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Deco并非邬达克的天下,在上海,仍然存在的装饰艺术建筑竟然多达千处

即便不是专业设计师,上海人对装饰艺术“Art  Deco”一词也并不陌生。“Art  Deco”是有着近百年历史的经典存在,进入上海后,融合成为上海现代城市的一部分。从外滩到复兴中路、衡山路一带,处处散落着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

“金茂大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身在浦东的金茂大厦,与浦西的建筑博览群在浦江两岸形成呼应,它不是巴洛克、新古典主义或是中式传统风格,最终选择的是装饰艺术的元素,也结合了中国宝塔的造型,是非常成功的设计典范。”日前,著名摄影师尔冬强做客“人乐山间”文化名人进仙霞系列活动,与建筑艺术同好展开交流。

他说,“上海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风水宝地,不用羡慕伦敦巴黎,上海有足够多美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上海也不是只有武康大楼、外滩钟楼,每一条街、弄堂,都有美丽动人的故事,只是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尔冬强从事专业摄影近40 年,以捕捉和记录文化变迁而见长,足迹遍布中国各省和世界各地。他长期以来致力于上海史、中国近代史、西域史、欧亚草原史和南洋史的摄影考察和学术研究,在专题摄影和建筑摄影的领域成就突出。迄今已陆续出版大型画册《最后一瞥——上海西洋建筑》 《上海ART DECO》《东方巴黎建筑寻梦》等作品数十部。

早在1986年,尔冬强就开始以摄影和收藏的方式关注上海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和家具。在《最后一瞥——上海西洋建筑》这本画册中,他以40页的篇幅专题探讨上海装饰艺术建筑,此书在海内外畅销至今。

装饰艺术风格的诞生,还需要从 1925 年说起。当时的西欧和美国正在享受难得的和平,一战已经结束,经济复苏、全民享乐是时代的主题,爵士乐也在这时来到了它的黄金年代。当时,在巴黎举办的一场国际当代装饰和工业设计展览上,被后世称为“Art Deco”风格的作品横空出世。它在风格上不仅割裂了文艺复兴以来奉行的古典传统,还大幅借鉴了埃及和墨西哥原住民的艺术。

装饰艺术结合了因工业文化所兴起的机械美学,以较机械式的、几何的线条来表现,大量运用扇形辐射状的太阳光、齿轮或流线型线条,对称简洁的几何构图、阶梯图形、鲨鱼纹、斑马纹来装饰,并以明亮且对比强烈的颜色来彩绘,例如亮丽的柠檬黄色、橙黄色、红色等。装饰艺术也被认为是一场至今尚未结束的现代艺术运动。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经济正处在急速发展时期,东西方文化在冲突交融中,形成了现代城市的潮流。而恰恰在这个时候,以Art Deco为代表的世界性潮流开始登陆上海。如今在上海仍然存在的装饰艺术建筑就有上千处。

最典型的当属百乐门和国泰电影院。国泰电影院外墙为绛红色泰山毛面砖搭配白色线条,主立面顶部呈现阶梯状的凸起,是装饰艺术模仿玛雅金字塔的造型所取得的灵感。以及始建于1928年的大光明电影院,是建筑大师邬达克拥抱装饰艺术的开山之作。更不用说美琪大戏院,时至今日,它装饰上的线条感依然让人感到叹为观止。

当然,Art Deco并非邬达克的天下,中国设计师同样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汇集了来自中国、美国、匈牙利、俄罗斯、法国、英国等等世界各地的建筑师,在留下了不朽的作品之外,还影响了民居的形态。譬如,石库门建筑群上也能找到装饰艺术经典的放射状日出图案。

同样的,当时的海报和杂志封面甚至月份牌也有装饰艺术的影子。在这些海报和月份牌上,数十年前的上海女性或镜前端坐,或骑着摩托车在街上驰骋,身后的梳妆台和建筑恰好体现着装饰艺术的前卫审美。

“优雅、摩登、简洁、明快、充满动感、积极向上。”尔东强如是形容“Shanghai Deco”,他说上海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城市,因此也造就了独特的上海都市文化背景。

早在上世纪20年代,装饰艺术风格的家具就开始进入到上海的高级俱乐部和新潮住宅。最早的装饰艺术可追溯到外滩汇丰银行大楼(今浦发银行大楼)的室内装饰以及1925年落成的诺曼底公寓(今武康大楼)。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飞机、火车、轮船、汽车到建筑、室内装饰、家具、电器、生活器皿、服装再到音乐、绘画、电影,都能找到Art Deco风格的影子。

照片均由摄影师尔冬强提供,请勿随意转载

作者:童薇菁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

  • 新艺术风格和装饰风格婚礼蛋糕——Art Nouveau&Art Deco wedding cakes

    今天我在给真爱粉们更新新艺术运动和装饰风运动单元时,意外发现了一些极其漂亮的婚礼蛋糕,正当我以为哥特和蒸汽朋克蛋糕已经达到了蛋糕装饰界的巅峰时,国外的甜点大师们又让我惊掉了下巴. 下面来看这些直接把新 ...

