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前身——泰祖成裕
茅台前身——泰祖成裕
据《仁怀县志》记载,清光绪二年(1876年),亦官亦商的华家设在茅台村的'永隆裕'盐号在华联辉指示下,于清光绪三年之后,在毁于兵灾的'茅台烧房'废墟上再建酒房,名'成裕酒房',生产茅台烧。后'成裕酒房'沿袭乾隆时就有的'成义号'更名为'成义酒房',其生产的酒,改名回沙茅酒'。
民国四年(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成裕烧坊”与“荣和烧坊”两家应征送去自家生产的茅台酒参展,以“茅台造酒公司”的名义送去参展。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评酒会即将结束,积贫积弱的中国政府送出的包装简陋茅台酒未能引起评委重视。我国代表急中生智、拿起一瓶茅台酒佯装失手,掷于地上,顿时石破天惊,浓郁的酒香征服了评委,茅台酒获得金奖,从此享誉全球。
获奖的消息传回茅台,却让“成裕烧房”和“荣和烧房”两家烧坊陷入了争夺金奖的激烈纠纷。他们在各自的产品上冠以“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字样,并为金牌的归属争执不休。仁怀县商会出面调停,但未有结果,两家只好到县府打官司,面对争执不休、高度对立的两家商户,省长刘显世于民国7年亲自裁定:
1950年,人民政府对私营烧房采取扶持的政策,贷款2400万元,供应小麦3000公斤帮助恢复生产,但由于各种条件太差,生产仍无明显好转。
1951年11月5日、8日,分两次协议,国家以旧币一亿二千万元(一万元旧币折人民币一元)购买了'成义酒房'。同时还接管了'荣和酒房',组建贵州省专卖公司仁怀茅台酒厂,恢复生产。1953年7月茅台酒厂经理张兴忠遵照仁怀县财委通知∶接办'恒兴酒厂',从此三大烧坊正式合并,同年8月,正式取名'贵州省茅台酒厂'。
【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祖成裕
1877年永隆裕盐号全资创建成裕酒房,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35年为红军献酒疗伤洗尘,结下红色奇缘,1949年指定为国庆用酒,开国酒先河,1953年三大烧坊合并成立国营茅台酒厂。成裕烧坊历史最悠久,尊称泰祖,故名泰祖成裕。传承金奖品质,再创百年辉煌。泰祖成裕酱酒由茅台酒前身三坊之一传承而来,是经过多名国家级评酒委员,酿酒大师,秉承大曲酱香九次蒸煮七次取酒的传统酿酒工艺及三高三长的工艺特点,历经30道工序,165个工艺环节精工酿造,真传分型贮藏分级勾调的核心技术,多年洞藏老熟而成,具有酱香突出、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留香持久的特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