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624 亦师亦友,难兄难弟的南兄

人生有三师。

人生三师,一是父母,这个老师是不可以选择的;

二是中小学时期的某位好老师,或者涉世之初的好班长或者师傅;

三是成长奋斗关键时候,遇上某个贵人或好领导。

从个人交友方面说,人生三师,就是际遇中的同事与朋友,对自己影响比较大,有着改变自我,一段时间起着激励与引领作用的三个关键人。

对于我个人而言,人生三师,一是下放农村时的剑波兄,他使我从一个不怎么重视学习,没有良好读书习惯的人,改变成了爱上书本的人;二是招工后认识,一直亦师亦友,难兄难弟相处四十多年的熊正南老兄;三是在锦州学校读书同桌的孟爱国老兄。

1

剑波兄与孟夫子,在前面的小文中已有小叙。

现说一下亦师亦友,难兄难弟的南兄。

我现在的家叫做“悠南居”。

从已经走过的一个甲子轮回看,用一句开玩笑的话说,我的慧根与命水及暗合运势的方向,在南方。

熊正南,正南这名,好像是上天给我的一份礼物--成为最好的一辈子亦师亦友的朋友。

从1976年认识南兄,到现在已经四十五年了。

通过南兄,又认识了他的英哥(三哥)与弟弟(小毛),同样也有四十多年了。

后来,又相继认识了他父母与全家人。

与南兄的关系,可以说是亦师亦友与难兄难弟的关系。

与这位家的关系,这么说吧,他的英哥英嫂,对我比对他的亲弟弟还好。

小毛对我呢,比对他哥哥还好。

他的父母,已经把我当成了他家的半个儿子。

我呢,已经混进了他们家庭,成了他们家的半个成员。

记得1976年,与熊正南相识在芷江西站。

第一次见面,芷江西站站前月台前。

那时,我已经参加了芷江西中心站办的扳道员新工班。

记得非常清楚,我们新工班,已经开班一个星期了。

大家说,又来了三个新工,都是铁路子弟。

如果没有记错,一个是熊正南,一个是孔可如(后来又与我在客运段是同事),一个是董瑞生。

这三个人,从中心站那边朝芷江西站月台走过来。

三个人都没有走月台。而是从货场的货物线,走向靠近月台的一道(接发列车侧线)的股道,并朝着我们办班用做住宿地,临时腾出来的行包仓库赶来。

两个人走在股道中的枕木上。

这个熊正南特别打眼,身穿一身铁路褪色了的呢子大衣,一排铁路制服特有的铜扣子在前晃动。

两只脚走在钢轨上,双手保持着平衡,走钢丝一样的向前走。满脸轻松,还略带得意样子。

当时,觉得铁路子弟就是铁路子弟,新工班已经办了一个多星期了。他们还可以临时的插班进来。

这三个人,我对南兄的印象特别深。

南兄在这人在迎面来来的三人中,包括在所有的青工中,显得特别的老成。

在新工班,看上去不怎么随便说话的南兄,与我还真有缘分。

没想到,办完新工班,南兄与我同分配到芷江西站,且住同一间宿舍。

我住靠窗口的一张床。他与我住在同一边,靠门边。

在新工班,我记得受到四回的表扬。

三回是班主任,教育室干事陈穗安的表扬。一回是南兄的表扬。

一回在宿舍表扬我写日记,爱学习,要青工向我学习。

第二回表扬我在卸煤的劳动中,积极肯干,表现突出。

第三回表扬,表扬我在新工批判会上,批判的稿子写得好。

第四回表扬是南兄给的。表扬得非常具体,表扬我的批判稿,用了当时很少有人用过的排比句“不可等量而观之”,“不可等闲而视之”。

我们同分配到芷江西站,都是扳道员。

我们两个分在同一个班。我在一号返道房,他在二号扳道房。

后来不久,他调到另一个班,也在一号扳道房,与我对班。

我注意他,是从这个人一般不讲话,讲话就不一般开始的。

比如,他很少表扬人。一表扬就能抓到让人心服口服的关键处。

他说我的批判稿的用词好,提出来两个用得好的句子,也正是我自己也得意的两个句子。

后来渐渐发现这个不太打眼的人,在车站并不刻意的去突出自己,但人脉关系特别好。

好多回,外地的青工带着东西往他这里跑,专程来看望他。

用现在的话说,是属于情绪领袖一类的人物。

平生第一回喝衡阳的胡子酒,就是在芷江。

那天,好多下放一起,又同招工在铁路的几路人,约在一起来看南兄。

有的带上衡阳的胡子酒,有的带上低庄的水蜜桃,大概有六七个人来芷江。

南兄买了鸭子。

我在伙房里给大家炒芷江鸭。在对面的饭店炒了几个菜,大家就在宿舍坐下来喝酒。

都是年轻人,吃着吃着,喝着喝着,菜没了。

南兄提议,用水蜜桃下酒。

第一次喝胡子酒,还是第一次用水果下酒。

南兄说,在他们下放的林场,知青们经常用水果下酒。

喝完了酒。天气热,有人提议,下河洗澡。

