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老照片:武将穿甲胄臃肿笨拙很滑稽,囚犯立枷示众表情倔强

10张晚清老照片,呈现100多年前的历史场景。因为照相机在晚清时期日益普及,我们得以用这种直观的方式审视前人、前世。

义和团的旗帜。

义和团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有三个大背景:一是列强加紧侵略中国;二是清廷统治腐败,民生凋敝;三是华北遭遇水旱灾害,粮食歉收,饥民遍地。其打出“扶清灭洋”的口号,但并没有统一的组织,也没有统一的旗帜。照片中的旗帜画着太极图,带有浓厚的民间信仰色彩。

1908年,镇江饥饿的难民。

1906-1908年间,安徽、江苏遭遇严重水灾,庄稼歉收甚至颗粒无收,大批百姓沦为饥民。虽然官府和民间慈善机构开展了赈灾活动,但由于灾民达数千万之多,覆盖范围有限,还是有很多人流离失所、忍饥受冻,情形可怜。

立枷示众,囚犯表情倔强。

立枷又称站笼,《大清律例》没有规定,属于法外之刑,地方官经常用这种方式惩罚囚犯。罪行不是很重的囚犯,在里面关押一定时间后就被放出;罪行严重的,脚下的木板会被抽掉,囚犯将慢慢窒息而亡。

载客的独轮车。

独轮车既能运载货物,也能乘坐客人,在大街小巷穿行轻巧又便捷。照片中的独轮车做了改装,前面能拉、后面能推,还安装了遮阳棚。只是车夫与乘客近距离面对面,不会尴尬吗?

新兵训练。

照片拍摄于Tengchow(通州?滕州?),时间未知,三名士兵正在教官的指导下练习装填弹药。你能认出他们使用的步枪是什么型号吗?

新兵列队,与上一张同时拍摄。

这些士兵为什么都戴头巾呢?清朝八旗军和绿营兵戴帽子而不戴头巾,从曾国藩组建湘军开始,士兵就统一戴起了头巾,可能是沿袭湖南百姓的生活习惯。随后各地组建的勇营都学湘军“布帕包头”。至于裹头巾起什么作用,并没有明文记载,或许是为了避免大辫子散开,影响战斗。

清军武将。

这位武将穿着清军甲胄,看上去臃肿笨拙,很滑稽,没有给人威风凛凛的感觉。甲为上衣下裳,整体遍布甲钉,甲片内置;胄下有护耳、护项、护颈。清朝前期、中期,甲胄均能在实战中发挥作用,后期随着枪炮的普及,甲胄的实用性降低,更多地以军礼服面目出现。安装于下腹部的鹘尾更是增加了观赏性,降低了战斗时的灵活性。

官员与护卫。

坐着的官员名为Li Ping Ho,是山东巡抚李秉衡的兄弟。

1905年,清廷外务部大臣。

前排右三为庆亲王奕劻,总管外务部事务;前排右二为那桐,时任外务部会办大臣。清廷外务部管辖的范围极广,除了负责一切对外交涉的事务,还管理有关通商、海防、路矿、关税、邮电等事务。

晚清重臣梁敦彦。

梁敦彦是晚清第一批留美幼童之一,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归国后在福建船政学堂、天津北洋电报学堂任教习,继而升迁至海关、外务等部门任职,1907年官至外务部会办大臣兼尚书。他曾以人身作担保极力举荐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促成了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和建造的铁路的诞生(来源:搜狐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