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沉迷手机,只是孩子的错吗? 2024-04-24 22:41:35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作者 | 吴嘉慧 单位 | 佛山市南海区启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导读:安安的父母最近这三个月愁眉不展,家庭气氛跌到了谷底。十二三岁豆蔻年华,本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年纪,可安安却沉沦网络,休学在家。求助者安妈已经年近50了,在很多人眼中她严谨、细腻,安安(化名)休学在家的问题已经困扰她三个月了,每天失眠食不下咽的她,依然衣着整齐,头发一丝不苟。但她略显憔悴的面容,满布血丝的眼睛却泄露了一些蛛丝马迹,似乎她正在经历着什么……这是热线社工第一次见到安妈的感受。如今,安妈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在谈及安安时的那种轻松和愉悦,之前是很难想象的。这一切都有赖于西樵镇心理热线项目的个案辅导和多维度服务。寻找症结,守护心灵厌学,是儿童青少年服务中常见且难解的问题之一。在接案前我是做了一些心理准备和专业准备的。然而当我真正开始接触热线案主之后,问题的复杂性仍远远超乎我的想象。我发现,原来“厌学”的孩子,可能有一个焦虑的母亲和一个忙到见不到影子的父亲;也可能有一个手机与电视“陪伴”的童年;或者有一个曾经努力过,但由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而变得麻木自卑的内心。孩子“厌学”只是表象。13岁上初一的安安是我处理的个案中比较典型的一个。刚上初中就休学在家,尽管学习基础不错,却一点都不喜欢呆在学校,每天都幻想着能与其他世界的精灵交流,相信外星人,似乎对地球上的生命不太感兴趣。我希望能帮助解决安安的厌学问题,可在一开始的关系建立阶段就遇上了麻烦。第一次见到安安,她对我的办公室表现得格外好奇。她喜欢看书,办公室书柜里的书,她迫不及待地挑选,当我拿出一些放松小道具给她玩时,她也乐在其中。但安安并不喜欢与我交流,在安妈去做心理咨询的一个多小时里,安安和我说的话不超过10句。当我兴致勃勃地与安安“拉家常”、“拉关系”的时候,安安显得无动于衷。我问她:“为什么不喜欢上学?”,安安说:“就是不喜欢,没有什么理由……”。当时我的心是慌乱的,遇上一个不配合的服务对象,我怎么打开话题,怎么去开展工作呢?当我和心理咨询师了解了安安的家庭情况之后,意识到安安的问题并不是“厌学”那么简单,内因是家庭关系的混乱纠缠、角色错乱、功能失调。调整家庭关系,改善混乱状态,才是实现改变的关键所在。于是,我与心理咨询师商量,以安安家庭为单位开展个案工作,中间配合同路人的工作坊和小组活动,希望安安的家庭能在我们的帮助下解决问题、恢复功能。纠缠的结,安家能否安居乐业?随着个案工作的开展,安安家庭的真相被我们一点一滴地挖掘出来。安爸、安妈和安安这个三口之家仿佛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每天都上演着唇枪舌战,由上学问题,到安妈对安爸的埋怨,到家务事等等,这个家似乎每一件小事都可以来一次全民大讨论,都要通过争吵,才能解决。安妈对安安的控制欲也很强,一丁点的不顺心,就指责安安。起床起晚了要骂,吃饭吃慢了要骂,看书不是看安妈亲自挑选的也要骂……而安安也试过抗争,但安妈的喋喋不休迫使安安关闭心门,更加沉迷手机游戏。安妈自然是不可能让她安安静静地玩游戏的,因此又一场“狂风暴雨”会劈头盖脸地往安安身上打去。安爸在这时候像是不在场一样,不听不管不顾,在这个家安爸是“外人”。因为安爸提到,在家里他是没有发言权的,一旦他所发表的意见与安妈相左,安妈连他也会一起骂,骂他当年在自己生安安时没有陪在身边。“既然生女儿的时候你不在,那以后也没有权利去管这个孩子了。安安是我的!”骂多了,安爸也不再参与教育安安了。而安安真的“成为”了“安妈自己的孩子”。