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故事】莘村十三村,自古隐逸地

  莘村十三村  

自古隐逸地

作者  | 聪 丛

摄影  | 青菜苗

航拍  | 山水尤

莘村岙 航拍

莘村岙

宁海城里向西,过山河岭,约十里处,是为辛岭,现属跃龙街道。

莘村岙,位于原辛岭乡西北部。境内莘山环绕,源于癞头岩南麓的清溪曲曲,谷地腹大口小。旧时尚有古道经蔡家岙可通黄坛。

除潘氏迁于宋末元初,其余王、金、夏、娄、赵等姓均于明朝中期相继内迁。岙内隔路为族,跨溪成村,人烟稠密,鸡犬相闻,旧时有莘村十三村之说。

如今这十三村归为莘村一个行政村,下设莘王、木勺丘、坑里、格水、塘尾巴五个自然村。

01

横岭弯弯似象鼻

自辛岭路口沿溪而入,至干溪村,遇小桥而渡,拐过如同弯弯象鼻的横岭头,豁然洞天,方见莘村岙其踪。

相传罗隐走到这横岭路廊,张口道吉言:“莘村上宫庙,锣马哗哗叫。”路廊里老人听了面露不悦。一问原因,原来他们上代是京官,遭奸臣陷害,逃到这里,告诫后代不要做官。罗隐见状,急忙改口:“莘村上宫庙,箍桶嘭嘭叫。”老人们听了,都展颜笑了。毒舌罗隐口封后,箍桶成了莘村岙世代相传的主要糊口手艺。

传说虽无考,却也昭示着即将走进的这个山岙定是一方隐逸避世之地。 

横岭 航拍

镇守岙口的横岭庵初建于明代。十五年前,舟山的释智成师太前来驻庵修行,近年香火日益旺盛,正在翻新扩建之中。

不远处一缕禅香袅袅,上宫庙始终保持着简朴的原貌,作为福佑一岙的境主庙,由各个自然村每年轮流祭奉。

上宫庙

02

莘王自然村

外洋赵氏,王家王氏,霞挂山王氏,

三角地娄氏,大屋娄氏

莘村岙 航拍

转过横岭入目即是外洋,这里的赵氏与百亩洋同出一脉。解放初期半数村民闯荡在外,以篾作为业,最终安家甬城。近年又有部分迁居城内乌石小区,故留守者已不多。这小小的村落正是文坛颇负盛名的赵福莲老家,文曲星洒落赵家,兄妹三人均是能文善墨的才子才女。

外洋村景

莘王村王氏源出城西集良亭,始祖挹公于明正统十年(1445)始迁岙口横岭,因见斜阳正好,挂于山头,心生暖意,遂择向阳处移居,取名霞挂山,随着人丁渐增,王氏又隔溪析居山下为王家。诗意地名,今异化为霞家山或下家山。

王氏古居霞挂山村景

王家祠堂在王新苗、王小官等一群热心人的操办下正在重建中。老祠堂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至今已有272年历史,缑城梦园龚景山为其时文坛泰斗,题赠楹联“派衍画堂剡水渊源流浦水,支分槐里台山气脉到莘山”。

相传“王家祠堂花啼啼,十年九年勿做戏”,素闻孔庙因喜读圣贤书,故不做戏文。而勿喜闹猛的王氏家族虽未有中举者,也是代有读书人。

翻开莘村岙的族谱,王氏无疑是最有文化底蕴的,莘村十二景妙诗颇多。嘉庆年间王步曾先生筑有耕莘轩,小天井植以四季花卉,两边耳房即是儿曹读书处,先生以伊尹耕莘处自喻,亦耕亦读,有《耕莘轩铭》存世。

正在重建中的王家祠堂

三角地娄氏祠堂办过小学与初中,留下了一代人的心路履痕。我曾在这读过一年的书,其间我遇到了严如慈母的胡云淑老师,打下了扎实的文字功底。彼时蒸饭的同学需自带柴禾交给食堂,年少的我挑着老乌头一样的一担干柴,从百亩洋翻过水洋岭,已是肩胛向下弯。

