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奇谈之十二:慧能和老子商量好的吗?

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从猴王到悟空粗看不过是一个名字的变化,本质却是从自性到人心的蜕变。

猴王—无名—自性
悟空—有名—人心
自性,是佛教的名词,道家则称之为“道”,都是指这个世界的本体和本源。
六祖慧能悟道之后,连说了五个“何期自性”: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老子在定义“道”的时候,也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 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古圣今圣同心,自性和道同义——先天地生,就是本不生灭;寂兮廖兮,就是本自清净;独立而不改,就是本无动摇;周行而不殆,就是本自具足;可以为天地母,就是能生万法。

猴王和悟空同体
自性与人心不二

慧能大师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老子则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两位圣人不约而同地给出了成佛成仙的办法。相较而言,慧能大师的简单明了,但是对个体要求极高;老子祖师的则有法有则,有次有第。如果按照佛家的说法,慧能的属于“顿悟”,老子的属于“渐修”。

猴王专为寻个“不老长生”方而来,作者唯恐后人误入歧途,所以就参照《坛经》的情节编排了一个“斜月三星洞”寻得“须菩提祖师”的故事,开宗明义,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菩提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成佛做祖的关键在于“明心见性”,而“明心见性”的关键在于“悟空”。

这可以说是修行的大法则,无论是成佛,还是成仙。

如果《西游记》是一本关于禅宗修行的书,那么故事到这里就可以结尾了,因为已经讲无可讲了,再讲下去就是言语道断,开口即错了。

偏偏《西游记》是一本讲述道家修证金丹大道的书,虽然前面的大法则也是修证金丹大道的大法则,从道家的祖师爷老子那里就是“渐修派”,所以讲完了大法则之后,为了把修仙的程序讲清楚,作者不辞劳苦地继续给孙悟空再加上各种各样的戏码。

孙悟空破了须菩提祖师的哑谜,半夜三更跑到祖师的卧室求法。须菩提祖师在装模作样训斥了一番之后,吧啦吧啦说出了一大段据说是“显密圆通真妙诀”的口诀: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生命无他说。

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
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
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
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这个可以算作是“金丹大道”的简要程序了。在《性命圭旨》中则把这个程序总结为九个阶段:

其一曰:涵养本原,救护命宝。

其二曰:安神祖窍,翕聚先天。

其三曰:蛰藏气穴,众妙归根。

其四曰:天人合发,采药归壶。

其五曰:乾坤交媾,去矿留金。

其六曰:灵丹入鼎,长养圣胎。

其七曰:婴儿现形,出离苦海。

其八曰:移神内院,端拱冥心。

其九曰:本体虚空,超出三界。

《西游记》中如果说从唐僧收了孙悟空,翻过两界山,算是正式踏上修行之路,那么漫长的取经故事则是按照上面所列出的“金丹大道”修行程序依次展开。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了,如果孙悟空从两界山才开始修行之路,那么他的第一次西牛贺洲的拜师旅程代表着什么呢?前面说了孙悟空拜师情节是讲述修行的大法则,包括后面的入龙宫取金箍棒,大闹天宫以及被压五行山等情节,都不过是用来象征“自性”和“道”的的各种功用。也就是说,前七回的情节和修行的具体步骤和程序无关,也算是为后面具体的修行程序描述做了一个大大的铺垫。

如果还有朋友不相信,那就再看看孙悟空名字的变化——孙悟空拜唐僧之后,唐僧给孙悟空又起了一个名字“行者”。行者——实践者,这下子明白了作者的良苦用心了吧。

(0)

相关推荐

  • 被耍的美猴王?孙悟空:你若不坚强,装孙给谁看!

    被耍的美猴王?孙悟空:你若不坚强,装孙给谁看! <西游记>中,被压五行山之前的美猴王和齐天大圣闯龙宫.闹地府.反天宫.搅乱蟠桃宴.大战十万天兵.闹天宫的英雄形象炫彩夺目,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 ...

