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中药,理三焦之气

一味中药,理三焦之气,心气、肝气、脾气、肺气、胃气...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聊一聊中药木香。

木香,药如其名,真的很香,你把它放到锅里一煮开,那芳香的气味隔着大老远就能闻到。

木香就是借着这股芳香浓烈之气来通行三焦的。它在三焦走来走去干嘛呢?在帮你理气。不管是上焦的心肺之气,中焦的肝胆脾胃之气,还是下焦的膀胱水府之气,只要有气堵了,气郁了,气不顺了,它都能管,都能治。

《本草纲目》里说,“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
《本草求真》里说,“木香为三焦气分要药。”
《本草汇言》里总结的最为全面,说木香是“治气之总药,和胃气、通心气、降肺气、疏肝气、快脾气、暖肾气......统管一身上下内外诸气,独推其功。”
第一,木香能和胃气
胃气不和,也叫胃气不降反升。
胃以降为贵,胃气本来是应该往下走的,现在它反而上逆,往上走了,把胃里的酸水一并带了上来,这就是反酸。
反酸,在古代也叫噫酸。古人的法子很简单,就是用木香来降胃气。除了反酸,还有打嗝,呕吐,只要是属于气逆的,都可以取木香5克,打粉服用,现在也有中成药木香顺气丸。
胃气不降的人还会有积食,舌头一伸出来,舌苔又厚又腻,尤其是舌根处特别明显。千万不要觉得积食不过就是食物堵在肠道里没有消化而已,积食首先会导致便秘,其次会导致口臭,小孩子积食以后还会发烧。

治法是取木香、山楂、鸡屎藤各5克,熬水喝。喝上个三五天,你会发现不仅舌苔变干净了,奇怪,就连一些小毛病也跟着不见了踪影。

第二,木香能快脾气

所谓快脾气,就是说脾气有滞塞了,在中医里,胃气是往下降的,脾气是往上升的,好像爬山一样,爬到一半,累得气喘吁吁,爬不动了,这个时候,就得用点行气药在后面推它一把,给它点力量,让它积极一点,走的稍微快一点。

脾气滞塞会有什么表现?
明明很饿,但就是不想吃,有一句广告词是这么说的,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能吃是胃好,能吃但不想吃是脾不好,因为脾主欲,这个欲当然也包括食欲。换句话说,脾气要升的起来,人才能吃得下去。
那么,什么样的人最容易脾气滞塞?
思虑过度的人,中医常说,忧思伤脾。久坐的人,一整天对着手机,对着电脑,你不愿意动,脾它也懒的动,胃里面已经空空如也了,已经饿到不行了,但是脾呢依然懒洋洋的,碰到这样的人,赶紧给他吃香砂六君子丸,里面就用到了木香。木香能升能降,既能降胃气,又能升脾气,它的调节作用是双向的。
第三,木香能通心气
心气也会堵,心气一堵,心血就跟着堵,因为心胸这一块儿是血液汇聚的地方,要不古人怎么管它叫血府呢。
心气不顺的人容易心慌,容易胸闷、胸胀。这个时候,可以用木香、丹参、三七各等份,打成粉,每次3克,木香入气分,在气的层面上疏通,丹参、三七入血分,在血的层面上疏通,三味药一吃下去,胸部的胀闷感很快就会消除。
第四,木香能疏肝气
肝气不顺,也叫肝气郁结。
轻度郁结的,老是闷闷不乐,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
气机郁结,就像一根绳子上打了结,剪刀一剪开就好了,用木香5克、陈皮、麦芽各10克,熬水喝。
中度郁结的,就不是简单的心理上的不开心了,身体上也开始有反应了,比如,胸肋胀痛,胸肋这一块儿刚好归肝经所管。像这种郁结的比较严重的,剪刀已经很难剪的开了,得用斧头去给它劈开,那就是木香跟郁金。取木香10克,郁金20克,可以熬水,也可以打成粉,每次服用6克。
再有就是你跟别人吵架以后,气的眼睛通红,气的口腔溃疡,气的牙龈肿痛,这是气火已经上头了,你看自然界的火都是往上窜的,身体里的火也一样。气火气火,你光灭火是不够的,还得行气,用大黄配木香,各3-10克,熬水喝。
第五,木香能降肺气
有的人一咳就是一个月,甚至更久,止咳药吃了不少,但就是不见效。
这个时候,要考虑是不是肺气不降?肺是华盖,它就像一口钟,钟可以从外面撞,也可以从里面撞。肺气降不下去,老往上冲,这就好比从里面撞钟一样,钟受到撞击会发出剧烈的声响,在人体而言,就是咳嗽。可以用枳壳、桔梗、木香,各10克,熬水喝。
第六,木香能暖肾气

