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雪清竹:评改诗之三十二 秋风帘卷烟罗透

上一期诗评,读者留言中有人说嫌我写得多。——其实应该抱怨的不该是读者,而应该是我啊!写的不叫苦,看的喊累。徐文长到此是不是得改名徐文短呢,据说徐渭考试先写精炼短小的不成,下次改写长篇大论,连桌子椅子上都写满了。难道我也要改长变短吗?短刀匕首,速战速决。其实只是想把思考过程写清楚一点,给初学者一点启发。而且我也是为了以后出书做准备,在我的想象中,那是一本厚厚的、映帘是古色的黄、扑鼻是古香的薰,里面夹着我自己画的插图,摸在手里是温柔甜蜜的六月黄昏的空气似的舒适。我是个喜欢书的人,尤其喜欢品味每一本书的手感和观感,让我念念不忘的是以前借过的一套《源氏物语》,我想象中的诗评书就像那套《源氏物语》一样,散发着岁月弥久的浓郁芸香。其中关于玉鬘,末摘花的插图我最喜欢的。好了,咱们闲话少说,回到正题上吧。

别了,2019

作者  天高云淡

小楼一统立窗前,惨淡心情又一年。

作赋填词伤逝水,听风闻雨看云烟。

故交分坐余三二,世事荒唐忧万千。

今日相知应有月,几多残夜照无眠。

这首七律的作者是中科院博士生导师,青年俊彦天高云淡老师。中国的知识分子自从屈原宋玉开创了忧国忧民诗歌创作的先河,后世代不乏人,到唐代杜甫尤成七律正宗,儒家别业。近代鲁迅先生的诸多作品,同样承袭了这种力挽衰世的衣钵。读罢天高云淡老师这首《别了,2019》,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鲁迅先生的《自嘲》诗。诸如“小楼一统”“惨淡”“伤逝”等字眼,无不暗示着其中的根系与脉源。

小楼一统立窗前,惨淡心情又一年。

鲁迅在《自嘲》诗中说道:“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这两句的意思是指,坚守自己的志向和立场永不改变,不管外面的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以鲁迅先生的文学影响力,他的诗词短语应该是可以作为典故来引用的。“一统”这个汉语词汇,最早出自《管子》,具有丰富的涵义,我们最熟悉的说法是江山一统,躲进小楼能够自成一统,也即自我内在的思想,志向,立场等的坚定与成熟。如此看来,“小楼一统”是很有内在力量的一个意象。起手句的前半部分是作者对自我的肯定,但是它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后面应该用具体一些的形象等来补充,扩展。但是作者用了“立窗前”三个字跟进,显然这一句中的前后并不融合,关系扯得比较远,所以就会缺乏凝聚力,像国民党的散兵游勇。修改的时候,也要关注到后一句,只是“惨淡心情又一年”似乎有违“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诗歌传统,故将这两句改为:小楼一统自长天,经世襟怀待万缘。或者,小楼一统仰前贤,无那心情又一年。我这个人说话不会绕圈子,但是写文章却不敢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和盘托出,生怕心情不好,别吓走了读者,你看李煜的心情真是糟糕透了,可是他上来只说:“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用这幅白描勾勒,就写出了心情是无比的惨淡了。“无那”是唐朝人的口语,我们也可以说,小楼灯火立窗前,万古人间又一年!

作赋填词伤逝水,听风闻雨看云烟。

这一联在聊叙日常的伤逝之中,浸透着淡然悠远的情怀,有出世之思,归隐之逸。

故交分坐余三二,世事荒唐忧万千。

故交本应并坐,——并肩而坐,分坐便可见人情浇薄,心多怅然。但尚余二三人,已经难能可贵了。其实古人也说了,他们真正的知音也就二三个人而已,不信你看韩愈说,“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白居易说:“故交海内只三人,二坐岩廊一卧云”,辛弃疾更直白地说:“知我者,二三子”。

曹雪芹曾言,“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小说故事漫起天际,自然荒唐,然而却荒唐不过世事。小说不过是纸上云烟,然而世事却要亲临亲受,其中的诡异万变,实在超出小说多少倍,怎能不让人生忧患,忧虑,忧愁之心。其实笔者认为,既然世事如此荒唐,且不如冷眼旁观,只是身在其中,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而已。

今日相知应有月,几多残夜照无眠。

世事浮沉,人情冷暖,只有文人才会形诸文字,一吐心曲。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在那个月光清冷寂寥的夜晚,无眠的诗人,谁来慰藉呢?只有窗上那轮月,像一个苍凉而慈悲的知己,久久眷顾着他,照得一地霜白,万里清光。。。。。。

