,必然遭遇顽强抵抗,很难占到便宜或是付出惨痛代价。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在他们毫无防备的时候,比如情绪稳定心情舒畅的时候,果断采取行动,迅速建立师生间彼此信任相互理解的和谐关系。
沟通之后穷追不舍,扩大战果。如果师生间有过一次比较轻松相对融洽的交流,教师千万不要自我陶醉,从而放弃扩大战果的机会。越美好的东西越容易失去,失去后越难以找回。师生间的美好感觉不可能一下子在孩子心中扎根,充其量只是冒出个小芽,还是相当柔弱的嫩芽,经不起风吹雨打,教师要小心呵护、积极发展、促进成长,创造更多的机会,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有了前面这些工作,教师尽可以对这些“刺头”严格管理,不用再担心“战争”爆发。
“斗争”是无法回避的,教师需要不断积累摸索“斗争”的智慧,尽量化解矛盾控制“斗争”。消灭“斗争”是“斗争”的目的。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点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