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电源之殇,大批企业莫名消失!

  在智能移动终端大热之际,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发展,迅速带动了一大批周边产品的兴起。“移动电源”就是因移动通讯产品电池续航不足而一夜狂飙起来的“附加产业”之一。然而,在更高性能的秒冲技术倾轧下,普通移动电源却仍然“容量虚标”、“安全隐患较多”、“内部做工差”等问题层出不穷。

  终于在经历过一段兴起、混乱之后,移动电源再次面临覆没的境地。据悉,2014年底,整个移动电源行业处于整合时代,生产企业从之前的5000家陡降至500家左右。奇怪的是,大部分移动电源厂商就这样莫名消失了,未曾听闻哀声嚎嚎。

  移动电源厂商尸横遍野为哪般?

  2015年,国内首个移动电源国家强制标准《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正式出台,并于2015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移动电源新国标,包含了30多项数据指标,并且该标准对移动电源测试达到了无死角覆盖。当时业内人士预测,企业大概将减少到20到30家左右。然而,事实并未如专家预测的那般,整个移动电源产业依然呈现高速发展态势。

  纵观全球,90%以上的移动电源都产自中国,而中国80%以上的移动电源,都出自珠三角,主要生产地集中在深圳。拥有一大批诸如依诺信、达胜威、羽博、蓝之洋、爱国者、飞利浦、航嘉、创世达、飚王、龙威盛、征服者、忆捷、沃品、飞毛腿、品能、凌导等规模较大的移动电源厂商。

  不过,由于市场竞争大,部分电商超低价竞争倒逼形成产业低毛利现状,很多小型工厂就没那么幸运,企业运转非常艰难。传统渠道市场款难收,服务成本高,基本都已经被中小品牌商放弃。电商竞争激烈,门槛不断提高,已经是大品牌大工厂的竞技台,小工厂根本难以招架。再加上国家关于移动电源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一些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小企业,自然会被挡在移动电源市场大门外。

  大企业任性玩票,小企业垂死挣扎

  据《2014年度中国移动电源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2014年移动电源市场规模分别为34亿元、58亿元、105亿元、165亿元。而2015年国内移动电源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达220亿元,同比将增长51.72%,2016年更是要膨胀到320亿元。然而,看似处于增长态势的移动电源行业,还是没能停止加速灭亡的步伐。

  按照以上数据,移动电源应该尚处于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行业。现实是,我们几乎难以在移动电源市场上看到投资者们的身影,也未曾听闻过移动电源厂商之间的并购事件,更别说有以移动电源为主营业务的公司能够成功上市。

  究其原因,技术含量低,投资价值得不到彰显。看不到创新苗头,依然走大容量之路,电源技术得不到根本性突破。并且其本身依然被认定是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附加型产品,所以难以保持独立性。小米、华为等巨头都玩票性质地加入移动电源市场中,挤压了大部分中小厂商的发展空间。

  2014年,作为移动电源市场新星的小米,其移动电源业务就轻松突破了20亿人民币的销售额。随着小米、华为等大企业插足移动电源市场,让竞争变得有序可依,抬高了入门门槛,由此导致移动电源厂商出现大批量死亡现象。

  终究还是技术惹的祸

  据业内专家表示:“电池秒冲技术都已经面世了,而电池技术已经有20年没真正革新了。”总之,在产品更新迭代,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超级电容器”已出现逐步取代移动电源的迹象。移动电源要想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在技术方面多下功夫,对容量/充电/放电等方面进行革新更是当务之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