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皇者华.华夏风骨》一:远古的记忆
《皇皇者华——华夏文明流源史谈》第一部 华夏风骨
第一章 远古的记忆
——神话与传说
文|黄饮冰
研究华夏文明流源,避不开华夏神话和传说的研究,因为神话和传说中包含着华夏文明起源的信息。从神话和传说,就能看出华夏神话的原生态,这些神话都很短小,与人类原始语言不丰富相关,也表明这些神话没有被加工处理,奠定了这些神话的源头地位,与西方动辄千万言地叙述神话是不同的。我不敢说西方的神话是伪造的,但被加工或者借鉴了别人的神话,则是可以肯定的。
一、盘古开天地——人脑进化历程的炼狱般的记忆
在中国古代,流传着盘古开天地的神话。
说是在天地开辟之前,宇宙是混沌的一团气,里面没有光、没有电、没有声音。
不知道什么时候,混沌之中,化生出了一个盘古,盘古用大斧头把混沌劈开,轻的气往上浮,就成了天;重的气往下沉,就成了地。天地初步形成。
以后,天每天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尺,盘古本人每天长高一丈,这样过了1万8千年,天很高了,地很厚了。盘古化成了天地间的一巨人。后来盘古死了,他的身体各部分化成太阳、月亮、星星、高山、河流、草木等。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是中国人对于中华历史的描述。
我们知道,天地在人类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并不是盘古开辟出来的,显然,开天辟地的传说,反映的不是天地形成的状况,而是人类经历过的大脑进化的艰难历程在人类原始记忆中的表现。
因为有了人脑,人类才清晰地认识到眼前的世界的存在,也清晰地认识到自我的存在,人才超越于动物界,成为天地间的主宰。
人脑,是从动物脑进化而来。
什么是盘古呢?盘古,盘,就是漫长;古,就是过去了的时间。盘古就是漫长悠久得要盘起来的时间历程。所以,盘古是由漫长的时间记忆演化出来的人神,也就是漫长时间的人格化。
人脑的进化,是一个漫长的时间过程,我们的先人用“混沌”一词形容之。在猿脑向人脑进化的进化期,人类先祖们处于似明非明、似醒非醒、懵懵懂懂的状态中,就是“混沌”,是猿脑进化成人脑前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人的似明非明、似醒非醒、懵懵懂懂的状态,也就是“鸿蒙”,所以,盘古开天地的描述,就是先人们对猿脑进化成人脑的痛苦和漫长的过程的记忆。“鸿蒙”卡在两者之间,是猿脑和人脑的临界面,在质变产生的一瞬间,如同造物神用大斧头劈开了“鸿蒙”一样,混沌之气赫然开朗,猿脑就进化成人脑,大千世界,一下子展现在远古人类眼前,就如同造物神创造了世界一样,这个造物神,人们谓之“盘古”。 世界本来就存在,没有人脑,人类也就不能认知眼前还存在一个美好的自然界。
所以,盘古开天地,反映的是人脑进化,是人类感受的真实记录。
据研究,盘古的传说,始于南方的苗族,后被汉族认同。其实,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盘古神,是华夏诸民族共有的神,因为他们有共同的人脑进化的记忆。
正因为有盘古的共同记忆和认同,说明华夏诸族的根是相同的,起源也是相同的。分化是后来的事情。(2013年7月5日)
二、钻木取火——人工取火技术之记忆
早期的远古人类,还不知道利用火,吃的东西都是生的,生吃植物种子果实,生吃兽鱼鸟虫,所谓“茹毛饮血”的时代。
火对于远古人类的伤害和火给予远古人类的惊喜,是一样的,多次的火的降临,终于让远古人类知道了火,才知道经过火烤的食物,是人间美食,进而让远古人类知道了利用火和保存火种,考古发现,北京周口店的远古人类,就已经知道利用火和保存火种了。
火,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在自然界早已经存在,原始人接受和认识火,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人们认识火后,在华夏远古语言中,火被称作“华”,发光的炫丽物体是也!
