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陆澄录》万物一体与差等之爱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读一段《传习录》上卷当中,陆澄和阳明先生的一段对话。
一.一体之仁 发用亦有个渐
[问:“程子云:‘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何墨氏兼爱,反不得谓之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那也就是说一个真正的仁人,他是与天下万物为一体的;既然为一体,那显而易见,他不会在天下万物当中分出个三六九等,这是普遍的、平等的、广大的、浩瀚的仁心充沛的流露。
可是我们也都知道,孟子是批评了墨家兼爱之说,并且说墨子兼爱,摩顶放踵而为之;而杨朱拔一毛以利天下不为,是两个极端。孟子对杨朱、墨翟通通给予批判,说墨家之兼爱是无君无父,现在陆澄就提出问题来了,既然我们讲仁人是以天下万物为一体的,为什么我们又要批评墨家的兼爱之说,反不得谓之仁?反而不把墨家的兼爱之说称之为仁?
[先生曰],阳明子回答;[此亦甚难言,须是诸君自体认出来始得],这句话我们也没必要把它当做是一个阳明先生的推托之词,的的确确需要体之于心。王阳明的意思是说,这个意思甚难言,那就不好一言便下一个判断,必须要各位反诸内向、鞭辟向里、自家体认。为什么墨家兼爱,我们是要批评他,不把他说成是仁的一种表达,而同时又必须要提倡仁者以天下万物为一体?
王阳明先生接着说,[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这一段话实际上是王阳明关于仁的一个理解或者说一个理论上的解释。首先他说,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仁就是理,这个理既是造化之理,它便是弥漫周遍,既说弥漫,那就是充沛;既说周遍,那就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含。接着说无处不是,仁的这个造化生生不息之理毫无疑问是遍满宇宙,充沛于天地之间的;既是遍满宇宙,充沛于天地之间,当然无物不及,无处不是。
但话要讲回来,王阳明说了,“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什么叫“亦只有个渐”?尽管它最终总是弥漫于宇宙,周遍于天下,无处不是的;但是作为一个生生不息的整体过程,它是有渐的,也就是说是有它本身的过程性的。正因它是有个过程性的,所以它才有可能终则有始,弥漫周遍,生生不息。
二.冬至阳生 渐渐至于六阳
下面是举例,[如冬至一阳生,必自一阳生而后渐渐至于六阳。若无一阳生,岂有六阳?阴亦然。]我们都知道,冬至既是个节气,在古代也还是个节日。我们在二十四个节气当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好像只有清明和冬至。冬至我们大家也都知道,那是一年当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在这个节气上面来讲,它是代表着一个阴阳转换的环节。那过了冬至,就开始白天渐长,黑夜渐短;到了夏至,那就是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这个是天地自然之运。我们古代文本当中,往往会用《周易》里面的复卦来说这个一阳生。
从节气上面来讲,这天是阴气最盛,黑夜最长,过了此日便是白天渐渐地长起来,阳气渐复,必自一阳生而后渐渐至于六阳,那就是达于极致,这是一个过程。用复卦来讲,复卦初爻就是阳爻,然后上面二三四五上全是阴爻,《周易》里面也说“复,其见天地之心”,天地生物之心也是这样子来呈现的,由一阳生,然后渐渐渐渐加重,终至于六阳,达于极致,阴也是这样的。
三.有发端处 方能生长不息
王阳明接着说,[惟其渐,所以便有个发端处],就卦像上面来讲,这个复卦,初爻的阳爻便是发端处。从节气来讲,冬至尽管是阴最盛,阳恰好从此开始,这也是个发端处,发端处暂且不妨把它了解为是起点。
[惟其有个发端处,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这个意思我想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如果你没有一个发端处,没有一个起始点,怎么有后来的渐生渐长,极致于遍满宇宙、遍满天下呢?孟子讲,人皆有四端之心,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个四端便是我们仁的发端处。由此发端,我们才有它自身完整的、充沛的仁义礼智。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也”,恻隐之心是仁之端,它只是一个发端处。由此发端处,你扩充它、存养它,它的充沛的呈现出来的完整形态才是仁,羞恶、辞让、是非亦然。存心养性便是保此、存此四端之心,而仁义礼智必得由存养、涵养、扩充四端之心而达成,这就是人性本善的一个自我呈现的过程。仁的实践是要有个发端处的,这个意思下面会讲到。
王阳明接着用了个比喻,[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发端处。]这就好比树木一般,一棵树,你把它栽下去了,它要开始长出个嫩芽,开始抽芽,这个芽便是木之生意的发端处,没有芽何来的干,没有干何来的枝,没有枝何来的花、何来的叶?所以说[抽芽然后发干,发干然后生枝生叶,然后是生生不息。若无芽,何以有干有枝叶?能抽芽,必是下面有个根在。有根方生,无根便死。无根何从抽芽?]这是用树木来做个比喻。
四.父子兄弟 推及仁民爱物
人也是这般,我们要达成这个人格的健全、完善、独立,养成君子、成为圣人,也必得要有个发端处;仁的实践,,也得要有一个发端处。所以说[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意发端处,如木之抽芽。]这个话讲得很清楚。
[自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枝生叶。]儒家之说是这样,《论语》里面讲“有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也是发端处,没有这个孝悌,没有父子、兄弟这种日用伦常来作为自我德性涵养的起始点,何来遍满宇宙的爱啊?何来万物一体之仁呢?
