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有答:为什么很多人依然认为花钱买正版游戏很奢侈?
正版游戏也分很多种,有免费的(但旁观者在评论的时候是不会在意这点),有非常低价的(比如说慈善网站低价打包),而在大家心目中真正奢侈的还是AAA级别的游戏,实事求是来说它们在大部分时间确实是价格不低,而且长期买AAA级别的游戏更加是代价不菲,我们假设一年十二个月,一至九月每两个月发售一款,而十月至十二月每个月发售两款AAA级别游戏,这就是十一款游戏,假设每款游戏都是60美元,那就是660美元的开销,如果你比较硬核,还是买那种豪华版甚至完全版(80/100美元),这个开销就更加水涨船高,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大众印象是确实没错的,花钱买正版游戏确实不便宜,就算是现在普遍低价的Steam国区,200-300元也是免不了的,事实上就我自己的体验上来说,就算平时不觉得,但是到秋天、冬天的时候,也就是AAA大作集中上市的时候,连我自己都很难把喜欢的游戏全部都买下来,所以这种想法其实是没错的。
这个很容易出现在大学宿舍或是中学教室的同学当中的问题真正有辩驳意义的地方在于,所以的“正版游戏即奢侈”的逻辑,是建立在当事人并不觉得太过于奢侈(至少在大部分时候还是可以接受,比如每月200-300元),而或许会投入更多金钱玩手游、页游(费用可以高达数万)的旁观者却认为相当奢侈,坦白说,这是一种双方都互相认为对方浪费时间和金钱的典型案例,所以才会出现大家都觉得对面的人很奢侈,只有自己是最正确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而这个问题的核心,其实在于消费习惯的不同,还有消费刺激。
其实精确来说,不只是买游戏,买正版的软件、工具也是比较少有,甚至会被大多数人认为是特立独行的行为,因为从全局来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付费式的体验还没有形成趋势(虽然近年因为本地化的发展,已经有很大好转,很多普通玩家已经开始愿意消费),而更具体的说,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和曾经的游戏一样,长期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灰色地带太多已经变成灰色森林,这些都让很多正版的游戏、应用传播很有限,当然没有培育玩正版游戏的土壤,此外很多应用的加密其实都很原始落后,很轻松就被绕过,相当便捷吸引人,再加上从来没有强有力的角色教育我们需要为我们使用开发者劳心劳神的付出而付费,使得很多用户习惯于在互联网上对自己想要的资源伸手,甚至伸手都不愿意:不仅想要用盗版而不付出,甚至不愿意自己找盗版的资源,要别人把链接和种子放在自己的面前才满意,这种习惯客观来说其实因为环境而适应的,此外还有其他原因,比如缺少合适的代理商,部分网民希望买到可靠的授权拷贝却无门,总的来说,虽然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大部分手游、页游的低龄用户是没有意识地带着这种习惯,所以这是原因一:大部分人都没有养成这种习惯。
另外还有消费刺激,以及消费行为的不同,后者在大部分场景中的门槛是很低的,免费玩基本是标配,而通过后期的几十元,几百元来慢慢培养用户的消费粘度,所以用户平时并不会觉得自己特别奢侈,甚至以为自己是普通的消费者,而前者绝大多数都是一次性消费,我在预购《刺客信条:黄金版》的时候是直接掏100美元的,我自己也承认这是相当大手笔的开销,如果我还在上学的话,应该会有很多同学认为我精神失常,帮我联系杨永信,不过我连最后的《法老诅咒》DLC都几乎没有开始就已经玩130小时,感觉其实并不算是失败的投资。而事实上如果你真的面对一款无底洞的游戏,很可能最终会超过我花费的100美元,所以这是原因二,国内主流的游戏市场当中的消费刺激其实和“正版花钱买游戏“语境当中的游戏刺激并不一致。
还是拿我来做例子,我不算是特别入迷Steam的那种玩家,归根结底是本钱有限,除非是很优惠的折扣,或是必需的大作,我其实很少大手大脚,现在已经入坑Steam四年多接近五年,游戏都还没有超过200款,听起来和贴吧大神相去甚远,但是根据一些简单的Steam计算网站的数据,我需要连续玩1348小时才能完全通关我所有的游戏,大致是不吃不喝两个月,另外如果统计我Steam账号所有游戏、DLC的现价,估计可以达到3200-3500美元,这已经不是小数字,但重点是,如果你看到这种总量,那绝对是很奢侈的,但是考虑到这么多年、这么多款游戏的合计,平摊到每个月、每款作品上面其实并不算多,再算上特惠折扣、其他零售Key的存在,更加稀释每款作品的价格,这也就是为什么旁观者会从习惯上或是其他方面认为花钱买正版游戏是很奢侈的,但是当事人自己却觉得“还能接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