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大伤身”,不生气又做不到,怎么破?情志养生,健康御病7法了解一下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养生大军,追求健康的状态,这里的健康不仅指身体没有疾病,更是指良好的精神状态。

人们常说“病从口入”、“病由心生”,诸葛亮三气周瑜,林黛玉抑郁成疾,足以看出情志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第二十七条指出:情志养生即是通过控制和调节情绪以达到身心安宁、情绪愉快的养生方法。那么情志养生具体应怎么做呢?

“情绪”与疾病的关系

人有“七情六欲”,其中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这些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中医认为,七情与人体脏腑功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七情分属于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称为五志。

情绪也能致病,过于强烈、持久或突然的情志变化,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产生疾病,这种疾病被称为“因郁致病”。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情绪波动太大,过于激烈,如狂喜、盛怒、大恐等突发性激烈情绪,往往很快致病伤人(如范进中举);另一种情况是七情持续时间太长,也会伤人致病,如久悲、过于思虑、时常处于不良的心境,皆可积而成病(如林黛玉)。

情绪导致疾病,疾病也会影响情绪,比如某些慢性疾病,体内脏腑功能长期失调,就会引起人的精神情志异常,这种称为“因病致郁”。

中医认为,肝主怒,肝不好爱发脾气;心主喜,喜则气散,不可过度;脾主思,思虑过多伤脾胃;肺主悲,过悲则伤肺;肾主恐,恐则肾气散。说明脏腑病变可出现相应的情绪反应,而情绪反应过度又可损伤相关脏腑。

可不要小瞧情绪的影响,“七情”致病和六淫病邪(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不同,六淫多从口鼻或皮毛入体,“七情”则通过直接影响脏腑而发病,由于七情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

情志养生控情绪

1
说理法

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自己冷静下来,减少情绪波动。

2
顺情从欲法

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容易产生情绪方面的疾病,心病还需心药医,可以通过满足自己合情合理的需求,来调节情绪。

学会关注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的情绪,一个人的不良情绪越激烈,肾上腺素就会激增,管理、评估和调整情绪的能力也就越差。

3
移情解惑法

也就是转移注意力不要钻牛角尖,把自己的注意力从一种情绪状态中转移到另一种能引起积极情绪状态的事物上。

多关注积极有价值的人和事物,尝试着去培养其有益心身健康的兴趣,如音乐、书法、旅游、绘画、种植、下棋、垂钓等等。

4
以情胜情法

以情胜情应用的是中医学中五行相克的一个学说,大家都知道“金木水火土”,但在中医里的顺序是“木土水火金”,木是克土的,土是克水的,水是克金的,金是克火的,将五行相克的关系运用到情志养生中去。

就拿范进中举这个故事举例,这是典型的“恐胜喜案”,范进因为中举而欢喜疯了,被屠夫岳父一巴掌打醒,这才恢复了心智。

水是克火的,水对应的五脏是肾脏,火对应的五脏是心脏,而肾对应的情绪是恐惧,心对应的是喜,因为水是可以克火的,所以就可以用恐惧战胜因惊喜导致的疾病。

大喜伤心,以恐胜之;过思伤脾,以怒胜之;过悲伤心,以喜胜之;过恐伤肾,以思胜之;过怒伤肝,以悲胜之。这种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但要注意刺激的强度。

5
发泄解郁法

不要压抑情绪,而是通过合适的方法宣泄消极情绪,这是调节与克服不良情绪效果较好的心理方法。

向朋友倾诉,将困扰自己的事情告诉朋友,听听他们的看法,无论是开导还是批评,都虚心接受,尽快平息掉心中愤懑,认清事件的本质。

也可以找个无人的地方,大声呼喊,释放自己,做深呼吸,甩掉气愤和焦虑,当坏情绪发泄一空时,就会看到新的自己。

6
暗示法

典型的案例就是曹操的望梅止渴,告诉口渴的士兵前方有梅林来鼓舞士气,加快行军速度,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能对情绪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当被坏情绪困扰时,可以给自己加油鼓励,暗示自己一定可以,来降低和控制消极情绪。

7
药食法

部分人的情绪但依靠自己确实难以控制,如果以上六种方法都没有效果,这个时候就要寻求中医师或者心理医生的帮助,可能需要药物来辅助治疗。

情绪与身体健康的关系错综复杂,如果某种情绪持续时间长或发作频率高,比如经常发脾气、常感觉抑郁悲观等,就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帮助。

精彩内容请点击☟☟节目视频

今日节目预告

《素养》第六讲

——调经络保健康(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