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南药在惠州!我市如何抢抓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新机遇?

惠州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潜力大。这是我市中草药种植企业工人在育苗。惠州日报记者王建桥 摄

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一头连着民生福祉、

一头连着经济发展。

惠州应当如何抢抓新机遇,

进击新蓝海,增添新动能?

4月28日上午,

一场别开生面的会议充满“健康力量”,

与会同志踊跃发言,

掀起了一场思想碰撞的“头脑风暴”。

“推动服务更优、品牌更响、制造更强、配置更活,加快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和生命健康产业,让惠州老百姓更健康、更幸福。”
“我们要给自己一个定位,地道南药在惠州。”

“要通过发展中药材种植,带动更多群众致富,这是最核心的。”

“不要把人固化、不要把机构固定化,要大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激活人的创造力。”

……

一条条务实的建议,

一个个新颖的观点,

让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

方向越来越明确,信心越来越充足。

服务

要积极发挥医联体的带动作用,推动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水平,打通医疗惠民“最后一公里”。

↓↓↓

用好互联网这个

“最大增量”

市政协主席林惜文

惠州要积极研究破解医疗服务体系的体制机制、标准规范等问题,用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增量”,建设健康大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患者、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医疗设备等互动。要对现有医疗服务体系进行全面“体检”,积极解决我市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分级诊疗制度落实不足、传染病预防体系不完善、高水平特色专科不足、部分健康服务开展不够深入等问题,有效发挥社区诊所、基层卫生站等作用,推动“双向转诊”便捷化,构建层级分明的分级诊疗体系。

副市长陈高燕

要深刻吸取这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教训,建“高地”,补短板。加快完善我市医疗卫生体系,筑牢重大公共卫生应急防线。一是要以市中心人民医院建设高水平医院为依托,建设粤东区域医疗“高地”,着力提升我市在疑难危急重症救治、重大疾病防控、应急医学救援、医疗骨干医生培养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特别要针对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等死亡率较高和异地就医率较高的三种疾病加强专科建设。二是补传染病、精神病和基层医疗卫生短板。争取国家、省的政策资金扶持,高水平筹建市公共卫生医院;整合全市资源建设市脑科医院;加快八家县区第二人民医院建设进度,并通过紧密型医共体、专科联盟等多种方式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努力实现“重病不出市,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镇”。

大亚湾区委书记范志益

医疗资源要向基层下沉。县区一级医疗资源有限,专业医疗人才不足,特别是缺少专科医院,难以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健康需求。建议推动市级、县(区)级综合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型医联体,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和人才下沉,满足群众卫生健康需求。

仲恺高新区委书记吴献民

仲恺区已汇聚了华阳、华励、锦好、荣佳、益邦等一批医疗器械生产相关企业,接下来将依托现有基础,规划建设中德医疗产业园,引进更多优质医疗设备及器械企业,推动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发展。同时,充分发挥电子信息产业既有优势,推动高新科技与医疗器械产业融合发展。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钟亮

大健康时代来临,人们开始追求更舒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康养+旅游+体育”融合将迎黄金发展期。实现健康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态环境“三生共赢”,才能跑在疾病前端促健康。惠州山海旅游资源、中医药资源丰富,可以重点围绕“一湾、一区、一带”,打造惠州特色康养文化、国际健康旅游目的地和运动休闲示范区。“一湾”,即串联双月湾、巽寮湾、小径湾、三门岛等滨海旅游资源,高水平推进海上旅游及海岛开发,打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惠州湾”品牌。“一区”,即开展古驿道徒步、丛林穿越、滨海马拉松、定向越野赛等一系列特色体育活动,推进全民健身、快乐运动,构建城乡15分钟体育健身圈,推动体育产业、电竞产业集聚发展,打造运动健康示范区。“一带”,即推进环罗浮山-南昆山一体化发展,以罗浮山中医药旅游产业基地等为试点,将登山健身、氧吧疗养、森林康养、都市减压、温泉养生等与大旅游结合起来,共同打造国际健康旅游先行示范区。

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刘庆荣

疫情发生以来,惠州做到了确诊病例“零死亡”和医务人员“零感染”。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完善卫生健康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迫在眉睫的是建设一所涵盖重大急性传染病应急救治、慢性疑难疾病临床治疗、公共卫生防治技术研究等重点功能的市级公共卫生医院,提升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围绕对群众健康危害较大的重大疾病,加强重点医学专科建设,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发展高端专科医疗服务,打造区域医疗中心。

