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故事】廿里枫槎岗 好人搲黄胖

作者:苏其德

枫槎岭故事 望府村

 

走了半辈子的枫槎岭,而今虽已有40多年没走了,但对该岭的路况以及过岭的感受,至今记忆犹新。

枫槎岭,原是一市、七市一带群众赴县城的必经之路和交通要道,来往旅客常年不绝,该岭路面是用卵石铺就,宽约二米。沿途建有山王庙、枫槎岭头和枫槎岭脚等三座大路廊,还有三座小路廊(内塑有泗洲菩萨,称“泗洲路廊”),大小路廊错落有致,供过往行人避风雨和歇脚休息之用,这些设施不知始建于哪个年代?先辈们是经过精心设计和付出艰辛劳动的。

“廿里枫槎岗,好人搲黄胖。”这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一句俗话,说明枫槎岭陡峻而漫长,过岭又苦又累,一般人特别是少走山岭的人,都会望而生畏,怕走枫槎岭。而我们走惯枫槎岭的人,却倒另有一番感觉。

01

我家在七市村,外婆家等一些亲戚均在上、下枫槎村一带,因此我从十把岁到外婆家拜岁开始就走枫槎岭了,每年至少要走三四趟。小学毕业后到县城读书,几乎每星期回家一趟,连续走了四年。以后在县机关工作,回家探亲还是要走此岭。直到1977年越(溪)沙(柳)公路通车,我已经年过半百,才告别枫槎岭。这样,我约走了40年的枫槎岭,所谓走枫槎岭像“迈地栿(门槛)一样”,不知走了多少遍,虽也感到有些苦累,但年轻时像今天提倡的走步行山道一样,而是苦中有乐,累中有趣。

从我家出发过枫槎岭,经过下弯洞桥(石拱桥)和山王庙路廊,就开始上岭,坡度开始较平缓,以后逐步增大。两边山高林密,郁郁葱葱。过了上、下泗洲路廊和上弯洞桥,就到了一处以较大的岩石当路面的地方,叫“邋遢岩”。岩边有两块较平整的石块,可供人小憩。其旁有一小溪,流水淙淙,常年不断,清澈见底,无所污染,我们走渴了常在此喝几口冷水解渴。

到此,上岭的路已过半,但后面的路段陡峻,走起来更吃力。其中有段叫“百步峻”,是用石块铺成梯形的台阶,共有七八十级。至此,我们一些同伴常休息片刻,深吸一口气,再以比赛的方式,看谁一口气能走多少级?一般走不到一半就累了,在台阶上坐下来休息一会再走。过了百步峻,再走百来米,豁然开朗,岭顶在望,兴奋不已,皆大欢喜,故此地名曰:“欢喜岭头”。在此回头看看,群山连绵,此起彼伏,望不见村庄。其旁有一片竹林,内长大毛竹,周边是密密麻麻的黄竿小竹,既当篱笆,又产黄竿笋。其中住有一户人家,主人不知姓什么,人家都叫他“阿毛”,我们就叫他“阿毛叔”,他待人很和气。有一次我进去想买点黄竿笋,还没进院,那只大狼 狗几声狂吠后猛追出来,我被吓得转身就跑,再也不敢进去了。

接着,是一段没有坡度但很弯曲的泥石小道,是沿山腰而设,所以名称“横沿”。其左面是高山,但不长乔木,只有茅草和一些灌木丛,宜于放牧,阿毛叔饲养的两头小黄牛常放养于此;右面是层层梯田,经常有农民在此劳作。路边长满毛粟、毛楂等野果,如到它们成熟季节,沿路可摘满满一袋,边走边吃,别有风味。

走完二里许的横沿,就到了与一市方向上来的汇合点一一枫槎岭头路廊,此路廊共有三间屋,内设有长凳可坐,还有茶水供应。其厅内塑有五尊菩萨,两边各立着两尊,中间坐着一尊黑脸、凸眼、手握钢圈、足踏一只老虎的大菩萨,面目狰狞,凶相毕露,令人恐惧。我小时候经此很怕,不敢直视这尊菩萨。后听老辈人说,这菩萨叫“赵玄坛”,就是赵公元帅、财神爷,一些商家和普通人家都奉有此菩萨,祈求保佑财运亨通,招财进宝,多多发财。同时,赵玄坛也是为民除害的打虎英雄,所以塑着一副打虎的姿势。相传古时枫槎岭上屡有虎患,自塑此菩萨后,虎就销声匿迹了。听长者这么一说,觉得这是一尊好菩萨,我从此经过这里就不怕了,还常向这菩拜三拜或点三个头,以示尊敬,并祈望能保佑我一路平安,多交好运!