华(火)对于远古人类,太重要了,烤肉、煮植物种子、照明、取暖、恐吓野兽都要利用火。因为有了火,一些以前人类不愿意吃的食物,如螺、蚌、鱼、等腥味食物,也进入了远古人类的食谱,熟的食物也有利于消化和吸收,促进了人类体质的进步,也促进了人类脑容量的扩大,所以,远古人类,崇敬华(火)。由于知道利用火和保存火种,至少在距今20万年,华夏古人就开始脱离“茹毛饮血”的生活状态,在发展和进步上远胜其他远古人类。
火对于冰川时期的远古人类来讲,意义可不是一般的,有火就活,无火就祸。人类的出现,是在第四纪冰期之前,但人类的成长期,正好在第四纪冰期之内,人类没有被第四纪冰期寒冷的气温冻死,就是得益于火的利用和火种的保存。
但是,利用和保存火种,对于冰川期内还很幼稚的人类来讲,是远远不够的。
远古的人类,产生于第四纪冰期之前的炎热的时代的南方丛林,中国的南方丛林在喜马拉雅山东麓的云贵高原,那里是华夏远古人类的乐园。第四纪冰期到来之后,华夏远古人类生活于云贵高原过着很悠闲的日子。在第四纪冰期之中,有几个间冰期,间冰期内,气温相对升高,云贵高原的远古人把生活区域向北推进,一个时期推进到了秦岭以北的蓝田地区,即考古上所谓的“蓝田人”,随着冰期的再度降临,蓝田人灭绝了;在另一个间冰期内,远古人把生活区域推进到北京周口店地区,即考古上所谓“北京人”,北京人也在随后到来的冰期中灭亡。在距今6万年到4万年之前,再一次的间冰期来临,远古人类把生活区域扩大到北方,一部在天水大地湾,一部推进到北京周口店山顶洞,这一次他们很幸运,因为人工取火技术已经发明出来了,为人类在冰期生活于北方提供了技术支持。
对于第四纪冰期中生活的人类来讲,仅仅知道利用自然火和保存火种,是不可靠的,因为火种一旦熄灭,就意味着人的灭亡,蓝田人、北京人及其他远古进入北方的人类,其文明的发展时间就是决定于间冰期之间的时间长短,冰期一旦再次到来,利用自然火和保存火种,对于冰期来讲,很不可靠,所以他们都走向了灭亡。
从考古资料看,距今1.8万年以前,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了,北方文明一直兴盛到大洪水的到来,就是“人工取火”技术的支持。大地湾文化从距今6万年开始发端,并且一直孕育了仰韶文化到距今5000年以前,得益于“人工取火”。
其实,火的发明,并不一定是在木头上去钻,而是在加工石器的过程中带来的意外收获,这个意外的收获或许多次发生,但直到一个叫燧人的青年利用它点燃了木材或草,第一堆人工火燃烧起来,人们才真正知道了摩擦生火的窍门。燧人氏,就成为了人工取火技术的发明人。
“人工取火”的发明,为华夏远古人类定居北方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为华夏远古北方人种的形成定奠了基础。北方的早期人类被定名为燧人氏,是合理的。
对于人工火的来源,古人并没有归功于“摩擦生热”,而是归功于“日”,传说燧人氏“取明火于日”,也传说“燧人观辰,心而出火”,给人工火的发明,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其实这反映了二个方面:一是对其他人群实行技术封锁,“摩擦生热”各个人群可能都会,技术一旦被破解,就失去了技术优势,对燧人氏不利,只能是神化之;二是人类已经拥有了认识“日”的意识和能力,知道了“日”对于人的重要性,也知道了“日”和大地上的自然火的联系,所以认为火之源是“日”,燧人氏是从日哪里取来火;表明在燧人氏之时,火崇拜和日崇拜归于一体,升华为统一的“华崇拜”(火日崇拜)——太阳崇拜。
当然,燧人氏发明人工取火技术之后,在华人族群,火不再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因为人可以随时得到火,所以在华人族群,火的圣神地位下降在日之下,成为次生神灵,太阳为最高神灵。那些不知道人工取火的北方族群,依然保持火崇拜,火神为顶级神灵。因为火的发明,北方人群,分化为火族群和华(太阳)族群,太阳族群是核心,因为他们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随时为其他族群提供火源,燧人氏就成为了北方族群依靠和服从的群体,处于领导地位和上族地位。
“华”源自“火”,升华于对火之源的追究,升格为太阳崇拜,人工取火技术的发明,加固了“华”崇拜的最高神地位,所以,华者,太阳也!华族,就是太阳之族。燧人氏,就是最早的华族。
燧人之世,有大迹处于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所以,华胥是燧人氏之女,也有人说燧人氏是华胥的丈夫,总之,华胥姑娘来自燧人氏,其后代也是燧人氏,都是华族。
在女性姓族时代,燧人氏是火之源,而非人之源,人之源是早已经神化了的姓族首领——女娲,历代姓族首领,都被称为“女娲”,女娲创造了尼人,尼人也就是华人,尼人是从人的起源上说的,华人是从崇拜上说的,尼人的基本特征,就是先祖崇拜,他们崇拜自然神,但也崇拜祖先,华人到今天的时代,也是神灵和祖灵共同崇拜的群体。实质就是感恩在文化中的沉淀——大自然是食之源,祖先是血之源,大自然和祖先共同赋予我们以生命。祭祀的目的,就是感恩!