市中心人民医院院长纪燕琴

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一是加强医疗科研的投入,推进“惠州市医学研究院”的成立,为惠州市多发病、常见病的精准治疗提供支撑;二是继续推进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GCP)建设,为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性提供保障;三是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医院建设,加快自助就医智慧医疗覆盖面,实现“掌上医疗”,为市民提供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健康宣教、就诊指导、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在线复诊、心理疏导等服务,让市民足不出户获得线上医疗处方、医院药师线上审核,药品直接配送到家的便捷医疗服务;四是加大对医疗卫生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服务于惠州卫生健康事业。

罗浮山下的一个红脚艾种植基地。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摄

机制

要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敢于打破常规,优化各类资源配置,让人才流动起来,让单位更“活”起来。

↓↓↓

盘足、管好、用活编制资源

提高工作效率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沈亦军

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人的问题无外乎就是编制和队伍的问题。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人员配备总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也调剂或预留了充裕的编制,但是一些编制没有用于核心专业人才或高层次人才,从全市来看,很多编制还没有盘足、管好、用活。

编制资源是政治资源、执政资源、财政资源。为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提效抓队伍”的要求,准备印发关于统筹编制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的通知,着力解决好五个问题:一是解决好忙闲不均的问题。赋予各单位灵活调配内部编制的自主权。二是解决好无序进人的问题。严格增人计划管理,所有单位原则上不再新进非专业对口人员。三是解决好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采取“固定编制+周转编制”的方式,设置人才编制“周转池”。各个部门预留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编制。减少调任转任人数,增加统一招录和遴选的比例。四是解决好低效无效单位的撤并问题。对规模小、人员少、任务单一、功能萎缩的事业单位进行整合撤并。五是解决好一些单位职能不饱满、又不能撤掉,人员长期无法流动的问题。探索成立系统党委,保留机构牌子,统筹人员力量,提高工作效率。

涉及到医疗机构,一是加快推进市直公立医院员额制试点;二是扩大公立医院自主权;三是探索以医联体统筹人员使用的具体办法,推进基层卫生人才或骨干力量县管镇用、镇管村用;四是整合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等单位的机构资源,完善重大医疗卫生体系。

市教育局局长袁清山

当前,按照疫情防控的总体部署要求,学校选聘卫生医疗部门的专业人员担任“卫健副校长”,负责指导校园疫情防控和应急情况处置。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卫生医疗部门对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专业指导至关重要。

接下来,可从两方面入手,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校园卫生健康环境。一方面,卫健部门和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动学校“卫健副校长”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卫生医疗机构定期或不定期选派专业人员到辖区内学校挂职“卫健副校长”,指导学校卫生保健等工作。另一方面,建议通过公立医院与辖区内学校结对的方式,由公立医院派驻校医到学校,与学校共建校医室(或门诊部),在服务学生的同时,也可以服务附近群众,解决学校校医室建设和校医缺乏问题。这样,既能有效保障学校良好的卫生健康环境,又能切实解决校医专业发展等困境。

市自然资源局局长袁贵平

自然资源部门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医疗大健康产业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大力支撑保障医疗大健康产业发展所需资源,密切配合医疗卫生主管部门,从优化规划编制和资源配置着手,加强基础资源的精准投放和配置,利用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契机进一步优化医疗大健康产业的空间布局,引导医疗卫生产业集聚集群化发展。强化资源综合配置和保障,精准依托各县区地区特色,用足用活如农村土地拆旧复垦、M0产业用地等一揽子用地政策,支持特色中药种植、加工、品牌推广、市场运营一条龙的“中药产业链”发展,引进吸收医药科研机构和人才,探索出台支持集体检、治疗、康复与休养于一体的“全照护”未来医疗服务模式的医疗配套用地政策,努力助推形成具有惠州地方特色和经济创造力的医疗大健康产业体系。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朱晓文

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全市中药材产业布局规划,以省产业园和“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政策为抓手,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中药材种植、深加工,加大项目申报力度,成熟一个申报一个,争取更多财政资金支持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同时,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检测体系。构建以“生产主体自检自查、政府农检机构抽检抽查”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模式,推动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市林业局局长陈国强

