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辞格例句(三)

作者:轩雨潇然

丙类 词语上的辞格

一、析字

字有形、音、义三方面把所用的字析为形、音、义三方面,看别的字有一面同它相合相连,随即借来代替或即推衍上去的,名叫析字辞。

(一)化形析字

变化字菜的析字约可分作三式:

1、离合,即离合字形。

如:“一个”就是我,就是你,就是毛厕里的石头,就是你所可爱的清风明月工资及一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就是你所可憎的污垢秕糠及一切蛇狼虎豹政客丘八。(科学与人生观,一些个新信仰的宇宙观与人生观)“丘”“八”两个字合起来成一个兵字。再如:张俊民道:“胡子老官,这事凭你作法便了。做成了,少不得言身寸。”王胡子道:“我那个要你谢……”(儒林外史三十二回)“言身寸”三个字合成为谢字。

2、 增损,即增损字形。

如:紫芝道貌岸然:“都已饮了,说笑话罢。设或是个老的,罚你一杯。”玉儿道:“就从我的姓上说罢。有一家姓王,兄弟八个求人替起名字,并求替起绰号。所起名字,还要形象不离本姓。”一日,有人替他起道:第一个,名唤王主,绰号叫做硬出头的王大。第二个,名唤王玉,绰号叫做偷酒壶的王二。第三个,就叫王三,绰号叫做没良心的王三。第四个,名叫王丰,绰号叫做找铁枪的王四。第五个,就叫王五,绰号叫做硬拐弯的王五。第六个,名唤五壬,绰号叫做歪脑袋的王六。第七个,名唤王毛,绰号叫做弯尾巴的王七。第八个,名唤王全,这个全字本归入部,并非人字,所以绰号叫做不成人的王八。(镜花缘八十六回)

3、借形,即假借字的形体。

如:陆通明世居洞庭。有吴某客于山,往来颇狎。一日,陆内人临蓐,吴讯曰:“曾弄璋未?”陆曰:“昨暮生一女,已溺之矣。”吴嘲其讳曰:“先生极明,此事欠通了。”陆讶之。吴曰:“岂不闻溺爱者不明耶?”(褚人获坚瓠四集三)

如:“有人将虞永兴手写尚书典钱。李尚书选曰:“经书那可典?”其人曰:“前已是尧典舜典。”(朱揆谐噱录)

(二)借音析字

即谐合字音的析字。

1、借音

如;高祖从东垣还,过赵。贯高等乃壁人柏人(欲杀之)。上过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柏人。——柏人者迫于人也。——不宿而去。

如:南京风俗,但凡新媳妇进门,三天就要到厨下收拾一样菜发个利市;这菜一定是鱼,取“富贵有余“的意思。(儒林外史第二十七回)

2、切脚

如:伯棼射王,汰舟及鼓跗,着于丁宁。(左传宣公四年;杜注:“丁宁,钲也。)

如正忧坐客寒无席,遗我新蒲入突栾。(王廷珪宁公端惠蒲团诗)

3、双反

双反就是顺倒双重反切的简称。

如:先是文惠太子立楼馆于钟山下,号曰东田。东田,反语为颠童也。武帝又于青溪立宫,号曰旧宫,反之穷宫。反之穷厩也。至是郁林果以轻狷而至于穷。(南史郁林王纪)

如:或言后主名叔宝,反语为少福,亦败亡之征去。(南史陈后主纪)

(三)衍义析字

1、代换。即换话达意。

如:曰若稽古帝尧,……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九,百九昭明,协和万邦。……允釐百工,庶绩咸熙。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帝曰:吁,嚚讼,可乎?(书经尧典)

代换为:帝尧者,……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九,百九昭明,合和万国。……信饬百官,众功皆兴。尧曰:谁可顺此事?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尧曰:吁,顽凶,不用。(史记五帝本纪)

2、牵附。即随语牵涉。

如:宝玉道:“等我回去问了是谁,教训教训他就好了。”黛玉道:“你的那些姑娘们,也该教训教训,——只是论理,我不该说。今儿昨罪了我的事小,倘或明儿宝姑娘来,甚么贝姑娘来,也得罪了,事情敢不大了?”(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宝贝二字意义相连所以牵附到一起。

3、演化

如:开皇中,有人姓出名六斤欲参(杨)素,赍名纸至省门,遇(侯)白,请为题其姓,乃书曰“六斤半。”名既入,素召其人,问曰:“卿姓六斤半?”答曰:“是出六斤。”曰:“何为六斤半?”曰:“向请侯秀才题之,当是错矣。”即召白至,谓曰“卿何为错题人姓名?”对云:“不错。”素曰:“若不错,何因姓出名六斤,请卿题之,乃言六斤半。”对曰:“白在省门仓卒无处觅称,既闻道是出六斤,斟酌只应是六斤半。”素大笑之。(太平广记二百四十八引启颜录)

二、藏词

要用的词已见于习熟的成语,便把本词藏了,单将成语的别一部分用在话中来替代本词的,名叫藏词。

1、因成语藏

如成语中有:友于兄弟(书经君陈篇)、贻厥孙谋(诗经文王有声篇)、周余黎民(诗经云汉篇)、日居月诸,胡迭而微(诗经柏舟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第五十章)、三十面立(论语为政篇)

