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的历史与书法的命运

  通过对隶书的学习,很有必要整理一下中国隶书的历史变迁。现勾勒大致线条如下:

  1、源:即隶书如何产生。要了解的时代背景:秦时篆书为主流(统一文字)下,官民书法结构。明显隶书在楚文化中有部分源头。

  其考虑为:一、先秦时期即已有隶书原始的状态,后来,在秦朝统一后,其在民间衍变为何种形式?三、在秦朝,隶书以怎样的形式存在?三、汉朝建立时,楚文化作为主流文化,隶书如何一变而为“官书”(《熹平石经》,官书标准化)?

  2、体:汉朝无疑是隶书的主体时期。西汉无碑,但可考竹简书耳;东汉诸碑是主体。出现有专门的碑文隶书的书写要求与规范,这一点与竹简、纸张上的书写有所不同。此外,还有官书的磨崖隶书碑石如《石门颂》等。可见,东汉诸碑文隶书的形成,是有官方要求的前提的。

以上为《熹平石经》、《石门颂》

  3、用:隶书的特征是什么?这一书体在中国书法史中的“革命”意义。对于笔法、结构、章法等等。对于中国书法审美重心的转移的变革的意义等。

  4、流:其与章草的关系(或其与今草的关系,如张芝与一个隶书时代的关系),其与楷书的关系。

  唐朝以前,隶书的流变是怎样的?其考虑为:一、书写材料的变革。西汉纸张的出现,使原来在竹简上的书写产生革命。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有两条线:纸书与碑书。那时的情况,简单说,纸书多“民书”,碑书多“官书”。二、书体的变革:此间,楷、行的形成对隶书的“命运”造成了重大的“冲击”。纸张的使用与书写的流便,使隶书这一古老书体开始发生“萎缩”。其“萎缩”表现为另两种书体(楷、行草)的成型与普及。

  5、小结:以上所述为汉以后、唐以前的隶书。

  唐以后,唐宋元明各朝隶书的发展,并不繁盛,或者说,受到官方与民间的双重忽视。唐多楷(“癫张醉怀”的狂草另作别论),尚法;宋多行草,尚意(确切说是行书,黄庭坚草书另作别论);元尚态,但复古耳,即复魏晋楷、行草书之态;明多行草,因为高大建筑与书写工具(高屋高墙、大方桌、方凳)的变化,而产生大行草立轴,隶书少(王铎中年叹息习隶已力不从心,隶书作品较少,且不成体式,可见一斑)。

  东汉以后隶书的书法现象,尤其应该注意的是清朝隶书——中国书法史上第二个隶书的自觉创作时期(第一时期是两汉,说“书写”也可)。碑学的产生,对隶书的历史进行了重大的“革命”。

  6、时与风:清朝隶书最大成者是邓石如,集大成者何绍基,洋洋大观者另有赵之谦、尹秉授等等。乃至现当代,习隶者不在少数。整合而独立不群者,或即俗中大雅者,能获得较大社会“流通”空间的,唯有今人刘炳森,世称“炳森体”。

  这段时期中,有两大高峰:吴昌硕、林散之(隶书日课作品);炳森同时人中有王墉、何应辉、刘彦湖等。

  先说吴昌硕、林散之。吴氏尚高古而金石气,林散之多创临之作。观吴隶书,可见隶书尚高古的底气;观林隶书,而知隶书对于书法创作的意义,可见隶书的静气与理性(隶书“革命”性的产生之于用笔、书法美学、书法史的意义)。

  再说今人隶书。当今隶书的发展,都走的是与其它书体融合的路子。唯有刘炳森走标准化(美学)的路。

  融合的路,在王墉、何应辉、刘彦湖身上都可以看出。王书重朴气,融篆、金、行、草于隶;何书重融行草于隶。

以上为何应辉、王镛隶书作品

  想着重说说刘彦湖,这里先回忆一下清朝碑学。清朝碑学产生的背景是“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故有“乱世写碑、盛世写帖”的说法。这种民族精神体现在书法中,即表现为剔除书法中帖风的柔弱,另寻新的书学审美空间。清朝碑学的隶书体现为对以刀为主要书写材料的碑文的笔墨再创造,同时也包括理论创造,而且,与魏晋书法形成不同的是,清朝的碑学与书法的自觉表现为理论出现于创作之前。因而,中国第二个隶书自觉创作时期,带有强烈开创性与排它性。排它性即表现为对帖学的排斥;开创性即表现为,从临摹到创作无不表现为对隶书(碑)新的认知。

