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评价”惹的祸
在《一个“好问题”的诞生记》一文中,我讲述了自己和教师针对《儿子的鱼》这篇文章,共同设计教学任务的过程。关注“教育人生”的一位朋友给我发来他的学生的作业,作业的题目是:说说你对文中父亲的评价。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儿子钓鱼的过程,从最初大鱼上钩儿子在激流中与大鱼相持,到被大鱼带入深水区跌倒在水中,再到紧追大鱼钻进稠密的灌木丛,再到抱着大鱼从树丛中出来,写的跌宕起伏动人心魄。用在父亲身上的笔墨并不太多。文章的开头,作者写到“父亲钓到、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们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与大鱼进行拉锯战的时候,“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钓竿放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有人想出手帮忙的时候,父亲说,“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儿子被大鱼带入灌木丛不见身影的时候,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儿子抱回大鱼的时候,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有人问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到底有多重的时候,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对父亲的描写仅此而已。但谁也不能否认,在这个故事中,父亲是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文章的主旨所在。让孩子们谈一谈对父亲的评价,确实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文章。
朋友把学生的作业发给我,并对我说:“从对文章内容理解和行文表达来看,这次作业完成的情况挺好,但我总感觉缺了点什么。”具体缺了什么,他也说不清楚,想跟我探讨一下。
我看了12份学生作业。确如这位朋友所言,完成的真不错,行文流畅,表达生动,思想深刻,若是以百分制评分的话,我觉得都能在90分以上。但也确如这位朋友所言,好像真的缺了点儿什么。12份作业无一例外的都是赞美父亲,都说父亲的做法是爱的表现,有4个孩子说这样的父爱是“真爱”“大爱”,其中一个孩子动情的写到:父亲的大爱,能让我们自立自强,战胜困难,顽强不屈,社会呼唤大爱。这样的话好像出自我辈之口,可他们仅仅是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呀。于是我对朋友说:“确实缺了点儿什么,缺了点儿属于孩子的孩子气。”
朋友表示赞同,并感慨道:“现在的孩子写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小小年纪便学会了写套话、讲空话。”朋友所说的现象我表示认同,这是我们大家都能见到的“教育事实”, 但“事实不等于真实”,现象背后的原因很值得深思。难道孩子天生就会说套话、喜欢讲空话吗?让孩子“把所有的责任都自己担”是不是有失公平呢?思忖片刻,我对朋友说:“恕我直言,我觉得你也缺了点儿什么。”朋友发来一个害羞的表情表示愿闻其详。
在我看来,这位朋友缺乏对问题(任务)的精雕细琢。评价,在日常语境中是定性评判的意思,要求评价者置身其外,对评价对象作出客观公正的分析和判断,而真情实感则要置身其中,才能感受和体会到。他给学生留的作业是“你对文中父亲的评价”,从而把孩子的思维局限在“评价”上,孩子只能作出好坏、对错这样的定性判断,无意当中屏蔽了真情实感。所以说不是孩子喜欢说套话,都是“评价”惹的祸。
朋友说这是教材后面的思考题,并给我发来图片。我开玩笑的对他说:“教材上面有什么你就讲什么,还要教师有什么用呢?”朋友又发来一个害羞的表情,最后我们达成共识:编教材的人可以脑子进水,用教材的人千万不要稀里糊涂。
如何让孩子形成有温度的思考和有情感的表达,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展开讨论。首先我们决定“评价”这个词弃而不用。虽然评价并非我们通常所说的那么狭隘机械,但容易限制孩子的思维。如何让孩子既能表达真情实感,又能产生深入思考呢?我们认为,必须要让所提的问题与孩子的生活发生联系,让孩子能够置身其中、感同身受,才能激发出属于孩子自己的真实情感和真实思考。但是,文中所描述的情境我们的孩子很少有经历过的,不要说在激流中钓鱼,就是在鱼坑边舒舒服服的钓鱼,也很少有孩子体验过。如何才能把孩子带入真实的情景中呢?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出现了分歧。他的观点是用类比的方式,我的观点是用想象的方式。
他说,孩子没有钓鱼的冒险经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遇到困难的时候,比如远足、运动、学习自行车等等。可以让孩子把这些经历和文中儿子钓鱼的经历相类比,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希望自己的父亲怎么做,如何理解文中父亲的言行,如果自己的父亲像文中的父亲那样袖手旁观他们会怎么想?
我的建议是不要脱离文本,紧密围绕文本,引导孩子深入阅读文本,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孩子,当自己与大鱼在激流中相持的时候、跌倒在寒冷的水中的时候、被大鱼带入稠密的灌木丛的时候,希望自己的父亲怎么做,如何理解文中父亲的言行,如果自己的父亲像文中的父亲那样袖手旁观他们会怎么想?
我们都不能说服彼此,后来一想,干嘛非要说服彼此呢,既然这两个都不错,那就都给孩子,让他们来选择,爱做哪个做哪个呗。
虽然我把本文的题目定为《都是“评价”惹的祸》,但如果你能看到这里,一定会明白真的不全是“评价”惹的祸。谁是罪魁祸首,大可不必深究。但要明确一点:“做真实的教育”是要让孩子成为孩子,让孩子有孩子气,让思考有温度、表达有情感。向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为孩子布置的每一个学习任务,都需要精心设计、认真思考。有人对我说:“平时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把每一个问题精心设计呀?”我的回答是:“那就少问几个问题。”20个问题没有时间精心设计,3个问题总有了吧。其实,一节课有3个核心问题,就已经足够了。
“生命课堂”追求的是质量,不是数量。
附原文:儿子的鱼
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大概14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沉,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合不拢嘴。“他钓到了一只王鲑,个头不小,”伙伴保罗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
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的挣扎,孩子渐渐被拉到布满旋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我知道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了。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鱼线都在最后关头,猛地向下游窜去,鲑鱼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区靠拢。15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鱼竿。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筒防水靴的边缘。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鱼竿不停地左右扭动。突然孩子不见了!
一秒钟后,男孩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鱼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保罗抓起鱼网向那孩子走去。
“不要!”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
保罗点点头,站在河岸上,手里拿着鱼网。
不远的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被没在水中。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向,径直窜入那片灌木丛里。我们都预备着听到鱼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往前一扑,紧跟着鲑鱼钻进了稠密的灌木丛。
我们三个大人都呆住了,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声中。保罗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鲑鱼被逮住了。他把枯树枝拨向一边,男孩紧抱着来之不易的鲑鱼从树丛里倒着退出来,努力保持着平衡。
他瘦小的身体由于寒冷和兴奋而战栗不已,双臂和前胸之间紧紧地夹着一只大约14公斤重的王鲑。他走几步停一下,掌握平衡后再往回走几步。就这样走走停停,孩子终于缓慢但安全地回到岸边。
男孩的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男孩躺在泥地上大口喘着粗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保罗随身带着便携秤,出于好奇,他问孩子的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到底有多重。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