肾脏就像一个大火炉,从下往上温煦着周身。肾里面的火力不够,膀胱的气化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这样的人容易尿频,也容易腹泻,小肚子那里摸上去凉凉的,这个时候,可以用小茴香配木香,各3-10克,熬水喝,可以暖肾气。

中成药之二陈丸的9种妙用,痰湿体质必看!

在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记载了一张专门化痰的方子,叫二陈汤。

二陈汤是化痰的祖方,也是基础方,几乎所有祛湿化痰的方子里都有二陈汤的身影。
二陈汤:半夏15克、陈皮15克、茯苓9克、炙甘草4.5克
因为实在是太好用了,现在也被制成了中成药,二陈丸,不想熬汤药的,可以直接买成药。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聊一聊二陈丸的那些妙用。
1、头很油,脸很油,可以用二陈丸。
头面部总是出油,用手一摸,手指都油腻腻的,这种情况,不是你每天洗很多次脸就能洗的干净的,人的这张脸面归阳明经所主,阳明有两个地方,一个是阳明胃,一个是阳明大肠。肠胃好,脸面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肠胃降浊功能不好,痰湿排不出去,顺着阳明经上泛到头面部,所以看上去总是油光满面的,头发更是一天一洗,这时就得用二陈丸来帮助降浊。

2、经常听到有人说,喉咙里面老有东西堵着,吞又吞不下,吐又吐不出,像塞了个梅子核一样,中医也叫梅核气,二陈丸就能散掉。

这病说来也奇怪,一来,你咽口水时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吃饭时却不受影响,可见,这与真的有东西堵在那里还是不同的;二来,它跟情绪有很大关系,有时候一生气或者一激动,它就会加重。这就是痰气交阻,痰和气相互裹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结在喉咙这块儿了。

医圣张仲景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在《伤寒论》里是这么说的,妇人咽中如有炙脔。炙脔就是痰气交阻的产物,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妇人呢?因为通常来讲,女性更爱生气,爱生小气,生闷气,生怒气,对不对?二陈丸里有半夏,又有陈皮,这两味药都有化痰的作用。半夏化痰的同时还能降逆,可以推动痰湿往下走;陈皮化痰的同时又能行气,可以把郁结的气机理顺。
3、也有的人从早到晚老爱吐痰,那个痰一涌上来,立马就要吐掉,吐出来的痰又稀白稀白的,二陈丸也管用。本来痰湿要从上面走的,二陈丸一去,它就从下面,从大小便走掉了。
4、有一种便秘也是痰湿作祟,二陈丸把痰湿化掉,便秘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中医对痰湿的认识一直都是“湿性粘滞”,就是说痰湿这种东西非常的黏腻,假如肠道里有痰湿,大便在往下排的时候就会被粘住,导致排便的过程拖拖拉拉,不顺畅。反过来,痰湿没有了,排便就轻松畅快。
5、痰湿堵在喉咙里,是梅核气;痰湿堵在肠道里,是便秘;痰湿堵在气道上会怎么样?会打呼噜。这就好比一个桥洞,塞满了杂草,只留下一个狭窄的缝隙,那气流一经过也要呼噜呼噜作响。二陈丸把痰湿化掉就好了。
6、虚不受补的人在进补前,可以先吃上一段时间的二陈丸,来为身体开路。
身体明明很虚弱,但是又补不进去,一补就上火,为什么?因为体内有垃圾,不管你是食补还是药补,这些垃圾都会像拦路虎一样把它们拦在那里,补进去的营养物质去不到该去的地方,还会化热化火。而对现代人来说,最大的垃圾是什么?痰湿。二陈丸先把痰湿去掉,再进补,才能补得进去,才能补到位。
7、睡觉磨牙,发出很大的声响,也要考虑到二陈丸化痰的作用。
磨牙和痰湿又有什么关系呢?磨牙,民间俗称,牙齿在打架,是身体气火比较重的表现。没有气火,那上下牙齿能打得起来吗?不过,有一种磨牙是你用清热解毒药也不能解决的,因为它不是一般的火,是痰湿郁而化火了,这个时候,得用二陈丸,二陈丸把下面的痰湿一撤掉,上面的火气很快就能熄灭。
8、二陈丸可以化解脂肪瘤。
脂肪瘤,表面上看是一团肉疙瘩,其实是有痰湿堵在那里,所以中医才会管它叫痰核,《丹溪心法》里有过记载,人身中有结核,不痛不红,不作脓,痰注也。相当于现在说的脂肪瘤,治法就是化痰散结。
9、有富贵包的人,也可以试试二陈丸。
富贵包并不代表富贵,相反,它也是身体痰湿重的一个外在表现。富贵包长在后脖颈那里,这个位置十分特殊,可以说是人体的十字路口,气血津液走到这里以后会有一个小小的回旋,如果你老是低头看手机,或者老是含胸驼背,导致这个部位的经络不通了,气血津液回旋的时间就会变长。再往后,随着经络堵塞越来越严重,气血津液也会堵住,升上不去,慢慢的就形成了富贵包。
总的来说,二陈丸的作用就是化痰,说它是化痰神器,一点也不为过。

