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说楷篆隶小楷关系

傅山说:

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钟王之不可测也,全得自阿堵。
这里的“阿堵”是晋朝时的俗语,即“这个”的意思。这句话说钟繇、王羲之楷书之所以写得好,是得自“知篆隶之变”,使用篆隶之法来写楷书。他还说:
楷书不自篆隶八分来,即奴态不足观矣。
他反复强调楷书必须从篆隶中来,写楷书须先悟篆隶的笔法笔意,不然就是“俗格”、“奴态”,而不足观。楷书是从篆、隶书演化而来的,写楷书要了解楷书字的来龙去脉,增加楷书中篆隶的笔意,就可以具有厚重古朴的气息,避免柔弱飘忽的弊端。
傅山谈到写小楷时还说:
作小楷,须用大力柱笔著纸,如以千斤铁杖柱地,若谓小字无须重力,可以飘忽点缀而就,便于此技说梦。写《黄庭》数千过了,用圆锋笔,香象力(香象:佛教故事中一种大力的象),竭诚运腕,肩臂供筋骨之输,久久从右天柱涌起,然后可语奇正之变。

傅山谈到写小楷时还说:

作小楷,须用大力柱笔著纸,如以千斤铁杖柱地,若谓小字无须重力,可以飘忽点缀而就,便于此技说梦。写《黄庭》数千过了,用圆锋笔,香象力(香象:佛教故事中一种大力的象),竭诚运腕,肩臂供筋骨之输,久久从右天柱涌起,然后可语奇正之变。
傅山提出了“作小楷须用大力”的概念。他说的力量不是一般的大,而是“如千斤铁杖柱地”的“香象力”。香象力为佛家语,香象是佛教故事中的一种大力的象,可以打败敌人的千军万马,香象力比喻非常大的力量。毛笔尖小而软,要把这么大的力量集中在小小的笔尖上,写出有力度的小楷,不经过艰苦的锻炼功夫是不可能达到的,所以傅山说“写《黄庭》数千过了”。要临写王羲之的《黄庭经》数千遍,这是傅山对后人练习小楷的要求,也是他少年时代苦练小楷的真实写照,这是何等惊人的功力。
他认为写小楷不但要“竭诚运腕”,使用指力和腕力细心地书写笔画,还要用肩力和臂力做腕力的后盾,可谓用全身之力著于笔尖。这样写出字来,怎么会飘忽、柔弱呢?有了这样的力度,方可谈得上在字法、结构和笔画上求变化。
这册小楷《金刚经》5000多字,写得笔笔精到,一丝不苟。其结体自然,不事安排,活泼生动。左右结构的字任其宽,写得宽放扁平;上下结构的字任其长,写得伸展瘦长。其笔画方圆并用,自然流畅。竖画较粗,正如他说小楷的“柱笔著纸”一样,力度很强;横画较细,有的微弓,富有弹性。整体上字呈横式,醇厚朴雅,可以明显地看出钟繇、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的影响

楷书这种形式和草书有很大的不同。草书可以尽情外露地抒发书家的情感,张扬放大喜怒哀乐等各种强烈的情绪。读者可以明显地从一幅好的草书作品中感觉到书家想要表现的东西。楷书则比较含蓄,但它同样可以表达书家各种不同的情感信息。同样是精到的小楷,黄道周就义前所书的《后死吟诗卷》表现出来的倔强不屈的正气和傅山这卷《金刚经》的醇雅和浓浓的禅意,其中包含的书法家的不同情感是人人都能感受到的。

楷书在表现书家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上显然比草书困难一些,所以需要书家有更深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功力。楷书和其他字体一样都是中国书法艺术不可缺少的部分。这就是欣赏傅山小楷《金刚经》给我们的启示。

字体:对应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书体:对应欧体、颜体、柳体等。
草书,章草脱胎于隶书,今草的渊源则与楷书更接近。
从篆书入手。但与之相对,这种观点就不是从历史角度进行考量,而是从用笔运锋的角度出发,提出应该从篆书入手。这样的观点,显然更触及到本质,更具有探讨性。所谓运锋,其实是毛笔书法中的一个专门的说法。笼统来说,毛笔笔尖,就是笔的“锋”。众所周知,毛笔笔毛是软的,写字的时候,让笔锋落在应该出现的位置不容易。一般认为,在书写过程中,要尽量保证中锋运笔,这样才更容易使笔画具有力度感和质感。所以,有人就建议,先练篆书,可以更好地处理笔锋。练字和书写过程中,要重视笔画的力度感和质感,这方面我是极为认可的。而篆书在先秦、秦汉时期,多出现于青铜器、刻石之上,因而对书写出来的线条质量有极高要求。在篆书方面造诣深厚的书家,书写其它书体的时候,仍能做出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艺术效果。但是问题是,学提高线条质量,只能通过学篆书一种方法吗?
先学篆书的优势,是可以通过其它训练方法取代的。但是,先学篆书不方便入门的地方,我却还没发现有其它较有效的方法规避。因为篆书的字形和书写方法,与我们日常使用的楷体相差太远了。如果不是汉语言专业相关的书法爱好者,哪怕他练习超过一年,要正确写出篆字,很多时候都不得不求助于专门的篆书字典。因为字形相对陌生,那么我们在日常练习篆书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将有限的注意力更多地投放到字义之上,而减少了对书写本身的关注。
也就是说,要学习一样新的东西,那么这项新的东西与旧的已掌握的东西,越相近,所具备的共同元素越多,我们就越容易学会。无可否认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在这个印刷品和电子产品爆炸的社会,我们接触得最多的,一定是正楷写成的文字。那作为一项新习得的技能的话,与之最相近的,一定会是楷书。

行书要求的牵丝映带,轻 重快慢的变化,是很难达到要求的

行书在运笔上,对楷书进行了简化,使之更具流动性。因此,没有楷书的底子,直接进入行书的学习,会导致对基本笔画理解不够

颜真卿:

流传于世的作品颇丰,而前后期书风有所不同。一般被认为其晚年所书《颜勤礼碑》艺术价值高,临习者亦众。但颜真卿晚年作品更注重气韵,运笔偶有随性处,初学者不一定能把握其精髓。所以更建议以其早年作品《多宝塔碑》入门。
该贴法度森严,点画凝重有力,结构中正稳健。

柳公权:

与颜体并称“颜筋柳骨”,柳公权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玄秘塔碑》《神策军碑》两碑。
其笔画瘦劲硬朗,结字峻峭有神采。两碑风格有所不同,而《玄秘塔碑》尤能体现柳体骨力之精妙。初学者两碑入门均可。若临《玄秘塔》亦应参看《神策军》,以免抓不住主要特征,写得生硬死板,没有灵气。

欧阳询:

代表作为《九成宫醴泉铭》。字形修长挺拔,结体严整肃穆,平正中见险绝,时有匠心独运之妙笔,气度雍容而不失灵动。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计算机字体“楷体_GB2312”,就是以欧体作为蓝本的。因此一般人在接触到欧体字的时候,都会有种仿佛自幼熏陶而成的亲切感,入门会更快上手。
更新于 2017-02-2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