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散文五人行|剑钧|洋讲台站个中国小老师
周末散文五人行与您同行
周末散文五人行
五位志同道合的作家
周末奉献给读者一杯清茶
愿我们的书写
能拨亮心灵那盏小桔灯
送给读者一份精神食粮
送给自己一份开心快乐
洋讲台
站个中国
小老师
文·摄影|剑钧
人在走向社会之前,谁也不知晓有什么奇迹会发生。
——题记
女儿当初从中科大本科毕业拿到留美全奖offer时,做父母的除了欣喜之外还有几许奇怪,美国人为什么那么大方,读博士不收学费不说,每年还提供一笔3.2万美元(约合22万元人民币)的生活费?五年下来,数目不菲。虽说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岂不也等于中大奖了。
美国公立大学的学杂费低于私立大学,一年平均要3万美元左右,再加上2万美元左右的生活费用,每年大约花费5万美元(约合33万元人民币)。如果上的是私立大学,这笔费用还要更高的。
90后的女儿去了美国,我方知晓,全额奖学金也只是相当于女儿的一份工资而已。她除却按部就班地完成博士学业,还要做助研和助教工作。助研要每天工作在学校试验室,完成科研课题;助教要为本校大学本科生讲授实验课,还要负责为学生答疑解惑、评判作业、监考。因而,女儿将每两周发放一次的奖学金称之为“工资”,将导师称之为“老板”。刚来美国时,由于英语口语不过关,女儿先是做了助研,一年后才开始做助教。这中间,也经历了一个耗费心血和努力拼搏的过程,当然也尝试到了做洋学生小老师的甘苦。
先说在实验室吧,有好多人都抱怨Genn的工作方式。Genn其人,乃是管理实验室的黑人老师。没人知道他在此工作多少年了,但历届学生都流传他性格暴躁的故事,主要表现在他时常朝学生大喊大叫,所以学生们都不喜欢他。他很维护实验室的规定,如果有人不带护目镜做实验,有人裤子上有破洞,有人鞋子露出脚背的,他就一定不会让那个学生进门,一定令其回宿舍去换。他还有点个性,你必须把他要的物品放在他要你放的位置上,不然就会雷霆大发。女儿说:“他是我见过的绝对铁面无私的人,我想如果他对学生能稍微温柔一些,待人更有礼一些,人们会很喜欢他的。”
女儿说,Genn的工作方式也许可以理解,他每天都在化学实验室,重复单调的工作,很多实验,对学生是很有新鲜感的,可他却重复上千次了。很多错误,某个学生可能是第一次犯,可他却见过上千人犯有同样的错误。况且,美国很多本科生我行我素,也很不听话的,这些积累到一块,难免让他养成如今的火爆脾气。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Genn对我好像还挺客气的,也可能对本科生和对助教还是不大一样吧,尤其是女生助教,因为我所认识的男生助教也会遇到他的大吼大叫。我开始还有些怕他的,不过后来渐渐地竟然还可以和他聊几句了,他也会跟我讲讲下个实验要注意什么。记得最后一节课,他还跟我说,在新助教中间,我做得非常好,这算我第一次得到人家鼓励吧,我还是挺感谢他的。”
从女儿的言语中,我看到女儿成熟了许多。真难以想象,父亲眼中平时说话都轻声曼语的小女孩儿,如今也做起老师来。我真想不出当她站在三尺讲台,面对与她年龄相差无几的洋学生,是如何讲课的?