只是这个意象被反复使用,那就只能从语言的翻新上找找突破口。改为,莫道相知唯有月,尚摇清影共无眠。化用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像辛弃疾辛大爷,他也化用过:“我醉拍手狂歌,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么。

别了,2019

作者  天高云淡

小楼一统立窗前,惨淡心情又一年。

作赋填词伤逝水,听风闻雨看云烟。

故交分坐余三二,世事荒唐忧万千。

今日相知应有月,几多残夜照无眠。

别了,2019(修改稿)

小楼灯火立窗前,亘古何妨又一年。
作赋填词伤逝水,听风闻雨看云烟。
故交分坐余三二,世事荒唐有万千。
今夜我言天上月,金樽相照任无眠。

菩萨蛮

作者  益之

秋风瑟瑟轻纱透,夜深无语灯光旧。

总是忆从前,梦甜终不圆。

清溪毛竹绕,薄雾空山袅。

宿醉古桥东,凉亭剥碧蓬。

秋风瑟瑟轻纱透,夜深无语灯光旧。总是忆从前,梦甜终不圆。

秋风句的味道还是淡了些,词的起首句往往需要惊艳之美,在这一点上词和诗不一样。夜深句与此不同,因为写景比较丰富,抒情也比较完整,而秋风句感觉话没有说完。因为它只是点明了一个客观的现象,但是诗词之所以是诗词,是要传达感情,或者传达美感,必须同时写出诗人主观的感受来,才算完整。这个句子需要压缩,需要回旋的余地,改为:秋风帘卷烟罗透,《红楼梦》中黛玉糊窗户用的那种纱,叫软烟罗还是霞影纱或者蝉翼纱或者什么妙不可言的名字的?中国文人就是喜欢平平常常的东西都要弄出一点风雅的味道的,像鲁迅说的“十景病”,例如“远村明月”、“萧寺清钟”、“古池好水”之类。

秋风帘卷烟罗透,夜深无语灯光旧。总是忆从前,梦甜终不圆。

总是忆从前,梦甜终不圆。这两句出乎口语,意思表达准确,流畅自然,笔者改为:又忆那时人,梦中一片云。因为作者是叙述的表达方式,是让读者了解一个事件的过程;而笔者是描写,诗词采用描写的手法,可以更形象逼真,把笼统的事件具体为“那时人”、“一片云”,就呼之欲出了。

秋风帘卷烟罗透,夜深无语灯光旧。又忆那时人,梦中一片云。清溪毛竹绕,薄雾空山袅。宿醉古桥东,凉亭剥碧蓬。

下阙俨然与上阕描写的不是一个场景,因为心态轻松,写景也很优美,似乎已经从失恋的情绪中解脱出来了。只有“宿醉”两个字,依然透漏出诗人沉溺的心情。所以上阕凝思沉郁,下阙故作潇洒,这首作品整体上还是很不错的。下阙需要修改几个字。“毛竹”是竹子的一个种类,但是放在诗词中,一般并不这样写。因为诗词中每一个字都是超级凝练的,都是散发着独特的意义的。比如,可以写翠竹,修竹,疏竹,云竹,霜竹,风竹等等,不同的修饰语,形成的美感是不同的,表达的心境是迥异的,但“毛竹”就有点像科学工作者做的文章,一板一眼,写诗词是新手还是老手,就在这些细枝末节的地方不小心暴露了。“薄雾”也是。譬如:翠雾,仙雾,香雾,飘雾,轻雾,愁雾,寒雾等可选择。

菩萨蛮

作者  益之

秋风瑟瑟轻纱透,夜深无语灯光旧。

总是忆从前,梦甜终不圆。

清溪毛竹绕,薄雾空山袅。

宿醉古桥东,凉亭剥碧蓬。

菩萨蛮(修改稿)

秋风瑟瑟轻纱透,夜深无语灯光旧。

总是忆从前,梦甜终不圆。

清溪修竹绕,轻雾空山袅。

宿醉古桥东,凉亭剥碧蓬。

九      兒
          (忆悲歡)

拾夢時,
心已醉成澜,
又年痴,
苦味颠,
幾曾壮志情飛渡,
酒千觞,
今霄可觉安?
披霜冲雪问红麈,
手上疤,
梨花掩,
親也难,
忆悲欢。
     岁在戊戌十二月初七
          郝纪平并書