五.墨氏兼爱 平等便无发端
阳明先生反回去要说了,为什么墨家的兼爱我们不能把它称为仁?[墨氏兼爱无差等,将自家父子、兄弟与途人一般看,便自没了发端处。]墨家先讲个兼爱,把自家父子兄弟和路人当成一样的这么来看,便是没有一个发端处。至少我个人觉得,王阳明在这个地方实际上是批评墨子,不懂得去涵养本原,倒不是说兼爱、博爱便一定不对,与天下万物为一体那就是博爱,这个博爱还不只是及于人,并且是及于物的,当然是博爱。
但是儒家之博爱是有个发端处的,墨家讲的兼爱恰好没这个发端处,实际上就是说墨家脱离了人的现实生命整体过程的基本的生活状态。脱离了这个基本的生活状态,不懂得去提倡、去涵养所谓的道德实践的本原,无本的,所以说没了发端处。[不抽芽,便知得它无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谓之仁?]这怎么能把它称为仁呢?[孝弟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出来。]
我为什么要选这一段来讲?我觉得王阳明在这里头实际上是回答了一个博爱与差等之爱之间的关系问题。他批评墨家,我个人觉得是批评得很到点的,我们今天也都说儒家是讲差等之爱的,并且我们这个讲法很古怪。当然提倡这些讲法的都不是一般人,比如说这个儒家是以自己的生活自然形成一个所谓的爱的差序格局;还有的人会告诉我们,儒家讲的这个爱就好比是一颗石子投进一个池塘里边一样,它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系列的所谓的同心圆,向四周围扩散。
这一类的说法,很坦率地说,我个人是不赞同的,不是儒家。如果这样,我的这个生活,首先是父子兄弟,我就爱我的这个父子兄弟,那个池塘边我波及不到的就跟我没关系了,还怎么谈万物一体之仁呢?关于这个差等之爱的问题,我个人以为我们今天这个误会最为巨大。你要真正理解儒家之说,必须要破掉诸如此类的观点,我这个说得有点不大客气,请大家谅解。
六.亲亲之情 渐而周遍万物
儒家是什么呢?孔夫子,那是讲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是人不独私其私,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我们今天总是把儒家局限在所谓的家庭、宗法等等这样的一个框架里面来讲,那还怎么讲万物一体之仁,怎么讲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怎么讲鳏寡孤独皆有所养?那么倒回来讲,怎么讲仁?倒回来讲,我们怎么来讲所谓的推及以及人,或者说来恰当地理解儒家关于家庭的重要性的问题呢?阳明先生我觉得在这里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回答。
那么我接下去我罗嗦几句,儒家究竟是怎么来讲这个差等之爱的。实际上只有返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回归到、返回到我们的人的基本存在状态,那就很清楚了,儒家为什么看重家庭,为什么要首先讲父子兄弟?每一个人只要来到这个世界上,他首先一定是来到某一个独特的、特殊的家庭。家庭是任何一个人的个体,必不可避免的第一个生活的共同体,并且这一个共同体他是没有选择权的,他不能选择,我要这个家庭,我不要那个家庭,我要这个人来做我爹娘,我不要那个人来做我爹娘,没资格做选择,选择的意志自由在这一件事情上无效。
一个人来到一个家庭当中,那么显而易见,谁是他的爹,谁是他的娘,谁是他的兄,谁是他的弟,谁是他什么祖父、祖母,等等等等,所有这些关系是被给定的,所以咱们中国人便把家庭当中的诸如此类的关系称为天伦,既然说天伦,那就是不能选择的,是天给的,自然的。虽然你不能选择,但是谁是你爹、谁是你娘这个关系在不在?关系自然在,关系既然在,双方的相互之间的伦理责任要不要承担?儒家告诉我们,关系在、伦理责任在,你必须承担。
而家庭有一个很有趣的东西,它就是在这个家庭生活过程当中,一个人的伦理责任意识、伦理责任的表达,他是允许犯错误的,允许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地练习,不断地演习的。演习完了以后,你渐渐地涵养起来,明了了针对不同人的自我的伦理责任,并且达成自觉,这样子你就渐渐地培养起你的所谓的伦理主体或者说道德主体,你会产生一种道德主体的意识,你懂得在不同的伦理对象那里,去如何恰当地表达自我在这一个关系当中的伦理责任。
养成了这个,那么你走出家庭,你才有可能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就叫做推及而及人。如果你一个伦理主体的意识都养不成,你如何恰当地履行自我的伦理责任,如何去推得出去呢?家庭生活的过程便是道德主体的自我涵养的过程,便是伦理主体意识的自我培养过程,便是恰当履行自我伦理责任的能力的培养过程。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阳明先生也在这个地方说,要有个发端处,家庭生活便是我们与天下万物为一体这样的仁达成极致状态的发端处,必得从此开始。到了孟子那里便说,亲亲而仁民,亲亲是仁民的前提。亲亲做到了,才可能仁民,你懂得亲亲,才可能懂得亲民,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我们以至于可以把我们这样的一种爱,不只是体现在人的对象那里,民众的对象那里,我们还要体现到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全体的自然世界之中。那这个爱你说博不博?这个爱你说周遍不周遍?
