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感病全书  太阴病

太阴病(上)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273)

语译 太阴人得外感病,腹胀满而呕吐,饮食不入,自行下利而且越来越厉害,少腹时时作痛,如果误用下法,必定会成胸下结硬之证。

讨论 太阴人胃家虚,胃气弱,外邪侵袭,脾胃正常的运化功能受到影响,于是就有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证状。特别是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两个证状,自利而越来越厉害,且时时腹中自行作痛,凸出显示了外邪侵袭时正气不能抗争的情形。

第134条曰:“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 所以太阴病“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本条向我们传达了三点信息:外邪侵袭人体;胃家正气衰弱;正气不能抗衡邪气。

在学习太阴病篇条文时,心中必须时刻有“外邪”存在,才不致于陷入“脾胃虚寒”这一错误概念中。因为在全篇中,没有有关脾胃虚寒的描述,从以后条文中“脾家实”“胃气弱”这些言词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病人发病前只是脾胃比较虚弱,因为外邪的存在,才使得证状表现出来。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274)

语译 太阴人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的,是快要痊愈了。

讨论 太阴病无发热,中风则体内阳气较盛,能达于四肢与邪气抗争,所以有四肢烦疼。有外邪脉应浮而反见微,说明邪气不强。脉沉取涩而长,涩者气血虚,长者正气充足,说明虽然气血虚但正气在逐渐恢复。综合脉证来看,为太阴病,邪气不强,病者正气渐复,能出而抗争,所以断其“为欲愈。”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275)

语译 太阴病,将要痊愈的时间,在亥子丑三个时辰上。

讨论 太阴属阴,阴病者正气弱,须待邪气衰时方解,子时前后邪气最弱,所以太阴病多解于子时前后。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276)

语译 太阴病,脉浮的,可以发汗治疗,宜用桂枝汤。

讨论 脉浮者,邪正相争在表,可因势利导,用汗法祛邪安正,桂枝汤健脾胃,滋液发汗祛邪,所以宜于太阴病之脉浮者。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77)

语译 自利口不渴的,属太阴病,因为病人脏腑有寒的缘故,应当用温法治疗,宜服四逆汤一类的方剂。

讨论 太阴病和少阴病同属虚弱体质受外邪侵袭,但太阴病较轻,仅属脾胃虚弱;少阴病则较重,全身阳气衰弱。但太阴病和少阴病又有互相关连的关系,太阴病如若发展下去,就会出现四逆,下利不止等少阴病证状。所以治疗以温里驱寒,两者相同。

本条当与上条对应来看,脉浮者,邪气在表,治从太阳病,宜桂枝汤;脉不浮,自利不渴者,病不在表,里寒已甚,治从少阴病,宜服四逆辈。

四逆辈不包括理中汤,“理中者,理中焦。” 没有驱邪的作用,与四逆辈之温阳驱邪是不同的。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278)

语译 外感病,脉浮而缓,手足温暖的,这是系在太阴,太阴应当身体发黄,如果小便自利的,不会发黄。到了第七八日,虽然病人突然非常烦躁,一天下利十余次,必定会自行停止。这是因为脾家正气充实,腐秽应当排泄的缘故。

讨论 本条上半段与192条同。但192条下半段以七八日大便硬为阳明病,而本条以七八日暴烦下利日十余行为病解。这两条是讨论病系太阴者,脾胃正气恢复时的两种转归:在192条是邪气不去,脾阳复则转属阳明病;在本条是脾阳复,直接驱邪外出而病愈。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279)

语译 本来是太阳病,医者反用攻下治疗,因此而腹胀满时时作痛的,转属太阴病了,用桂枝加芍药汤治疗;大实痛的,用桂枝加大黄汤治疗。

讨论 太阳病误下,邪入因而腹满时痛的,病已转属太阴了。太阴病,脉若浮者,邪在表,据276条,可用桂枝汤,因误下而腹痛者,邪已入里,用桂枝汤加芍药主之,;如果腹中大实痛的,为有燥屎,再加大黄主之。