我们几个,跑到芷江铁路桥边,衣服裤子都脱了,大家都光屁股下河游泳。

游到靠近桥的时候,桥边上的民兵会大声喝斥,不让游到桥边上去。

那个时候,抓阶级斗争厉害。

每座大桥与长大隧道,都有武装民兵守护。

好多不在一个单位的铁路上的朋友,都是在芷江时,跟南兄认识的。

回到怀化,南兄父母不在怀化。他的“据点”就是三哥,我们都叫他“英哥”家。

我到怀化,经常混在与南兄一起的铁路朋友堆里。

那个时候,大家都是下放知青出来,比较容易沟通与认同。

英哥家,只两间房。自己有一男一女两个小孩。

南兄回家也没有地方住。我到英哥家玩,与南兄住在英哥工作的冷库楼上的工作间的值班床。

那时作业纪律抓得也不严,还在批管理者对工人管卡压的时候。

英哥与其他上班的人沟通一下,我们就住那里了。

冷库里有个长条水池,可能是为了冷库冷却用的。

水比较干净。我们就是这个水池里游泳。

之所以喜欢跟着南兄玩,是因为从他的身上,可以学到好多东西。

2021年9月15日星期三上午10点40   广州海珠区

(0)

相关推荐

  • 【第廿六章∣难兄难弟】广东,一个孕育沧桑的子宫

    你真是个特别的人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真的很微妙.有的人一见如故,也许只见过一次面,打过一次交道,便可结为金兰之交,成为一辈子的朋友.有的人虽天天见面,说过话也打过交道,但那都是浮于表层的,纯属逢场作戏, ...

  • No.1628 亦师亦友,难兄难弟的南兄(2)

    2 说南兄,得说他的字. 我见南兄的字,是从搬道房的交接簿开始的. 南兄的字,好生奇怪,好生别致,好生不守规矩. 我也算是个曾经练过些许日子字的人. 小时候,父亲每天要求写几版铅笔字. 练字本前,父亲 ...

  • 亦师亦友亦知己

    人生难得一知己. 王维一生结交朋友同僚无数,应酬送别唱和吟咏的诗人很多,但真正堪称知己或者生死之交的,唱和寄赠诗歌最多的,只有一人. 自家的辋川别墅,邀请他长期居住,并一起同吃同住同游同题作诗(< ...

  • 程砚秋与罗瘿公相差32岁的忘年交,亦师亦友,再造之恩没齿难忘

    古有钟子期与俞伯牙,一曲愁肠断,高山流水遇知音.民国年间程砚秋与罗瘿公,也同样成就了一段男人的情谊佳话. 正是罗瘿公的提携与悉心栽培,最终使得程砚秋成为京剧界的"四大名旦"之一. ...

  • 亦师亦友亦“对手”!飞行员的带教之旅,很特别

    "我们总在放飞最勇猛的鹰, 而新员们则在追逐最澎湃的云." 在航空兵部队, 老飞行员与新员之间的感情很特别, 他们既是战友,也是"师徒", 甚至会成为" ...

  • 亦师亦友 海上双璧 ——吴昌硕、王震的书与画

    上世纪初,继任伯年之后,海上画坛升起了两颗璀璨夺目的明星,他们的画风引领画坛时尚,风靡大江南北,甚至隔海的日本也深受影响.而他们俩人之间的关系,可谓情同手足,亦师亦友,被当时人们誉之"海上双 ...

  • 亦师亦友

    1981年的下半年,我接手一个初一新班,班主任为徐忠山.我在这里实习时的指导老师徐云生任另一个班的班主任与语文老师.我在教一个初一班的语文的同时兼教学校唯一的高中班--戴帽子性质的高中班的历史.全校那 ...

  • 陈省之:亦师亦友话苏欧

    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当中,亦师亦友的文人佳话很多.老子与孔子,孰为师徒,儒道两家争论了几千年,始终是一桩说不清道不明的公案.李白与杜甫的惺惺相惜众所周知,遗憾的是"把酒细论文"只传下 ...

  • 《新京都文艺》作者:雷道菊《亦师亦友》总749期④2021年99期④

    请点⤴ 新京都文艺关注公众号! 喜欢就常来看看! 这里有您关注更精彩!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亦师亦友 作者:雷道菊 在生命的历程中 总是有那么一些人 亦师亦友 如同一颗颗闪亮的明星 引领你 ...

  • (纸刊备选)亦师亦友周教授|叶飘零(湖南)

    文学时代微刊·总第5767期 欢迎关注·文学时代微刊· 亦师亦友周教授   文/叶飘零(湖南) 周教授姓周名文顺,就职于郑州大学.百度百科中就有关于教授的相关信息:周文顺,郑州大学港台人文研究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