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秦王扫六合

作品原文

《 秦王扫六合 》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 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氏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⑴崔嵬:高大貌。

⑵鬐鬣:鱼脊和鱼颌上的羽状部分。

白话译文

秦王嬴政以虎视龙卷之威势,扫荡、统一了战乱的中原六国。

天子之剑一挥舞,漫天浮云消逝,各国的富贵诸侯尽数迁徙到咸阳。

所谓大命天与,宏图大略驾御群雄。

天下兵器铸为十二金人,函谷关的大门向东面大开,国内太平。

会稽岭刻石记下丰功伟绩,驰骋琅琊台了望大海,何处是仙岛蓬莱?

用了七十万刑徒在骊山下修建陵墓,劳民伤财!

盼望着神仙赐长生不老之药来,徒然心哀!

派大海船入海,用连发的弓箭射杀山一样大的鲸鱼,是为了清除所谓的妖怪。

哦,那鲸鱼多么大啊,额头就有山丘大,呼吸时扬起的波浪势如云声如雷。

鱼刺一张开,青天看不见,有他们在海里,怎能到蓬莱?

徐芾用楼船载三千童男童女去寻仙药,至今没有回来!

看看骊山脚下的深土里,金棺盛的只是秦始皇冰冷的骨灰。 [1]

创作背景

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古风》组诗的第三首。全诗共有24句,全面评价了秦始皇的功过。其伟大历史功绩在于统一全国,并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历法等,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但是他奢靡浪费,严刑峻法,残暴无道。诗中谴责了秦始皇,最后落得家破国亡的结局。

挥师灭韩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内史腾率军长驱直入,俘虏了韩王安,在韩国故地设置了颍川郡(郡治在今河南禹州),韩国宣告灭亡。韩国的灭亡是秦统一战争全面展开的标志。

破赵逼燕

秦灭韩之后,第二个目标就是赵国。公元前229年,赵国接连发生大地震和大饥荒,秦始皇再次命王翦、杨端向赵国发动全面进攻。王翦施行反间之计,用重金收买赵王宠臣郭开,大肆诽谤李牧等人,说他们要谋反,促使赵王将李牧杀害。公元前228年,王翦大破赵军,攻克邯郸,俘获赵王迁,占领赵国本土。接着挥师北上,屯于中山(河北定县),逼近燕国。

攻破燕国

秦军逼近燕国,引起燕、代一片恐慌。燕国的太子丹收容秦国叛将樊于期,并通过燕国勇士田光结识了刺客荆轲,企图刺杀秦始皇,但荆轲未能杀掉秦始皇,反而激起了秦始皇对燕国的愤怒。公元前226年,秦军攻占燕都蓟城(今北京市),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辽东。

占领魏地

秦军攻克燕都蓟城后,把打击的矛头指向了魏国。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王翦的儿子王贲率领10万大军去攻打魏国。王贲看到大梁城地势较为低下,又离黄河、鸿沟不远,遂令秦军开渠,将黄河、鸿沟之水引至大梁城下。三个月后,城垣崩塌,秦军攻入大梁。魏王假投降,不久被杀,魏国灭亡。

大举伐楚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李信率军攻楚。李信轻敌冒进,先胜后败。公元前224年,秦始皇亲请老将王翦,令率60万大军伐楚。大破楚军于蕲南,杀楚将项燕,占领楚国大片领土。公元前223年,王翦与蒙武合攻楚都寿春,俘获楚王负刍。次年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楚国的江南地区,降服百越之君。楚国宣告灭亡。

吞灭齐国

楚国灭亡后,秦始皇派王贲率军深入东北,扫除燕、赵残余势力。公元前222年,王贲攻占辽东,俘虏了燕王喜。接着攻下代城,俘虏了代王嘉。燕、赵两国彻底灭亡。至此,东方六国中就只剩下齐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王贲率秦军从燕国边界南下进攻齐国。王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没有遇到什么抵抗的情况下,猝然攻入齐都临淄(山东淄博)。齐王建入秦投降,齐国也被纳入秦国的版图。

