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能够提高成绩吗?
合作能够提高成绩吗?
作者:李广生
对有体验的课堂的探讨暂告一个段落,下面进行有合作的课堂的讨论。和前面的讨论保持同样的风格:不是系统的提出一系列原则而使它成为一个看似完整的体系,而是选取一些有意思的或是经常被人们所忽视的点进行讨论。我不期望这些文章能够告诉人们“生命课堂”是什么,能够给常年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带来一点启示就足够了。说到底,课堂是属于他们的。
对于学习过程中合作的重视,其实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独学而无友,必孤陋而寡闻”,差不多两千年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关注到合作的重要性。但“生命课堂”所追求的合作,或是说合作所追求的价值,却远远地超越了免于“孤陋而寡闻”的目的。事实上在当今社会,即使没有合作,即使闭门不出、不与外界交流,也不必担心“孤陋而寡闻”。信息和知识通过各种载体和渠道,让“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成为可能。也正因为如此,合作的重要性愈加明显。但这里所说的合作,已经不再是获取知识的手段,而是一个人在未来社会的生存方式,是一个人实现其人生价值、获得幸福生活的途径和手段。
将来孩子在社会上怎么生存,现在就让他们在课堂上怎么学习。学会学习与学会生活是这样一脉相承的整体。对孩子来说,今天学习是生活,明天生活是学习。一个孤独的学习者,一个在课堂上被边缘化的人,极有可能走上社会后,也成为生活的孤独者和边缘人。合作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这个观点很难让一线教师信服,因为他们所见到的“学霸”通常是卓尔不群的。但学习成绩带给他们的荣耀,也许只是昙花一现。进入社会后,面对没有标答的考卷,他们也许并不能获得骄人的成绩。希望通过合作提高学业成绩,估计很难看到惊喜,但依然大力提倡合作,其实目的在于提高生命质量。
在一节数学课上,教师布置给孩子一个任务,让他们绘制三角形。教室里安安静静的,孩子一边测量一边画图,专注的开展工作。教师在孩子中间巡视观察。忽然,我发现她在一个小女孩的耳边低语几句,然后离开了。不一会儿,就见那个小女孩有些怯生生的拿着手里作业,来到与她相隔两排的一个小男孩的座位旁。两颗小脑袋凑到了一起。又一会儿,又有几个孩子拿着作业,跟其他同学交流起来。教室里的原有的整齐的格局被打乱了,孩子们仨一群俩一伙,津津有味的进行讨论,课堂因此显示出生命活力。
在课后交流时教师对我说:他不喜欢给孩子固定分组,他不希望合作成为孩子必须完成的任务,他更愿意看到合作自然而然的发生。他说:用强制的方式让孩子合作,会打消孩子合作的热情,被动地合作,通常会导致合作的形式主义和表面化。学习语文的时候,孩子喜欢和甲同学合作,而学习数学的时候,他可能喜欢和乙同学合作。固定分组或是固定小组内的角色,其实都不利于合作意识的培养和合作能力的形成。
我同意他的观点。如果把合作视为人类的生存方式的话,孩子们是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的。跟谁合作、怎么合作、合作中充当什么角色,倘若是“被安排”的话,则如同包办婚姻,很难得到幸福。
“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让孩子们合作完成任务?”我问他。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自己以前也曾尝试过从开始就让孩子合作完成任务,但效果不好。相当一部分孩子会因为合作而放弃独立思考,因此而导致合作的效率很低,而且程度很浅。还有些时候,基础好的和反应快的孩子会成为合作的统治者,基础差和反应慢的孩子不能真正从合作中获益。我们谈到合作对孩子的意义。在当今和未来社会中,合作将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对这一趋势我们达成共识,让孩子学会合作对他们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天他们在学校里能够与同学和教师开展深入的合作,明天他们就能在社会上与来自不同阶层、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合作。合作将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拓宽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一方面要让孩子们知道合作是必不可少,另一方面要让他们在合作中确立自我,不要被合作淹没。”他说。
作为生存方式而不是作为学习方式的合作,需要教师从真实的生活出发,立足于孩子的一生,思考如何设计合作学习。现在,我们仅仅知道孩子们在未来生活中将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合作,但我们真的不知道他们将跟谁合作,更无法预计他们以何种方式、何种身份参与合作。如果在合作学习的起始阶段,就让他们与固定的人、以固定的身份、用固定的方式进行合作,将来他们又怎么能够与形形色色的人合作呢?以合作的方式对合作进行限制乃至扼杀,是需要教师警惕的。不能为了便于操作和管理,把本来是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合作变得机械化和简单化。
在一节语文课上,我参与到一个小组的合作学习,发现其中一个孩子一直一言不发,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是记录员,另一个孩子告诉我,他只需要把大家的观点记录下来就可以了。这是一个四年级的小孩子,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合作学习便为他打上一个标签——记录员,难道他的一生就此确定了吗?我更担心的是,他在潜意识中对自己身份的默认。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甚至可以把他的人生一眼望到头。
合作被大力倡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把“学会合作”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各个国家提出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中,都为合作留下一席之地。他们都立足于合作基于人的意义,合作不是学习方式,而是教育目标。于是,很多曾被我们误解或忽视的问题,在基于人的意义之下,变得重要起来。如,合作学习中孩子的责任担当、义务履行和权利保障等问题,不同文化背景、家庭背景、学业差异背景下的合作问题,等等。按学业水平的差异进行分组合作,事实证明是有助于提高成绩的,但强者扶植弱者的责任、弱者挑战强者的权利,会因此被弱化。这样的合作会不会导致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出现,从而为未来社会埋下对立、分歧等不和谐的隐患?这也是需要教育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们不仅生活在当下,也生活在未来。今天我们是合作的主导者,明天我们将在合作中被主导。所以,今天我们在合作中播下平等、尊重、互利、共享、共赢的种子,明天我们将品尝到它结出的甜美的果子。相反,我们将吞下的是苦果。
合作能够提高成绩吗?我不敢肯定。但合作能够提高生命质量,这一点是肯定的。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点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