不过,有一点,二陈丸药性偏温,所以更适合体寒的人,这样的人大多是白腻苔。如果你是那种黄腻苔,那就是有热,有热的人,在服用二陈丸的同时,还要再配上二妙丸,用二妙丸来清热。

五脏平衡与养生

《五脏诊断及养生》

中医诊断主要靠四诊,望、闻、问、切。望诊,主要是看面相、形体;闻诊,主要是听呼吸的声音和讲话的声音,嗅身体的气味;问诊,主要是询问病史及近期的各种症状;切诊,即是切脉,南方人称“把脉”。切脉需要病人把握的时间在“平旦”(寅时,早3—5点),时且不吃早饭,静坐约30分钟左右方能准确。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难以满足切脉条件,所以本草养正堂相应地加强了其他三诊。
     诊断首先要明辨阴阳,阴阳不辨,调养往往是南辕北辙。例如:肾虚分阳虚和阴虚,对阳虚者滋阴,腰越来越痛;对阴虚者补阳,腰越补越酸。望诊辨阴阳,主要看四个方面:
从形体上看:往往是阳虚形瘦;阴虚形胖。
从舌象上看:往往是阳虚舌质淡嫩、舌形胖、苔白、苔厚;阴虚舌质红、舌形瘦、苔少。
从神情上看:往往是阳虚气短、懒语、抑郁寡欢;阴虚燥热不安。
从寒热上看:阳虚者胆小,怕冷;出凉汗;阴虚者怕热,出热汗。
养生贵在平衡。实践证明,百病皆源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因此,恢复阴阳平衡,才是养生的大道。

第一节  心

心与小肠相表里  心主神明,是高级中枢神经活动的主宰;是一身之主,脏腑、酉骸之君王;主血脉,其华在面;主汗,开窍于舌。
    中医理论讲的心,包括心脏和大脑。例如:“心里想”,不是指心脏在想,而是指大脑在思考。

一  心正常与否的表象
    (1)心气足,心静神安
     心气足者两眼炯炯有神,信心十足,给人以美感;心气虚者,心悸,两目无光,兴致索然,重则厌世。
    (2)心气足,面有光华,
     心“其华在面”。心气足者脸色白里透红,皮肤光滑柔软、细嫩;心气虚者面色苍白无光,毛孔见粗,因气锁不住毛孔而汗水自出;重者大汗亡阳。
    (3)心气足,声圆音亮
     心气足的人声音洪亮,乐于言表,喜形于色;心气虚者声音低沉,长吁短叹,少言寡语,抑郁不欢。有些演艺人员声音欠佳的原因是心气虚所致。注意保养心气的演员,到七八十岁仍然音色圆润、浑厚,不减当年。