三角地娄氏祠堂 

木勺丘自然村

格屋娄氏,里罗坑赵氏

木勺丘娄氏

木勺丘村景

明成化末年(1487)交山岙楼(今三门)娄氏善毛公因“世遘阳九,身处羁绊”,卜宅罗冠岭南麓的金家岙村。当年先祖到底遭受了何等磨难,以致捐弃桑梓,举家搬离原籍,未有详载。之后,娄氏三子四侄就近析壤,花开越岭,果结七支,散居于莘村岙内,人丁以木勺丘为旺。

木勺丘村有地如盛水的木勺,故名。我赵氏始祖诸才公源出临海贵溪,与娄氏同时迁至岙内,择邻而居,如今赵姓里罗坑祖居地因人丁不多,已然与娄氏合为一村。

村巷之中,见小门小院幽静古朴,青竹傍墙,春联艳红,年味尚存,不由心生欢喜。木门启处,石子道地,茶室雅致,小画环挂,方知这是华东师大设计学院副教授娄文冰家小院,俗名为稻桶屋。

“稻桶屋”小院 

行走岙间,若遇到上年纪的老人,聊起他们年轻时的经历,几乎都干过两件事:在家箍桶,去江西等地削洋纱棍(纱管的原坯)。

莘村岙自古出木匠,多是惯使斧头的好手。纺织器材厂就此大量招收木工,于是“削洋纱棍”成了这一带的重要副业,八十八岁的娄道方老人忆及他的父亲已涉及此行,算来历史应有百年之久。

娄能华的父亲娄森贤是当年组织外出削洋纱棍的带头人之一。每年正月十四一过,这一岙的男人就捏着乡里开的介绍信,带着简单的行李,别妻离子,招呼着出门。坐汽车转火车,到江西、福建乃至广西的原始森林,常年埋头于枯燥的木工活。

娄道方老人当年箍的脚桶 

“嘭嘭” 箍桶声曾在这个山岙回荡数百年,父传子、师传徒,几易星霜,如今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老人难舍这门祖传手艺。可喜的是在木勺丘还有一位叫娄成杰的年轻一辈仍在操持着这一行业,不同的是祖辈都是肩挑四方行卖,而他是通过接单发货。

木勺丘村口

坑里自然村

潘氏

坑里村口古枫 

岙内居东北角的坑里潘氏原住城内上隍,见莘村东侧诸峰林壑尤邃,望之卓然,两水西流,双峰挺秀,因深爱其地,遂于宋末元初析居于此。

村前高高的巨枫,彰显着古村特有的风范。潘氏偏隅于此,山水既佳,寿星亦多,上下九代族长均高寿至九旬。

坑里村景

岙内箍桶(俗称揫桶)就始于这个潘氏家族,初时讲究个传内不传外,之后才传至木勺丘与王家。近八旬的潘崇连老先生忆起当年那是家家箍桶,上双峰削板,逢城内三六九市日行卖,甚至结伴经港头至岳井象山兜售。“斧头口,口对口;锄头口,供千口。”虽箍桶一年做到头,日子却仍旧过得十分清苦,遇荒年时,一只猪水桶最多只能换回一升米。

箍桶场景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坑里有位妙山太婆因儿子体弱,特建里庵一座,福佑儿子安康。孰料岙内强权争产,妙山太婆以小脚之躯,断手盟誓,官司从宁海一直打到台州府,坚持打了十八场,最终维护了产权。后人敬其意坚,塑像奉之堂前。

潘氏迁于干溪的新居

二00八年,在坡地上生活的坑里人终因空间太为狭窄,加上地质灾害之隐患,整体搬迁至岙外干溪居住。潘银江担任了十余年的大队干部,他说自己恋旧,难舍这片土地,仍喜欢住在潘氏祠堂边上的旧宅。这一方闲置的恬静之地若是有心之人能略加经营,将之改造成农家民宿,定当招人钟爱。

坑里村景 航拍

塘尾巴自然村

金氏与娄氏

塘尾巴村口古樟 

岙之西北有塘尾巴村,因处岙之尾端,且村中有一口山水汇成的池塘,故名。

穿过村中石牌坊,遥见巨樟两棵,迎客于村口,树冠蔚然,斜伸于幽绿的水塘之上。有了这两树一池的衬托,这个小小的村落顿生古朴幽静之意。

塘尾巴村景

翻看塘尾巴金氏族谱,意外窥见金谱所载先祖名讳与生卒,竟与宁海檀树头、下洋周等地周氏高度吻合。经初步考证,南宋时金氏自台州移居薛岙上蒲,至明朝因遇海盗掳掠,兄长普惠公的妻子守节跳海,他在伤怀之余,于慈云寺削发为僧;弟普洪公始住黄獠山岗,积银五十两,购得胡氏屋址,其时或改周姓为金姓,隐存于莘村岙。回望金氏先祖隐忍艰辛的迁移史,令人唏嘘。

