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交穴:绕脐冷痛、腹满水肿、小便不利

阴交,经穴名。别名少关、横户。属任脉。任脉、冲脉、足少阴之会。交指会所。穴居脐下1寸,为任、冲、足少阴三脉聚而交会之处,三脉皆属阴经,腹亦属阴,因名阴交。

穴名解说

阴交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任脉、冲脉、足少阴之会。别名:少关穴,横户穴,少目穴,丹田穴,小关穴。注意与三阴交穴区别。

穴位含义:任脉冲脉的上行水气在此交会。
    1)阴交穴。阴,阴水之类也。交,交会也。该穴名意指任脉冲脉的上行水气在此交会。本穴物质中有气海穴传来的热胀之气,有冲脉夹肾经而行的水湿之气外散传至本穴,二气交会后形成了本穴的天部湿冷水气,故名。

2)少关穴。少,与老相对,阴也。关,关卡也。少关名意指任脉上行的气血中滞重的水湿之气被关卡于下不得上行。小关名意与少关同。
    3)横户穴。横,横向而行也。户,户门也。横户名意指任脉的天部水气在此为横向上行。本穴物质为气海穴传来的天部水气,至本穴后水气散热冷缩而处天之下部,此冷缩之气只能横向下传神阙穴,故名横户。
    4)少目穴。少,小也。目,肝所主之风也。小目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以微弱的风气向上传输。
    5)丹田。此为道家术语,道家视腹下皆为丹田,故名。

6)任脉冲脉之会。本穴气血不光有任脉上行的水湿之气,亦有冲脉外散的水湿之气,故为任脉冲脉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阴湿水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缩后横向下行神阙穴。
    功能作用:收引浊气。

【取穴位置】

仰卧位,在下腹部,于前中线上,脐下1寸处取之。

【穴位解剖】

阴交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有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脐周静脉网。深层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功能主治】

功能:调经固带、利水消肿。

主治:腹痛,下引阴中,不得小便,泄泻,奔豚,绕脐冷痛,疝气,阴汗湿痒,血崩,恶露不止,鼻出血,肠炎,睾丸神经痛,子宫内膜炎。

【穴位配伍】

配水分穴,温下元、利寒湿,治疗虚寒腹泻;

配三焦俞、肾俞、三阴交,清热利湿、通利水道,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配大肠俞、曲池,疏筋通络,治疗腰膝拘挛;

配天枢,调理肠府,治疗腹胀、脐周围痛。

【刺灸法】

直刺1-1.5寸;可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肠炎、前列腺炎等。

80G中医资料免费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