在安安五六岁的时候,安妈就不再让安安亲近安爸了,说“男女有别”,稍微有一点身体接触,安妈就会打骂苛责;到安安三年级的时候,安安不再叫安爸了,在安安的生命中,父亲的角色“消失”了。咨询进行到这里,我们发现安妈在家里仿佛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女王,她发号施令,安安和安爸必须听从。但我们又会感觉到安妈还是一个地位低微的仆人,在家里她操持一切,伺候着两位“主人”。甚至由于安安的休学,安妈也特意向老板请了长假,打算想尽一切方法让安安上学,而在安安没有上学的这段时间里,安妈也要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安妈竭尽所能,希望她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好母亲、好妻子,打理家庭成为了她的第一任务。然而在安安和安爸眼里,安妈却是一个疯狂、偏执的女人。在这个家里,三个人都过得不幸福。在由安妈编织的牢笼中,安安选择用沉迷游戏、不去上学的方式反抗,安爸则选择了沉默。解开纠缠,改变从我做起在个案咨询的过程中,我和心理咨询师,一步一步地将“安家”的情况梳理出来,找出各个家庭成员自身的问题,同时做好澄清和调和的工作,梳理出各自成员改变的方向。虽然安妈是一个职业女性,但她的主要精力都花在打理家庭上面。在咨询的过程中,她说她是安安的妈妈,是安爸的妻子,是她妈妈的女儿……但她并没有说她自己是李芯(化名)。安妈为了家庭而活,忘了还有她自己。她活在“我的家”、“我的女儿”的世界里。乍看之下,好像是“忘我”、是“无私奉献”,可是仔细一想,她不为自己而活,不用自己的生命向自己负责,却去要求子女的生命,用子女一生的成败向自己负责。所以安安不上学,她格外地紧张。想要解开安家的结,就需要让安妈看到和面对自己的状态。我问安妈,她多久没有自己一个人出去逛逛了,去做自己年轻时最喜欢的事情。安妈一面迷茫地说,很久很久了,自从安安出生之后,好久没有见到我的同学,我的朋友,我的身边就只有安安和安爸。于是,我和安妈计划了一个“一日游”的行程,就只有她一个人去,去散散心,去欣赏欣赏西樵山的美景。而让她最放不下心的安安,由安爸和我带着,参加我们心理热线的活动,去做义工。安妈在那一天,终于有时间和自己对话。她回来告诉我,我在西樵住了20年了,我真不知道原来西樵这么漂亮,听音湖现在都弄得这么好了……安妈滔滔不绝地跟我讲着,脱离家庭的安妈神采飞扬。最后安妈对我说,她一定要留一些时间再走走西樵,走走周边漂亮的小镇,不带安安,就她自己一个人去。我欣喜地发现安妈逐渐找到了自己。再看看安爸,相比安妈的忧心忡忡,安爸是人在心不在。安妈经常会抱怨安爸:“看着我在家里忙前忙后的,这么累,就不懂得主动过来帮帮忙吗?”而安爸则是一脸茫然,甚至很真诚地对我说:“我是真没看见。”坐在客厅的那个安爸,好像只有形体,灵魂不知道哪儿去了。安爸还为自己开辟了一个小书房,一有时间就往里面钻,只有吃饭睡觉会出来,其他时间都会呆在小书房里。安妈对此很有怨言,说安爸是在避开她,不尽家庭责任。而安爸却说:“我只是喜欢这样。家务事我其实会干的,但你从来没有要求我去做过。”对于安安,她聪明细腻,13岁的她,刚刚进入青春期,在家里的各种矛盾,她是有感觉的,一边抗拒着安妈的管教,一边又享受着安妈给她带来的贴心便捷的生活。同时,她感觉到父母关系越来越疏离,这让她开始担心家庭会不会破裂,于是她选择休学在家,守着这个家。但家里的境况又是她没有办法改善的,她感到现实中的无力与挫败,只能寄托于虚拟网络游戏和幻想世界,寻求在这个喧闹不休的家庭中的片刻宁静。她在尝试用她稚嫩的方法来拯救她自己的家。当个案工作做到这里的时候,“安家”的各位成员对这个家庭的看法似乎有了一些改变。之前互相纠缠的结,正在慢慢梳通。安妈的改变1、释放情绪安妈这样的“女超人”,她沦陷于“家庭角色”的扮演之中。她从一个人,变成一组家庭角色,她变成“太太”、“妈妈”等角色,而不再是一个“人”,她为她自己也打造了一个牢笼,困守在各组家庭角色的相对行为规范与相对行为期待之中。迷失自我的安妈,变成一个强权者,通过不断地要求别人去寻找自己的价值。在我的引导下,安妈已经逐渐发现,原来在职场、在家庭之外,还有一个需要安慰的自己。接下来,我需要安妈释放情绪,而这个契机在“安安和安爸都承认安妈是一个勤劳的妈妈和妻子,但和她一起生活很辛苦”的时候,出现了。