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殉国,10万民众出城相送,日军飞机盘旋灵柩上空,未投一弹
1940年5月16日,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5月28日,张自忠的遗体运抵重庆,蒋介石率领全体文武官兵到码头迎灵,并登轮绕棺致哀,举行盛大隆重的祭奠仪式。
为了不影响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张自忠殉国的消息当时没有公布。一个多月后,七七事变三周年纪念日,《中央日报》对外公布了这个消息,同时国民政府颁布褒恤令及追晋张自忠为陆军上将令。社会各界纷纷举行隆重的悼念活动,军政要员、社会名流纷纷赋诗题词,以志哀思。
由于路途遥远,交通阻隔,延安方面直到8月6日才获悉张自忠殉国的消息。8月15日,延安各界代表1000余人为张自忠隆重举行追悼大会。周恩来发文悼念张自忠:
“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张自忠是以上将军衔和集团军总司令身份为国捐躯的,是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也是世界50个同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战死沙场的最高将领。
张自忠
01
1891年8月11日,张自忠出生在山东临清唐元村的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父亲张树桂是前清巡检。作为官宦人家的子弟,张自忠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儒家教育,有着深厚的儒学功底。按照设定的人生路线,他本该走上科举制度的老路,但是在14岁那年,张自忠的父亲却一病而亡,死在了任上。
父亲病故之后,家道中落,张自忠跟随母亲冯氏一起回到老家临清生活。16岁那年,张自忠在母亲的安排下,娶了当地一位议员的女儿。第二年,张自忠考入了临清高等小学堂。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被推翻。张自忠进入田忌北洋法政学堂学习,开始接触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年底,张自忠秘密加入同盟会。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让他深刻意识到只有武力才能拯救国家和民族。经过深思熟虑,张自忠毅然投笔从戎。
1914 年秋天,张自忠到奉天投到车震部下当兵。三年后,到十六军混成旅冯玉祥军中,因表现出色,不久升任排长。从一个小小的排长做起,一直到1929年升任第十一军第二十二师师长,张自忠用了12年时间。
张自忠的军旅生涯,从未有过一丝懈怠。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是身上没有一点富家子弟的娇气,吃苦耐劳,带兵严格,深得冯玉祥的赏识。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张自忠作为冯玉祥的账下猛将,担任第六师师长投入战斗。作战中,张自忠勇猛果断,指挥若定,显示了大将之才。
冯玉祥晚年
冯玉祥在中原大战中战败,张自忠随宋哲元率领残部退入山西,在1931年1月被张学良收编成为东北边防军第三军,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宋哲元担任军长。次年,二十九军移防察哈尔,扩编为 3 个师,张自忠则担任三十八师师长。
1933年1月,日军进攻山海关,长城抗战拉开序幕。日军先头部队试图攻下喜峰口,大敌当前,二十九军紧急进驻喜峰口,张自忠被委任为前线总指挥,这是他和日军的第一次交战。二十九军到达前线,与日军展开阵地战。
日军装备精良,二十九军吃了大亏,伤亡很大。张自忠组织大刀队,对敌人发起夜袭,在他的动员下,很快成立了2000人的敢死队。旅长赵登禹率领500人的大刀队夜袭日军,打死500多名日军,初战告捷。
然而到了白天,日军就开始反扑,二十九军伤亡极大。张自忠再次组织大刀队夜袭敌营,砍死敌军200多人,烧毁敌军军车200多辆,缴获大炮20多门,他们把缴获的炮弹全部射向日军营地,迫使日军防线后撤15余公里。