政治的统一既为经济文化统一作保障,而经济文化统一也可促进政治统一,社会系统内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子系统本就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整体。为了改变战国时期经济文化差别巨大的现状,秦始皇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还统一文字,又焚书坑儒控制人们的思想。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鉴赏此诗:

第一种,是从唐诗赏析的角度:

战国末期,秦国最为强盛,所以其他六国就听从苏秦的计谋合纵,简称六合。所谓秦王扫六合就是秦国灭六国。六合指的是齐、楚、燕、韩、赵、魏六个诸侯国。

此诗前段从篇首至“骋望琅邪台”,颂扬秦王之雄才大略和统一业绩。

头四句极力渲染秦始皇消灭六国平定天下的威风。不言平定四海,而言“扫”空“六合”(包天地四方而言之),首先就张扬了秦王之赫赫声威。再用“虎视”形容其勃勃雄姿,更觉咄咄逼人。起二句便有“猛虎攫人之势”。紧接着写统一天下的具体情事,也就有如破竹了。三句“浮云”象征当时天下混乱阴暗的局面,而秦王拔剑一挥,则寰区大定,一人“决”字,显得何其果断,有快刀斩乱麻之感。于是乎天下诸侯皆西来臣属于秦了。由于字字掷地有力,句句语气饱满,不待下两句赞扬,赞扬之意已溢于言表。“明断”句一作“雄图发英断”,但不管“明断”、“英断”也好,“雄图”、“天启”、“大略”也好,总算把对政治家的最高赞词都用上了。诗篇至此,一扬再扬,预为后段的转折蓄势。紧接“收兵”二句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所采取的巩固政权两大措施,亦是张扬气派。一是收集天下民间兵器,熔铸为十二金人,消除反抗力量,使“天下莫予毒也已”,于是秦和东方交通的咽喉函谷关便可敞开了。二是于琅邪台、会稽山等处刻石颂秦功德,为维护统一作舆论宣传。“会稽岭”和“琅邪台”一南一北,相距数千里,诗人紧接写来,有如信步户庭之间。“骋望“二字形象生动地展示出秦王当时志盈意满的气概。秦之统一措施甚多,择其要者,则纲举目张,叙得简劲豪迈。对秦王的歌颂至此臻极,然而物极必反,这犹如贾谊《过秦论》的开篇,真是轰轰烈烈,使后来的反跌之笔更见有力。

后段十二句,根据历史事实进行生动艺术描写,讽刺了秦王骄奢淫侈及妄想长生的荒唐行为。先揭发其骊山修墓奢靡之事。公元前212年,即秦始皇即王位第三十五年,发宫刑罪犯七十多万人建阿房宫和骊山墓,挥霍恣肆,穷极民力。再揭发其海上求仙的愚妄之举。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齐人徐芾说海上有蓬莱等三神山,上有仙人及不死之药,于是始皇遣徐芾带童男女数千人入海追求,数年无结果。此即“采不死药”事。“茫然使心哀”是担心贪欲未必能满足的恐惧和空虚。这四句对于前段,笔锋陡转,真如骏马驻坡。写始皇既期不死又筑高陵,揭示出其自私、矛盾、欲令智昏的内心世界。但诗人并没有就此草草终篇,在写其求仙最终破产之前,又掀起一个波澜。据史载徐芾诈称求药不得,是因海中有大鱼阻碍之故,于是始皇派人运着连续发射的强弩沿海射鱼,在今山东烟台附近海面射死一条鲸。此节文字运用浪漫想象与高度夸张手法,把猎鲸场面写得光怪陆离,有声有色,惊险奇幻:赫然浮现海面上的长鲸,骤然看来好似一尊山岳,它喷射水柱时水波激扬,云雾弥漫,声如雷霆,它鬐鬣张开时竟遮蔽了青天。诗人这样写,不但使诗篇增添了一种惊险奇幻的神秘色彩,也是制造希望的假象,为篇终致命的一跌作势。长鲸征服了,不死之药总可求到吧。结果不然,此后不久,始皇就在巡行途中病死。“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这是最后的反跌之笔,使九霄云上的秦王跌到地底,真是惊心动魄,以此二句收束筑陵、求仙事,笔力陡健,而口吻冷隽。想当初那样“明断”的英主,竟会一再被方士欺骗,仙人没做成,只留下一堆寒冷的骨灰,而“徐芾载秦女,楼船几时回?”让方士大讨其便宜。历史的嘲弄是多么无情啊。