当安妈听到这些话之后,安妈的情绪一下子就失控了。她骂安安没良心,骂安爸麻木不仁,将多年来的委屈一下子全部释放了出来。当安妈发现原来她那么辛苦维系的家,在女儿和丈夫的概念里却仿若樊笼,安妈终于摘下了她“女超人”的面具,一直压抑的委屈、辛苦一泄而出,在女儿和丈夫面前流下了眼泪。安妈为自己筑起的坚硬的保护壳,有了一丝裂缝。在充分地释放情绪之后,安妈有些疲惫,安安与安爸成了安妈情绪的垃圾桶,似乎他们两个很习惯这样。而我在旁边看着这一切的发生,没有阻止,而是作为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去观察和评估。看来,要解决安家的问题,还是必须从安妈入手。而安安和安爸只要稍作调整,整个家庭将会是一个不一样的感觉。2、家庭权利系统的重组爱与权力,是家庭生活的两大主轴,安妈自然是爱着安安和安爸的,而经济大权也是牢牢掌握在安妈的手上。因此在家中安妈自然是“位高权重”。但当手中的权力失控,安妈希望“操纵”所有家庭成员的时候,家庭矛盾就会产生。安家三口互动的时候,口口声声都是亲情,甚至所有伤人的言语都说初心本意是为了爱。但安妈却没有察觉这样的爱是专断的、跋扈的,是不可理喻、不能商量、让人难以接受的。在帮助安妈情绪宣泄之后,我帮助安家重新调整了家庭的分工,希望重整家庭权利系统。我通过家庭雕塑的方式,呈现了安家三口在家中的互动方式和权力斗争。安妈经常是指责的姿态,安安和安爸都觉得这样的安妈太强势,不能很好的沟通。而安安则使用的是打岔的姿态,与安妈“斗不过”就曲线救国,选择不上学与沉迷游戏作为应对手段。安爸这是“超理智”的状态,嘴上满是对太太安妈行为上的建议,却并不在乎安妈和安安的感受。三人在家庭互动中,希望得到的感受和自己表现出来的完全不一致。安妈希望家庭祥和却大呼小叫,经常引起争端。安安希望父母能够理解自己,却不想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因为她觉得她说了也没有人在乎。而超理智的安爸,仿佛是一个局外人,并没有真正融入家庭当中。在具体呈现出安家三口的家庭雕塑之后,安家三口开始能慢慢感受到彼此的感受了。能感受到安妈的抓狂与焦急,能感受到安安的无助与不安感,能感受到安爸的无奈和无归属感。此时我提醒安家的各位成员,当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要爆发,想重复打岔、指责、超理智的处理方式的时候需要及时觉察,并回想这次家庭雕塑的情景,尽量做到一致性。我们通过不同的情景去训练安家的三位成员,当安安在玩手机的时候,安妈不再像以前一样在安安耳边不停的指责“玩玩玩,一天就知道玩……”而是坐在安安身旁,陪伴着她,问她在玩什么?能不能与妈妈分享分享。甚至安妈还学会了手机游戏的玩法,有时还陪着安安玩一会儿。慢慢地安安与安妈的交流多了,安妈发现,其实安安在玩手机的时候并不是一直在玩游戏,有时也会和其他同学聊聊,问问上课进度,安安心里面还是想要上学的。就这样,不断地通过在生活中的训练,安家成员之间渐渐习惯以更具一致性的方式去互动,互相之间的关系也慢慢地好了起来。家庭成员生存姿态另外我还协助安家订立了一些家庭规则,利用家庭规则去规范家庭成员之间的情绪宣泄和处事方式。虽然一开始是有些不习惯,推行也遇到阻碍,例如安妈不能及时察觉到自己的情绪,在不受控的情况下爆发,导致重蹈争吵的覆辙。我就支招,让安安立即拿出镜子,让安妈自己看看自己发脾气的样子,让安妈可以直观地了解自己的状态,从而在一个相对平和的气氛下,将事情解决。现在安家“安妈负责做饭,安爸负责搞客厅的卫生,安安负责洗碗洗衣服”,新的分工明确了,新的生活状态也在不断形成。安安的改变1、自我成长,为自己而读书安妈求助心理热线的时候,安安已经两个星期没有上课了,安妈实在担心休学太久影响安安以后的学业。随着家庭系统的重组,安安终于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她坦白因为安妈最紧张的是她的学习,而不上学是她引起安妈关注的重要手段。她想通过休学这个手段,去争取安妈的关心,安妈越焦急安安不去上学,安安就越觉得这个方法有用,就越不想去上学。同时通过沉迷游戏的方式,逃离这个整天吵架的家。所以越耽误就越久,时间久了,安安就真的不想上学了。