百亩洋与塘尾巴隔山为邻,山水相依,今受邀专访,村内有关九井寺典故、与孔墉先生相关的佳话以及交通站烈士的事迹将于下期另篇专述。

塘尾巴村景 航拍

格水自然村

上田夏氏,下田夏氏、丁氏,田洋娄氏

格水上田村景 

夏氏祖先世居余姚,为官奉化,游经西店双山择石孔头而居。至第七世家拥有十八对渔船,不幸出海罹难,倾家荡产。所雇船员家属日夜哭扰,不得已避居大里夏家岙,仍被追扰不已,无奈只得复迁莘村岙上田。康熙年间,夏姓祖上复以经营白油生意起家致富,造就三台石板明堂。

夏氏祠堂

我赵氏祖先自明朝成化年间居岙内里罗坑,夏氏发迹后,赵氏先祖受雇打理白龙潭坑的田地。因过水洋岭往来不便,征得夏家同意,在田侧搭棚落户,之后析居发族,这夏氏于百亩洋赵氏实有知遇之恩。

新屋道地的千工床

格水村的下田有个新屋道地,系这一岙最好的大木师傅夏生土老宅,这道地人气还颇旺,户户房内均有祖辈亲手打造的千工床。1963年新屋落成之时,民国时宁海书法名家赵惠青先生正在百亩洋主修赵氏宗谱,房主慕名礼请题写门楹。“岭上梅开五福,庭前竹苞三多”,近半个世纪过去,墨宝尚存。

03

罗广寺

沿木勺丘村而上,或步或车,可至罗冠岭(古称峨冠岭)。

罗广寺雪景

罗冠岭是金家岙与莘村岙两地相接往来要道。彼时黄獠山到罗冠岭一带森林苍茂,走兽出没,饿急了,会下山觅食,甚至大模大样地在金家岙村巷之中行走。金家岙人无奈将秤锤用火炙热,以食物裹之,从楼上投掷,虎急切食之,即便如此,仍吓不走这些山中饿兽。听说白峤岭头原本也有虎患,只因赵公元帅镇守,故而行人往来平安。两岙主事者商议后,特延请“伏虎玄坛赵公元帅”神石牌位供奉在正乙玄坛殿之中,以祈驱兽安民。

农历三月十五日

赵公元帅神诞庙会盛况

罗广寺古戏台

赵公元帅,即财神爷赵公明,传说他能祛病禳灾,又能主持公道,买卖得利,乃成为财神。赵爷殿中门彩绘门神,戴平天冠,银须白发,褒衣博带,仙风道骨。戏台三面敞开,藻井分八层,层层收缩。

农历三月十五日,为赵公明神诞,罗冠岭上的罗广寺庙会甚盛。旧时戏庆庙会历三昼夜,两岙分定戏资十一结(莘村七结,金家岙四结),轮流各值一年。观戏时女子于两厢,男子居中立,条规分明,盛况空前。

罗冠岭当为邑西佛源道宗享誉之胜地,罗广寺现今住持是年轻的界铭法师。

04

夏孟长先生

夏孟长老先生的书房窗外

来到莘村岙,想了解这个岙的前世今生,有一位老先生不得不见,那就是格水村上田的夏孟长老先生。久闻夏先生之才气,去年数次登门拜访,聊起方圆的人文典故,言之不尽,每每至晚方归。 

夏先生的父亲识文断字,昔日为莘村岙一岙保长,受父亲的影响,夏先生同样热心于族内之事。

夏先生年轻时随着务工大军出外削洋纱棍,整整二十八个春秋在森林间转悠,从事着枯燥的木工活。五十岁回乡那年,素来爱好乡土文化的他,师从族兄开始为附近家族修谱。

他主修了三十余堂谱,均是一笔一划以毛笔工正书写。一生操劳之下,如今儿孙孝顺,正思量捡起书籍,怡乐晚年。不想前年身染微恙,幸好锻炼有方,恢复良好。

二十余年修谱生涯,阅尽千古人生。上田村依山而筑,夏先生家的屋基由石垒起,建在视野开阔的高处,他于庭内筑起小书房一间。淡淡白梅斜伸窗前,夏先生伏案阅卷,眼里满是睿智与达观。