下岭比上岭轻松多了。我们年轻时代除冬季穿袜子外,其余三季均不穿袜子,只穿布鞋,脚底多汗,下岭时一滑一滑的,脚趾头挤着鞋尖隐隐作痛,每每脱掉鞋子,光着脚板走,反而觉得舒服。

约走了一半路程,这里的山坡上是一片杜鹃树,每年三四月份,杜鹃花盛开,姹紫嫣红,十分绚丽。我们常在此席地而坐,欣赏一会,再折上一把,边走边玩,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岭脚。

自上岭开始至枫槎岭脚,全程约需一个半小时。

枫槎岭头路廊

以上是我们年轻时代徒手或带点随身行李过枫槎岭的感受。如果挑着担子特别是挑着重担过枫槎岭,则完全是不同的感受了,我也是有深刻体会的。

02

那是1946年古历腊月26日,天气阴沉沉的,似要下雪的样子。我放寒假在家。早饭后,我家突然接到一个通知,要派人去一市挑“庄胥谷”(庄胥,是负责村庄收缴田粮的小官;庄胥谷,是其收田粮所得到的报酬稻谷)到城里孔庄胥家里。当时我父亲身体不好,家里又别无劳力,我年已十六,责无旁贷,就主动提出要去完成这个任务。父母亲一致反对说:“你是读书人,年纪又轻,从未挑过重担出远门,怎么吃得消?”经我再三说明,父母也别无办法,只得同意我去,并一再瞩咐我要向孔庄胥要求,只能挑四五十斤。

我拿了一双布袋和扁担、“短柱”(一根与人肩膀一样高的木棒,一端有个丫,挑担时放在另一只肩上撬住扁担,以减轻压力;挑累了用来拄住扁担,可休息一会),跟着同村的三位农民伯伯,一起到一市孔庄胥稻谷的存放处。称谷时,经我向孔庄胥再三要求,他同意我挑60斤(伯伯们每人100斤)。

上午九时左右,我跟在几位伯伯的后头,从一市出发。开始二三里平路,我不觉得吃力。寺前村一过,就开始上枫槎岭,挑了三四肩(短柱拄一拄称一肩)我就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越挑越重,迈不开步伐,俗话说:“百步无轻担”,那上岭更是“无轻担”了。到了较陡峻的路段,伯伯们也放慢了脚步,嘴里自然地呼起“啊唷”、“啊唷”的号子,那我连呼号子的力气也没有了,欲哭不能,欲罢不得,只得硬着头皮坚持着,使出浑身的力气,小步慢行,并要求领头的伯伯多拄几下......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拼搏,终于到了枫槎岭头路廊。我已精疲力竭,连忙放下担子,坐下来休息,先抖动抖动我那被汗水湿透而粘住身体的衣服,再看看茶缸里还有点水,也不管它已过了几夜,一连喝了两竹筒,真是“寒天喝冷水,滴滴在心头。”回头看看那尊赵公元帅,他好像睁大眼睛,鼓励我要坚持!要挺住!

在此休息10多分钟,汗已收止,但湿衣贴着身体冷丝丝的,还是上路吧!下岭时肩上的压力是轻多了,可是两腿像弹琴一样,抖动得很厉害,我怎么也控制不住。好不容易下了岭......最后完成了任务。

通过这次挑担过枫槎岭的体验,使我想起了我父亲青壮年时代,以挑“大桥脚担”(即从家乡给商人挑青蟹、蛏子等到奉化大桥再转运宁波)为主要家庭副业,每年要挑三四十趟,那是何等辛苦啊!祖祖辈辈的南乡人与城内进行物资交流,均是靠肩挑背驮过枫槎岭的,又不知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

别了,枫槎岭

今天,在越沙公路通车30多年后,枫槎岭隧道又已通车,一市、七市一带的群众彻底告别了枫槎岭,后代人根本不知道枫槎岭,更不懂得过枫槎岭,特别是挑担过枫槎岭的艰辛。为了给这已有逾千年历史的枫槎岭留点记忆,笔者特提此文以志之。

*

第9期

第6期             主持:聪丛

照片:山水尤 濯清涟 等

排版:聪丛

审核:浩海紫烟

聚集文化工作室出品

点二维码

关注文化宁海

👇

更多故事

请在文后留言

👇

(0)

相关推荐

  • 河南省冉氏村落

    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岗李乡冉村 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庄头乡郑二村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曹集乡冉庄村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白寺镇靳庄村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张集乡冉庄行政村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金华乡罗营村罗营 河 ...