正是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讲,韩愈当年也说了“博爱之谓仁”,所以讲仁一定要讲博爱,博爱的起点是什么?是亲亲。亲亲便是达成天下万物一体之仁的发端处,这就是根本,这就是起点。这就好比是一棵树一样,有了这个根,那么才有干、有枝、有花、有叶,有了家庭当中道德责任的自我意识的涵养,以及伦理责任的恰当表达的不断地训练,我们才有可能仁民,才有可能爱物。
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讲,王阳明强调博爱,或者说仁,达成那样一个万物一体之仁的状态,也必得要有个发端处的,这个观点恰好可以去看,墨家兼爱的根本问题在哪里。正像阳明子在这一段里头所提出来的,墨家只讲个兼爱,他不讲兼爱本身的可能性在什么地方,他没有讲到兼爱的本原何在。甚至他是把兼爱和交相利讲到一起去了,这就使兼爱变成了交相利的一种手段和方法,这个是墨家之失误。兼爱本身没什么不好,但是必须要给兼爱建立一个可能的基础,这个基础既可以是理论上的,也可以是生存论本身的,对吧?把兼爱当做是交相利的一种手段,那恐怕是误入歧途了,这个我们还得要讲。
我们读王阳明的这一段,实际上我的主要目的是要表明,我们今天社会普通人群当中,很多关于儒家所谓的差等之爱的理解是有问题的。什么叫做差等之爱?绝不是说我爱自己的爹多一点,爱自己的娘多一点,然后爱岳父可能就要少一点了。那如果我说依此类推,我看到一个路边的人,我也不认识,也不知道他是姓甚名谁,跟我半点关系都没有,他倒在地上,我采取一种不理不睬的冷漠的态度,那就变成了正确的了?
这种解释所谓的差等之爱,是非常糟糕的。按照王阳明在这个地方讲,我们实际上只要涵养起那样的一种道德意识,亲亲、仁民、爱物,这个程序,这个由发端处,由渐及至于广,及至于博,及至于致敬的这样的一个过程,就叫做爱有差等,有本、有干、有枝、有叶,不是说对自己的父亲、儿子多一点,对他人的父亲、儿子就少一点。
实际上你有了这个,你自然而然会把自己的这样的爱呈现到你的交往对象那里,不多不少,就那么多。尽管可能我对自己的爹,我可以显得更亲切一些,对路边的这个普通人我不会显得那么亲切,这是理所生也,自然而然的。就爱的本原来讲、本质来讲,没有差别;但是它针对不同对象的呈现方式,呈现出来的最终状态可以有不同。
他在讲,仁人既然与天下万物为一体,天下万物为一体这个博爱的最后境界,是以家庭生活当中、父子兄弟之爱涵养起来的,这就叫做爱有差等。我想这一段的中心意思是在这个地方,包括孔孟在内,实际上从来没有教我们局限于家庭,局限于所谓的宗族,仅仅把自己的爱表达于家庭和宗族,如果是这般去讲,那我说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天下万物为一体这样的一种境界,是全然相悖的。
我有时候讲,如果从厚薄、多少来讲这个仁的表达,会陷入一个困境,我也曾经说过这个意思,那每个人应该爱自己最多。我说这种话是陷入杨朱惟我之说而不自知,我们还把它说成是儒家的什么差等之爱。根源上面来讲,差等之爱是呈现的过程,博爱是终究的境界。
大致就说这个意思,当然我也希望各位朋友能够去认真地读这一段话,善加体会。像阳明先生告诉我们的那样,如果嘴巴上说说,三言两语把它讲讲,那个都是容易的,须是诸君自体认出来使得。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