我市中草药种植也存在不足,如产销对接不畅,种植的中药材供过于求,销售不畅;没有形成品牌效应,特色优势品种少;群众对中草药认知不够,种植热情不高等。接下来,建议我市成立工作专班,抽调专业人才,拟制全市中药材种植和森林旅游康养产业发展项目,打造惠州道地中药材和精品森林旅游康养项目,推动落实落地。同时,可以电商平台和药材交易基地两种模式,打通种植、销售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创建“南药”品牌,扩大舆论影响力,提高群众对中药材的认知度。

新鲜的红脚艾采摘后可通过快递送到全国各地。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摄

制造

未来主流医疗健康服务还是靠医疗器械和新材料。要充分发挥我市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两大产业优势,将“2+1”现代产业集群中的“2”与“1”紧密结合、深度融合起来。

↓↓↓

积极发展化学制药、医疗器械、

医用设备制造等产业

市政协主席林惜文

健康产业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今年市政协继续围绕健康产业展开思考,协商确定了人才队伍培育建设、招商引资、健康大数据平台及现有医疗体系的评估与改进等7个课题,组织开展调查研究,为我市健康产业发展协商建言。

健康产业范围很广,着力点很多,要结合惠州实际特别是立足群众需求和产业基础、资源禀赋,谋划惠州健康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要依托“2”产业的良好基础,积极发展化学制药、生物医药、医疗辅料和医疗器械、医用设备制造、可穿戴设备等产业。在培育壮大健康产业时,要不断研究产业发展规律,处理好抢抓先机与有序推进的关系、项目与产业的关系、本土培育与嫁接引进的关系、商业性与公益性的关系,成立一个工作专班、做好一个产业规划、打造一批平台载体、研究出台一揽子发展政策、培育建设一支人才队伍,为健康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强大支撑。

市委常委、秘书长、市政府党组成员刘小军

要发展大健康产业确实要让大家先弄明白搞清楚哪些我们能够做,哪些还不具备条件做。从目前惠州实际出发,能够有条件形成产业规模的,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第一,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特别是高端医疗和专科诊疗非常紧缺;第二,以中医药和原料药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依托罗浮山传统中医药品牌和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第三,以养老市场为主体的健康养老产业;第四,以休闲度假养生为主体的健康旅游产业;第五,以健康检测、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比如体检中心、生殖健康、月子中心、康复中心等个性化健康监测评估;第六,以运动健身竞技为主体的体育产业,实行体医融合。

我认为当前要做好三件事。一是产业规划。立足全市,辐射粤港澳大湾区,谋划惠州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全产业链;二是研究制定大健康产业项目的“招商图谱”,实行精准招商;三是政策导向。鼓励扶持大健康产业项目入园入区。

副市长余金富

无论是医疗改革,还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我们都要找准自己的方向。目前,惠州把中医药作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

疫情之下,社会各界对医疗健康行业的关注明显提升,也推动着我们对全市的医药产业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目前,我们的医药产业还是比较“弱小”的,但是,有希望可以做大做强。

科技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加速器。要树立科技与医药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各地医药产业优势,用好各级支持政策,不断提升医药发展科技水平。要更好发挥科技对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通过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延长医药企业的产业链,助力产业提质增效。同时,要加大对中草药种植的资金投入,促进中草药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在发展康养产业方面,要重视康养产业相关规划的制定,通过加强政策引导、科学规划,构建科学可持续的康养产业布局结构和产业体系。要加强监管,避免康养项目走向“房地产化”。

惠州本地医药企业,也要找准方向,修好内功,从小做起、做精做专。如我们的部分药企,在做好医药的同时,将产业链条延伸,将中药材和饮料等多种行业实现融合,提升了药企的附加值。

副市长陈高燕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医药参与救治,效果明显。为此,我们专门草拟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拟从中医药事业和产业两方面着手,全面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以建设全省中医事业创新示范城为目标,推进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及各级中医院、国医馆等中医医疗体系建设。按照全市“2+1”产业体系总体部署,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

惠城区委书记刘光滨

惠城区将依托“丰”字交通主框架、金山新城、东江湾千亿产业园平台,立足于中心区医疗资源集中、人才密集、交通便利、土地价值高的优势,重点发展医疗康养、医药研发、医疗器械、中草药种植等产业,努力成为惠州生命健康产业重要支撑点。

惠城区将结合城市更新、城市拓展,在土地价值最高的地方布局效益最好的项目,吸引高层次人才,形成产业高地。做好江的文章,打造环东江大健康经济产业带,构建全链条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

