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个让人读得下去的故事
陈和平散文新集《摇墨散珠》出版
近日,绵阳作家陈和平的散文新集《摇墨散珠》由团结出版社出版。该书是陈和平自2015年以来在各地报刊或网络媒体发表过的60多篇文章中选择辑结出版的。部份文章还选配了相关照片。全书约20万字,分为行旅留痕、史海拾贝、古迹寻踪等。
陈和平曾说过:“写小说,就是讲一个让人听得下去的故事,让人物在故事中活起来。写散文也如此。”翻阅《摇墨散珠》散文集,陈和平依然沿用这种叙述方式 ,《难以割舍的宠物情》这类文章一口气读下去,让人印象深刻,也体现着作家的细致观察和众生平等的人文情怀。
“这几年,我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兴趣大增,就对其中的一些加以探索和描写,例如我写清官牛树梅,认为他是‘大清第一循吏’。”陈和平讲,牛树梅曾在江油彰明任知县近两年,他保民生、兴水利、引涪江、改旱地、除暴政、理冤案。他离任彰明时,父老乡亲除了为他修生祠纪念外,还在青莲镇为他建立德政坊,这座修建于道光29年的德政坊有副对联,就是赞叹牛树梅的两袖清风。这篇文章写成后先在绵阳本地报纸刊发,之后网络转载影响很大。
在《摇墨散珠》文集里,这样的文章还不少。 陈和平说,他对于历史的兴趣缘于在部队服役时读过的书。那是半个世纪前,当时,陈和平的母亲身患重病,在家里经济条件极其紧张的情况下,花40多元钱,购买了全套的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文学史等书籍,从老家寄给他。陈和平于1952年出生在盐亭县富驿镇,是成都铁路系统的一名退休职工。1968年,陈和平中学毕业后,应征入伍来到河北省元氏县,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那时,一有空,他就利用在团部当广播员兼图书保管员之机,钻进图书室,如饥似渴地博览中外群书。后来,陈和平所在的连队,驻防在山西省太原市北郊的黄寨县。他时常随部队派出的文艺宣传队,走村串寨地做宣传,他边演节目,边向老百姓借书来看。有时看完一本好书,还想以后再看,陈和平便动手抄书。那三年,他在煤油灯下,手抄了中国文学史、唐诗三百首、诗词格律、中国哲学史等十几本书。
1974年,陈和平复员转业到成都铁路局绵阳供电段工作。期间,他做过电工、调度员、办公室的行政秘书。不管工作多繁忙,陈和平都抓紧时间看书写作,并参加山西大学汉语言文学函授班的学习。1977年,陈和平在绵阳的《剑南文学》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个短篇小说《泉水叮咚响》,讲述了铁路“三八”小站酿悲剧的故事,反响强烈。之后,陈和平在全国多个报刊上发表了多篇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中短篇小说。就这样,多年来,陈和平一直坚持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的写作,并始终坚持文学贴近生活、为群众服务的写作宗旨。
1997年,陈和平停薪留职,在进行文学创作的同时,还到报刊当特约记者,采写新闻,做纪实特稿,创收供儿女和侄儿读大学。他长期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数百万字,出版文学作品专集五部,分别是《向共和国总理报告》、《吸毒血泪》、《人生驿站》、《欲望的米房》、《灯下疏影》等。(记者 田明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