二  调心

       心机失衡者,原因各异:劳累过度,心情抑郁,暗耗心阴;受刺激,郁郁不欢;步人中老年,气渐虚;大病初愈,气已伤等。心失衡有阴阳之分。心阳不足,心寒乏力;心阴不足,久热伤气。阳虚或阴虚的特点如下:
   (一)心阳虚、心阴虚的辨别
    1.“舌为心之苗”,舌嫩胖而苔白者为阳虚;舌瘦而苔燥红者为阴虚。
    2.舌尖有溃疡者,舌白为阳虚,舌红为阴虚。
    3.长吁短叹,自汗者为阳虚;面红燥热,盗汗者为阴虚。
    4.心区憋闷,透不过气,心里怯懦者为阳虚;心区燥热、烦闷、易发火者为阴虚。

(二)心的调养
     针对人体心阳虚的北方秋冬气候,营造一个相应的南方春夏气候。二者相抵,不适之症自然消退。
     针对人体心过热的南方夏天气候,营造一个相应的北方秋冬气候。二者相抵,不适之症自然消退。

第二节  肝

肝与胆相表里  肝主藏血,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海”之说。人卧则血归肝,肝开窍于目。肝主筋,其华在爪;主疏泄,助脾胃消食运化。肝气升发,气机舒畅;肝气郁结则躁动不安;肝主谋虑,肝郁多躁,谋虑不周。

一  肝正常与否的表象
     (1)肝养目,心明眼亮
    “肝开窍于目。”肝的精气充足,眼睛明亮,黑白清晰,炯炯有神,七八十岁目不眩花。如果肝火上延,可见双曰肿赤;肝虚,则双目干涩、视物不清,重则患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落等症。

(2)肝养筋,指甲荣华
     肝的精气充足,方能养筋。筋壮,肢体灵活自如,指甲丰满、光洁、透明,呈粉色;肝虚,筋气不舒,活动迟钝,指甲脆弱,凹陷,不透明,缺少血色。故中医理论讲:“肝主筋,其华在爪。”

(3)肝气条达,心平气和
     肝气条达顺畅,人的精力旺盛,心平气和,与人交往亲和友善。肝瘀气滞,易生怒火,目光凶灼,脸呈绛色,体内臭气鼓胀,不愿听人讲话。

(4)肝阴足,血气旺
     肝阴,包括血液和全身筋与肌肉运动时所需要的润滑液。肝阴足,身体轻松,内心自信,不温不火;肝阴虚,头晕眼花,迎风流泪,腰膝酸软,筋张弛不利,失眠多梦,惊恐不安,烦躁、委屈爱哭,女性过早闭经或经血不止。

二  调肝要领
     肝的不适之症分阳亢、肝气不足和阴虚等情况,无论哪一种都会影响形象美。例如:肝阳亢时满腹“臭气”排不出,眼睛会流露出烦躁或凶灼的目光,有什么美感?又如:肝气不足或肝阴虚,两目无光,面无血色,也无从谈美。
    (一)肝失衡的辨别
    调肝要区别阳亢、肝气不足和阴虚,其不同的特点如下:

(1)肝阳亢者性情急燥尚有气力:肝气不足和肝阴虚者疲惫不堪。

(2)肝阳亢眼红、干涩、眼角膜有斑(白翳)、眼袋鼓胀、下垂或眼球外突;肝阴虚、肝气不足者眼窝内凹、干涩、视物模糊、迎风流泪、色盲、视网膜脱落、黄斑性病变、白内障。重则患视神经炎。

(3)肝阳亢者饭后两肋下胀满或右肋常胀痛;肝气不足、阴虚者右肋常隐隐作痛。

(4)肝阳亢者双脚躁动不安;肝气不足、肝阴虚者两膝酸软。

(5)肝阳亢者遇事急躁,处事不周;肝气不足者办事,心有余而力不足;肝阴虚者焦虑不安。肝阳亢与肝阴虚可转换,物极必反。阳亢至极,耗尽肝阴,可转为肝阴虚;肝阴虚至极,阴不制阳,可导致肝阳亢。故有肝阴虚和肝阳亢皆备者。
    肝气不足和肝阴虚的区别在于前者自己感觉偏凉,后者自己感觉偏热。