燧人氏作为氏被提炼出来,就是为了感恩“人工取火”的发明。(2013年7月7日)
三、构木为巢——巢居之记忆
在远古的自然界,人类是弱小的,所以,才有远古的人类以飞禽猛兽为图腾的史实,那时候人类是以凶猛的动物为祖先来壮自己的胆量,但实际上,凶猛的动物并不会保佑那些跟自己无关的人类,所以动物及其他自然灵对人类的伤害,是随时发生的,远古人类的动物图腾,起到的实际作用,是威慑了其他的人群。人类为了保存自己,学习动物的行为,甚至把自己打扮成动物的模样,以避免伤害。但原始人类的能力太微弱,周围又有大量的动物,伤害难以避免。
要保护自己,好的办法,是把自己跟动物隔离开来,人类定居平原时期,在原始居住区周围下大力气挖很深的壕沟,夜晚点起篝火,目的就是驱逐野兽。
当然,挖壕沟、点篝火、建居住区是在人类有了一定的能力之后才有的发明,但是在人类的早期,人类生活于丛林,是穴居,他们的最早选择,就是向动物学习。
构木为巢的技术来源,是鸟类,鸟在天空飞翔,在树上构巢,对于远古人类来讲,是最好的羡慕对象。有聪明人走出洞穴,学鸟一样,在树木上建立窝棚,原始时代,树木粗壮,枝桠繁多也坚固,也有利于人们在树上建立巢窝,这样,人居住在树上,就安全多了,因为凶猛的动物不会攀爬,难以伤害到树上的人。
丛林时代,住居在树上,可以躲避大型的猛兽的袭击,但是有一种动物,却令人生畏,蛇可以自由来往于树丛之间,无论是穴居还是树居,可以自由地进出人们建立在树上和地上的巢穴之中,伤害到人却令人不觉,所以,丛林时代,蛇是人的第一敬畏。人对蛇的敬畏,在人类的早期,就已经建立了。人的动物崇拜,最早的就是蛇,最基本的也是蛇,蛇给予人的遐想还有其繁殖能力、其冬眠显示出的再生能力、无处不在的生命力,由不得远古人类不崇拜蛇。
构木为巢也的确是人类生活于丛林时代的一个生活方式。丛林时代的人们,本来生活于洞穴,也许是人口的增加,人的智力的增长,人们把生活区域扩大到树丛之上,为了躲避野兽的袭击,人们学习鸟类的构巢方法,在树丛之上建立窝棚以避暴雨和野兽,发明这种居住方式的人和利用树巢居住的人群,就是有巢氏。
巢的发明,对于华夏远古人类来讲,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情和大变革。人们离开丛林之后,进入河谷平原和河湖沼泽地带,人们开始立木为柱,建立房屋。北方的远古房屋小而且是圆形的,中间利用一棵大柱子为支撑,搭建草棚,其技术来源就是“构木为巢”;南方沼泽地带,人们在沼泽里打入无数根木柱子,然后在木柱子上建立房屋,技术来源也是“构木为巢”。可见有巢氏的发明,对后代提供了多么大的技术支持。
远古人把有巢氏作为伟大的发明家来祭祀,是应该的。感恩作为中华文化的元素,很早就建立起来的,华夏之感恩,就是对杰出贡献者进行永久的祭祀。(2013年7月7日)
四、女娲造人——女娲本是尼人母
西方有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繁衍人类的传说。
有人因为音同,就臆断女娲就是夏娃,很高兴华夏与西方的相同。但很无知,因为女娲和夏娃,在人类的繁衍史上,没有可比性。
为什么?西方的传说,是以男性为主体,女性夏娃只是男性亚当的一根肋骨造成的,说明女性夏娃的生命,来自男性亚当,所以,亚当的时代,是男性时代,西方的传说,产生于男性氏族社会时期。
有一电视片《谁是夏娃》,以基因说明当今世界的人类都是夏娃的子孙,在理论立脚点上就是错误的,连夏娃都是亚当所生,还寻找什么虚幻的“夏娃”呢?西方这样搞,就是为了把现代的基因成果贴上夏娃的标签,让现代的基因与西方的神话夏娃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现代文明成果固化成西方传统文化。