  • 在没有摄影师的年代里,他是时尚封面之王

    Littlething恋物志 .收集与分享小众美好的事物,为你打开灵感世界的大门.Love in little things!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Littlething恋物志(ID:littlethi ...

  • 转角爱上摩登的她,Art Deco之瑞华公寓出租

    喜欢上海,喜欢梧桐树下转角的上海,喜欢那转角处Art Deco风格的老公寓,离淮海大楼不远,常熟路.延庆路有一栋9层高的L型建筑,造型简洁,风格突出,水泥拉毛墙面,屋檐下部和建筑底部的几何图案的老公寓 ...

  • 一篇读懂装饰艺术Art Deco珠宝,这种珠宝凭什么风靡百年?

    珠宝匠第641篇原创走心科普 如果说有一种珠宝,它既古典又摩登,既优雅又大胆,既简练又奢华,那它会是什么样? 20世纪初,一种全新的艺术风格横空出世,深刻影响了服饰.建筑.家具.绘画.珠宝等艺术领域, ...

  • 来欣赏一波 Art Nouveau 和 Art Deco 吊灯

    好久没和大家介绍Art Nouveau 和 Art Deco 风格的家具饰品了,可能有些新用户还不知道这两种装饰艺术的美妙和重要性,今天就一边看漂亮的吊灯,一边来简单复习下这两种一百年前最受欢迎的装饰 ...

  • Citywalk报名 ‖ 第127回:5.9赉安的Art Deco风

    前言 当我们谈到民国时代老上海的建筑风格,尤其是装饰艺术派(Art Deco)的老公寓,总绕不开赉安这个名字. 赉安(1880-1946),1880年出生于法国巴黎.英文名Alexandre Leon ...

  • Art Deco Earring 装饰风艺术风格耳环欣赏

    魔女蓝:为了更好地说明Art Deco风格--要直线不要曲线,要对称拒绝不对称,大家可以从首饰设计上明显地看出装饰风艺术风格和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完全不同,尽管前者是后者的继承和发展. 而耳环是最对称的首 ...

  • Art Deco--不得不了解的艺术风格

    Art Deco是法语,翻译成中文就是装饰艺术,源于1925年法国巴黎举办的世界艺术装饰和工业博览会,它被看作是一战后最重要的艺术事件,这次博览会展出了包括Lanvin和Chanel设计的服装.柯布西 ...

  • 邬达克和他在上海的建筑

    邬达克是上海的建筑文化传奇. 在上海,邬达克的名字如雷贯耳.这位旅沪的斯洛伐克裔匈牙利藉建筑师设计的房子遍布在上海滩的各个角落,成为城市人文景观的组成部分. 从1918年到1938年,邬达克在上海留下 ...

  • 别让邬达克成为挡住风景的叶子!

    这几年,说起上海的优秀历史建筑,大家首先就想到 邬达克在上海真的很成功,他1918年来到上海,1947年离开,接近30年的时间里,做了50多个建筑项目,近百个单体建筑. 在近代建筑师中,他的知名度,堪 ...

  • Citywalk回顾 ‖ 第127回:2021.5.9/15赉安的Art Deco风

    前言 当我们谈到民国时代老上海的建筑风格,尤其是装饰艺术派(Art Deco)的老公寓,总绕不开赉安这个名字. 赉安(1880-1946),1880年出生于法国巴黎.英文名Alexandre Leon ...

  • (35)邬达克建筑作品集

         拉斯洛·邬达克(斯洛伐克语:Ladislav Hudec,匈牙利语:Hugyecz László,1893年1月8日-1958年10月26日),自1911年至1914年在布达佩斯皇家学院学习 ...

  • (35)邬达克设计的姐妹楼

    广学大楼和真光大楼同在东西纬线上,两者在平面上是贯通为浑然一体.都是邬达克[匈]设计.广学会大楼9层钢筋混凝土结构,1932年竣工晚于真光大楼2年,真光大楼坐西朝东,10层钢筋混凝图结构.它们的立面以 ...

  • 延安西路918号达华宾馆:坐在邬达克家里喝个惬意的下午茶

    楼上是匈牙利人邬达克的中文印章. "混"中国时间长的老外对中国文化都深爱,邬达克在上海生活长达28年(1919年至1947年). 上海不少地标建筑物的设计出自邬达克之手,随便在市中 ...

  • Citywalk回顾‖ 第124回:2021.4.10邬达克与哥伦比亚圈

    前言 邬达克(1893年-1958年),旅居上海的匈牙利籍著名建筑师.1916年,邬在奥匈帝国与沙俄作战中被俘.1918年,邬从西伯利亚战俘营逃跑,经哈尔滨辗转到达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上海. ...

  • 邬达克的第一和最后一栋房子

    邬达克设计的房子在上海有多少铺的有多开,没算过. 一个民国后的家庭,爸爸妈妈在老房子淮海电影院.社科院工作过,孩子在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向明读过书,邬达克30年建筑生涯里留下的20多座保护建筑可谓潜移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