(二)肝的生活调养
    1.肝阳亢的调养
     针对肝躁动的东方春天气候,营造一个相应西方秋天收敛的气候。二者相抵,不适之症自然消退。
    2.肝气不足的调养

肝气不足,不足以气化营养为血,人会目倦神疲,腰膝酸软、针对肝冬天藏而不动的气候,营造一个春生机勃勃的气候 。二者相抵,不适之症自然消退。

3.肝阴虚的调养
     肝阴虚,是肝的物质基础匮乏所致。
     针对肝西方收敛内热的秋天气候,营造一个东南方春夏气候,二者相抵,不适之症自然消退。

第三节  脾

脾与胃相表里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输布全身,维持生命。脾胃为营血生化之源,故称为“后天之本”。脾又主运化水湿,对体内水分的输布有重大影响,脾虚则便溏或水肿。脾统血,统摄血液于脉管内而不外溢;主肌肉,故有“脾生肉”之说。脾开窍于口,其荣在唇。所以,人后天的身体状况、健康与否,与脾有重要关系。

一  脾胃正常与否的表象

(1)脾气足,肌肉丰活
    “脾主肌肉。”脾气足,肌肉丰润、鲜活,面部生动而富有活力。有的人长像并不漂亮,但仍然可人,这就是民间讲的脸上
  长着“爱人肉”。因为脾气足,人体肌肉中的气血通畅,故肌肉皮肤色白、丰润而富有弹性。“气色”二字。讲的是内有气外才有色。脾气虚者,面部肌肉呆板,全身肌肉酸懒乏力,甚者萎缩。

(2)脾气足,脸不臃肿
      面部白里透红的胖,是正常的胖,可谓“富贵之美”,这是相当一部分男性所持的审美标准。如唐代以杨贵妃为代表的丰腴美人,就是当时大部分男性对女性审美标准的体现。除此之外的胖,多数为肿胖。“脾主运化水湿,输布体内水分。脾虚失职,则导致水肿。”肾虚引起的水肿在腿脚,脾虚引起的水肿在脸部及全身。引起脾虚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吃,二是思。过多吃冰冷食物、水果,暴饮暴食,都能伤脾;思虑过多,也可能伤脾。高考前不少孩子泻肚,就是由于用脑过度,脾虚所致。
      脾气足,可使人面部去水肿而轮廓清晰,肤色白里透红,全身的赘肉逐渐消失。这就是“应该把人补瘦,而不应该把人泻瘦、饿瘦”的道理。

(3)脾气足,精神爽快
       脾气足者气血贯通肌肉,精神爽快;脾气虚者精神抑郁。许多精神病患者或心理有疾的人都与脾虚有关。

(4)脾气足,嘴唇红润  
     许多现代女性靠涂抹口红,遮盖暗淡粗糙的嘴唇,却不懂得只要调好了脾,就可以使嘴唇自然红润。“脾开窍于口,其荣在唇;脾气通于口,脾气足能知五谷。脾气足者呼出的气无异味,吃五谷杂粮可品出其中的香味。脾气弱者唇白而粗糙,若寒凝脾中则唇紫或黑,呼出的气息异味浓重,饮食无味。

(5)脾气足,皮下无淤斑
     “脾统血使血液在脉管内运行顺畅不致外溢。”脾气虚,无力统血时,血溢出脉管外,称为“血不循经”即血衄证。有人会皮下出血形成淤班(紫癜);鼻孔出血;甚至出现“血汗”(流出的汗为红色);有的女性会经血不止。
  二 健脾和胃要领
     脾和胃相表里。脾相当于指挥长,胃相当于加工车间,二者生活相互配合,缺一不可。但是,脾、胃的习性不同。脾喜燥恶湿,胃喜欢润恶燥。脾气上升,人中气足;胃气下降,才能顺利消化、吸收。
     (一)脾胃失衡的辨别
     脾和胃的功能正常与否,其症关如下:
     1、脾气虚时唇偏白,重则无血色;胃火上行,唇干,生则有裂纹。
     2、脾气虚得太久,上牙龈萎缩;胃气虚弱久,下牙龈萎缩。
     3、脾气虚弱便溏稀,重则泻肚;胃火上行,大便干硬。
     4、脾气虚四肢不温;胃火旺时人躁且热。
     5、胃阳不足,胃院凉而胀痛,呕吐清涎。