中国,有女娲造人的传说。女娲造人,是不需要男性帮忙的,说明女娲造人的传说,是跟人类的发展历史相适应的。
女娲,《山海经.大荒西经》说,“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也”,神话中的女娲,人身蛇尾,一天能有70种样子变化,传说中的神女娲,用黄土造出了人类。
神话说:女娲一个人在世界上很寂寞,一天,她用黄泥巴按照自己的形状捏了一个小人,放在地上,小人一下子活了,蹦蹦跳跳地喊女娲“妈妈”,“妈”的发音是动物界共同的声音,所有动物叫其母的发音都是一样的带ma音,多么真实!女娲很高兴,又用泥土塑造了很多的小泥人,泥人都活了。后来,女娲累了,折了柳枝挥洒起泥来,泥落地都变成了人。先前塑造的泥人就成为了上等人,后来用柳枝挥洒出来的泥人就是下等人。
中国女娲造人的传说,无疑是产生自母系姓族社会的早期,而且经历了父系氏族社会和阶级社会的改造,但不失传说的本来面目。传说中生命来自女性的痕迹是很清楚的,造人中没有男性的存在,人的来源是女性的功劳,真实地反应了历史的脉络。直到男性社会崛起,阶级社会产生,人分三六九等,所以加入了“引绳人”是下等人,“泥塑人”是上等人内容。
在华夏历史的起源阶段,女娲已经是生育神,而且是姓族社会的最高神。女娲神的来源,跟女娲长期作为姓族社会的首领的称号有关。女娲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女性姓族的首领的称号,是华夏第一大族,她们或许就自称为“尼”,就是尼人群体,其他的姓族都是由女娲姓族化生出来或分化出来的,所以,尼人是华夏最早的人群,他们是女娲神的后代。
女娲造人,本身用的是黑泥土,黄人进入中原后,把黑泥土改成了黄土,为黄人成为中原主体族群创造舆论。
历史传说中还有一个美丽的女性——华胥,华胥姓族可能是信奉女娲神的,是女娲族群之一,否则华胥就不会把自己的女儿命名为“女娲”,但华胥没有女娲神的地位,华胥的功劳是生女为女娲,后来华胥的女儿女娲继承了女娲神的位置,成为了姓族的首领,被称为女娲。
在以前的历史中,是看不到伏羲的,因为生育不需要伏羲,伏羲代表的是男性的生育权。大洪水导致了人寰灭绝,世间只有人女娲和伏羲存在,为繁衍后代,伏羲女娲兄妹成婚,再传人类。从中也可以看到,姓族的最高神是女娲,姓族的最高首领也是“女娲”,人女娲代表神女娲对人群进行统治,实际是以人代神行神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政教合一,即神界的最高神是女娲,人界的最高首领也是女娲。所以,女娲“神女而帝”,就是说女娲既是最高神,也是最高首领,神权和君权统一在女娲的身上,如同西藏的达赖喇嘛一样。
女娲创造了泥人,泥的本源是“尼”,泥人就是“尼人”。所以华夏大地的第一批人,就是女娲创造的“尼人”,尼人是华夏诸族的源头,这才是华夏的人种本质所在。
尼人的发源地,可能是尼山,在大西南。传说中的尼山老母,应该指的是女娲。
尼人的活化石,就是彝人,彝人尽管也发生了变化,但从彝人基本上可以追溯尼人在远古时代的存在状态。
尼人最早的崇拜是华崇拜和蛇崇拜,华是火,蛇是龙。所以华人是从崇拜上对尼人的界定。尼人的第一个崇拜是华(火)崇拜,尼人在具有华崇拜的时候,刚刚有了简单的语言,对身边的世界也刚刚有了意识,所以认识了华(火),也认识了蛇(龙)。在尼人深刻思考自己从何而来的时候,产生了尼崇拜——尼人认为自己是大神用泥土创造出来的,所以自认为是“尼人”。尼人把用泥土创造了人的丰功伟绩归功于自己的最高首领女娲,最高首领的女娲也就由最高首领上升为创世神了。从《女娲造人》的神话中可以看出,尼人是在姓族社会时期,把自己生命的来源,归功于自己的最高首领——伟大的女娲的。