桂枝加芍药汤中芍药用至六两,制约了桂枝、生姜的发散力量,变健脾胃解肌发汗为温中焦健脾胃的方剂。桂枝加芍药汤又可视为小建中汤去饴糖之纯甘补中,于健脾温中之中又有一点点发散力量。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生姜三两(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大黄二两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280)

语译 太阴人生病,脉弱,病人接着有自行下利的证状,假设需要使用大黄、芍药的,应当减量使用,这是因为病人的胃气弱,容易被触动的缘故。

讨论 本条承上条而补充说明之。如上条所言,太阳病误下,已转属太阴,因腹痛(或大实痛) 而用桂枝汤加芍药(或再加大黄) 。但在具体用药时,因病人有脉弱、自便利等证状,考虑到病人胃气弱,对攻下药承受能力差,用药时应适当减量使用,以免再伤胃气,造成下利不止。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357)

语译 外感病四五日,腹中疼痛,如果腹中有气滚动下趋少腹的,这将要作自利了。

讨论 该条及以下四条原在厥阴病篇。因有下利,移至本篇。

外感病四五天,腹中痛,说明肠胃中已有邪气,又见腹中有气滚动而且向下移动的,可以肯定是要下利了。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359)

语译 下利,有低热,口渴,脉弱的,即会自愈。

讨论 该下利当属虚寒下利,微热而渴为阳气来复,脉弱为邪气转弱,故曰:今自愈。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360)

语译 病人下利,脉数,有低热,汗出,即会自愈;如果脉象又转紧,这是病邪尚未解除。

讨论 虚寒下利而脉数有微热,为阳气来复。汗出则邪祛。故曰:今自愈。如果脉象又见紧脉,则说明邪气又转强盛,则病未解除。

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363)

语译 下利完谷不化,不可以攻表,攻表汗出以后必定会腹胀满。

讨论 下利清谷,为里寒,岂可攻表,汗出亡阳,表里皆寒,岂只胀满而已!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364)

语译 下利,脉沉弦的,有后重的证状;脉大的,是下利尚未停止;脉微弱数的,是下利将要停止,虽然病人有发热,也会治愈。

讨论 沉主里,弦为邪盛,所以有里急后重;大为病进,所以利未止;脉微弱示邪弱病退,数为有热,虽发热,但病势已退,故曰:不死。

太阴病(下)

215、自利腹满,小便清长,脉濡而小,病在太阴,法当温脏,勿事通腑,加减附子理中汤主之。(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篇)

此偏于湿,合脏阴无热之证,故以附子理中汤,去甘守之人参、甘草,加通运之茯苓、厚朴。

加减附子理中汤方

白术三饯  附子二钱  干姜二钱  茯苓三钱  厚朴二钱

216、自利不渴者属太阴,甚则哕,冲气逆,急救土败,附子粳米汤主之。(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篇)

此条较上条更危,上条阴湿与脏阴相合,而脏之真阳未败,此则脏阳结而邪阴与脏阴毫无忌惮,故上条犹系通补,此则纯用守补矣。扶阳抑阴之大法如此。

附子粳米汤方

人参三钱  附子二钱 炙甘草二钱  粳米—合  干姜二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渣再煮一杯,分三次温服。

217、太阴病,寒湿,四肢乍冷,自利,目黄,舌白滑,甚则灰,神倦不语,邪阻脾窍,舌蹇语重,四苓加木瓜草果厚朴汤主之。(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篇)

