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 战国】布衣之怒
成语出处:
《战国策·魏策四》秦王怫[fú]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gǎo]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成语释义:
布衣,平民的服装,借指平民。
布衣之怒,指百姓为天下正义公理而发怒。
人物介绍:
秦王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赢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秦国王位,二十二岁执掌政权,开始“亲理朝政”。三十九岁灭掉六国,统一天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他认为自己“功盖三皇,德高五帝”,遂选取了“皇”和“帝”两个字,代替王的称号,从此,皇帝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称谓。同时,他自称始皇帝,希望秦朝的帝位世代相传。
安陵君:(生卒年不详)魏襄王之弟安陵君,是战国时期一个小国安陵(今河南省鄢陵县西北)的君主,该国属魏国封地,最著名的手下有智勇双全的唐雎。
唐雎:(生卒年不详)魏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战国时期魏国、安陵国的谋士。《新唐书》记载:唐雎是唐尧后裔,唐雎后裔有唐蒙和“唐氏三祖”等。
成语故事:
在秦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它的兵锋主要指向韩、魏、赵、楚、燕、齐这六个大国。对于小国(或是大国的附庸,或是大国分封出来的有一定独立性的政权)秦王不想动用大军,而想凭借声威迫使其投诚。事实上那些小国都不堪一击,面对秦军的威力望风而降。但也有个别小国采取既不抵抗也不投降的政策,如魏国的附庸安陵。
秦国消灭魏国后,秦王让人捎口信给安陵君:“我打算用五百里地换取安陵,你答应我吧!”
秦王的言中之意安陵君很明白,但他不愿屈服,就故作不明白秦王真实意图,派人送信答复秦王:“大王用那么大一块地换取我这弹丸之地,太便宜我了,我非常感激。但是,这块土地是我从先人那里继承下来的,不管大小我都不敢擅作主张把它交给别人。”
看了安陵君的复信,秦王很是气恼,心想这小小的安陵君还会装蒜,竟敢违逆本大王的意愿!就再派人传话给安陵君,明确地提出秦王的要求。安陵君知道这件事情不会轻易了结,就物色了一个名叫唐雎的人出使秦国,答复秦王。秦王高坐堂上,把问过安陵君的话题重新提出问这位使者。唐雎早已成竹在胸,回答秦王提问时不卑不亢,重复了安陵君的意思:“那块地虽小却是先人留下的,安陵君怎么敢贪图便宜而不顾祖先呢?”
秦王一听,心中窝火,心想这使者怎么和安陵君一样又臭又硬!不给点颜色看看不行的!就问唐雎:“你可听说过天子发怒后的情形吗?”唐雎回答道:“没有。”秦王说:“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听了秦王的吓唬,面不改色,却反问秦王:“你听说过平民百姓发怒是什么样子?”这句话使秦王觉得好笑,心里想这使者怎么还会斗嘴,就回答说:“布衣百姓之怒,大不了是摔掉帽子,蹬脱鞋子,把头往地上撞罢了。”“不然。你所说的只是平庸无能之辈的举措,不是有识之士的作为。大王肯定听说过专诸刺杀王僚、聂政刺杀韩傀、要离刺杀庆忌的故事。这三位也都是平民百姓,当他们怀怒未发时,上天还曾经降下吉祥的征兆。当他们发怒时,只需死掉两人,血只流在五步之内,然而这足以使全国人为之穿白戴孝,为之痛哭哀悼。刚才说过的三个布衣勇士再加上我,就是第四个了!”
唐雎每说一句都要朝秦王走近一步,话音一落就要冲上前去和秦王拼命,秦王见状惊恐不已,忙摇手叫唐雎:“不要乱来,有话好说!”其实,唐雎也知道自己一个人不可能把秦王怎么样,因此看到秦王求饶就势停下脚步。秦王被唐雎慑服,对他的才智和勇气表示敬佩。他对唐雎说:“我了解先生的为人了。韩、魏两大国都已被我消灭,而安陵这五十里小国能幸存下来,全仗着先生的能力品德。看在先生的份上,几年之内我不会动安陵一丝一毫!”
唐雎就这样凭着一个平民百姓的智慧和勇敢,保安陵几年平安。
成语感悟:
即使身处困境,孤立无援,被强权所压迫,也要热爱和守护自己的国家。敢于面对,勇于反抗,不退缩,不畏惧,才有可能为自己和国家争得权益,赢得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