二十九军英勇抗敌,在喜峰口与日军对峙长达3个月。张自忠的三十八师担任全军防守阵地的四分之三,虽然在对敌作战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却大大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喜峰口抗战是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打的第一个大胜仗,日军遭受侵华战争以来的首次败绩。喜峰口大捷,也让二十九军和张自忠的名字声名远扬。
大刀队
02
1937年7月7日,日炮击二十九军驻守的宛平县城,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中国开始了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宋哲元错误估计形势,认为“目前日本还不至于对中国发动全面战争,只要我们表示一些让步,局部解决仍有可能”。南京方面也给出指示“应战而不求战”,驻守平津地区的二十九军按兵不动,陷入被动局面。
日军发动全线进攻,二十九军仓促应战,损失惨重。形势危急,蒋介石电令宋哲元撤退到保定。留守北平的重任,落在了张自忠的肩上。临行前,宋哲元握住张自忠的手说:
“慷慨赴死易,从容负重难。我今晚就走了,让你为难了。”
张自忠向所部三十八师全体军官表示:
“明奉命留平,暂离部队,叮嘱部下团结一致,在副师长率领下听军长指挥,坚决抗战,努力杀敌。”
二十九军大部队撤退,北平沦陷,张自忠留在日军占领控制的地方,进行善后维持工作,收拾残局。他一边敷衍日本人,拖延时间,一边加快行动:秘密下令开仓放粮,帮助战乱中的百姓渡过饥荒;秘密转移未撤出的部队,掩埋阵亡将士尸体,分散隐蔽伤员,并专门接济安置留平军属……
张自忠署名的告示四处张贴,劝告民众各安其业,不要惊惶自扰。于是舆论大哗,不明真相的国人都认为张自忠做了汉奸,一时间举国声讨。
张自忠
张自忠在沦陷区苦苦支撑,却不被国人所理解。1937年下半年的报纸,多在痛骂他“卖国变节”。作为爱国抗日将领,张自忠内心痛苦到了极点。
在一片骂声中,他沉默着与日军周旋。在宋哲元带领二十九军顺利撤离的第十天,张自忠秘密离开北平,逃到天津与家人匆匆见了一面,就打算从青岛乘船前往南京。
然而到了山东,张自忠却被韩复榘以通敌的罪名拘押。宋哲元迅速致电蒋介石为张自忠辩白。南京方面以张自忠“放弃责任,迭失守地”将其撤职查办。拘押期间,蒙受不白之冤的张自忠写信给部下:
“社会方面颇有不谅解之际,务望诸兄振奋精神,激发勇气,誓扫敌氛,还我河山。非如此不能救国,不能自救,并不能见谅于国人。事实胜于雄辩,必死而后能生。”
10月10日,张自忠终于到达南京,拜见蒋介石。蒋介石抚慰道:“在北方的一切情形,我均明了。你要安心保养身体,避免与外人往来。”蒋介石安排他在南京养病,张自忠大为感动,表示“誓死以报国家”。
二十九军南撤后,扩编为第一集团军,不久张自忠回到部队,担任五十九军军长。与官兵老部下见面,张自忠说:“今日回军,就是要带着大家去找死路,看将来为国家死在什么地方!”官兵闻之,无不落泪。
宋哲元
03
1938年3月,日军进攻徐州,台儿庄战役打响。守卫临沂的是庞炳勋的第三军团与日军坂恒师团遭遇,由于实力悬殊而伤亡惨重。张自忠率领五十九军以一昼夜 90 公里的速度及时增援。
张自忠与庞炳勋都是西北军将领,二人素有积怨。但是在家国大义之前,张自忠没有犹豫。庞炳勋见到张自忠,二人相视良久,数年积怨涣然冰释。
凌晨战斗打响,五十九军强渡沂河,向日军发动猛烈进攻,插入坂垣师团的右侧背,突破敌军防线。临沂城内守军备受鼓舞,士气大振,开城出战。前后夹击坂垣师团,一夜之间歼敌千余人。
张自忠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战斗持续了3天时间,坂垣师团一败涂地,溃败而去。“临沂大捷”有效阻止日军增援台儿庄,最终保证了台儿庄之战的胜利。
张自忠经此一战,彻底洗刷他在北平时期的屈辱,声名鹊起,升任第二十七军团军团长。同年10月,张自忠升任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十九军军长,不久又兼任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
1939年8月,10万日军兵分两路进犯鄂北,张自忠一面命令正面部队死守,一面火速派两个师迂回敌军后方,两面夹击包抄日军。他还亲自率两个团渡过襄河向敌猛攻,击毙日军3名联队长,歼敌1.3万人,一举收复枣阳 、桐柏等地区,史称“鄂北大捷”。
此后,张自忠率领五十九军官兵,奋勇杀敌人,在同年12月取得“襄东大捷”,击溃日军退守30公里。蒋介石多次来电嘉奖,称赞张自忠的部队为“模范部队”,他的防区为“模范防区”。老百姓同样欢欣鼓舞,称张自忠为“活关公”。
张自忠
张自忠担任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后,驻防襄樊一带,成为第五战区机动部队。