夏孟长先生书房照

05

岙之隐逸,人也长寿

源于癞头岩的溪流 

我的老家在辛岭百亩洋,只因深爱淘古,连续两个月的周末前去附近的莘村岙坊间走访,倾听老人口述最草根的故事。人文虽荟萃,苦于篇幅所限,只能摘录选登如上。

2月24日又是一个周末,在收笔之前我随摄影师再次走进莘村岙,无人机在天空游览烟云古村,这几日正是播种洋芋的最佳季节,村民大多下地去了。

一位老婆婆捧着一小篮起火的木杮,迎面走来,我附耳轻问高寿几何,她好脾气地笑答:“妹呵,我活得够长了,今年94了。”

隐逸之地,寿者亦多,据说仅莘王村一带就有十余位九旬以上的老人,百岁陈宝花老婆婆生于1919年,自城内水亭庙嫁到莘村,如今生活仍能自理,思维还相当清晰,她盛夸着现在的日子好,婉拒着我们的手提水果。给寿星抓拍了几张,最终考虑不上传,或许不打扰,就是最好的祝福,愿老人们安康多福。

于老人如此,于这原生态的莘村岙亦然。于是我悄悄地来,静静地走,只留下文字些许。

采风时间:2019年1-3月

口述:夏孟长 王新苗 王小官 王有明 金德来 潘银江 潘崇武 潘崇连 娄道方等

鸣谢:摄影师青菜苗与山水尤,起早落夜七进莘村岙义务拍摄,为的是抓拍最美的景致。

采访地:莘村岙坊间

莘村故事,请继续收看,如有更多典故,请于文末留言,或加微信号zcf106zcf讲述。

1:莘村十三村,自古隐逸地

2:莘村塘尾巴金氏,五百余年姓氏之谜

3:莘村上宫庙,箍桶嘭嘭叫

第四期

我们步入村堂,那里有珍贵的民间瑰宝

我们设法记录,这些神秘而久远的典故

《一村故事》栏目|聪丛

照片|青菜苗   山水尤 西湖雨

审核|浩海紫烟

聚焦文化工作室出品

(0)

相关推荐

  • 【兰溪祠堂】 坞口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坞口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坞口楼下厅位于兰溪市黄店镇坞口行政村坞口自然村中部,坐东朝西,建筑面积81.9㎡.现存三开间,清晚期建筑. 坞口楼下厅为砖木构楼屋,楼下明间用四柱,以月梁承 ...

  • 【流星雨文化】莘畈学岭头村见闻

     莘畈学岭头村见闻 2021年1月31日,我跟着黄飞军老师来到莘畈水库.在水库农庄赵依群老总处吃过中饭,就王塔石乡方向开车. 开过水库,在水库下面的这个村子就是学岭头村. 村边的公路旁立有仿古砖砌成的 ...

  • 番禺古村

    化龙镇位于番禺区的东北部,塘头村在化龙镇中心的旁边,最值得一看的是後山黄公祠,号称番禺的"大三巴",因为只剩一个门楼了.莘汀村离塘头村只有2公里,最有看头的是十分气派的屈氏大宗祠, ...

  • 假语村言,真士隐逸

    一切诸经,皆不过是敲门砖,是要敲开门,唤出其中的人来,此人即是你自己. 我目前只看了前面三章,尤其第一章,提纲挈领的一部分,后面的剧情也略知一二,比如黛玉葬花,贾宝玉不认真考取功名,终日在闺房和女子厮 ...

  • 游埠周门行

    游埠周门行 2015年4月25日,受何寿松之邀,我约同学胡志均开车,同行的还有潘宏林,吴社卿5人. 我们早上8时整准时出发,因丹溪大道为做地下通道进行封道,我们便从振兴路前行. 车子经过伍家屿.中洲, ...