(二)脾胃的生活调养
     脾相当于人的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胃相当于 其下属的加:工车间。针对人体脾、胃过寒的北方冬天气候,营造一个南方的夏天气候。二者相抵,不适之症自然消退。针对胃过热的南方夏天气候,营造一个北  方的冬天气候。二者相抵,不适之症自然消退。

第四节  肺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主诸气,司呼吸,吸人清气与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结合,化为元气,维持生命。肺朝百脉。气推动血运行,有赖于肺。其参与人体水液代谢,通调水道。肺开窍于鼻,主皮毛,凡皮肤、鼻、咽喉诸症,皆与肺有关。肺和心同为上焦,相互依存。肺主气 ,心主血,气离血死,血离气枯。
    一  肺正常与否的表象
    (1)肺气足,精力旺盛
        肺气足,人的血液中含氧充足,必然精力旺盛。老年人生病时往往气短,因肺气弱而身体缺氧,必然导致精疲力竭。
    (2)肺气足,皮肤光滑
    “肺主皮毛。”肺气足,皮肤层气血充足,营养物质丰富,皮肤柔嫩、光滑,毛孔细;肺气虚,皮肤抵抗力弱,皮肤容易出现皮下红疹皮癣,面有红斑、粉刺,面部毛孔粗,皮肤过敏。
    (3)肺气足,鼻子精巧
    “肺开窍于鼻。”肺气足,鼻子光亮、精巧;肺气虚,鼻子毛孔渐粗,或鼻翼变红,重则为“酒糟鼻”。
    (4)肺气足,人不虚胖
    “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调节人体的水分,需要脾、肾相互配合,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环节出了毛病,都会引起体内水液代谢不利形成虚胖,重则浮肿。
    (5)肺气足,不易感冒
    “肺主卫气。”肺气足,可形成保卫身体之气,预防病邪从气管和皮肤侵入,使人不轻易感冒。
    (6)肺气足,嗅觉灵敏
      肺气足,鼻内不生炎症,嗅觉灵敏;肺气虚,易患鼻炎,容易过敏,有时不辨香臭。
    (7)肺气足,人不忧愁
     “肺主忧。”肺气足,人常欢喜;肺气虚,人多忧愁。
    二  养肺要领
      肺有阴虚、阳虚之分,不同症状如下:
    (一)肺阳虚
      肺阳虚时咳喘无力,流清鼻涕,痰多清稀,甚则喘促敛呼吸困难,疲倦,懒语,声低,怕冷,自汗,脸色青白,舌胖淡嫩。
        针对肺过寒的北方冬天气候,建立一个相应的南方夏天气候,二者相抵,不适之症自然消退。
    (二)肺阴虚
      肺阴,是肺循环系统的物质基础部分。肺阴虚相当于肺的物质基础薄弱,肺自身的阴液不足,细胞在运动中摩擦力过大,出现燥热。肺阴虚时干咳少痰,潮热盗汗,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咽燥音哑,舌红干燥,苔少。肺与大肠相表里,肺阴虚可引起肠燥,导致便秘。
      针对肺过热的南方夏天气候,营造一个相对应的北方冬天气候。二者相抵,不适之症自然消退。