  • 难怪孙悟空要让着取经路上的妖怪,你看看当年菩提祖师说了句啥?

    西游故事百家谈!欢迎来到江湖说西游记之孙悟空篇! 大家都知道,孙悟空的实力非同小可,至于为何呢?有以下三点为证. 第一,孙悟空一出生,就眼运金光,射冲斗府,三界为之震惊,凌霄宝殿上的玉帝,也被吓一跳. ...

  • 如果孙悟空不被菩提祖师撵下山,结局比压在五行山下还更惨?

    (蜗牛看西游第5205期) 文/蜗牛 很多人以为,孙悟空之所以大闹天宫,最后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与菩提祖师撵他下山有关.如果他依旧留在山上,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发生. 其实,只要读过原著的朋友就会知道, ...

  • 孙悟空成佛后,为何没有去看望菩提祖师?你看菩提真身是什么?

    孙悟空成佛后,为何没有去看望菩提祖师?你看菩提真身是什么?

  • 西游奇谈之三十二:沙悟净的意识流

    才过了八百里的黄风岭,又到了八百里的流沙河. 黄和沙,都是"土"的象征.风和流,寓意着意识的特性,变动不居,无处不在,念念相续,永不停息. 这里正是沙僧的藏身之处.我们且看沙僧的出 ...

  • 西游奇谈之十:石猴的奇遇

    石猴是天地所生,尤其又是天地的灵根所孕育,有着其它飞禽走兽不具备天生属性.依十二生肖而言,猴对应于十二地支的申,这是破解石猴天生属性的关键. 申五行属金.因此,猴子从石头中孕育出来,是取"土 ...

  • 西游奇谈之十四:忍字头上一把刀

    带着"悟空"的名头和七十二变化.筋斗云两样本事,猴王荣归故里了.回家遇到的第一件烦心事就是北边的"混世魔王"趁着猴王不在花果山,竟然抢了水帘洞的家火,捉了许多小 ...

  • 西游奇谈之十五:玄牝之门是什么?

    前面我们说过,石猴是修道的主体,水帘洞是猴王的身宅.那么,从修行的角度来说,水帘洞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 看过前面"西游奇谈之九:此灵根非彼灵根"的朋友应该还能记得,在描述花果山的时 ...

  • 西游奇谈之十六:如意金箍棒的妙用

    猴王去了龙宫,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丝毫也不客气,张嘴就要兵器.龙王不敢怠慢,立马叫手下拿来各种兵器一一试用. 首先,是一口刀,原因显而易见,让猴王直接给否了.接下来,又分别抬出了一柄九股叉和一杆方天戟 ...

  • 西游奇谈之十八:纯阳之体和白日飞升

    猴王从东海龙王那里抢到了金箍棒,意味着掌握了积蓄"元炁"的秘诀,从北海龙处拿到藕丝步云履,从西海龙王处得到锁子黄金甲,从南海龙王处获得凤翅紫金冠,穿戴整齐,焕然一新,意味着&quo ...

  • 西游奇谈之十九:齐天大圣是如何炼成的?

    猴王从尾闾过夹脊,再过玉枕,从此进入天界(大脑),完成了后三关的历程."玉枕",就是增长天王带着庞.刘.苟.毕.邓 .辛.张.陶八位天将把守的"南天门". 增长 ...

  • 西游奇谈之三十:永远的净坛使者

    前面说了熊和肾的关系,有的朋友可能还是不很理解,那阿伟哥就再延伸一下. 熊,是一种脾气古怪,体型庞大,攻击力惊人的杂食动物,即是现在,也被视为猛兽之一.不过在古代,它也被古人视为养生的老师. 庄子说: ...

  • 西游奇谈之二十:大闹天宫原来闹的是自己

    猴王在花果山立起了"齐天大圣"的旗号,玉帝派托塔天王父子前来讨伐,一番争斗之后,天兵败退.没奈何,玉帝只好二次招安,猴王重上天庭,当上了齐天大圣. 玉帝了解大圣的脾性,专门给他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