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的外三合

自己为自己打一套拳
你的生命将与众不同

陈氏太极拳外三合指的是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

一、肩与胯合

肩与胯合是太极拳术中根节与根节相合相系的一种代表,它讲究肩与胯合于一条直线上,并有正斜之分,正线是左肩与左胯合、右肩与右胯合,合时形成一条正直线,太极拳称它为“四正劲”;斜线是左肩与右胯合、右肩与左胯合,合时构成一条斜线,太极拳称之为“四斜劲”(又名“四隅劲”)。

陈氏太极拳动作以弧形和曲线做划圆为表现基础,体内劲路以《河图》《洛书》中的奇数与偶数生成变化之数,按八卦的乾、坤、坎、离、巽、震、艮、兑八个方位的爻位变化为依据,纵、横、斜、正互相综(卦)、错(卦)交织着,以中央五数为中心构成九畴,内含勾三、股四、弦五运动方式借于人体,劲路按照依次连三方和隔次连三方及其开中寓合、合中寓开的运动方式,促使内劲在体内串宫换位,形成了肩与胯合的表现。

综卦为圆,错卦为方,肩与胯合中的双肩、双胯相吸相系与相互传递的方式符合太极易理中巽兑相综、震艮相综之爻卦变化,左肩与左胯合、右肩与右胯合,符合震兑相错之爻卦变化;左肩与右胯合、右肩与左胯合,符合巽震相错之爻卦变化。

按《易经》中的术数变化角度来看,由于双肩(二、四)或两的相系相连及相照相合,双肩与双胯之正中间形成一条横向穿叉往复运动的传递劲路,构成《易经》术数中的“勾三”借助于人身;在左(右)肩与左(右)胯相合时,肩井穴和气冲穴之间合出一条竖直不偏的劲路,构成《易经》术数中的“股四”借助于人身。

再有左(右)肩与右(左)胯相合时,由上到下、由左(右)到右(左)合出一条斜的劲路,构成《易经》术数中的“弦五” 借助于人身。由此不难看出《易经》术数中所讲究的是综卦为之圆,错卦为之方,肩胯相系相合的旋转,则是综错之卦借于人身的体现,从而促使身体内外利用开中寓合和合中寓开的三角形运动方式,形成了陈氏太极拳运动中术数变化和画弧走圆的基本概念,也是太极拳中方圆相生的规律所在。

太极拳是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常练太极拳的人不仅精神面貌好,而且气色佳,充满正能量。

二、肘与膝合

外三合中的肘与膝合,是太极拳中中节与中节相合的一种代表。在太极拳运动中,以腰为主宰,要求肘关节与膝关节不但上下呼应,还要求肘与膝相合相照、相随相连,以利于周身的环抱和协调,太极拳讲究一动周身无有不动,因此,在旋转过程中,肘与膝的旋转必须一致。一致的表现在于肘部曲池穴和膝部内虎眼的气机打旋同步进行,这是中节与中节相合的关键所在,学练者不可不知(肘与膝合中的肘部、膝部动作要领参看前面关于肘、膝部分的论述)。

三、手与脚合

陈氏太极拳训练过程中,注重劲由内换、劲力协调连贯,节节蛹动、传递贯串,以腰为主要动力,形成根节催(肩胯)、稍节领(手足)、中节随(肘膝)的运动法则,引导内劲出入有序,连绵不断。

详而推之,陈氏太极拳运动的出劲要领是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手,以手领劲;以腰催胯,以胯催膝,以膝催足,以足领劲。这就是陈氏太极拳梢节领劲的原理。所谓领劲,指的是劲领起即可,犹如骑自行车和两轮摩托车的手把那样,双手在放松协调状态下把握方向,就是动力(催劲)自后向前。

待动力催到前方(稍节)时,自然会出现一种领劲,使其劲随着意念设定的方向而运行,领劲须自然,不可刻意追求,否则,劲领的太过则会导致关节和肌肉紧张发硬,容易产生横气,关节转动不灵活,气血不能顺达,影响了节节贯穿的质量。如果劲领的不及,则会导致动作松懈无力,把握不准方向,毫无生机可言,起不到领劲的效果。总之手足领劲力度要适中,方向才能准确无误,达到劲贯稍节的要求。

外三合中的手与足合,是陈氏太极拳运动中稍节与稍节相合的一种代表,尤其定势时更要求如此。在陈氏太极拳运动中,以腰劲的旋转为公转,促使手足在协调的前提下做自转动作,其中手与脚不但旋转一致,而且要求在自转中有相照相合、相吸相系、相随相连、合拍与扭标等动作。

手与足相照,是指手足方向、角度一致并上下相照;手足相合,是指手足运动时在相照的前提下有相合之意;手足相连相随,是指手足运动在相合的前提下旋转一致;手足合拍,是指手脚合击的动作(如拳势中的“擦脚”“翻身二起”“旋风脚”等。);手足扭标是指拳势中手脚左右分离时,合劲依然不丢,形成蓄劲状态,即内劲欲合先开的动作(如拳势中的“双摆莲”、“十字摆”、“当头炮”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