第五节  肾

肾与膀胱相表里 肾主藏精,包括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故称之为“先天之根”。肾主水,合三焦、膀胱主津液,与肺、脾同司体内水液代谢和调节。肾主骨,生髓,有充养骨骼、滋生脑髓的作用,故骨、脑的兴衰发育与肾有关。肾主毛发,肾主骨,牙为骨之余,故牙齿和毛发的荣坚与否和肾有关。肾寄命门之火,为元阴、元阳之所藏,有“水火之脏"“阴阳之宅”之称。肾上连于肺,故主接纳肺气。上开窍于耳,下开窍于二阴。耳病诸症,二便不利,皆与肾有关联。
   “肾为先天之根。”肾气旺,人耳聪目明,消化吸收旺盛,精力充沛,颈直肤亮,可延缓衰老数十年之多。
    一  肾正常与否的表象
    (一)肾气足,人过中年不虚胖
     “肾者水脏,主津液。”肾气足,可调节体内水分循环使用并将多余的水分及时排出体外。肾气衰时,体内该排掉的水分不能及时排出造成腰以下部位虚胖,甚至浮肿。若脸也肿胖,表明已相当严重。补充肾气,人的腰围即可减小,但体重可能不减。这是因为“肾主骨”,人的肾气足了,骨质密度随之增加,体重也会增加。
    (二)肾气足,毛发荣光
     “肾主毛发”肾气足,头发浓密而荣光;肾气不足,头发脱落,发质枯干。所以,治理脱发的根本是调养肾。肾气足者,过百岁仍然鹤发童颜。
    (三)肾气足,颈直挺、齿坚固
      肾主骨,牙足骨之余,肾气足,颈椎自然直挺,人体轻松挺拔;肾气虚,颈椎无力挺直’重则骨质增生。
      肾气足,牙齿坚固,白而亮,年过80岁也呵完好;肾气虚,牙齿松动,甚者40岁左右即脱落。
      所以,当人到中年出现骨质增生或出现牙齿松动时,不要急于做手术,应从调肾人手,这样既能从根本上解决病患,又可保住牙齿。
    (四)肾气足,人不气喘,脸不长色斑
    “肾纳肺气,为气根;肺主皮毛”肾气足,可接纳肺气,人不会气喘,肺朝百脉可养皮肤;肾气虚,肺的肃降功能受阻,严重时会气喘,面部易生斑等。肾阳虚者在秋冬季节手脚寒凉,严重者夏季也凉。有此症状者,每年春节过后,脸上即长色斑,也叫“肾锈”如果在进入秋冬季节时,能调养得手脚温热,并一直保持到夏季,一般情况下全年脸上不长斑。肾气足者面色白亮,皮肤细嫩。肾气虚者面色青自,无光泽。严重的人会因肾虚不纳肺气,脸色晦暗。
    (五)肾气足,消化吸收旺盛
      肾阳生命门火而化脾胃土。一些人常年胃病,甚者十年治不好,其原因是肾寒引起的胃寒,此症不温补肾阳如隔靴搔痒。补足肾阳,人消化、吸收旺盛,必定精神焕发。
    (六)肾气足,更年期可延至60岁以后
     《黄帝内经》讲:女子四十九(虚)岁天癸(gui)枯竭,但善保养者高寿仍可生子。天癸枯竭,指女性体内雌性激素迅速减少。这时,女性体内润滑物质匮乏,细胞在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增大,造成内热增升,消耗元气,导致女性燥热不安,彻夜难眠,甚至狂躁、闭经。这就是女性更年期到来的征兆。
     如果针对此症,适时滋肾阴、降虚热,不出一个月,女性更年期综合症可减轻或消失,月经来潮也可能延至60岁以后。
    (七)肾气足,夫妻生活和谐
      已婚女子肾气足,对丈夫温存依恋,是夫妻生活正常的表现。女性肾阳虚者气不能达到私密处,引不起快感,甚者疼痛,导致所谓的性冷症,反感夫妻性生活,容易导致夫妻感情不和。男性肾气不足,年过40岁后则会厌倦夫妻房事,影响男性的自信,甚至出现疑心过重现象。
      需提醒的是,房事后男女皆不要立即洗浴,防止湿冷侵入体内。可以吃一宝6粒、五宝3粒,即时睡眠,可恢复气力,次日少有或没有疲劳感。
    (八)肾气足,二便正常
      “肾上开窍于二阴。”肾气足,二便正常。肾气虚,易导致小便失禁。肾阳虚,命门火衰,可致凌晨便急、便稀,也叫“五更泻”。严重者二阴可患各种炎症。
    (九)肾气足,耳聪目明
      “肾上开窍于耳。”肾气足,听力好。“肾为肝之母,肝肾同源。”肝肾足者耳聪目明;肾虚易导致听力差、耳呜、眩晕,甚者耳聋。
    (十)肾气足,心定神安
       “肾主恐。”肾气足,人心神安定;肾气虚,人易恐惧,严重者可出现精神性疾病。