1940年5月,日军集结 10 余万大军,在 100 多辆坦克、70 多架飞机的配合下,向襄河东岸第五战区发起猛烈进攻,枣宜会战正式打响。
日军妄图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重庆运输线,张自忠不会让日军的阴谋得逞。他一面命令东岸部队阻击日军,一面指示西岸部队做好出击准备。张自忠写下亲笔信告谕全体官兵:
“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
此外,他在给副总司令冯治安的信函中说道:
“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永离,不得而知。”
抗日战争以来张自忠就抱有“以死报国”的决心,据他的副官回忆,张自忠每次只要一出去打仗,就会留下遗书,等到回来一撕一烧就完了。枣宜会战前夕,张自忠率领官兵渡河督战,临行前留下两封信,成了他的“遗书”。
每一句无不感人肺腑,每一句无不泣血成书。一字一句,无不表明杀敌报国、舍身成仁的决心。这两封“遗书”保存下来了,然而张自忠将军却未能平安归来。
张自忠告谕官兵亲笔信
04
1940年5月7日,张自忠带领手枪营和七十四师奔赴河东战场。河东将士得知总司令亲临前线,士气大振,战斗更加有力,几乎将日军后路完全切断。
5月11日,张自忠率部冒雨向东追歼逃敌,在梅家高庙一战毙敌1400余人,重创日军。三天后,张自忠率部与南窜之敌激战于方家集,击退日军多次进攻。
不幸的是,张自忠指挥部所用无线电密码被日军通信部队破译,军前部署被日军获悉。张自忠仅率2000余人截击由襄阳沿汉水南下的日军,日军不仅没有撤退,反而大量增兵。
张自忠率部突出重围,转移到南瓜店。敌人突然集中上万名士兵、30 多门大炮 、数十架飞机,向南瓜店及其两侧发起猛攻。张自忠所部虽然英勇善战,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但是终因寡不敌众,陷入包围。
一番鏖战,张自忠身边已经只剩下千余人,他勉励官兵“血战到底”,全体将士视死如归,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援军一直没有赶到,而日军的包围圈已经合拢,张自忠左臂中弹,仍旧坚持在前线督战。
枣宜会战要图
张自忠命卫队调去前方支援,他掏出笔向战区司令部写下作战报告,交给副官马孝堂时说:
“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你们应当努力杀敌,不能辜负我的志向。杀敌报国!”
日军通过电台锁定了张自忠指挥部,迅速从三个方向包围。手下将士含泪请求张自忠撤退,张自忠不退,大家只好与日军拼命到底。张自忠所部伤亡殆尽,身边只有高参和副官几个人。
日军冲上来,张自忠被日军机枪击中。张自忠身负重创,仍旧高喊杀敌。1940年5月16日下午4时,一代抗日名将张自忠壮烈殉国,时年49岁。跟随张自忠渡河作战的2000官兵,全部战死。
张自忠战死沙场,奉命驰援的三十八军来晚了一步。师长黄维纲得知噩耗,悲痛万分。蒋介石下令第五战区,不惜一切代价抢回英雄的遗骸。黄维纲当天夜里率领敢死队再次渡河,与敌人激战两昼夜,终于抢回了张自忠将军的遗骸。
5月18日,将军遗骸在三十三集团军将士的痛哭声中运抵快活铺。三天后,李致远、徐惟烈奉命护送张自忠灵柩前往重庆,沿途数万群众,挥泪祭奠。
护灵队伍到达宜昌,停灵东山寺,10万民众自发前来送殡。当天日军飞机在上空盘旋吼叫,却无一人躲避,无一人逃散。万人同悲,庄严肃穆,入侵的日机一反常态,未投一弹,未开一枪就飞走了。
1940年11月16日,张自忠将军葬于重庆北碚雨花台山,冯玉祥手书“张上将自忠之墓”,刻石碑于墓前。1942年,冯玉祥效法明代史可法墓葬梅花岭之意,改雨花台山为梅花山。
张自忠墓
1982年4月16日,为缅怀英烈、表彰张自忠的抗日业绩,张自忠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张自忠的一生,带有一定的悲剧意味。作为集团军总司令,他本来大可不必亲临战场一线。但是平津时期所受到的误解,他一生都无法放下。所以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他没有一次不是冲锋在前,抱有必死之决心: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宜昌。驰骋沙场,亦战死沙场。以死明志,张自忠将军无愧于国家和民族,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账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