拾夢時,心已醉成澜。

拾字,总是带着三分欣喜,因为是从地上捡起喜欢的东西,我们看,鲁迅拾起的是朝花,刘禹锡拾起的是花钿,谢灵运拾起的是海月,而我们的诗人拾起的是一片梦。这梦虽然虚无缥缈,但是在无所不能的诗人手底,却是俯首可拾的。若问其时何如,且看心神沉醉,恰似春水涟漪,如波似澜了,可知这梦是何等妙不可言。

又年痴。

诗词之道的至简之处,往往并不在于高深,而在于和口语是一脉相通的。假如听起来和平常讲话有悖逆,有不可理解的地方,便是需要修改之处。比如“年痴”二字。“痴”这个字在《红楼梦》中的使用频率是蛮高的,特别是用在宝哥哥的身上,特别能刻画出宝玉至真至纯的性情来。所以不如改为:又痴绝,或者又痴狂,令人看到的就是一副佯狂不羁,潇洒至真的性格了。

苦味颠。

苦味的颠顶之处。苦是一种个体的心理感受,生老病死苦,每一样都苦不堪言,可以直接说“苦之颠”,“苦至颠”,“苦已颠”,“味苦颠”等等。“苦味”,强调的重点在“味”,味道的味,虽然也无可无不可,但这样理解是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出发的,如果从古代汉语的角度考虑的话,这个“味”字就有可能变成动词了。比如唐朝有一位诗人的名字叫苏味道,他这个“味”字就是做动词使用,而并不是现代词语里面的“味道”的意思了。

幾曾壮志情飛渡。

几曾,是何曾,何尝的意思。例如李煜在《破阵子》中说:"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这一句在全诗中的比较重要,是抒情的中心点。“壮志”的后面,是“壮志”的内容,要表现出壮志凌云的豪迈气概来,加一个“情”字,节奏就慢了半拍,因为“情”和“志”是同类词语,重复了。可以改为,亦曾壮志直飞渡,几曾壮志凌云度,几曾壮志横飞渡等等。亦曾,是正面肯定,几曾是侧面否定,都可以,不过几曾,低调谦虚一些,可以表现出作者虚怀若谷的胸襟来。

酒千觞,今霄可觉安?

这一句自饮自问,此心安否。酒千觞,豪饮如此,直须海量,已见英雄气度。何况妙哉此问,立觉天风逸扫,月照睫前。只因为接地气,出胸臆,见性情。古人推崇,正是这一类呼之欲出,直白如话,却又别有格调,迥异他家的句子。

披霜冲雪问红尘。

美哉此问,真真脱胎换骨,清丽脱俗,老杜坡仙也未必有如此逼人的缥缈仙气呢。披霜冲雪,一则与上文“苦味颠”,“几曾壮志”等句相呼应,一则以霜雪之皎洁写内心之清静,以霜雪之寒苦写人生之蹇蹙。霜雪之时,公子王孙们正是煮酒红楼,赏梅金阙的时刻,唯有内心追寻真善美的诗人才甘心情愿板桥披霜,灞桥冲雪,一问红尘!

手上疤,梨花掩。

手上的疤痕,是人生磨难的见证,但是作者在此只是想作为一次点染而已,并不打算再大作渲染,实际上这样也是正确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再累述疤痕的由来便如画蛇添足。可见诗人对作品的把握驾轻就熟,胸有成竹,跌宕起伏,进退有据。紧接着一句“梨花掩”,十分传神,似乎令人闻到了春风梨花的清香。必有诗心,才得妙语。

親也难,忆悲欢。

结尾总述自己追忆悲欢,无限感慨。这首诗以散文化的句式句法,既有盛唐诗慷慨豪迈的气概,又有北宋词脱俗超逸的风格。有些语言能做到独出机杼,不落俗套。读来倍感亲切自然,含蓄隽永,给人以美的享受。(此篇为鉴赏文章)

七绝·秋兴

作者   方远

(一)
渫雨潇潇暮夜凉,金风过处槁梧黄。
莫言秋后多寥寞,菊节依然好景光。

渫雨潇潇暮夜凉,金风过处槁梧黄。

渫,读作:xiè。该字基本字义是除去、淘去污泥意思;也有泄、疏通之意。.又如:渫云,飘散的云:渫雨,飘洒的雨。第一句写得很美,也能传达出暮雨晚凉的秋意,很有带入感。