  从邓石如到何绍基再到开碑派书法行草书新貌的沈曾植、徐生翁等,无不可以看见中国书法历史上第一次对隶书(碑)的再创造。

稚拙有味的徐生翁作品

  第二次再创造有几条路线:一是标准化;二是融合其它书体;三是以帖对碑再改造。刘彦湖属于这第三种情况。愚以为,第二次再创造已经到来,而且不像第一次(清碑学)那样,是单线式发展,第二次来得比较广阔、多态、百花齐放,其理论基础与清碑学一样,同样是中西文化融合的结果。

  另外还有第四条路:精研汉碑。比如:从《孔宙碑》、《礼器碑》中出来的王遐举先生;从《开通褒斜道刻石》中出来的周俊杰先生;从《张迁碑》中出来的张继先生;从汉简中出来的毛峰先生;从《衡方碑》、《郙阁颂》中出来的贾又栋先生……

  走标准化路子的有启功先生、舒同先生、刘炳森先生,还有张海先生。标准化在中国书法史上功劳卓著,首先即体现在书法与社会的联系上功不可没。在元朝“复古”意识的牵引下,还有赵孟頫。


刘炳森的标准隶书作品

  当下,从体式和面貌上写出隶书“大气”的有周俊杰先生外,还有孙其峰等。

  还提一位当下著名的书法家:王冬龄。王先生有一本专门阐述清人隶书的著作,以梳理清朝隶书史。3-5年前,见过一些王冬龄先生的隶书作品,零零散散出现在一些展览和报刊杂志上。愚以为,王先生是一个偏于学者型的理性的隶书创作者,但愚以为,人称书有“粉气”的王冬龄先生,隶书创作终不及其用笔畅快的行草书造诣之高。

  此外,与时下许多写汉简的书家相比,人称有“苦气”的沃兴华先生的作品,尤其重视挖掘“民书”的精神,愚以为,沃先生终未登隶书堂奥,不见“正隶”之精神。盖隶书产生之初(甚至包括秦篆、唐楷),即已存在官书的影响。

  “正隶”的精神,愚以为,散见于当下许多写隶的书家中。当前,官书的形式可以简单说是“演变”为电脑体,也即标准化倾向,则书法美学所受到的挑战是值得深思的。另外,书法创作的“书斋化”、“专业化”,导致书法社会化功能的弱化同样值得深思。

  7、隶书的精神。在我看来,即“高古”、“大气”、“庙堂气”、“民族气”(也即汉民族气息)。由此也可知,当外族入侵,民族危难之时,在清朝一个需要如此民族气节的时期,隶书(碑学)被呼唤而出。

  读《史记》或汉朝文学作品时,写隶书尤其有感觉。盖,手中之书如汉人把笔,乃是写隶至高境界,也当是书法一至高境界。

  另外,还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在汉隶以前,秦末汉初时,篆隶在同一个历史时期共存;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的流变线路有两条:北碑(隶意遗存于碑中。如《石门铭》、《龙门廿品》、郑道昭等。这也是练习北碑需要注意的地方。推崇北碑的于右任先生,即集成了隶书遗意中对横向空间的拓展)和王氏帖学体系(从《平复帖》时期作品可察这一转变)。

  综上,隶书的历史之于书法的意义,可以这么说吧:隶书是碑学的底气,楷书则是帖学的底气。

  8、余叙:“金石气”的脉络及“碑底帖面”。

  “金石气”的提出(可具体查查是否出于清朝),是中国书法美学的一场“革命”。从清人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至于康有为,从吴昌硕、齐白石、于右任至于沈鹏、孙伯翔、石开,来考察这一脉络。其中单独提出林散之。

  略说之,何绍基的隶书功底及其启示意义值得重视。赵之谦、沈曾植、林散之……“碑底帖面”的集大成。赵之谦实现了“碑底帖面”行楷书的形成,沈曾植则实现了“碑底帖面”行草书的形成,林散之则实现了“碑底帖面”大草的形成。(并非将之作如此机械的字体分析,乃为理清脉络也。)

以上为清人邓石如、何绍基隶书作品

  康有为之所以为人所诟病,乃因其“不知隶”而强学碑,至于金石气,实强为面目耳。由此可知,不知隶而习碑者,概入书学误区。

  吴昌硕隶书气韵高古,世人难望项背,大篆、金文作底耳,由其竖写体式的隶书作品可知,缶翁对于隶书的研习是在向隶书的根底上追溯。得金石气而得高古之气,乃得金石气之真如也。

  齐白石书法老成,返归自然,画家字,妙趣横生,乃与古人心灵相接,灵犀相通。类于宋朝黄庭坚观荡桨而悟,从自然中得耳。此为金石气另一境界。

  于右任崇尚北碑,是集北碑隶意的大成者,于右任先生将隶书在北碑中的遗意集成并提升至今草。从当代的沈鹏先生身上,仍然可以看见这一脉络的发展趋势,沈老先生结合中国传统书论中关于意与象的阐释,并结合时风(对西方艺术与西方文化中关于心灵的融合),将书法中的“意象”意识,提炼至极。

