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丑陋的作假!

选自蒋勋《孤独六讲》
转自新哲学之路公众号

01

我常常想起魏晋时候,阮籍的一件事。

阮籍母亲过世时,他不哭。按儒教的传统,父母去世,即使要用锥子刺自己,都是要哭出来的,不哭是不孝,真的哭不出来,也得请五子哭墓,但阮籍不哭,宾客吊丧时哭成一团 ,他无动于衷,等到宾客散尽,他突然吐血数升……

这是阮籍表现忧伤的方式,在他看来,母亲过世是我自己的事,为什么要哭给别人看?他不是没有道德,而是他不想让道德情操变成一种表演。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作假,就会变成各种形态的演出,就会让最没有道德的人变成最有道德的人,语言和行为开始分离。

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在群体文化中,婚礼丧礼都是表演,与真实的情感无关。

当中国传统儒教的群体文化碰到个体就产生了竹林七贤,他们是特立独行的个体,活得如此孤独,甚至让旁人觉得悲悯,而要问:“为什么要这么坚持呢?”

这个社会上的阮籍愈来愈少,就是因为这句话。

02

我当老师的时候,也曾经对特立独行的学生说:“你干嘛这样子?别人都不会”。说完,我突然觉得好害怕。

近几年来,我常在做忏悔和检讨。在大学任教这么久,自认为是一个好老师,却也曾经扮演过压迫孤独者的角色。有一次看到女学生为了参加舞会,清晨两点钟在围墙铁丝网上叠了六床棉被,一翻而过;我告诉她们要处罚背诗、写书法,但不会报告教官。其实我心里觉得她们很勇敢,但还是劝她们回去了,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更有趣的是,这个铁丝网曾经让校长在校务会议上得意地对我说,这是德国进口犹太人集中营专用的圆形铁丝网,各面都可以防范——可是二十岁上下的女孩子,你关都不关不住。

《牡丹亭》说的也是同样的故事,十六岁的杜丽娘怎么关都关不住,所以她游园惊梦,她所惊的梦根本是个春梦。

03

后来我如何大彻大悟呢?因为一个学生。

有个学生在校园里贴了张布告,内容是对学校砍树的事感到不满,这个人是敢做敢当的二愣子,把自己的名字都写了上去。认同的抚掌叫好,说他伸张正义,还有人就在后面写了一些下流的骂校长的话,但他们都没有留名字,只有二愣子被抓去了。

学校决定要严办此事,当时我是系主任,我打电话给校长。校长说:“我要去开会,马上要上飞机了”。我说:“你给我十分钟,不然我马上辞职”。我保住了这个学生,他没有受到处罚。但是当我把这个学生叫来时,他对我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为什么不让他们处罚我”?我到现在还在想这件事。

在群体文化里,二愣子很容易受到伤害,因为他们很正直,有话直说,包括我在内,都是在伤害他。我用了我的权力去保护他,可是对他来讲,他没有做错,为什么不让他据理力争,去向校长、向训导单位解释清楚,让他为自己辩白?

不管是爬墙的女孩,或是这个贴海报的学生,都是被我保护的。但是,我自以为是的保护,其实就是在伤害他们的孤独感,使孤独感无法完成——我在设法让他们变得和群体一样。

就像阮籍等人,都是被逼到绝境时,他们的哭声才震惊了整个文化,当时如果有人保护他们,他们便无法仰天长啸了。

04

“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娶了公主为妻,是皇帝的女婿,但他从没有利用驸马爷的身分得名得利,到了四十岁时遭小人陷害,说他违背社会礼俗,最后被押到刑场砍头。

他究竟做了什么伤风败俗的事?不过就是夏天穿着厚棉衣在柳树下烧个火炉打铁。这不是特立独行吗?这不是和群体的理性文化在对抗吗?而这是法律在判案还是道德在判案?

嵇康被押上刑场的罪状是:“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世,无益于今,有败于俗”,这个罪状留在歷史里,变成所有人的共同罪状——我们判了一个特立独行者的死刑。

嵇康四十岁上了刑场,幸好有好友向秀为他写了《思旧赋》,写到他上刑场时,夕阳在天,人影在地。嵇康是一个美男子,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当他走出来时,所有人都被惊动,因为他是个大音乐家,在临刑前,三千太学生还集体跪下求教,然而,嵇康弹了一曲《广陵散》后叹道:“广陵散于今绝矣!”

