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懒着懒着真的就没救了
01
今年新接一个班,刚开始的时候,小宇交作业虽然拖拉,追着讨,也能收上来。只半月不到,就再也见不到他的作业了。
我催急了,他的一句“我不会做”,就让我的怒火再也无处安放。
跟家长沟通,小宇妈妈说:他脑子笨,做题慢,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还请老师谅解,丝毫没有要帮他或者要督促他意思,一副无可奈何,放任自流的语气。
我把小宇叫到办公室,给他讲了一个小时的除法计算,又另出了三道竖式让他做,他除了计算速度较慢外,计算过程竟无丁点错误。
小宇也似乎有了信心,接下来的一周,作业又能按时交了。
我刚高兴了没两天,教学内容增加了有余数的计算,数字大了,计算过程复杂了,小宇又不做作业了。
再次与他交涉,小宇又是口头保证,又是书面检讨,然而第二天我仍旧看不到他的作业。
等我把满头大汗的小宇从操场拉进教室的时候,他眨巴着眼睛看着我,一脸无辜相,脸上没有一丝羞愧的表情。
其实他也是想好好学的。只是因为前面学的东西一知半解,做题速度很慢,费劲巴力地做完了,里面还可能有错误,上一次的作业还没有改完,下一次的作业又布置下来了。
他每天疲于应付,完全体悟不到学习的乐趣,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感觉,当然不如出去玩儿来的开心。
他觉得写作业太麻烦,一做题大脑就消极怠工,一玩起来就逍遥快乐。久而久之,因为怕,所以退缩,因为难,所以放弃。思维成了定式,他把学习当成了一种折磨,从心底里放弃了积极思考改变现状的欲望。
他觉得,我反正成绩不好,我反正赶不上别人。付出了短暂的辛苦也带不来明显的改变,只能顺其自然了,于是便不再愿意主动付出来改变自己。
02
他真的是因为笨吗?显然不是。他这是懒。由“懒”的因而导致了“笨”的果。
我看他在操场上动作灵活地跟同学抢篮球的时候,看他拿着一张漂亮的手抄报向我走过来的时候,看他在课堂上俏皮话连篇的时候,我知道,“笨”这个词用在他身上是那么的不合时宜。
学习上迟钝呆滞,与玩闹中生龙活虎,在小宇身上交相辉映,充满矛盾地存在着。
这让我想起我教过的另一个同学------芳芳。
芳芳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离婚了,爸爸工作忙,芳芳从小就跟着奶奶生活。
芳芳奶奶也是一个退休老师,教高中的。也许是为了弥补对芳芳缺乏母爱的亏欠,也许是常年教大孩子的缘故,芳芳奶奶对她生活上照顾得很周到,其它方面却管教得相当宽松。
一到三年级,芳芳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自从升入四年级,芳芳偶尔会有不交作业的现象发生,成绩依旧很好。
一旦没有交作业,芳芳奶奶总要给我打个电话解释一番:要么是孩子身体不舒服,要么是晚上写作业时间太晚了,要么是爸妈带出去玩儿累了,理由充分得甚至令人感动。
芳芳不完成作业,奶奶总能替他化解,这也让芳芳的心理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她的学习行为也开始消极怠工起来。
渐渐地,仿佛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芳芳学习成绩在班里一步一步下滑,小学毕业的时候,芳芳的成绩已经是中游水平了。
还有一个更极端的例子,河南有一个叫杨锁的23岁的男孩,居然活活把自己饿死了。
没错,是饿死了。他懒得做工,就天天睡觉;他懒得做饭,就把邻居送来的食材都放馊了;他懒得出门,就在堂屋里挖了个坑解决大小便。
尽管杨锁四肢健全,神智正常,活动自如,最后竟然真的“懒”死了。
杨锁是家里的独子,从小的生活起居,全由父母一手包办。父亲去世后,母亲依然大包大揽。
杨锁嫌上学苦,初中没读完就退学了,有病的母亲舍不得让他干一点儿活,自己包揽了家里的农活和家务,还要服侍他的生活起居。
母亲得病死后,杨锁完全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最后一个大小伙子,竟然如愿以偿地活活饿死了。
03
家长的态度决定着孩子的行为。
尊重孩子,做事有底线的家长,教出来的孩子一丝不苟。
态度强硬,对孩子有绝对权威的家长,让孩子学会了反抗。
没有底线,一门心思践行快乐学习的家长,教会了孩子讨价还价。
处处给孩子找理由的家长,让孩子学会了逃避与拖延。
而喜欢抱怨的家长,教出来的孩子善于推卸责任,觉得错误都是别人造成的。
家长推崇快乐学习,他们当然顺其自然,顺杆向上爬,把学习中遇到的正常困难,当作造成自己不快乐的缘由。他们以弘扬个性为由,拒绝接受一些必要的积累和反复的训练。放任的结果是:孩子越来越自由,知识积累越来越松懈。
而学习中的反复,恰恰是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必要过程。
科学研究证明,人的记忆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信息输入大脑中,遗忘就开始了。它遵循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人需要不断重复,不断创造新的遗忘曲线,复习次数越多,短期记忆才会巩固成长期记忆。
而这个记忆再现的过程,就是不断练习,重复刷题的过程。
家长的一次宽容,会导致学生学习态度的放任。就好比砌墙时少砌了一块砖,短期内不会造成大的影响,次数多了,缺的砖多了,苦苦搭建起来的学习大厦必然会轰然坍塌。
往往当你意识到这些的时候,孩子的懒惰习惯也已经形成,再去弥补,就困难了。
04
私下里我跟家长们聊天,许多家长都会说:我家孩子很聪明,就是太懒。
潜台词是:孩子没有毛病,他只是不用功,只是还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一旦他想明白了,努力起来,成绩会飞速提高,没准能赶超班里的学霸某某某。
懒,成了家长的挡箭牌,也成了学生寻求自我安慰的借口。好像别人成绩好,都是因为不够聪明,才要一遍一遍的读,一道一道的做,拿自己的时间去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一个人的成就,不单靠天赋,主要还是靠后天的努力。
我刚开始学习五笔打字的时候,总是记不住字根,总觉得那些东西太过繁琐,键盘上每一个字母,都代表着一堆字符,好不容易记住了一个字母,睡一晚上,就全忘记了。
后来我采取“笨”办法,把不太明显的字根记在一个笔记本上,一有空就拿出来看两眼。时间久了,也就记住了。熟练了,盲打速度也很快。
现在我用讯飞语音,但我并不后悔我曾做的那些努力。这让我在语音不方便的时候,还可以快速记录。
有专家称,人的智商,除了1%的天才和1%的蠢才之外,大部分人都不相上下。
一个人如果吃不了学校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不要用那些无微不至的爱去伤害你的孩子。这样的爱,会使孩子在舒适安逸中,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丧失了锐意进取的勇气。
当母亲包办一切时,就不再是爱,而成了限制孩子成长的一道绳索。
“懒”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如果你的孩子不高不富不帅,唯一能依仗的只有勤奋。
做事不“懒”,就能吃苦;能吃苦,就能练就能力;有能力,才有竞争资本;有资本,才有改变的欲望;能改变,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给孩子做个规划吧,不要让你的孩子积“懒”成“笨”,还没有起飞,就已经折断了一个翅膀,失去独立奔跑腾空而起的力量。
孩子啊,别再懒了,懒着懒着,你就真的没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