  • 【家训家风】 走进横溪镇胡宅村:《蜀山胡氏宗谱》载有家训八箴

    走进横溪镇胡宅村:<蜀山胡氏宗谱>载有家训八箴 2017年正月廿九日,公历2月25日,也就是农历正月的最后一天. 天气正是雪后(小雨夹雪)的一个晴天,我们约好了金华的胡贡堂老先生,与胡志均 ...

  • 丰县一名村妇在野外坠井,坚持四夜五天后,被刨红薯的老人救起!

    图文:程守忠 三十年前,机井在乡村的田间还是随处可见的.那时它主要被村民们是用来浇灌庄稼. 时过境迁,如今一些机井依然还在原地,但殊不知,它们有可能会成为"吃人之井".近日,在丰县 ...

  • 【家规家训】 走进永昌街道溪童村:马落塘颖川陈氏有家规

     走进永昌街道溪童村:马落塘颖川陈氏有家规 溪童村位于永昌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南5500米.村民委员会驻溪童自然村,村以驻地得名.全村以水田为主,区域面积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71亩.下辖溪童.祠堂脚.马 ...

  • 【一村故事】双水村,潘天寿外婆家

    作者:聪丛 摄影:山水尤 双 水 村 YUELONG  NINGHAI 周 宅 西出宁海第一村,双水村即将换新颜了,却不知这简朴庙宇.烟雨古宅将安身何处? 双水村古风颇具,小小村落,清代四沿檐四合院一 ...

  • 【一村故事】五松村 朦胧坑

    五松村 朦胧坑 朱军校摄 梅林向西约七公里,有五松村.旧时属凤潭乡,今属梅林街道,现有265户,约850人.村处山谷之间,西南方有影潭山,海拔约800米,有西溪古道可通黄坛. 西与深甽南溪毗邻,南与辛 ...

  • 【一村故事】双水村葛太尉庙,可追溯至1539年前的南北朝

    挽留双水村的古韵 故 事 葛太尉庙 文/聪丛 旧时出西门路廊,行约五里,有暗岩路廊,路当台宁孔道,往来行人,昼夜不绝.所谓里亭济众,功莫大于烹茶,向有善信于茶堂结缘,春秋无违. 暗岩有竹排可通港头,沿 ...

  • 【一村故事】莘村塘尾巴五百余年的姓氏之谜

      莘村十三村   自古隐逸地 作者  | 聪 丛 摄影  | 青菜苗 航拍  | 山水尤 莘村续篇:塘尾巴村 塘尾巴村位于莘村岙西北端,只因村处岙之里端尾处,村口又有一口由山水汇集的水塘,故名塘尾巴 ...

  • 【一村故事】削洋纱棍 莘村岙的百年副业

    作者:聪丛 摄影:青菜苗 莘村岙百年副业 莘村岙位于宁海原辛岭乡西北部,沿着一条如同象鼻一样弯弯的道儿绕进去,溪山相映,人烟稠密,竟是别有洞天.于村巷之中,任意拉住一位老翁,聊及他的前半生,无不与&q ...

  • 【一村故事】莘村上宫庙,箍桶嘭嘭叫

    作者:聪丛 摄影:青菜苗 箍桶记忆 莘村岙 初次踏进宁海西乡莘村岙还是正月未尽时,年味尚存,微雨暮冬,一枝红梅正盛开于溪旁,给宁静的山村增添了一丝闹意,主持重建王氏祠堂的王新苗老先生正闲坐于他的木匠工 ...

  • 故事《瓦窑坡村的那些事》董凯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到县残联给窦三应领取一台辅助器具. 到县民政局给王巨先办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低保残疾人生活补贴. 给苗玉叶捎红薯苗.菜 ...

  • 走进潦溪桥村;家训故事演绎一个古村的文化

            走进潦溪桥村;家训故事演绎一个古村的文化 2016年一个进入夏季的雨夜,这天是5月9日,我受浙江农林大学教授的邀请,冒着狂风大雨,由好友汤晓春开车,一同来到了潦溪桥村. 这天晚上,原定 ...

  • 清风雅韵莘畈祝村

    清风雅韵莘畈祝村 2021年1月31日,我与黄飞军老师来到了婺城区莘畈乡祝村. 祝村地处金华南山山麓,距金华城区40公里,杭金衢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北与汤溪镇接壤.莘畈溪.小源溪两大溪流穿村而过,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