第二句承接的时候,并没有去承接第一句来说,这就像两个没有共同语言的男女,组合了一对婚姻,注定了不和谐的悲剧。一个湿哒哒像张爱玲幼时错解的法兰西,一个干爽爽像英格兰,虽然实际上英国常下雨,法国总晴天。这两句改为:渫雨潇潇暮夜凉,枝头梧叶转疏黄。

虽然改得也不一定好,但至少简单自然了一点。这也是我看作者方远老师想说的话。其实文乃心声,为什么大家写诗不能随心倾吐,简单自然呢?就像李白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呢?或许是因为平时大家缺乏对心性的修持。以杀盗淫妄酒这五戒来说,如果不遵守,那么自己的心就无法有所摒弃,这些都是妨碍我们的性命出离六道的生活方式,必然难以清静,思维会受到干扰,也就难以让自己真心流露出来。其实智慧每个人都是相同的,都具备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迷惑颠倒,暂时迷失了而已。

莫言秋后多寥寞,菊节依然好景光。

这两句写得很不错,因为前后两句之间内在的联系是紧密的,其中“莫言”和“依然”,也就是依旧,形成关联,开合有度,流畅自然。但是再进一步看语言力量还是薄弱些,存在着修改的空间。我们可以对照一下苏轼的《赠刘景文》这首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可以说方远老师的绝句和苏轼的绝句在写作格式上是有着直系血缘的,否则为什么长得这么像?我们不能说方老师有临摹的痕迹,如果这样的话,那些大总统,大明星都有替身,难道替身们的父母提前去照抄了总统和明星的长相再生小孩吗?这也不可能的。

秋兴

作者  方远

渫雨潇潇暮夜凉,金风过处槁梧黄。
莫言秋后多寥寞,菊节依然好景光。

赠刘景文

作者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看来我很有做侦探的潜能啊,窥探到了这首诗的前世今生。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在复制这首诗的DNA的时候,由于技术不过硬,就像灰人在四万年前想偷走地球人类的优良基因一样,没有操作成功。但是他们破坏地球人的基因却成功了,扩大增加了地球人对食色两方面的需求,让我们地球人难以提升,好受他们控制。回过头看这首诗,为什么效果没有出来呢?第一联问题是对仗不够工整。第二联问题是管提起注意力的话没说顺溜,管展示美景的手一抖演砸了。你看苏轼第一联就不用说了,第二联前一句是做什么用的呢?不就是在喊,走过的路过的瞧一瞧看一看哦,或者是我再说一遍,打瞌睡的走神的注意啦!起到这个作用。后一句则是尽全力展示秋天的美,用力诠释么。

七绝·秋兴

作者   方远

渫雨潇潇暮夜凉,金风过处槁梧黄。
莫言秋后多寥寞,菊节依然好景光。

七绝·秋兴(苍雪清竹修改稿)

渫雨潇潇暮乍凉,金风细细晓凝霜。
莫言秋草秋花尽,一片黄花白月光。

作者简介

苍雪清竹, 原名杨敏,号紫霄山人,一个热爱文学和绘画的八零后女子。大连人。万壑云烟,心归苍岫,一段云踪,泊于何处。且饮一盏西风月光之茶,吟数首无雕无琢之玉,看剑,击筑,啸歌,在灵魂的深处,或许我是一个独行的剑客,漂泊在江湖烟水,明月中流。

微信号:cangxueqz

文中引用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苍雪清竹: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苍雪清竹:漫山薜荔吟山鬼,到晓松窗云气横

苍雪清竹:评改诗之二十四 枕波眠月,品藻鉴诗

苍雪清竹:评改诗之二十三

苍雪清竹:评改诗之十九

苍雪清竹:词卷  清风素笔天然句,淡月幽情冰雪颜

苍雪清竹:侠客壶中碧,为君一诺行

苍雪清竹:月上湘帘花影繁,清风抱帚扫幽轩

苍雪清竹:评改诗之二十九  芙蕖离披,听雨回廊

苍雪清竹:兰裾泫露,苔衣零雨,朝暮冷白黯碧

苍雪清竹:原创小散文八篇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苍雪清竹:一种相思魂与魄,觅觅寻寻,开遍芙蓉萼

苍雪清竹:散文卷  兰花梦之夜

苍雪清竹:散文卷  惜叶

(0)

相关推荐

  • 听得见的诗词|《小楼听雨》诗平台&华工秋韵阅读会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欣赏诗词佳作.即日起,"<小楼听雨>诗平台"将与"华工秋韵阅读会"携手,共同打造"听得见"的诗词,让诗词旋律声声 ...