二  补肾要领
     人体肾气不足,出现任何一种症状都会影响外在美。例如:小便失禁,他人不易察觉,但患者的心理负担必然要影响到面容的光泽与坦然。所以,要及时补肾,使其达到正常的功能,保持舒展美好的容颜。
    (一)对肾阴、肾阳两虚的辨别
     补肾,首先要确定肾阳虚,还是肾阴虚。阳虚升阳,阴虚滋阴。调反了非但达不到补肾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肾虚的特点如下:
    1、阳虚怕冷,手或脚易凉;阴虚怕热,手心、脚心及其内心燥热,即“五心烦热"。
    2、阳虚舌嫩胖、苔白;阴虚舌瘦、舌红,苔少而燥,
    3、阳虚易瘦;阴虚易胖。
    4、阳虚精神疲惫;阴虚燥热不安。
    5、阳虚面色青白无光;阴虚颧红、脸呈绛色。

(二)肾的生活调养
    1.肾阳虚
     肾阳虚相当于肾这部机器电力不足。肾阳虚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先天不足。表现为耳垂枯小,从小怕冷,手脚冬天凉,重者夏天也凉女性月经期间经血色黑,钉血块,重者痛经。另一种是先天肾气足,到了一定年龄段时肾阳虚,如《黄帝内经》讲的:男四十岁女三十五岁,肾气渐衰。
     肾阳虚者多数面色青白,怕冷畏寒。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不同:
    (1)少年时期,除上面所述各类症状外,因肾虚不纳肺气,肺不主皮毛而生粉刺;因肾不通脑而疲倦、智力下降;因肾不主骨,影响发育。
    (2)女性35岁以后,只要冬天手脚凉的,子宫、卵巢、乳房易生囊肿、肌瘤、肿瘤;40岁以后,有人会小便失禁,有人过早进入更年期。
    (3)男性40岁以后,性功能急剧减退;60岁以后,易患前列腺炎或增生。
    (4)男女肾阳虚者的共同性症状:牙齿寒痛,腿肿、脚肿;风湿;脱发;腰痛:骨质增生;泌尿系统炎症、尿急、球频;耳鸣、耳聋;精神恐惧,睡眠不实或因命门丁火衰不脾胃土而凌晨腹泻。

升阳是针对北方冬天的气候,营造一个相应的阿方复犬气候,二者相抵,不适之症自然消退。人体双肾了光由命门补充到脊椎中的骨髓,由下至上直通大酗,人体四肢盯骸方能通畅。故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根,通脑,主骨,主髓,主智,固齿,藏五脏六腑之精华,繁衍后代。”
    只要艘背酸痛或板结等,均为阳虚。腹为阴,背为阳。后背阳气要足,阳气足后背爽,百病渐退。

2.肾阴虚
     肾阴虚的症状:颧红腮热、自汗口渴,下午加重;内热伴习惯性口腔溃疡;牙根松动、畏酸、疼痛,怕冷,怕热;腰酸,腿肿,手脚心烦热;尿急、尿频;血糖、尿糖偏高;儿童睡觉盗汗,烦躁不安,多动易怒,习惯性感冒,重则哮喘。有些人冬天肾阳虚畏寒,夏天会转为肾阴虚怕热症状。
     针对肾过热的南方夏天气候,营造一个北方的冬天气候。二者相抵,不适之症自然消退。

中医将内火分为实火和虚火。实火是气血运行受阻、淤积所致;虚火多由阴津匮乏,细胞组织运动润滑不利,摩擦生热所致。

针对人体脾、胃、肺、大肠、小肠三礁等过燥的西方气候,营造一个中部湿的气候,不适之症自然消退。
     上述五脏的功能及相互关系要达到可背诵的程度,再加上掌握、运用阴阳五行的道理,即可踏入养生门槛。如要深入学习,还需要懂得中国优良传统文化,可阅读笔者所著《养生之道》一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