修辞现象有:

“友于”代兄弟——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陶渊明庚子岁从都还诗)

“贻厥”代孙——溉孙荩早聪慧。溉每和御诗,上辄手诏戏溉曰:“得无贻厥之力乎?”(南史到溉传)

“倚伏”代祸福——鬼神只瞰高明室,倚伏不干栖隐家。(徐寅招隐诗)

2、因俗语藏

如:下马威——风;牛头马——面。

3、因歇后藏

如:围棋盘里下象棋——不对路数。猪八戒的脊梁——无能之背。

4、藏字组合

如:吴中黄生相掀脣,人呼为“小典窍嘴”。读书某寺中,一日,寺僧进面,因热伤手忒地,黄作歇后语谑之曰:“光头滑——,光头浪——,光头练——,光头勒——。后面藏的字是“面汤抻忒”也。僧亦应声戏曰:七大八——,七青八——,七孔八——,七张八——。后面藏的字是“小黄窍嘴”四字,黄亦绝倒。

三、飞白

明知其错故意仿效的,名叫飞白。所谓白就是白字的“白”。

1、记录的——这是人有吃涩、滑别的语言,就音效地吃涩、滑的语言记录下来。如尚书顾命篇:“奠丽陈教则肄肄不违,用克达殷集大命。“

江声尚书集注音疏说:“肄,习也;重言之者,病甚气喘而语吃也。”

史记高帝本纪:“五年,诸葛亮侯及将相相与共尊汉王为帝。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便便”和“肄肄”都是直录吃涩语言的实例。

2、援用的——这是人有吃涩、滑别的语言,就援用吃涩滑别的语言去取笑。如聊斋志异(三)嘉平公子篇记嘉平某公子不通广义:“一日公子有谕仆帖,置案上,中多错误。'椒’讹'菽’,'姜’讹'江’,'可恨’讹'可浪’。女见之,书其后云:何事可浪,花菽生江;有壻如此,不如为倡。

红楼梦第二十回“宝玉黛玉二人正说着,只见湘云走来笑道:“爱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玩,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黛玉笑道:“偏你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上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谨该你闹么爱三了。”宝玉笑道:“你学惯了,明儿连你还咬起来呢。”……湘云笑道:“我只保佑着,明儿得一个咬舌儿林姐夫,时时刻刻,你可听爱呀厄的去!”除最后一个爱字另有含义,所有爱字都是“二”字的转音。

四、镶嵌

有时为要话说得舒缓些或者郑重些,故意用几个无关紧要的字来找长紧要的字的,我们可以称为镶字。镶字以镶加虚字和数字为最常见。

如:汉书叙传:“荣如辱如,有机有枢。”荣辱镶上两个如字。

如:保典卷四:“这个其容且易。”

“瞎话”镶“三四”——瞎三话四;

“对面”镶“三六”——三对六面;

“平稳”镶“四八”——四平八稳;

“接连”镶“二三”——接二连三;

“乱糟”镶“七八”——乱七八糟。

至于嵌字,是故意用几个特定的字来嵌入话中,比较不容易用得自然,所以用处也就异常地少。只在诗词歌典小说中,偶然一见。如: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见乐府诗集,嵌“东西南北”四字。

又如水浒传第六十回:“芦花滩上有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义到尽头原是命,反躬逃难必无忧。”嵌“卢俊义反”四字。

将两个并列或对待的双词间错开来用的拼字法,看来可以算是介在镶嵌之间的一体,这却在各式的语文中用得极多。如“详细情节”说成“详情细情”。

再如:两个丫头,川流不息地在家前屋后走,叫的太太一片声响。(儒林外史第二十七回)

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之一)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诗)

五、复叠

复叠是把同一的字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的辞格。

(一)复辞  即同一字中间有别的字隔离,或紧相连接而意义不相等的,名叫复辞。如:

1、知这灾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篇)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篇)

4、故有生者,有生生者;有形者,有形形者;有声者,有声声者;有色者,有色色者;有味者,有味味者。(列子天瑞篇)

(二)叠字  两个相同的字紧相连着,意义也相同的叫叠字。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词)

2、侧着耳朵儿听,蹑着脚步儿行,悄悄冥冥潜潜等等,等我那齐齐整整,嬝嬝婷婷,姐姐莺莺。(西厢记酬韵)

3、晚霞飞,西窗外;窗外家家种青菜。天上红,地下绿;夕阳落在黄茆屋。屋顶的炊烟——丝丝,袅袅,团团,片片——直接上青天。(佚名氏西窗晚望)

再如:随便——随随便便;

许多——许许多多;

客气——客客气气;

高兴——高高兴兴;

大方——大大方方。

六、节缩

节短语言文字,叫做节;缩合语言文字,叫做缩。节缩都是音形上的方便手段,于意义并没有什么增减。

(一)缩合

1、不可有时缩合为叵。如后汉书吕布传:布目备曰:“大耳儿最叵信。”