我观察到,其实安安是很喜欢看书的,在我的办公室里有一柜子的书,安妈安爸做咨询的时候,安安差不多把书柜里的书都翻遍了。现在由于家庭权利的重组和家庭规则的实行,各个家庭成员之间都开始顾及互相之间的感受。安安虽然只有13岁,但她也感受到安妈对安安休学在家这件事的紧张和焦急。13岁本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会感受父母的感受了,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但安安重回学校的意愿还是不强。归根结底,安安依然觉得学习是一种讨好的手段,她是在为母亲安妈而学习。针对这个问题,我把安爸拉进来进行了讨论,并引用安爸自己学习的经历告诉安安他是怎么从一个农村仔变成一个教师的。安安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父女之间多年来的隔阂也在这些故事中慢慢消融。我还与安安做了一个职业规划,结合安安的愿望“想到地球以外的地方去看看”,与安安讨论现在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达到目的,慢慢提升她学习的动力。经过3次的动员,安安向安妈提出复学的要求。在上学之前,我与安安做了一些校园适应性的训练,模拟上学后面对其他同学好奇的询问和目光应该怎么去处理,提高安安对初中生活的适应性。同时还制定了各个成员的界限,由于安安已经长大了,安妈需要“放手”了,非原则性的问题不干涉,原则性问题可以用商量的语气,在得到互相理解之后才去实施。安安的自我成长,也将会缓解家庭矛盾。安爸的改变1、加强与“家”的联系在个案辅导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安爸在这个家中有点“心不在焉”,甚至在前面几次的咨询中,安爸也会以各种借口不到场参与。社工了解个中缘由,表面貌似是有工作安排,有学生需要补课等,但内里安爸根本没有把安安休学这件事归到与自己有重大联系的事当中。这与安妈之前阻止父女亲密互动不无关系。经过之前安爸给安安述说他的工作经历,安安与安爸的关系有了一些变化。之后,我安排安安一家参加社工举行的“正念小组”,小组过程中,导师引导组员学习正念知识。案主参与正念小组同时,我尝试动用小组动力,让安安、安妈、安爸增加彼此的了解,尤其是“透明人”安爸。在小组中,安爸透露其实自己还是很爱这个家的,也希望为家庭做出改变。从小组开始的那一天起,安爸就尝试用正念的方法改变自己,及时觉察自己及家人的情绪,在希望走进自己的小书房之前,安爸总会问:“家里还有什么需要帮手的吗?如果没有,我会在书房待两小时。”有时可能会忘记时间,但安爸都会对安妈和安安表示歉意。而对于安安的教育,安爸最近是下足了心思,由于他自己是老师,在家里也常与安安讨论学习的问题。他并没有表达一定要安安去上学,但总会问安安一些让她很好奇的问题,例如:安安最喜欢的明星小蔡最喜欢的运动是打篮球,还会让篮球在指尖上转圈,安爸就会准备一个球让安安自己练习,在安安练习遇到困难的时候,安爸就会引导安安思考,为什么篮球可以在指尖上面转,它转动的原理是什么来激发安安的学习兴趣。慢慢地问题问多了,安安想上学的心就有点按捺不住了。本来安安就是一个好学的孩子,只是家庭的不安全感让她“不敢”上学,现在家里的矛盾逐渐减少,安安也是时候上学了。结语安安在个案开展的第3个月终于去上学了,是她自己提出的,虽然学业落下了一些,但相信安安有能力赶上。个案辅导的工作持续了近半年,在个案结束的时候,安妈和安爸很是欣慰,对我和心理咨询师百般感谢。其实他们应该感谢他们自己,承认自己家庭有矛盾,教育出现问题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再下定改变的决心和落实行动也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同时整个家庭共同努力的氛围也促成了这一次的提升,通过这次的大调整,相信安家的生活会更有滋有味。而这个案例反映了平时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例如以爱的名义去“绑架”孩子的意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边说着“为你好!”,一边忽视孩子的意愿,不在乎孩子的感受。