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时我们如何观看《李尔王》?

衣不蔽体的不幸的人们,无论你们在什么地方,都得忍受这样无情的暴风雨的袭击,你们的头上没有片瓦遮身,你们的腹中饥肠雷动,你们的衣服千疮百孔,怎么抵挡得了这样的气候呢?

----《李尔王》

今时,我们还在观看《李尔王》吗?


我把别人,别人把我,都当作死,

谁能使我的铁心肠变善或变恶?

别人的意见我全扔入了深渊,

那么干净,我简直像聋蛇一般,

凭他奉承或诽谤都充耳不闻。

去年年初,偶然瞧过国家大剧院的《李尔王》濮存昕版,老戏骨濮存昕的张力,早在很久以前人艺排演的话剧《李白》,便有感触。彼时冬季,空旷的剧场,寥寥数人,台上的李白,丝毫未受影响,时空交错倒是我自己的感觉。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看似阐述人类如何应对甜言蜜语的故事,其实讲的人性是不能考验的,更经不起考验,大多数人在此都土崩瓦解。莎翁的戏剧魅力,在于观者无论站在剧中哪一个人物的角度,都能历历在目获得异样的喜悦与痛楚。

与《红楼梦》之类的命运悲剧相比,莎翁的悲剧基本是性格悲剧,《李尔王》中老国王与其三个女儿,另一支线索中伯爵与其长子庶子,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之余,性格决定命运。

历史就是人间喜剧,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衣》也不仅仅只是童话。类似皇帝的新衣,比比皆是,下同上好,基本不过时。所以李尔王的毛病是其所在位置惯出来的,故此难得有小女儿考迪利亚这样直言不讳的人,结局自然不会花好月圆。

英雄迟暮的李尔王,比起优柔寡断的丹麦王子,疯癫的更动人,悲剧之悲,便是把美好摧毁湮灭的不剩一点残渣。这里的苦情,李尔王绝对与中国戏剧的凄楚故事和惨烈情节相像,《窦娥冤》、《赵氏孤儿》的昭雪申冤,似乎算是慰藉,李尔王眼睛瞎了,心爱的小女儿死了,自己的身心四分五裂崩溃了。

邓晓芒说,哲学家作为现实生活的异化者,却一直用自己异化了的尺度衡量世界。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一生写尽悲剧,死法也最悲剧,被天上飞来的乌龟砸死。《俄瑞斯忒亚》昭示的血亲复仇到民主法治的苦难历程,仍是任重道远。

忠诚即悲剧,李尔王小女儿考迪利亚的生与死亡,源于李尔王的爱,也终于李尔王的爱。死亡是必然的,莎翁笔下考迪利亚的绝望之死,则成为救赎李尔王灵魂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的疯癫,反而是一种绝世的清醒。

《李尔王》蕴含的意义非文字所能言尽,各色人等在阅读之中,不知不觉诠释了自己的代入感。大概至今有了公映的诸多版本,单说电影版,其一是1971年由保罗·斯科菲尔德、西里尔·库萨克等主演,彼得·布鲁克执导的黑白影像《李尔王》,极简的现代主义,看完几乎生无可恋。

整个无颜色的苍茫画面,基调压抑阴暗,再加上男主喃喃低语似的独白,几乎与莎翁悲剧气质契合,实际上画面的那些噱头,演员自身的演技才是电影的核心。从默片至今,人心叵测,气象万千,即使堆满各色泡沫浮华,也找不回单纯观赏电影的心情了。

1987版的《李尔王》大概算是彼时文艺圈的盛事了,明显贴满了戈达尔标签,囊括了诸如让-吕克·戈达尔、伍迪·艾伦、莱奥·卡拉克斯、弗雷迪·布歇、朱莉·德尔等等爱出风头的家伙,各位大神联袂登场,可能会因此颠覆了各位正襟危坐的观影经验。

托翁是对莎士比亚有微词的,这种不以为然被掩饰于大师与大师间的交相辉映里。身为贵族,理想却是种地,托翁不止一次表示摆脱生命束缚,无外乎,或无知,或享乐,或毁掉,或苟延残喘。他纠结了四十年,终于还是离家出走。

实际上,2008版的《李尔王》有点原滋原味的意趣,13年的甘道夫,老戏骨伊恩·麦克莱恩爵士出演李尔王,他曾在舞台剧和荧幕上诠释过无数莎剧角色,与劳伦斯·奥利弗一样,都是最伟大的莎剧演员。

后来,因为扮演甘道夫而获得奥斯卡提名的麦克莱恩,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带了一名年轻的男伴,他们坐在前排,牵着手,出柜约会嘛?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当李尔王绝望后悔地抱着已经去世的小女儿,发自骨髓的悲鸣,彼时,他只是一名渐入佳境的演员。

【布面油画:毛 锎 ( 中 国) 】

   前篇回溯

天才雷普利与魔鬼的风光

物质狂欢可能是这个风华绝代唯一的活法

文人的寂寞山水

梦里花落知多少

昨日世界盛开的妖娆之花

- The End -

花花君

入群请加花花君

花花视界微信群

浊世流转的清凉

一个文艺大叔的个人呓语

读书、看电影

用心灵旅行

长按指纹3秒“识别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zhl172901515】

更多微信公众号

夏之桑榆

或许除了设计、摄影、生活中的小确幸,我们什么都可以聊

子淦语妙天津卫

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

烂柯记

晋人王质入山打柴,观人下棋,局终发现手中斧柄已烂...山中一日,世上千年...只恐烂柯人到,怕光阴、不与世间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