总之,女娲是尼人的最高首领,也是尼人的创世神。由于尼人具有华崇拜,所以我把尼人定名为华尼人。
尼崇拜的实质是崇拜生命之源。在尼人那里,尼就成为了先祖的化身,崇拜尼就是崇拜先祖。具有尼崇拜和先祖崇拜,以女娲为最高首领和创世神的一群人,就是华尼人。
华尼人的原始居地在滇黔高原西部(青藏高原东缘)。华尼人的前身是华胡原始群。华尼人进一步分化是在第四纪冰川期结束之后,由于气温的升高,洪水泛滥,中原地区、四川盆地和两湖地区的人口和文明被大洪水毁灭或削弱,一部分华尼人向东迁入两湖地区,进化成稻作农业族群。他们保持了华崇拜,尼崇拜演变成了“夷”,形成华尼-夷人,即后来的古夷人。
一部分华尼人,绕过四川盆地,沿青藏高原东缘北进,在渭水流域的上游发展,这批华尼人在先祖崇拜上发生了变异,由崇拜尼演化成崇拜“夏”,形成中国西部的华尼-夏人,即古夏人。古夏人一支后沿渭水向东发展,进化成旱作农业族群——东夏人。东夏人是最早的华夏。
当然,在第四纪冰川期内,中国的西北还生活着一个华尼安人群,在第四纪冰川期结束后,由于温变的原因,华尼安人大部北迁了,少部遗留于中国。在中国的东部及沿海和东海古大陆中,还生活着一个hu人族群,河姆渡人可能是就是hu人的遗族。(2013年7月5日)
中华文明是从华(火)开始的。华尼人认识火后最早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最早发明了陶器和农业。从发明了陶器和农业开始,华尼人就进入了文明时代。所以我说,陶器和种子(稻种)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第一标志物,而不是青铜器或其他。华夏人还独创了很长时间的玉器文明时代,很早就创立了城市;在比贾湖文化更早的时期,就开始了创造文字的历程,在龙山文化时期,文字已经成为了系统文字,贾湖骨刻和彭头山陶刻是起点,龙山时期的乐山骨刻就是成熟的文字,殷商甲骨文正好与乐山骨刻一脉相承。
中华民族的共性是华(火)、蛇(龙)和尼(女娲)。在研究兴隆洼和红山文化的时候,专家和学者们只知道最早的龙是猪头,却看不见猪头后面的蛇体造型。在红山文化中,在石家河文化中,龙在造型都是猪头蛇身。而且龙山文化的龙的造型,头部有很多的变化,不仅仅是猪头,但蛇身是统一的。这体现的就是中华民族的蛇的共性。传说中的女娲是人首蛇身。传说和考古是一致的。
对于神话和传说,西方学者做的工作,一是通过考古把神话还原成历史,就是在考古中发现神话和传说中的要素,并根据这些要素肯定神话就是历史。二是把所有的现代文明研究成果都贴上西方神话的标签,巩固西方文明的历史地位。如在基因研究成果上,把最早的基因祖母命名为“线粒体夏娃”,还有什么“线粒体亚当”。说到底,维护的是西方文化,因为神话和传说就是文化和文明的基因和基石。(2016年4月21日)
五、女娲补天——第一次大洪水和大地震的记忆
传说,共工与颛顼争帝,共工与颛顼的火神祝融,打起仗来,非常激烈,从地上一直打到天上,最后祝融胜利,颛顼取得了帝位。共工不服,把头撞向了周山,这一撞,撞出了大麻烦,闯下了弥天大祸。
周山,本来是矗立于西北的擎天柱(实际上周山处于泰山西南,为凫山),经共工一撞,咔嚓一声就断了,呼隆,天塌下来了,天空露出了一个大窟窿,地上裂成了一道道深沟,山林起了大火,洪水淹没了大地,飞禽猛兽到处残害人类,人类无法存活了。
尼人的保护神女娲看到这一切,痛心至极,为了她的后代尼人的生存,女娲担负起补天的重任。她炼五色石来补天,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大乌龟的四肢,代替天柱立在地的四极,女娲斩杀飞禽猛兽,用一把芦灰堵主了淫水,人间恢复太平。只是周山变成了不周山再也合不拢了。