2、何不有时缩合为盍。如论语公冶长:“子曰:'盍各言尔志。’”

3、奈何有时缩合为那。如左传宣公二年:“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

4、之于或之乎有时缩合为诸。如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二)节短

节短普通也是急说急读的结果。

1、吕氏春秋内含六论、八览、十二纪,有时节为吕览。太史公自序及报任少卿书:“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2、勃海碣石有人节为勃碣。史记货殖传:“夫燕亦勃碣之间一都会也。”

3、巴郡宕渠县有人节为巴宕。汉书王莽传:“成命于巴宕。”

4、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常节作黄散。晋书陈寿传:“杜预复荐之于帝,宜补黄散。

5、现代语中计划生育委员会,节缩为“计生委”。

七、省略

话中把可以省略的语句省略了的,名叫省略辞。

(一)蒙上省略——上文有过的词,下文便省略了。

1、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择其善者)而识之。(论语述而篇)

2、楚人为食,吴人及之。(楚人)奔,(吴人)食而从之。(左传写公四年)

3、若是死时,我与你们同死;活时,同活。(水浒第二回)

(二)探下省略——这与前类相反,上下同有的词不留上文却把上文先省略了。

1、七月(蟋蟀)在野,八月(蟋蟀)在宇,九月(蟋蟀)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豳风七月篇)

2、夏后氏五十(亩)而贡,殷人七十(亩)而助,周人百亩而徹。(孟子滕文公上。

八、警策

语简言奇而含意精切动人的,名为警策辞,也称警句,以能像蜜蜂,形体短小而有刺有蜜,为最美妙。

(一)是将自明的事理极简练地表现出来,使人感着一种格言味的。

1、事实是事实。(与幼小者)

2、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左传宣公十五年)

(二)将表面上两两无关的事物,捏成一句,初看似不可解,其实含有真理。

1、墙有耳,伏寇在侧。(管子君臣篇)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白起王翦传赞)

(三)话面矛盾反常而意思还是连贯通顺,可以称为“奇说”“妙语”的一种警策。

1、善游者溺,善骑者堕。(文子符言篇)

2、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原道)

3、打是疼,骂是爱。(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

九、折绕

有话不直直截截的说,却故意说得曲折,缴绕的,名叫折绕辞。

(一)求语言婉转

1、“小栓的爹;你就去么?”是一个老女人的声音。……“唔”,老栓一面听,一面应,一面扣上衣服;伸手过去说:“你给我罢。”(呐喊药)所谓小栓的爹,就是华大妈叫的丈夫老栓。

2、(吴王夫差赐伍子胥死。子胥)将死曰:“树吾墓檟,檟可材也,吴其亡乎?”(左传哀公十一年)所谓檟可材也吴其亡乎,就是说吴不久将亡。

(二)为讽刺戏谑

1、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注里说:“孔子自少以知礼闻,故或人因此讥之。”所谓“鄹人之子”就等于现在说什么什么老什么老一类的话。

2、扛丧鬼看见,吓得面如土色,忙问道:“这是什么鬼?为着何事?被谁打死的?”有认得的说道:“这是前村催命鬼的酒肉兄弟,叫做破面鬼。正诈酒三分醉的在戏场上耀武扬威,横冲直撞的骂海骂山,不知撞了荒山里的黑漆大头鬼,恰正钉头碰着铁头,两个牛头高,马头高,长洲弗让吴县的就打起来了。可笑这破面鬼枉自长则金刚大则佛,又出名的大力气,好拳棒,谁知撞了黑漆大头鬼,也就经不起三拳两脚,一样跌倒地下,想拳经不起来了。”(何典二)所谓“跌倒地下,想拳经不起来了。”就是说死了。

(三)为增强语意

1、心理、意识等等是物质的最高产物,是叫作人的头脑的一块特别复杂的物质的机能。(列宁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第四章)所谓“叫作人的头脑的一块特别复杂的物质”的机能,就是说“人脑”的机能。

2、杞子自郑使人报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所谓“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就是说他老昏。

(四)为文饰辞面

1、“画饼”就是我的午餐。(就是说午餐无着)

2、让你睡下去梦见古来一切的饿死鬼罢。(就是说让你睡下去饿死罢)

十、转品

说话上把某一类品词移转作别一类的品词来用的,名叫转品。

1、彼白而我白之。(孟子告子篇)

这里第二个“白”字是从第一个“白”字带出来的,百第一个“白”字为形容词,第二个白字为动词这用为动词的“白”字是一个转品辞。

2、公若曰:“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

“吴王我”意思是说教我做吴王,是把名词转作动词用。

十一、回文

回文也常写作廻文,是于转品之外,极求词序有回环往复之趣的一种措辞法。

(一)上下句回文

1、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老子二十七章)

2、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五十六章)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八十一章)

4、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同上)

5、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同上)

(二)文字回文   

仁智怀德圣虞唐,真志笃终誓穹苍,钦所感想忘淫荒,心忧增慕怀惨伤。

伤惨怀慕增忧心,荒淫忘想感所钦,苍穹誓终笃志真,唐虞圣德怀智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