近期,全力推进一批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项目落户,打造中草药种植基地,进一步提升医疗水平和产业规模。中远期,集中力量在北部山区建设惠城国际生物健康谷。

此外,惠城区还将学习日本做法,探索“异地养生养老+旅游”新模式,发展社区康养、高端城市养老和乡村康养,形成生态、生活、生产相融合的生命健康区。

惠东县委书记郭武飘

惠东将对标市打造“2+1”现代产业集群目标要求,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积极谋划大健康产业发展。一是利用惠州惠东新材料产业园资源优势,探索发展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医护用品等医药制造业;二是谋划建设新能源产业园,依托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带动发展重离子治疗、放射性同位素药物、医用同位素项目等相关医疗医药产业;三是发挥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优势,借助专家智库和科研院校等平台,探索发展海洋生物制药产业,谋划打造国际海洋糖类药物联合中心;四是积极承接博罗罗浮山中草药种植基地的辐射带动,科学谋划发展中草药种植业,打造成为惠州中药种植基地的有机组成部分;五是大力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休闲运动等体育产业,推动休闲健身与健康养生养老业互动融合发展;六是全面完成医疗项目建设,形成沿海、沿江、山区三大片区高质量医疗服务格局,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博罗县委书记陈国煌

博罗县委、县政府坚持将生命健康产业作为发展新增长极来打造。编制了《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环罗浮山“三生”产业经济圈发展规划》,成立了正科建制的县中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为产业发展打牢“四梁八柱”。我们改变以前原地盘整的思路,把盘整具体地块和盘整用地规模指标相结合,通过空间置换等方式,把全县低效闲置土地的规模指标调整出来,从盘整个别地块的“小打小闹”变成全域土地的大腾挪大盘活,解决项目用地问题。与此同时,突破县一级的产业发展格局,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开展合作,共同建设集基因科研、优种育种等于一体的岭南药用植物园项目。目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粤港澳大湾区健康产业研究中心”正在博罗筹备成立。下来,将引进第三方,将岭南药用植物园项目升级打造成集道地药材育种、研学、会展、药膳、康养旅游等于一体的“岭南国医谷”。

大亚湾区委书记范志益

生命健康产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应尽快研究出台扶持政策,引进创投基金,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刘庆荣

如何把疫情之“危”转化为我市健康产业发展之“机”,也是我们持续思考的问题。建议立足本地优势,瞄准市场需求和产业方向,选择最有发展优势的细分领域,引入社会资本建设健康产业园区,吸引重大健康产业项目的入驻,健全完善“防、治、养”健康产业链。

农户为博罗县中医药企业种植的鱼腥草 。惠州日报记者王建桥 摄

生产

要以“地道南药在惠州”的定位,敢于打出和打响惠州中药材种植品牌,通过发展中药材种植,带动周边更多的群众致富。

↓↓↓

争取更多海内外中医药

龙头企业落户惠州

龙门县委书记陈伟良

龙门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有资源、有条件,具备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产业优势,将从健康服务、健康食品、健康制造着手,全力建设大健康产业示范区。一是发展以康养旅游为重点的健康服务业。布局建设大湾区高端康养基地,提升温泉疗养、森林康养、中医养生品牌,发展百里步道、百里碧道、百里赛道“三个百里”新业态,依托南昆山建设世界第三条著名山地赛道。二是发展以健康食品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加快实施“二十百千万”工程,建设丝苗米、胡须鸡省级产业园和茶叶、兰花产业园,打造南药、茶叶、兰花、杨桃、蔬菜5个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三是发展以生物医药为重点的健康制造业。谋划建设生物医药科技园,加快引进威士忌酒业,支持君悦营养、赛康制药做大做强,以大健康产业为依托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

大亚湾区委书记范志益

建议在白花新材料产业园规划建设化学制药、医用材料专业园。化学制药是化学工业的分支。大亚湾石化区是国内化工产业链较完善、化工产品类别较多的园区,部分化工产品或副产品可运用到医疗器械、原料药、原料药制剂等方面。可依托大亚湾石化区原料优势,打通石化产品到医药产品产业链,在惠东白花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化学制药、医用材料专业园,发展医用材料、原料药制造和制剂制造等产业。

市科技局局长黄育勋

原料药就像生物医药领域的“芯片”,是真正起到药效、治病救人的活性成分。而原料药的产业化,不仅对化工园区的安全环保有严格的要求,而且还需用到大宗化学品和精细化工产品等石化产业的下游产品,惠州可以发挥大亚湾石化园区和惠东新材料园区的优势,发展创新药物原料药及高端特色原料药产业。通过上游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的发展,逐步向下游产业延伸。