脾主四肢,脾阳郁故四肢乍冷。湿渍脾而脾气下溜,故自利。目白精属肺,足太阴寒则手太阴不能独治,两太阴同气也,且脾主地气,肺主天气,地气上蒸,天气不化,故目睛黄也。白滑与灰,寒湿苔也。湿困中焦,则中气虚寒,中气虚寒,则阳光不治,主正阳者心也,心藏神,故神昏。心主言,心阳虚故不语。脾窍在舌,湿邪阻窍,则舌蹇而语声迟重。湿以下行为顺,故以四苓散驱湿下行,加木瓜以平木,治其所不胜也。厚朴以温中行滞,草果温太阴独胜之塞,芳香而达窍,补火以生土,驱浊以生清也。

四苓加木瓜厚朴草果汤方

生於白术三钱 猪苓一钱五分 泽泻一钱五分 赤苓块五钱  木瓜一钱

厚朴一钱  草果八分  半夏三钱

水八杯,煮取八分三杯,分三次服。阳素虚者,加附子二钱

218、湿伤脾胃两阳,既吐且利,寒热身痛,或不寒热,但腹中痛,名曰霍乱。寒多,不欲饮水者,理中汤主之。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逆,四逆汤主之。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宜桂枝汤小和之。(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篇)

按霍乱一证,长夏最多,本于阳虚塞湿凝聚,关系非轻,伤人于顷刻之间。奈时医不读《金匮》,不识病源,不问轻重,一概主以霍香正气散,轻者原有可愈之理,重者死不旋踵。更可笑者,正气散中加黄连、麦冬,大用西瓜治渴欲饮水之霍乱,病者岂堪命乎!塘见之屡矣,故将采《金匮》原文,备录于此。胃阳

不伤不吐,脾阳不伤不泻,邪正不争不痛,营卫不乖不寒热。以不饮水之故,知其为寒多;主以理中汤,温中散寒。人参甘草,胃之守药;白术甘草,脾之守药;干姜能通能守,上下两泄者,故脾胃两守之;且守中有通,通中有守,以守药作通用,以通药作守用。若热欲饮水之证,饮不解渴,而吐泄不止,则主以五苓。邪热须从小便去,膀胱为小肠之下游,小肠,火腑也,五苓通前阴,所以守后阴也。太阳不开,则阳明不合,开太阳正所以守阳明也。此二汤皆有一举两得之妙。吐利则脾胃之阳虚,汗出则太阳之阳亦虚;发热者,浮阳在外也;恶寒者,实寒在中也;四肢拘急,脾阳不荣四末;手足厥冷,中土湿而厥阴肝木来乘病者,四逆汤善救逆,故名四逆汤。人参甘草守中阳,干姜附子通中阳,人参附子护外阳,于姜甘草护中阳,中外之阳复回,则群阴退避,而厥回矣。吐利止而身痛不体者,中阳复而表阳不和也,故以桂枝汤温经络而微和之。

讨论 在《伤寒论》中,不讨论“湿”病,所以置霍乱于六病之外,另外没霍乱一篇。而在《温病条辨》中,“湿”病在讨论之例,所以霍乱病就归于正文了。

理中汤方

人参  甘草  白术 干姜各三两

水八杯,煮取三杯,温服一杯,日三服。

(加减法) 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饮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汗,勿发揭衣服。

说明 以上药物分量是吴氏照抄《金匮》理中丸方。

五苓散方

[加减法) 腹满者,加厚朴、广皮、各一两。渴甚面赤,脉大紧而急,扇扇不知凉,饮冰不知冷,腹痛甚,时时躁烦者,格阳也,加干姜一两五钱(此条非仲景原文,余治验也)。

百沸汤和,每服五钱,日三服。

四逆汤方

炙甘草二两 干姜一两半 生附子一枚(去皮) 加人参一两

水五茶碗,煮取二碗,分二次服。

按:原方无人参,此独加人参者,前条(指理中丸方)寒多不饮水,较厥逆尚轻,仲景已用人参,此条诸阳欲脱,中虚更急,不用人参,何以固内。柯韵伯伤寒注云:仲景凡治虚证,以里为重,协热下利,脉微弱者,便用人参;汗后身痛,脉沉迟者,便加人参。此脉迟而利清谷,且不烦不咳,中气大虚,元气已脱,但温不补,何以救逆乎!观茯苓四逆之烦躁,且以人参;况通脉四逆,岂得无参。是必有脱落耳,备录于此存参。