这样的爱是“暴力”的,不管最后孩子接受与否,沟通的双方总有一方不愉快。因此在教育或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其实可以以更软性的方式去表达建议,并在关注双方的感受的前提下去进行。而关于手机使用问题,其实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很重大议题,案例其实也有说到一些根源。其实孩子沉迷手机,除了孩子在青少年时期自制力较弱、自觉性不强的原因之外,还会有更多深层的原因的。如果我们眼光只是停留在“孩子沉迷玩手机”这个表象上,可能会忽略很多根本性的问题。就如安安这个案例,如果社工不协助安家解决家庭中功能失调、权利倒错的问题,没有让安妈找到“自我”,让安爸重回家庭,安安即使当时重新回到学校,她一样都是无心向学。因此,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既要做好一个妈妈或者爸爸,妻子或者丈夫,还要做好我们“自己”,负担起家庭角色的责任,也不要忽略内在“自我”的感受,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不会出现问题。另外,在现代生活中让任何人完全脱离手机都是不可能的,孩子也不例外,而在让孩子接触手机之前,提前培养孩子的兴趣,并让孩子在兴趣学习中感受到比玩手机更多的乐趣,在生活中也多一点有质量的陪伴,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还要多多关心孩子的感受,也多跟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沉迷手机的问题,是可以避免的。也希望这样的案例能让更多的读者看到“沉迷手机”、“厌学”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同时反观自身,在家庭生活中避免出现以上问题,让所有的家庭成员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在这个真正幸福的港湾中生活成长。那笔者作为一名社工也就做到了社会倡导的作用了。2019西樵镇社会工作案例大赛三等奖优秀案例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小客说: 赞 (0) 相关推荐 生完孩子头几天,谁来伺候产妇最合适?专家给出了这样的排序 文 | 上官妈(高级母婴护理师) 生完孩子后,宝妈身体虚弱,情绪敏感,身心都承受着巨大的不适,那么这时,选谁来照顾产妇,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选对了人,宝妈和宝宝都能得到细心贴心的照顾,顺利度过月子.选 ... 南川家庭教育出新招“解决孩子叛逆、厌学、迷游戏,自闭等问题” 慈善公益报电(龚国林 龚首灿)2021年9月14日,重庆市南川区妇联.区教委联合举办家庭教育骨干培训班,主要针对解决0-18岁不同年龄段孩子家庭教育中常见的爱玩手机.沉迷游戏.厌学.逆反亲情,自闭等家 ... 社工路上的酸甜苦辣...... 大学时老师告诉我们:"做社工,最大的挑战就是你们的社会阅历".曾经的我对这句话不以为然. 从毕业到2019年我一直都是从事青少年领域工作,可以说自己一直都是做得比较得心应手. 因为 ... 【乐益行八周年】优秀案例:孩子,你听到妈妈的心愿了吗? --社工介入子女不赡养年迈多病母亲调解案例 preface 前言 人们都说"家有老是一宝",孝老爱亲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应该去遵循.但如果"不该发生的故事& ... 如何扭转沉迷手机的孩子(老班主任的忠告) 首先啊,有一部分学生,虽然曾经热衷于玩手机,比如打游戏,看小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临近升学考试,比如初三的学生,比如高二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开始意识到需要全身心投入学习了,并且主动做好了放弃手机 ... 