于右任先生将隶书在北碑中的遗意集成并提升至今草

  孙伯翔,集魏碑于一身。其底气尚停留在龙门廿品中,未高至隶书。写碑之笔,合清人思路,将“以笔追刀”提升了高度。

  石开,以篆刻立书法风貌。可说是自缶翁后另开金石气表现形式又一人。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其用笔上,弥补了缶翁“意在笔后”的嫌疑,也可以说是打破了这一嫌疑。从缶翁、石开可以看出,碑学学习不深者,学碑不知其精神者,极易堕入“旁门”。如缶翁受到批评的“意在笔后”,如石开书法中书写意味的弱化。

妖而有味的石开作品,拓开了体现金石气的另一种用笔

  9、书写意味的弱化、丧失,乃时下书法最大病。篆书大概是最难体现书写意味的书体,然仍可见秦诏版中浓厚的书写意味。书写意味涉及书学最本质的问题:什么是书法?以及书法与文字、书法与书写、书法与写字等问题。(可参考白砥《书法空间论》前面部分的论述。唯独不解的是,将这一问题看得最过清晰的白砥先生,其书法却是书写意味最淡薄者之一。这一矛盾,已经在白砥先生身上产生了一个最难以得到圆满答案的书学命题。我考虑的是,这是来自标准化倾向对白先生的毒害。向现代书法“取经”,愚以为这并不是白先生找到的出路。)

  综上,习隶的前提必是首要“知隶”,这一点有点不同于从楷书入手步入书法殿堂。从隶书入手与由楷书入手,可分别视作“知性”与“理性”。知性者,则学者字、大家字,将遭遇“艺术化”意识的磨砺;理性者,则标准字,重法度,必将遭遇“俗气”的干扰。

(0)

相关推荐

  • 简说隶书演变 | 黄一知

    编者按 2020年9月,罗格斯大学数学系黄一知教授在纽约法拉盛图书馆作了一场公益讲座<隶书的演变>,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黄教授为民国知名金石书画家黄葆戉之孙.家学渊源,年幼即开始习书,至今 ...

  • 王树山隶书 中华盛世楹联16幅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书体.隶书对小篆加以简化,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隶书分"秦隶&qu ...

  • 东汉隶书《白石神君碑》书法欣赏——方正清劲、谨严整饬

    <白石神君碑>俗称<白石山碑>.原位于河北省元氏县25公里的白石山上的白石神君祠.1974年由元氏县百货公司院内移至正定县隆兴寺内.1989年元氏县旅游部门经过多方求访,才于隆 ...

  • 王伟林 | 隶书与近现代苏州书法的发展

    关于苏州书法的发展,理论界关注较多的是唐代和明代,特别是"吴门书派"作为明代书坛的中流砥柱,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确实,明代中叶以祝允明.文徵明.王宠为首的"吴门书派&qu ...

  • 王伟林:隶书与近现代苏州书法的发展

    关于苏州书法的发展,理论界关注较多的是唐代和明代,特别是"吴门书派"作为明代书坛的中流砥柱,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确实,明代中叶以祝允明.文徵明.王宠为首的"吴门书派&qu ...

  • 刘朝侠:回望高本汉兼议汉语的本质和历史及书法

    一 现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赵元任初见高本汉,高本汉用纯熟的山西腔汉语说:"我姓高,名字叫高本汉,因为我本来是汉人嚜!" 高本汉是瑞典汉学家,1889年出生于瑞典,1909年毕业于瑞 ...

  • 如何学习隶书《张迁碑》书法?抓住这些特点很容易上手

    学习书法就要师法前人的经典作品,但仅仅这样还不够,学习的方法十分重要.对于隶书而言,两汉时期的大量隶书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也很多,但<张迁碑>在隶书作品中点有很重要的地位.一些初学书法的人 ...

  • 历史上书法最好的十位帝王

    历史上很多帝王擅长于书法.绘画等艺术,但最好的皇帝很难说是谁,以下粗略列了一下写得相对较好的书法帝王,但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排名不分先后. 第十位:宣统帝 第九位:魏武帝曹操 第八位:隋文帝杨坚 第七 ...

  • 历史上封号相同命运相似的四位兰陵公主

    根据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的<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记载:"天子嫁女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的诸侯都称为某某公,比如齐桓公.晋文 ...

  • 王舒又书法隶书王维归嵩山作之八#书法创作 #隶书创作

    王舒又书法隶书王维归嵩山作之八#书法创作 #隶书创作

  • 隶书《心经》书法作者:张继,中...

    书法欣赏:隶书<心经> 书法作者:张继,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这样的隶书感觉如何?你会临摹学习吗?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