女儿头一回在美国做老师,也会遇到闹心事儿。之前师兄就告诫她,美国学生也会朝老师要分的。结果,期末成绩一公布,女儿就提心吊胆了,生怕有同学跑过来朝她要分。没想到,说曹操,曹操就真到了。没多久就上来两个白人学生,一个说,我为什么会是B呢,给我个B+行不行;另一个说我怎么会是C+呢,这太伤我的GPA了,可不可以重新给分呀。“原来美国学生也把分数当成小命根了,”女儿说,“这个时候,我只能说你的同学都太有竞争力了,大家都考得不错,平心而论,你只能得B了。如果对方还不依不饶的,我也只好推托说,改分数不是我能决定的,我只是个助教,成绩都是老师核实后给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他们考得这么差,还这么理直气壮的,真够可以的。”
那年暑假前,女儿跟我说过,她最近一个人批了两门课的卷子,待遇却非常不同。其中一个地方的待遇特好,从早上九点钟起,就开始提供咖啡和饼干做早餐,到了中午还提供披萨和饮料什么的。但到另一个地方,也做同样的工作,人家连杯水都不给提供,不但要准点签到,还要限制吃饭时间。她无奈地说:“批卷子是个力气活,因为要求所有卷子都要一天批完,忙的天昏地暗的。”
这就是女儿在美国做助教的生涯,苦中有乐,苦中有趣。我想说,个人的理想和社会理想结合才有了社会价值。有了社会价值,个人的价值才有可能得到体现。来美国求学,是个人理想的体现,但她在求学的同时,也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父母最值得欣慰的事情了。
那年4月18日,女儿从微信上发回一张图片,是一盒扎着花结的礼品装牛奶巧克力,这是女儿上完那学期最后一堂课,学生们赠送她的礼物,上边用英文写着感谢和祝福老师的话。她说就在那一刻,她很感动。我和爱人看到这幅照片也比亲口吃到巧克力心里都甜,我还把这张图片发到了微博“秀”了一下,引来了几分喝彩。
记得那是女儿留学美国的第三个年头。她收到学校发给她的一份学生调查报告,上面有学生在临近期末时给任课老师的打分,除了打分之外,还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你最喜欢这门课的哪方面?如果让你来教这门课,你会用什么不同的方式?你觉得老师要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让你更加进步?最后就是还有哪些建议了。对于学生打分,老师在公布考试成绩之前是看不到调查报告的。只有在总成绩公布以后,才会把这些无记名的调查统计发给任课老师。女儿的人缘不错,普遍获得了学生给的高分,难怪女儿在把调查表转发我们的同时,兴奋地说:“学生们给得分数都好高呀,我好感动呀。”
看来,人的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无穷,价值无比。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只不过缺乏各种潜能训练,致使人的潜能无从发挥到淋漓尽致而已。人在走向社会之前,谁也不知晓有什么奇迹会发生。当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爱因斯坦”的,平凡的人只要发挥足够的潜能,同样会取得先前自己连想都不敢想的成功,从而成为最好的自己。瑶瑶出国前,是个不善言表的女孩儿,平时,也喜欢“宅”在家里读书,听音乐、看影视片。可如今,一个平凡女孩儿,却站在三尺讲台,面对外国学生用流利的英语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
如此说来,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远比我们能做的,比我们能想的要多得多。柏拉图认为:“人类具有天生的智慧,人类可以掌握的知识是无限的。”人类大约有90%~95%的潜能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有研究证明,人脑由140亿个脑细胞组成,每个脑细胞可生长出2万个树枝状的树突,用来计算信息。人脑“计算机”远远超过世界最强大的计算机。这就是说,人的大脑可储存50亿本书的信息,这是世界上藏书最多的美国国会图书馆(1000万册)的500倍。处于激活状态的人脑,每天可以记住4本书的全部内容。
人的潜能既然有那么大的拓展空间,却为何有人开发得好,有人开发得差呢,除了先天条件之外,学习方式也是重要因素。英国有位诗人柯尔律治说过:有的人读书像是计时的沙漏,注进去便流了出来,什么也没得到;有的人读书像海绵,什么都吸收,挤一挤,还是原封不动,甚至还脏了些;有的人读书像过滤豆浆的布袋,留下的只是豆渣。而聪明的人读书却像是宝石矿藏的苦工,把矿渣甩在一旁,只拣些纯度高的宝石。如此说来,读书还真是一门学问,需要读书人好好琢磨的。
做父亲的好羡慕女儿处在这般美妙的年龄,去开拓自身的潜能,我则“廉颇老矣”。但我还是喜欢多读一点书,来滋养自己。因为,任何人若想在潜能这个奇妙的迷宫里行走自如,就要多读书,读好书,至于人的潜能有多大?我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后记:2017年初,女儿在美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后,作为北京市第十四批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归国,现在北京某高校任教,为北京市特聘专家、硕士生导师、副教授。