  • 西华县赵姓村落

    西华县叶埠口乡洼赵行政村洼赵村 西华县叶埠口乡赵寨行政村 西华县叶埠口乡岗赵村 西华县叶埠口乡柳庄行政村赵庄村 西华县叶埠口乡后枣岗行政村 西华县艾岗乡铁炉行政村水牛赵村 西华县李大庄乡张五营村 西华 ...

  • 没人爱吃的西蓝花,有人种它年入几十万

    5小时前 种子这玩意儿,男生见了就乐,农民提了犯愁.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许多餐桌上常见的食材种子,其实都是"洋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们被外国人垄断,有时还能炒到天价. 这些种子 ...

  • 童年记忆(下):关南访亲

    本文作者:孙步荣 上期链接 童年记忆(上):探亲之路 我们出了火车站,有些分不清东西南北的我,懵懵懂懂地跟着父亲和刘伯伯走向一个土山坡,走走歇歇,上了山顶我们坐在一块平展的大青石上吃了口干粮,我环视山 ...

  • 河南有哪些地名因历史名人而得?

    河南地处中原,是我国古代历史活动的主要舞台.中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姓氏之根主要埋藏在河南. 据统计,有来源可考4820个汉族姓氏,源于河南的就有1834个.中国现在汉族100个大姓的人口占 ...

  • 廿里铜岭岗,后生走黄胖|周末去哪儿

    廿里铜岭岗 后生走黄胖 铜岭岗海拔210米,位于宁海县的桥头胡街道和茶院乡之间.自北往南,从上庙村至铜岭脚村,翻越整个铜岭的距离恰好是廿里.老话都说:廿里铜岭岗,后生走黃胖.             ...

  • 叶修德 | 民间故事:三个和荡和一个黄胖

    三个和荡和一个黄胖 文/叶修德 民间有言,小时出家叫和尚,青中年出家叫和荡,老年出家叫和杠.对和荡,民间历来嗤之以鼻. 和荡ABC 是未进牢监的牢监坯 十全十美的色中饿鬼 看到稍有美貌的妇人 碰撞一下 ...

  • 【地名故事】里范村有无地起楼台丞相范钟

    里范村有无地起楼台丞相范钟 里范村位于兰溪市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8000米.村民委员会驻里范自然村得名.村中有南宋范钟丞相故居遗址,南宋兵部尚书张从书家庙(今称张泽殿). 张泽殿坐落浙江省兰溪市兰江街道 ...

  • 【永州故事】宁远琵琶岗古村:明清湘南古文明史的活字典活化石

    [永州故事]宁远琵琶岗古村:明清湘南古文明史的活字典活化石 图文  陈瑜 "琵琶岗,琵琶岗,银子做栏杆"这是流传在宁远和亭镇琵琶岗古村的传说,可见当年这里富甲一方的程度.在湖南与广 ...

  • 肯通乡达如村“小温室”里的“大幸福”

    中国西藏网讯 在海拔4100米的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察雅县肯通乡达如村,4月份依然草色萋萋,时而万里晴空.时而雨雪飘飞.时而寒风凛冽. 当第一缕阳光披向寂静的达如村,村民洛丹已经在温室大棚里忙得" ...

  • 走进云山街道长塘后村:王里王氏为王佑后裔

    走进云山街道长塘后村:王里王氏为王佑后裔 云山街道长塘后行政村位于街道办事处驻地北8000米.村民委员会驻王里自然村,村以原大村落长塘后为名.地处三江冲积平原,区域面积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24亩 ...

  • 云山街道化里村:化里沈氏由义乌徙居兰溪

    云山街道化里村:化里沈氏由义乌徙居兰溪 云山街道化里行政村位于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北2500米.村民委员会驻外庄自然村,村以所辖自然村原名称化里.地处丘陵,区域面积1.3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35亩.山地 ...

  • 【香溪记忆】龙港村:十里长湖美丽家园

    龙港村:十里长湖美丽家园             香溪镇龙港村由原来的郭宅行政村与祥于里行政村合并组成. 原香溪镇郭宅村位于兰江东岸,富春江库区,离兰城距20公里,是个偏僻的山村,过去交通不便,自从建 ...

  • 民间故事 遗嘱里的“秘密”

    明永乐年间,顺天府有一个叫倪守谦的人,此人曾任顺天府太守多年,家累千金,良田美宅,吃喝不愁.倪老太守的原配夫人陈氏早年亡故,生有一子叫倪善继,早已成家.自从原配夫人亡故后,为了不让唯一的宝贝儿子遭继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