  • 倚小楼,肉初烹,酒杯独自横!《塞丁诗集连载13》

    连载纸质诗集<醉枫亭>(塞丁著)里的诗. 注意:后面有作者微信二维码,有兴趣者可加他. 惜秋光       --摘自纸质诗集<醉枫亭>(塞丁著)之(61) 凭高雨收云断, 声声 ...

  • 向秀:我在诗词里总是念及故交

    东篱花匠 七绝[类二]·念楚人 01-31 11:30 阅读 7 原创:东篱花匠(柳下夫子) 用韵:<平水韵>下平六麻. 引子-- 今年春节因疫情严重,老夫不能到京城与家人团聚,一个人在襄 ...

  • 相林评诗(一)

    南乡子  故交吟 杨嘉仁 亲睦好颐楼.惊喜访梁更遇邱.翁媪携扶斜照里,悠悠.还似华年蜜月秋.     望九早休休.犹见诗文置案头.结习难忘诗兴在,由由.时共坡仙汗漫游. 注:邱俊鹏,四川大学唐宋文学教 ...

  • 诗词丨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这些惊才绝艳的古诗文,终于找全了

    也许,你没有读过苏轼所有的诗, 但你一定知道"大江东去,浪淘尽": 也许, 你不能完整地背出李白的<行路难>, 但你一定会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 苍雪清竹:论诗之三

    昨晚发作品到某群中,恰巧有位老师在上课,无意间打扰了课堂,有人怒喝,踢出去:有人质问,为何不尊敬老师?连忙道歉,无意冒犯,原不知有老师在此讲课.于是将老师的课收听一下.原来那位老师在赏析唐宋优秀诗词, ...

  • 苍雪清竹:论诗之十 评诗七则

    满江红   写怀 江河怒嘶,黄鹤下. 溯雨潇潇,瘟神降. 沧海横流,壮士满豪. 一方有难众方援,众志成城誓擒魔. 铁石志,逆行报国心,诺无悔. 此半阙<满江红>也.且未按平仄填写.须知填词 ...

  • 苍雪清竹:评改诗之三十

    醉吟商·夏荷 文/方远 出水亭亭,不蔓不枝清秀. 雨昏骧首. 赤夏尤妍茂.自是霞姝妆就. 幽香触嗅. 越是短小的诗词,其实越难写好.就像写书法,笔画越简单的字,更见功力. 出水亭亭,不蔓不枝清秀.这两 ...

  • 苍雪清竹:评改诗之三十四 ​万里悲秋常作客,一生境界紫云霄

    西楚霸王 作者   天高云淡 美人挥剑不胜哀,壮士无颜亦自裁. 流水至今犹惋咽,过江何不再重来. 在那个金戈铁马,中原逐鹿的年代里,九州大地一片烽烟战火,喊杀冲天,然而却也诞生了无数真正的英雄豪杰,风 ...

  • 苍雪清竹:论诗之七 评诗六例

    悟 重情终被情所累, 有色还为色所迷. 前因后果缘如是, 执妄离真已云泥. 回首往事四十年, 但有知觉生爱怜. 青葱岁月痴痴等, 一厢情愿被业牵. 这两首诗没有按平仄写,有点像佛偈子,因为七言古风是极 ...

  • 苍雪清竹:论诗之九 评诗三则

    青玉案   庚子上元节 文/寒 瘟疫初从荆楚起.没几日,传万里. 举世惶惶惊如蚁.江汉封城,九州闭户,屯药又屯米. 主簿一问三不知,知府颟顸无人比. 州牧只会念稿子. 一医病没,万民同悲.人心尚未死. ...

  • 苍雪清竹:补诗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请关注上方蓝色字体  苍雪清竹  朝夕同在  春秋共读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清代诗人袁枚的<随园诗话>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袁枚在拜访好友佟溶时,佟溶的 ...

  • 苍雪清竹:说诗

    诗词并不是不可以自造新词,而是不要造出不符合逻辑关系的词语和句子,因为诗词并不需要故作高深,相反明白如话,朗朗上口反而是好的. 但也并不绝对,因为诗可以风格各异,学习白居易的确如此,李白的句子也有一泻 ...

  • 苍雪清竹:论诗之二

    当一首诗写出来之后,它就不再只属于作者,它属于千千万万的读者了.所以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不但要写出自己的感受,还要知道,这感受也是属于千千万万的人的.一首诗,与其说是为我们自己代言,不如说,也是为千千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