此诗虽属咏史,但并不仅仅为秦始皇而发。唐玄宗和秦始皇就颇相类似:两人都曾励精图治,而后来又变得骄侈无度,最后迷信方士妄求长生。据《资治通鉴》载:“(玄宗)尊道教,慕长生,故所在争言符瑞,群臣表贺无虚月。”这种蠢举,结果必然是贻害于国家。可见李白此诗是有感而发的。全诗史实与夸张、想象结合,叙事与议论、抒情结合,欲抑故扬,跌宕生姿,既有批判现实精神又有浪漫奔放激情,是李白《古风》中的力作。

第二种,是从明史的角度:

从明史分析的角度看,有人认为,此诗不仅仅预言明亡,连前后的国运都预言到了。这类观点指出:前四句“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是概括秦汉以来中国历代大一统王朝的丰功伟绩。再四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是讲明朝衰亡,清兵入关。(第一句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第二句是指清太祖太宗,省略主语,第三句是指明朝镇压农民起义,导致金人坐大,铸通助。第四句是指山海关打开,清兵入关,明朝亡国)。其后六句“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是讲清朝征服明朝后的恶行。(会稽代指江南,江南反清很严重,琅琊代指孔圣人的故乡,指中华正统,都被屈服。而“刑徒七十万”,暗指清代大兴文字狱)。又四句“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是隐喻西方人的舰队强大,鸦片战争中打开国门。(额鼻代指蛮族,因为蛮族喜欢在额头和鼻子上刺青)。接着的四句“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是讲中国海权的丧失,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蓬莱此处代指扶桑日本,几时回就是说日本人的舰队终于打回来了)。最后两句“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讲的是秦始皇陵被发现,和第一句相呼应。

对第二种解读,笔者在不得不佩服其想象力、附会力的同时,实在不敢恭维。毕竟,个中的曲解比比皆是。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明朝灭亡自天启年间的说法毫无道理。理由有二:

一是有人说,明之亡,始于党争,党争最酷烈之时,莫甚于天启年间,由于天启的放任,邪党与魏忠贤互相勾结,假天启狐假虎威,在东林党和邪党的党争中,君子道消,小人道长。笔者认为,士大夫与皇权的矛盾激烈、统治者与民众的矛盾激化等等,也都是明朝根基受到很大冲击的原因。

二是查证天启年间前后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发现:“1627年,也就是天启皇帝朱由校在位的最后一年,陕北白水县农民王二率领数百农民杀死知县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之后第三年,杰出的农民领袖李自成也加入了农民起义军的行列,很快成为名震一时的“闯王”,1644年3月17日,起义军包围了明朝都城北平,19日,李自成军队进入北平,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今景山)的一棵树上。统治中国276年之久的明王朝,终于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革命推翻了。”

表面上看,明王朝是在1644年才正式灭亡的,但是,这样一个帝国的覆灭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无谓党争、内部腐化、后金崛起等也是关键的原因。因此,把1627年,农民起义开始,作为明代统治出现断层的一个标志也是可信的。

所以,若是由1627年往上推九个世纪,诗仙李白的预言与历史事实两相校正,其误差范围竟只有惊人的7年,很是神奇。

名家点评

毕桂发《毛泽东读诗、评诗、用诗》:毛泽东一向很推崇秦始皇,读到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三,自然就很注意他对秦始皇的评价。在毛泽东看来,以秦始皇之赫赫功业,而历代文人笔下赞颂者实在太少,故对李白讲秦始皇很感兴趣,并赞成他在诗中开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虎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等十句对秦始皇功业的正面颂扬,而且很有气势。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伟大业绩以及收兵、铭功巩固政权的两大措施都值得称赞 。由于“刑徒七十万” 以下十四句写了秦始皇大兴土木、寻求长生不老之药等事,便引出了毛泽东一段对李白很不客气的议论。毛泽东似乎不赞成李白对秦始皇结局的描写,说他“只是屁股后头搞了两句:‘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就是说他还是死了。”因为在毛泽东看来,像秦始皇这样历史上了不起的非凡人物,其轰轰烈烈的功业、成就和影响也是万古长存的。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像(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0)

相关推荐

  • 说秦始皇之一秦始皇的大事记年表

    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  一岁   嬴政出生与赵国都城邯郸.是年,秦王将王龁(he)攻取赵国武安,秦将司马梗攻取赵国太原.      秦昭王四十九年(前258)  二岁  秦将王龁代王陵继续进攻赵 ...

