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人: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看细节

文/唯晨
自古以来,识人就是个比较令人纠结的问题,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也不一定就是真,想要精确地识别一个人的本质,除了观察和聆听更要用心去揣摩其小动作。
说白了就是观其所行,这里的“行”并不是大动作,而是细节。
人是最善于伪装的动物,因为懂得自我保护,所以常常会伪装自己的真实动机,想要从一个人的行为上去判断其真实想法是比较困难的事情,真相往往藏在生活的蛛丝马迹里。
人的心理活动,会通过眼神和微表情展露出来,那些会观察细节的人,总能用极短的时间得出事情的真实答案。
俗话说:“吃相如人相。”单是吃饭这么普通的事情都能观察到人品,由此可见,从古至今不少拥有“火眼金睛”之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出大多数人性的特点。
于是餐桌礼仪和衣着打扮都成了一个人的名片,第一次见面的人总会约在一起吃顿饭,那可不是一顿简单的饭,在饭吃完的同时,相互之间也会对彼此有了“深刻”的了解。
生活中,大多数人喜欢用特殊且不得体的方式去试探感情,无论验证成功与否,试探都会破坏原有的关系,想要认清一个人,不需要试探,这四个细节会告诉你对方是否值得交往。

01对不义之财的态度

世人皆爱财,获取的方式却各有不同,老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就是对人品的区分,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无功不受禄的,很多时候一个人表面上看起来挺好,却在面对送上门的肥肉时,抱着不占白不占的态度装糊涂。
对不义之财的态度,孔子说:于我如浮云。然而大多数人都做不到无动于衷,“不劳而获”的诱惑十分巨大,不信就去看买彩票的人络绎不绝。
天上掉馅饼并不是运气,要么是前期的积累要么是别人的骗局,总归想要贪小便宜者,注定会吃亏,并且贪得越多,吃的亏越大。
贪占不义之财之人,不可交往。

02是否有坚持的底线

司马迁在《资治通鉴》中写道:“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说想要判断一个人的人品就要看他在人生低谷中怎么选择,人穷志不短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孟子》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所为容易,所不为却很难。人可以强迫自己去做好事,却很难控制自己不去做“坏事”,毕竟每个人对“坏”的理解不同。
有底线的人一般道德都不会太差,无非是底线的高低之分,那些毫无底线之人才是最可怕的,他们可能一直都在做正常的事情,甚至也在做好事,但遇到特殊情况时,却很容易失控。
坚持做好事并不一定就是好人,坚持不做坏事者才值得信任。

03出口之言能否兑现

人无信,则不立。
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虽然“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保证在如今显得有些老套,甚至略微不懂变通,但过于圆滑和拥有随机应变能力的人总归不是那么可信可靠。
在人品差的人眼中从来都没有“守信”二字,他们总会利用别人的信任去坑蒙拐骗,并且花言巧语对自己不守承诺之举轻松化解。
遇到那些嘴上轻松答应,却没有实际行动的人,被骗一次就不要再继续轻信,避免第二次上当受骗。
出口之言不能兑现者,要么人品不行要么根本没将你放在心上,不值得继续交往。

04对弱势群体的态度

不少人认为文化水平高者一定有教养,文化水平低者的教养必高不到哪里去。这个观点简直荒谬得可笑,一个人是否有教养和教养的高低跟文化程度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这就像人们常说的“头发长见识短”“傻大个”一样不可参考,并不是所有长头发的人都目光短浅,更不是每个大高个都人蠢且憨,刻板印象不可取。
龙应台说:“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绝不是一个没有脾气的人,只是不会把脾气发到一个比自己弱的人身上。”
懂礼貌的人让人感受到客气,有教养的人令人感到高贵。对待弱者的态度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有教养的人待人不分贵贱,无教养者对上点头哈腰,对下横眉竖眼。

唯晨说:愿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后 更加美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