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王安石《初夏即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已尽力,何惧其果!

王安石,生于公元1021年,卒于公元1086年,享年65岁,字介甫,号半山,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王安石出生于小官吏的家庭,他出生时,父亲王益任职抚州军判官,也就相当于一个股级干部。王安石从小就非常聪明,喜爱读书,可以写诗成文。

公元1037年,16岁的王安石第一次随父亲走进了京城,结识了曾巩、欧阳修,获得赏识,在北宋的政治家面前留下了印象和名字。

公元1042年,21岁的王安石进士及第,正式进入仕途。在这之后的将近30年里,王安石除个别时期短暂在京城任职外,始终在州县基层任职,数次拒绝和放弃进京任职的机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地方实践着他的为政之道。

直到公元1067年,宋神宗即位后,多次与王安石探讨治国之道,王安石的变法思路开始进入国家治理层面。公元1069年,48岁的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正式进入了国家的领导层。提出变法思路后,得到神宗的同意和支持。

公元1070年,49岁的王安石当了宰相,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大的事业,开始主持变法。王安石变法涉及到财政、军事、科考等几乎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全面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保守派的全面反扑。

为了推行新法,在王安石与保守派的斗争中,宋神宗为支持王安石变法,不惜罢免了多名反对变法的高官。一旦宋神宗犹豫时,王安石则以病为名,甚至辞官归隐。在双方激烈的斗争中,以司马光为首的多名朝廷重臣辞官离京。

公元1074年春天的一场大旱,加剧了这场变法的斗争。由于大旱,造成饥民游离失所,保守派借机开始抨击新法,包括曹太皇太后、高太后向神宗诉说“王安石乱天下”。宋神宗终于向保守派妥协,罢免了王安石的宰相之职。

王安石为保存变法成果,推荐了支持变法的吕慧卿、韩绛代替自己的职务。可惜王安石没有认清吕慧卿的真实面目,吕慧卿掌握权力后,为防止朝廷重新使用王安石,开始借事陷害王安石,幸亏被韩绛识破,秘奏朝廷召回王安石,王安石被二次任命为宰相,吕慧卿被贬为陈州知州。

重新掌权变法的王安石,面对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以及变法派内部的分裂,再难强势推行变法。加之55岁的他遭遇丧子之痛,再也无心政事,辞去了宰相。

公元1085年,宋神宗去世,由年幼的宋哲宗赵熙即位,高太皇太后垂帘听政,这位反对变法的太后起用司马光为宰相,全面废除新法。这场经历了15年的变法运动宣告以失败而结束。次年,王安石病逝。

王安石似乎就是为这场变法而生的,就是来为北宋刮骨疗伤的,他的一生几乎都投入到了这场变法中。50岁前的他一直在为这场变法积蓄力量、积攒经验,不断地在基层实验打磨,终于宋神宗为他提供了变法的舞台,轰轰烈烈大于一场,可惜,此时的大宋王朝已病入膏肓,已经承受不起这样一场大手术了。

虽然最终这场变法以失败告终,但正如他在《望江南》中所言“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他已不负自己的一生使命,该做的都做了,回天无力已无办法。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已尽力,何惧其果!

王安石是一个积极入世的人,所以他的诗词很少矫揉造作,不做无力呻吟,一扫宋初的浮华文风。一首《初夏即事》,通过描写静态的“石梁”、“茅屋”、“弯碕”,动态的“流水”以及“晴日”、“暖风”、“麦气”、“绿荫”、“幽草”,表达了他“春不如夏”的观点,可能也是他务实主义和积极入世的态度体现。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bēi)。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曲折的堤岸两旁,石桥和茅草屋围绕,潺潺流水汇入池塘。晴天、碧日、暖风,正是麦子生长的好天气,麦子的气息都随风飘来。绿树成荫、绿草青幽,远远美于春天百花盛开的季节。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