本月初,省科技厅等部门明确提出“支持惠州打造国内重要的核医学研发中心”,建议我市以“两大科学装置”和先进能源省实验室建设为平台,从两个方向推进此项工作:一是利用“重离子治癌小型化项目”治疗癌症,该项目由中科院夏佳文院士提出、近物所牵头实施。二是开展“同位素治癌关键技术及装置研究”,由加速器生产同位素,用于治疗弥散型癌症。目前,这两个项目在先进能源省实验室均有布置,今年将启动项目研发,我市也将积极向国家、省申请资金支持项目建设。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吴欣

今后,我们将抓住目前香雪制药、华润三九、王老吉药业长期委托我市药业生产其拳头产品、建立厂外车间及设立分厂的契机,全面加强区域合作,加大招大选强力度,努力争取大药企创新要素外溢,推进上述药企投资惠州,以独资或合资方式建设生产基地,并争取引进知名药企研发机构。同时,充分利用中医药示范区平台,广泛全面招商,争取更多海内外中医药龙头企业落户惠州。

来源:惠州日报

(0)

相关推荐

  • 深惠城际、都市圈、大项目!广东省zf工作报告多次点名惠州!

    本帖最后由 千城 于 2021-1-25 15:48 编辑 2021年,惠州将迎来哪些机遇?如何实现大发展?昨天新鲜出炉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出不少信号. 昨天上午,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 ...

  • 乡村振兴:大健康文旅产品的开发类型及资金投向

    国内外知名的健康旅游的发展路径基本分为三种:医疗保健型.文化驱动型.资源依托型. 医疗保健型:是指依靠医疗美容.高端疗养.精准医疗等区域特色康疗资源,复合康疗.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等功能为一体旅游目的地 ...

  • 珍稀名贵南药本草:沉香

    沉香为名贵南药,其珍稀名贵有"药中黄金"之称,最贵沉香价格高达每克5万元.沉香药用始见于梁代<名医别录>,言"沉香.薰陆香.鸡舌香.藿香.詹糖香.枫香,并微温 ...

  • 长工歌(地道南胜版)

    (卢志贤老师念诵)        正月算来人迎尪,正手盛饭,左手端.人人生囝要养老,阮父生我做长工.二三田水白波波,犁耙抬起乱使搞,搞十次八次,天未光,头家骂阮绕七桃.四月日头长辣辣,做人长工无才华, ...

  • 匠心成就,南药代表 岭南老字号采芝林

    中医药文化经久不衰,但是说起广东省的药店铺号,很多人可能一闪而过的印象,就是位于佛山的宝芝林,毕竟宝芝林是黄飞鸿先生一生中,行医济世和广收门徒的重要场所:之后很多明星都在影视中塑造过黄飞鸿先生的形象. ...

  • 陈皮香中话南药

    2021年3月28日,冼建春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岭南药材应用及体会系列讲座第一讲. 岭南草药的发展离不开国医大师邓铁涛邓老的大力推动,因而在讲座伊始,冼老师带领众人向邓老三鞠躬,缅怀邓老及其为南药做出的卓 ...

  • 陈卫东/南药北皮(小小说)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南药北皮 陈卫东 在张良镇,说起"南药北皮"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一个是镇南药铺"仁济堂"的掌柜,叫华生.人送号&qu ...

  • “三产融合”助推大健康产业发展!松口镇做强南药产业,带动农户增收

    冬日清晨,阳光洒在山光水色之上,山水林涧景致更富诗意.梅县区南寿峰健康产业园内的游客或在林中漫步,或在屋内品尝养生茶,陶醉于青山秀水之间,沉浸在清新空气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绿意盎然的南寿峰健康产 ...

  • 我市税务部门助力企业抢抓节后发展先机精准解决企业涉税费难题

    文/皇智尧 江瑞轩 春节过后,我市各工业园区人来车往.机器轰鸣,企业陆续复工投产,抓订单.拓销路.忙生产,奋力冲刺新春"开门红".记者从市税务局获悉,为助力企业抢抓节后发展先机,我 ...

  • 四大南药:

    槟榔,益智仁,砂仁,巴戟天四味.

  • 抢抓中医药发展新机遇 好想你深耕食药同源赛道

    本报记者 肖艳青 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等四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建设30个左右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打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