  •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 ...

  • 秦王扫六合 樊口风雷激

    秦王扫六合  樊口风雷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对秦王"扫六合"的赞颂.只有这位伟大的诗人不为"焚书"所忌,&qu ...

  • 秦国灭掉六国后,秦始皇是如何处置六国国君的?你可能永远想不到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如果说给华夏历史上的帝王排名的话,纵使秦始皇排不上第一名,也绝对是前三名.无他,这是因为秦始皇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第一次统一了华夏,让中国有了统一的 ...

  • 诗文平心论秦王

    秦始皇赢政,历代诗人墨客对他褒贬不一.然而平心而论,他有功也有过. 大诗人李白,曾在<秦王扫六合>一诗中塑造了他那高大的形象.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白天 ...

  • 20210519

    每日一典:马鬣一滴 [拼音]mǎ liè yī dī [解释]为下雨之典.指好心办坏事. [出处]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 [典故]据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 ...

  • 秦王扫六合,天时地利远胜人和

    秦王扫六合,天时地利远胜人和 扁舟秦汉系列之秦帝国的灭亡(四)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说起秦始皇和他的横扫六国,成就帝业的宏图壮举,人们大多从人和的因素阐述,从始皇帝个人到商鞅变法再到六世余烈,各种 ...

  • 秦王扫六合,统一六国文字之后,汉字还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 ◆ ◆ 文 | 也可自话 图片来源 | 网络 ◆ ◆ ◆ 汉字的创造和演变,以及在小篆的基础上,总结出的创造汉字的六个基本条例--六书.六书又被分为"四体二用",四体是指象形. ...

  • 秦始皇帝陵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崩逝于沙丘平台.太史公<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详细的记述: "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 ...

  • 商鞅:他死了,秦国却越来越强打,最终一扫六合

    文 / 子玉 魏国丞相公叔痤病了,魏王亲往探视.魏王漫不经心一问,丞相如有不讳,将奈社稷何? 公叔痤强打精神,我府中的中庶子公孙鞅,虽年少,但却有奇才,愿大王举国听之. 魏王默然. 大王如果不用公孙鞅 ...

  • 用两种不同的思路一扫六合,吕不韦和秦始皇的策略,谁更胜一筹?

    有人问我:谁是中国最牛的商人? 我脑海里飞速的闪过了马爸爸,小马哥以及任老总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吕不韦! 为啥他最牛呢?原因大家也知道,我就不赘述了.今天我想讲点特别的,讲一讲吕不韦到底想通过&quo ...

  • 绝了,这才是秦王扫六国的秘密武器

    *特别说明: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多数照片的作者与来源不详,如侵权请联系删. 9 哈哈哈! 不然为什么叫 秦"扫"六国? 8 大摆锤一点也不恐怖, 我上次坐都睡着了, 后来别人掐我人 ...

  • 夏天就该喝“姜枣茶”,能把一年病气全扫光!

    凤凰中医:一个面向全球华人的中医药时事热点类自媒体! 来源丨互联网,版权归权利人所有.责编:木木  商务与投稿微信::FHzhongyi 同步丨公众号内容同步刊发在凤凰中医:视频号.微博号.头条号 敬 ...

  • 立夏后,喝''姜枣茶''最好的时间到了,一直喝到头伏,体内病气扫光光

    夏天到了,估计很多人都知道要喝绿豆汤了,其实,夏天还是喝姜枣茶最好的时候,喝它不仅健胃.排湿,还能养血.补气--把体内病气都扫光光. 立夏后 喝姜枣茶最好的时间到了 从立夏到三伏前一天的这阶段,是喝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