219、霍乱善转筋者,五苓散加防己桂枝薏仁主之;寒甚脉紧者,再加附子。(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篇)

肝藏血,主筋,筋为寒湿搏急而转,故于五苓和霍乱之中,加桂枝温筋,防己急驱下焦血分之寒湿,薏仁主湿痹脚气,扶土抑木,治筋急拘挛。甚寒脉紧,则非纯阳之附子不可。

五苓散加防已桂枝薏仁方

即于前五芬散内,加防己一两,桂枝一两半,足前成二两,薏仁二两。寒甚者,加附子大者一枚。

杵为细末,每服五钱,百沸汤和,日三,剧者日三夜一,得卧则勿令服。

220、卒中塞湿,内挟秽浊,眩冒欲绝,腹中绞痛,脉沉紧而迟,甚则伏,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利,甚则转筋,四肢欲厥,俗名发痧,又名干霍乱,转筋者,俗名转筋火,古方书不载,蜀椒救中汤主之。九痛丸亦可服;语乱者,先服至宝丹,再与汤药。(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篇)

此证夏日湿蒸之时最多,故因霍乱而类记于此。中阳本虚,内停塞湿,又为蒸腾秽浊之气所干,由口鼻而直行中道,以致腹中阳气受逼,所以相争而为绞痛;胃阳不转,虽欲吐而不得;脾阳困闭,虽欲利而不能;其或经络亦受寒湿,则筋如转索,而后者向前矣,中阳虚而肝木来乘,则厥。俗名发痧者何?盖以此证病来迅速,或不及延医,或医亦不识,相传以钱,或用磁碗口,蘸姜汤或麻油,刮

其关节,刮则其血皆分,住则复合,数数分合,动则生阳,关节通而气得转,往往有随手而愈者,刮处必现血点,红紫如沙,故名痧也。但刮后须十二时不饮水,方不再发。不然则留邪在络,稍受寒发怒,则举发矣。以其欲吐不吐,欲利不利而腹痛,故又名干霍乱。其转筋名转筋火者,以常发于夏月,夏月火令,又病迅速如火也,其实乃伏阴与湿相搏之故。以大建中之蜀椒,急驱阴浊下行,干姜温中,去人参、胶饴者,畏其满而守也,加厚朴以泻湿中浊气,槟榔以散结气,直达下焦,广皮通行十二经之气,改名救中汤,急驱浊阴,所以救中焦之真阳也。九痛丸一面扶正,一面驱邪,其驱邪之功最迅,故亦可服。再按前吐泻之霍乱,有阴阳二证,干霍乱则纯有阴而无阳,所谓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有若否卦之义。若语言乱者,邪干心包,故先以至宝丹,驱包络之邪也。

救中汤方

蜀椒(炒出汗)三钱 淡干姜四钱  厚朴三钱  槟榔二钱  广皮二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兼转筋者,加桂枝三钱,防己五钱,薏仁三钱。厥者加附子二钱。

九痛丸方

附子三两 生狠牙一两  人参一两  千姜一两 吴茱萸一两

巴豆(去皮心熬碾如膏)一两

221、久痢阳明不阖,人参石脂汤主之。(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篇)

九窍不和,皆属胃病;久痢胃虚,虚则寒,胃气下溜,故以堵截阳明为法。

人参石脂汤方

人参三钱  赤石脂(细末)三钱  炮姜二钱  白梗米(炒)一合

水五杯,先煮人参、白米、炮姜令浓,得二杯。后调石脂细未和匀,分二次服。

222、太阴脾疟,脉濡寒热,疟来日迟,腹微满,四肢不暖,露姜饮主之。(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篇)