儿子厌学玩手机,无助的我,在一次主动后迎来转机 "只要愿意改变,什么时候都不会晚."这句话,之前我以为这只是咨询师对我随便说说的鸡汤而已. 现在我不那么认为了,因为我真正体会到了改变.那个厌学.玩手机和我对抗的儿子,现在与我相处 ... 沉迷手机的孩子怎么管?专家给出4点建议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融媒体记者 杜京虹)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让很多家长头疼.手机到底有什么魔力让孩子如此沉迷呢?在家庭里,如何制定规则,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孩子摆脱或预防手机成瘾,从而更健康地成 ... 不能再以各种名义给孩子配手机了!这五个方法能管住沉迷手机的孩子。 新的一年来了,家长或者亲友,或者为了联系方便,或者经不起孩子的软磨硬泡,纷纷给孩子配备了手机.孰不知这是给了孩子一个带毒的苹果,各种诱惑力往往会使孩子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导致一个个必然恶果: 1.成绩 ... 沉迷手机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有什么差距?这些方面父母可要重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智能手机遍布家家户户,小到三五岁的宝宝,大到七八十岁的老爷爷老奶奶可能都是"人手一机".当然对于年龄稍大的人群来讲,智能手机带来的作用可能大多都是益处,但 ... 三首小诗、两支短歌——致沉迷手机的孩子和家长 果雪儿国学教育频道 主播:朱丽 第一首小诗 手机翁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喜, 万径人多趣. 七八岁老翁, 独钓一手机. 果雪儿注: 千山万岭鸟儿欢喜飞着,千路万径人们乐趣多多.一个七八 ... 初中孩子叛逆期厌学怎么办?给孩子陪伴,学习才会有动力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不希望再被当作小孩对待,而希望自己能独立做出决定,得到大家的关注和认可,青少年的叛逆期多出现在初中.高中时 ... 沉迷手机的孩子,到底在沉迷什么? 孩子沉迷手机已经不是新鲜话题了.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未成年人网络普及率达93.1%,人数规模为1.75亿,国家卫健委公布青少年过度依赖互联网比例为10%,约1750万人,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网络成瘾障 ... 为什么厌学、辍学的孩子越来越多? 小明语录: 面对不可预知的一切,我唯一能献上的就是持续学习,除了这个信念外,我一无所有. 一.厌学.辍学的孩子越来越多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厌学,甚至辍学,这已经逐渐要变成一个社会现 ... 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孩子沉迷手机的解决办法 前言: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孩子沉迷手机的解决办法 "妈妈(爸爸),我能玩会儿手机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一句请求,在日常生活中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越来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