有人说,嵇康怎么这么自私,死前还不肯将曲谱留下?但嵇康说,不是每一个人都配听《广陵散》。如果活不出孤独感,如果做不到特立独行,艺术、美是没有意义的,不过就是附庸风雅而已。

每次读向秀写的《思旧赋》,我总会为之动容,生命孤独的出走,却整个粉碎在群体文化的八股教条上。

05

忠、孝究竟是什么?当我们在谈孤独感时,就必须重新思考这些我们以为已经很熟悉的伦理规范。儒家文化有其伟大之处,孔子的哲学也非常了不起,但当一个思想独大之后,缺乏牵制和平衡,就会发生许多问题。

从法国回来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私立大学任职,是校内十三位一级主管之一,当时学生如果要记大过,就必须开会,由十三位主管都同意签字后才能通过。

我第一年参加时看到一个案例,那是一九七七年发生的事,一个南部学生到北部读书,在外租屋;房东写了一封信给学校,说这个学生素行不良,趁他不在时勾引他的老婆,学校就以此为罪状,要学生退学。我觉得应该要了解背后的因由,当下不愿意签字,当我提出看法时,听到旁边有个声音说:“蒋先生毕竟是从法国回来的,性观念比较开放”。

我吓了一跳,我还没来得及说明,就已经被判定了。

不管是这个案例或是前面提到的自我反省,其实都是不自觉地受到群体文化的影响,许多事情都变成了“想当然耳”,即使事后发现不是如此,也不会有人去回想为什么当初会“想当然耳”?

孤独感的探讨一定要回到自身,因为孤独感是一种道德意识,非得以检察自身为起点。群体的道德意识往往会变成对他人的指责,在西方,道德观已经回归到个体的自我检视,对他人的批判不叫道德,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才是。而不是像今日的社会,从上至下,不管是政治人物或市井小民,都在振振有辞地指着别人骂:不道德!

(0)

相关推荐

  • 悦读阅美约未来2020.4.4(一)

    我向往这样的生活,像嵇康那样的生活. 那兵荒马乱,政治黑暗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水深火热的时期,却被后代的人们说成是风流.风度的时代.这是因为有了像嵇康.阮籍那样的哲人. 史书记载,嵇康因不满司马氏王 ...

  • 蒋勋: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

    我常常想起阮籍的一件事. 阮籍母亲过世时,他不哭.按儒教的传统,父母去世,是要哭出来的,不哭是不孝,真的哭不出来,也得请五子哭墓,但阮籍不哭,宾客吊丧时哭成一团,他无动于衷,等到宾客散尽,他突然吐血数 ...

  • 李展飞:《当正能量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丑陋的作假》

    曾经有学生问我:"老师,您如何看'有心为善,虽善不赏'这句话?" 我的回答是,我并不同意这句话. 为善这件事,不管是有心也好.无心也罢,性质都不会改变,善事终究是一件善事. 我们学 ...

  • 狗有以下五种表演,正在向你道别------

    狗有以下五种表演,正在向你道别,不要错过最后一次它死前的时刻 醉墨西歌关注2021-03-09 00:26大图模式十多年来,对人类来说,它可能只是生命的一小部分,但对于一条与我们一起生活了很长时间的狗 ...

  • 道德的五种口味

    书目:<正义之心> 心得: 1.情感是主人,理性是仆从. 在交往.谈判和沟通中,可以以理性为手段,情感为催化剂,利益为诉求,达成最终的目的.在面临大事或做重大决策时, 则要反其道而行之,以 ...

  • 演讲也是一种表演

    某次开会轮到我发言时,瞥见对面的人拿出了手机.那一刻,我感觉情绪受到了影响,一股焦躁窜了出来--这个人把我发言的时间当成了垃圾时间.平时会有这样的体验,选择在没那么重要的人发言时走神或去洗手间.而直面 ...

  • 儒家道德的一种解读

    马建红(法学博士) 追星大概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平日里在银幕荧屏上活跃的明星,当某一天有机会见到真人时,人们必会赴现场见识一下,哪怕只是远远地瞄了一眼他们的背影,也会成为日后的谈资.在学界也有追星的情形 ...

  • 有一种出名叫丑陋(977字)

    时代变了,所以有了代沟:人有个性,因此有了不懂.我对世间人事持宽容态度,但我又懂得有些底线必须坚守.繁华忙碌的世界,平淡了生活,渺小了我们,所以我们更期待找寻一种存在感,更期待出名. 于是,身边多了很 ...

  • 被迫乐观,终归是一种表演

    刘伯伦尝以锸自随,曰:"死便埋我."苏子曰:伯伦非达者也.棺椁衣衾,不害为达.苟为不然,死则已矣,何必更埋! 苏轼对刘伶的评价,幽默精当. 用现在的话来说,刘伶的举动是一种典型装逼 ...

  • 凑数文:我对精致的理解,那是一种生活态度,而非作假

    这几天宝宝经常在肚里踢来踢去,中午没法休息了,渐渐没精力写文章,为了不致于断更,写篇生活中的事儿,就当成凑数文吧,没实质内容. 你买过被处理的瑕疵水果吗,比如坏掉一半的苹果? 如果被熟悉的人看见,是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