此偏于太阴虚寒,故以甘温补正。其退邪之妙,全在用露,清肃能清邪热,甘润不伤正阴,又得气化之妙谛。

露姜饮方

人参一钱  生姜一钱

水两杯半,煮成一杯,露一宿,重汤温服。

223、太阴脾疟,脉弦而缓,寒战,甚则呕吐噫气,腹鸣溏泄,苦辛寒法,不中与也;苦辛温法,加味露姜饮主之。(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篇)

上条纯是太阴虚寒,此条邪气更甚,脉兼弦则土中有木矣,故加温燥泄木退邪。

加味露姜饮方

人参一钱  半夏二钱  草果一钱  生姜一钱  广皮一钱 青皮(醋炒)一钱

水二杯半,煮成一杯,滴荷叶露三匙,温服,渣再煮一杯服。

太阴病小结 :

《伤寒论》中太阴病篇条文不多,但太阴病和阳明病、太阳病、少阴病都有着互相转属的关系,所以其包含的内容却很丰富。太阴病为胃家虚而外感邪气,与胃家实而感外邪的阳明病成对应关系。所以太阴病胃气转实就会转属阳明病。太阴人只是胃气较弱,整体阳气未虚,所以感外邪而脉浮者,可以参照太阳病,用桂枝汤治疗。若内有实邪腹痛,可加芍药甚至大黄。太阴病的进一步发展,整体阳气变虚,就会成为少阴病,所以太阴病脉不浮,自利口不渴者,可以参照少阴病,用四逆辈治疗。

太阴病属胃虚邪侵,所以证治上温病、伤寒的区别不大。对自利不渴的,用附子粳米汤、加减附子理中汤温中逐寒,寒湿侵脾,用四苓加木爪草果厚扑汤,温中运湿。

《伤寒论》中不讨论“湿”病,所以置霍乱于六病之外。温病学中讨论“湿”病的治疗,霍乱就归属于外感病了。霍乱寒多,用理中汤;热多,用五苓散;寒甚四逆,用四逆汤;吐利止而身痛不休,桂枝汤小和之。霍乱转筋,用五苓散加防己桂枝苡仁汤。干霍乱,用蜀椒救中汤,九痛丸亦可。语乱者,先服至宝丹。

(0)

相关推荐

  • 【太阳病 加减方】

    太阳病分为中风.伤寒.温病.中风不是西医所说的突然晕倒的中风,是伤于风的意思,其次是伤于寒.伤寒.中风起初是风寒表症,需辛温解表的药.温病起初是风热表症,需辛凉解表的药. 如果遇到温病,发热而渴,不恶 ...

  • 中医外感病全书  太阳病(上六)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159) 语译  心下痞满,按之濡软,病人脉象关上浮的,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 讨论 本条之痞,不同于以上149条和151条所讨论之痞.上二条是寒热 ...

  • 中医外感病全书  太阳病(上五)

    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132) 语译 提问说: ...

  • 中医外感病全书  太阳病(上四)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101) 语译  外感病四五天,身体发热,恶风,颈项僵硬,胁下胀满,手足温而口渴的,用小柴胡汤治疗. 讨论 外感病四五天,身热,恶风 ...

  • 中医外感病全书  太阳病(上三)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 语译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津液耗损,病人烦躁不得安眠,只想 ...

  • 中医外感病全书  太阳病(下二)

    32.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 ...

  • 中医外感病全书  序  凡例

    序 这是一本中医外感病学的全书. 东汉末年,南阳张仲景写成了中国医学史上一部不朽的著作--<伤寒猝病论>.张仲景总结了汉代以前汉民族治疗外感病的实践经验,同时他建立了一个外感病的理论--六 ...

  • 中医养生全书

    中医养生全书 <中医养生全书>是2011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申载镛.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6月1日 作者申载镛 装帧精装 开本16 页数576页 ISBN ...

  • 道医中医抄本全书150多页

    道医中医抄本全书150多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