洪水对人类的影响,是真实存在的。在第四纪冰期,海平面曾下降了197米,人类的活动区域随着海平面的退缩而推进。第四纪冰期结束,气温急剧上升,海中冰川融化,海平面也急剧上升,大约上升了200米,并且在距今7000年—8000年前时期,海平面再度上升超过1米。海平面上升,使不少近岸及地势较低的沿海地区都被水淹浸,沿海文明和东海文明(姆大陆文明)遭到了毁灭性的灾难。但是,引起沿海大地被淹没的原因不是洪水,而是海浸,所以沿海文明的劫难,是海浸造成的。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量增加,内陆洪水灾害频发,但集中影响的是距今6300年的一次洪水,破坏性极大,因为洪水和海浸一起对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产生影响,导致洪水都汇聚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长久不退,遗留的人类退守于水中山丘之上,跟飞禽猛兽争夺生活空间,所以随时遭到飞禽猛兽的伤害。
第一次(对女娲后裔来说的)大洪水在距今7800年到6000年之间,洪水和海水最后汇聚在太行以东、豫中嵩山和鲁中泰山之间、鲁西南以西直到安徽吴越,水天相接,鲁中山区夹在洪水和海水之间,成为孤岛。现在的河北、河南、安徽、江浙被浸泡在水中,大小山峰和高地被水分割成无数个岛屿,遗民被分割居住在岛屿上。洪水和海浸灾害长达1000年。
在距今6000年左右,由于洪水诱发,洪水汇聚区发生大地震,导致天崩地裂,女娲补天的传说,就是对大地震带来的破坏力的反映。
大地震也给人类带来了好处,就是大地震后,洪水慢慢地消退,尽管消退的时间很持久,但洪水的上升势头被阻滞了,淫水被止住了,不少山地从水中露出来,给洪水期的古人以更多的水中之洲以生存。
这次大地震,在鲁南山区,留有遗迹。
第一次大洪水(对女娲后裔来说的),让伏羲和女娲结合在一起,催生出了伏羲文化,为华夏民族的形成,打下了血缘和哲学的基础。
世界各地的人民都有大洪水的记忆。
对于中原地区的远古居民来讲,经历了3次大洪水。对于伏羲女娲后裔来讲,他们在中原地区经历了2次大洪水。
从末次冰期结束到距今9000年以前,中原地区经历了第一次大洪水泛滥期,此次大洪水使中原地区的华尼安(燧人氏)文明遭到毁灭性的的灾难。经历这次大洪水的是生活于中原地区的华尼安(燧人氏)。伏羲后裔没有这次洪水的记忆。
在距今8000年到距今6000年之间,中原地区的远古居民经历了第二次大洪水。此时期的大洪水是与海浸同时发生,其盛期在距今6800年6000年之间,在距今6000年前后结束。这次大洪水和海浸一起,对中原地区的远古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洪水和海浸一起,催生了伏羲女娲文化。对于伏羲女娲后裔来讲,这是他们在中原地区经历的第一次大洪水。沿海文明和东海文明(姆大陆文明)遭受的是灭顶之灾。
在距今4300年到4200年之间,中原地区经历了第三次大洪水,这次海浸的影响也很明显。大洪水催生了唐尧文明。对于伏羲女娲后裔来讲,是他们在中原地区经历的第二次大洪水。(2013年7月6日)
作者简介:黄饮冰,本名黄祥文, 曾用网名楚天孤客,湖北省孝感市肖港镇人,以研究华夏文明起源史为己任,从1989年开始研究华夏起源史,是华夏文明起源史的独立研究者和中国中心论的倡导者。研究成果有《皇皇者华——华夏文明流源史谈》、《中国中心论——中国是世界人种和世界文明的起源中心和传播中心》、《华夏江汉形成说》(题目待定)。黄饮冰在网易、凤凰、新浪均开有博客,在大同思想网、博客中国和一点资信开设黄饮冰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