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传奇故事】烽烟德忠兄弟桥

景德桥与景忠桥之传奇

烽烟德忠兄弟桥

★  靳燕清

景德桥与景忠桥是晋城市两座年代久远的石拱桥。景德桥位于西关,是古时晋城通往阳城,沁水的交通要道,原叫沁阳桥;景忠桥位于东关东门外的沙河上,是古时晋城向东交通往来的必经之路,原叫永济桥。那为什么后来叫景德桥和景忠桥呢?

先从一首在晋城城关流传了很久的民谣说起:“九月九、破泽州,二景英烈祭桥头。东桥景忠化红龙,西桥景德封轻舟”。民谣的文字不多,却记载着一个古老悲壮的历史故事。

据传五代时期的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后梁派大将董璋率领二十大军攻打泽州城,后唐节度使李继韬派副将景德、景忠兄弟俩镇守泽州。

泽州城位处低洼盆地,梁军占领了四周山头,居高临下又放炮又射箭,扬言要开渠挖沟,引来丹河水,水灌泽州城。李继韬听后非常害怕,便下令要景德景忠随他献关投降。二景兄弟听了,气得横眉怒竖,拒绝投降。景德言词激昂地说:“泽州城虽小,但城高墙厚,四周又有白水河环绕作天然屏障。虽只有八千士兵,但有良将数员。急难时,城中数万百姓也可做我们的援军后盾。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坚守三五天,唐王得到我们的求救文书,会派兵来援助我们的。”景忠也拔剑愤怒地喊到:“宁愿战死,也不当贪生怕死的降将。”景家二兄弟如此忠烈,大家很是感动,纷纷表示:宁可玉碎,不为瓦全,誓死与城池共存亡。将领们歃血为盟,连夜做了护城方案:景忠守东门,景德守西门,一员偏将裴约守北门,李继韬守南门。

第二天天一亮,敌军攻城了,泽州城四周炮火连天,火箭飞舞,云梯林立,杀声如雷,血肉横飞。激战几日,梁军也未能攻破城池。城中军民苦苦坚守了一个月,可援军仍杳无音讯,粮断了,就杀战马,剥树皮吃,连老鼠都挖出来吃了,但泽州城仍陷在梁军的重重包围之中。这时贪生怕死的李继韬收到梁军一封劝降信,在一个风高月黑的深夜,偷偷打开了泽州的南大门……

公元923年九月九日凌晨,一群如狼似虎的梁兵冲进城来,见人就杀,见房子就烧。景忠急急带兵赶去堵截,刚至永济桥边,就被迎面而来的梁兵蜂拥围住。景忠前后受敌,奋力拼杀,毫不惧怕,一口大刀抡开,碰上的伤,撞上的死,吓得梁军纷纷后退。敌人见力敌不行,便使出了毒招放箭。一瞬间,景忠身中数箭,疼得大叫一声,连人带马从永济桥上栽下,被滚滚的白水河淹没。

南门东门失守后,很快也传来北门沦陷裴约战死的消失。大批敌军涌到了西门城下,景德见状,挥手召来剩下的几十名士兵,英勇杀敌,宁可战死,也决不能投降。景德是有名的“快三枪”,一杆银枪,如同出水蛟龙,神出鬼没,变化无穷,只杀得敌兵抱头鼠窜。这时,梁军主帅董璋赶到,同景德在沁阳桥上战了百十个回合,因敌人众多,战时太久,景德渐渐力怯,被董璋生擒劝其投降。景德誓死不从,扭头撞在沁阳桥头石栏柱上,颅裂而死。

景德景忠牺牲后,泽州城百姓怀念这两位保家卫国的英雄,后来便把西关沁阳桥改叫“景德桥”,东关永济桥改叫“景忠桥”。

在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金世宗完颜雍赞赏景家二兄弟英烈,下令将旧桥拆毁,景德桥建成一大券两肩各有一小券的青石桥。景忠桥始建于元至正年间,初建时为木构桥梁,明弘治年间仿景德桥大券式样改造为石桥。

随着年代久远,时间的冲刷,两桥曾经伟岸多姿的风采,也逐渐淹没在现代化的一幢幢高楼大厦下。近年来,晋城市发展的需要,城中村改造,两河治理,古迹保护也逐渐提上日程。我想,不久的将来,你会游走于新建成的景德桥公园,景忠桥公园,看着两桥下清澈见底的河水潺潺流过时,你会想起这两位抛头颅,洒热血保家为国的英雄,更会珍惜眼前这幸福美好的生活,太平兴盛的时代!

靳燕清  女,笔名青和,锦溪社友,晋城市太行乡土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爱好旅游和写作,钟情乡土文化,其散文《父亲,一生悬壶济世》,荣获晋城市“我和我的祖国”征文一等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