(本文节选自一位父亲记录女儿学习成长的长篇传记性散文《潜能是大海,分数是浪花》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版,详情可见末端左下角蓝字“阅读原文”)
嘉
宾
有
言
12
张健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体育报高级记者,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体育报告文学研究会理事。已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电影电视剧本等200余万字,出版图书20部。其主要代表作为:《辉煌的悲怆》、《珠穆朗玛之魂》、《戊戌悲歌——康有为传》、《母狼衔来的月光》、《红牌之死》、电影剧本《女足九号》等。《珠穆朗玛之魂》获全国冰心图书奖和国际奥委会2004年颁发的奥林匹克文学大奖。
我对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业,是担忧多于欣慰的,尤其是那些家境暴富者,有人已沦落到连作业都需花钱去买,“学成荣归”后的第一件事是去戒毒所。但优秀的也真是优秀,如剑钧此文中的女儿——“小老师”瑶瑶。
瑶瑶,在美国读博五年,一受实验室黑人老师青睐,二在任助教时深受白人学生的信服与夸赞,靠的是什么呢?她在求学中的坚韧顽强与付出,作为父亲的剑钧,可能认为是应该的,没有多写,但为后人求学总结出了更为重要的一点,即如何让“潜能”在知识的绿地上落籽、抽叶、开花……
剑钧,本名刘建军,现居北京从事文学创作。迄今结集出版长篇小说、长篇传记文学、散文(诗)集20余部,500余万字,有18部电子书和实体书正在当当网、京东、亚马逊销售,并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文在线、今日头条等媒体平台上线阅读。
生命之于我
是一个行走过程
试着把生命
当作一首诗
用微笑来品味
才是享受人生
—剑钧
点击下方
延伸阅读
周末散文有约
冻凤秋|牡丹花未眠
冻凤秋|牡丹花未眠
李玉梅|嘉宾有言
2020·11·27
“嘉宾有言”名录(以发布时间为序)
冯秋子 刘秀娟 梁衡 凸凹 穆涛
张凡 杜卫东 史建军 王剑冰 乔叶
张庆和 施亮 王也丹 刘琼 郝朝帅
李林栋 罗雪村 尹世霖 李迪 何向阳
梅洁 古耜 徐忠志 王小朋 彭程
王谨 陈先义 侯军 高洪波 裘山山
徐迅 李硕儒 单占生 沉石 林立公
王彥 刘虔 李静宜 俞胜 马淑琴
梅小璈 陈喜儒 范昕 简以宁 刘齐
陈丹玲 何频 宁新路 王道生 宋长征
任彥芳 颜华 阿紫 陈桥生 纪从周
刘丙钧 阚则思 刘玉琴 胡健 任蒙
吕高排 祝欣 程步涛 戴荣里 雨瑞
冯敏飞 周璐 徐庆群 张策 苏北
何弘 王贤根 朱竞 李迪 鲍尔吉·原野
范党辉 赵李红刘湘如 蒋建伟 魏华莹
胡玥 马誉炜 韦法明 任启亮 冯杰
毛梦溪 董岩 吴光辉 王彬 孔会侠
艾 英 李青松 张国领 叶竹钧 碎碎
王子君 王克臣 欧阳青 郑润良 章平
林遥 江南 陈戎 张刃 周华诚
江耀进 刘笑伟 周敏 王巨才 高众
杨勤良 孙书柱 卢盘卿 陈先平 孙现富
苏湲 沉石 施亮 刘红 雷健 李明新
孙晓青 董国政 刘永良 廖华歌 王晓霞
金涛 盛慧 黄传会 邱梅 初小玲
蔡秀文 北乔 王升山 刘海燕 周振华
夯石 舟扬帆 张健
鸣谢报刊名录(排名不分先后)
自“周末散文五人行”2018年3月问世以来,承蒙诸多报刊杂志厚爱,对五人行公众平台发表的散文加以刊发或转载,特刊登此名录,以鸣深深谢意。
报纸: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人民政协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学习时报、工人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作家文摘、检察日报、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建材报、中国测绘报、中国环境报、中国自然资源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京郊日报、贵州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山西晚报
期刊:
海内与海外、学习与研究、海外文摘、散文选刊、天津文学、中国老年、民主、国酒文萃、厦门文学、红豆 安徽省文联
每周一书
心田种字
冻凤秋 著
河南文艺出版社
每一次行走,都是与自己的灵魂对话,让山水涤荡心胸,视野不断开阔,心灵更加柔软,思考逐渐深入。作者以别样的情怀,尝试开拓文体疆域,突破既有的写作模式,听从内心的声音,以秋水文章不染尘的志向,指向未来,写出真正的文化大文章,灵魂大文章。
(2020年6月出版)
同步上线 支持媒体
《北京日报·名家夜话》公众平台
《今日头条》媒体平台
《天天快报》媒体平台
《腾讯新闻》媒体平台…
制作 剑钧
周末散文五人行信箱
zmswwr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