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西宁城雄镇坊举人岑理
说说西宁城雄镇坊举人岑理
居住在西宁城内雄镇坊的岑理,是乾隆四十八年(1780年)举人。但如今雄镇坊新修的岑氏宗祠,却找不到任何有关岑理的介绍。山人根据万历二十年,康熙六年、二十六年、五十七年,道光十年《西宁县志》和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的有关记录,谈谈雄镇坊和岑理的情况,敬请各位方家指教。
一、关于雄镇坊
万历二十年《西宁县志·卷之二·建置志·街巷》:“
县前东街、南街、西街、十字街、武功街、城脚街、东门外直街、南门外横街、河边水街。
据此记载,万历二十年(1592年)还没有雄镇坊。
康熙六年《西宁县志·卷之二·建置志·街巷》:
县前东街、西街、南街、十字街、雄镇街、忠爱街、武功街、打铁街、城脚街。
由此可知,最迟在康熙六年(1667年),雄镇已形成。但当时不叫雄镇坊,而是叫雄镇街。
雄镇就是强有力地镇守的意思。此街为什么叫雄镇街、雄镇坊?
据万历二十年《西宁县志·卷之二·建置志·楼亭》载,明万历十四年至二十年(1586—1592)担任西宁县知县的林致礼,于万历十九年(1591)捐薪俸在县衙前面的十字街修建钟楼,悬匾额2块,1块上书“雄镇一方”,1块上书“声教四达”。
雄镇街(坊)离钟楼不远,其命名是否与“雄镇一方”匾额有关,山人不敢妄下结论。
康熙六年《西宁县志》中的西宁县城之图
二、关于岑理
据道光十年《西宁县志·卷十一·人物》岑理传记和民国二十年《旧西宁县志·卷三十三·前闻志(三)·杂录》的记载,岑理,字荣佩,号粹庵,西宁城内人,是进士岑之豹父亲岑永清的远代子孙。岑理的父亲岑峣,是贡生岑作梅的第五子。岑理有同胞兄弟9人,都是县学的诸生(秀才)。其中有一个兄弟叫岑峰,他考上了武秀才后,又放弃武秀才再考文秀才并获得成功。因此当时人们对岑作梅有“九子十秀”(九个儿子十个秀才)的赞誉。乾隆四十八年(1780年),岑理考中举人,后来担任阳春县训导,以诚实教导学宫生员,生员不守法纪,一定谆谆劝导,善于培养人才,无愧于儒学教官的职业。岑理离任的时候,阳春绅士沿路摆下了10多里的酒水送别。回到家里,岑理赏松种菊,怡悦心情,竟然不知道自己老了。据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卷三十三·前闻志(三)·杂录》载:一天,岑理午睡起来,有客人来到厅堂请求拜见,问岑理:“你是岑理举人吗?”岑理回答说:“是。”并反问客人是谁,客人说是阴间的勾魂使者,并从袖子里拿出鬼录册给岑理看,上面记录了10多人,多数是岑理认识的,岑理的名字也在其中。岑理问勾魂使者:“既然这样,那么怎么办呢?” 勾魂使者被岑理的真诚感动了,于是说:“你本来是年纪最大的,我们最后约你到吧。”勾魂使者走了之后,岑理让家里人预先准备酒席,把亲友都请来话别。并把勾魂使者的话告诉他的儿子,说:“等邻居罗某去世的时候,我就应该更换床席等死了。”到了罗某去世的时候,果然像岑理说的那样。岑理去世时76岁,当日是道光辛巳年(1821年)9月15日。这不过是封建迷信的传说,不应成为史实。
三、岑理的作品
除了《南江西坝黄门刘太君墓志铭》外,岑理没有什么诗文留下来。《南江西坝黄门刘太君墓志铭》收录在何汪权、邱松年的《粤西古镇——郁南县建城镇》一书。现在山人重新标点,并注释、翻译如下:
太君①刘安人②者,太学生黄公讳天佐字端辅之元配也,幼生望族,长字名门,事翁姑以孝敬,相夫子以顺,育儿女以仁,主中馈以俭,且和乡邻而睦妯娌,其懿行盖未易更仆数③也。生有四男二女,悉配名门。享寿六十有八,卜葬于杉坪山面,坐辛向乙兼戊辰。辛酉□窀穸后,历有年,所未经竖碑,岂所以垂久远哉?岁己巳扫坟,因议重修,爰卜吉□□分以立石,属余表白④之。
余幼随母亲踵府,夙佩慈恩,备悉淑德,恐其沉没于荒烟蔓草中也,故乐为志之云。
注释
①太君:是古官员母亲的封号。
②安人:古代命妇的一种封号。明清时,六品官的妻子都封为“安人”。
③更仆数:即“更仆难数”。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④表白:表述的意思,引申为“写”的意思。
译文
太君刘安人是太学生黄天佐(字端辅)的正妻,出生于有名望的家族,长大后嫁入了名门世家,她孝敬公公、婆婆,顺从、帮助助丈夫,爱护儿女,勤俭持家,与邻居、妯娌和睦相处,她的高尚行为很多,无法列举得完。她生育了4个儿子、2个女儿,子女的配偶也都出自名门。太君刘安人享年68岁,葬在杉坪山,坐辛向乙兼戊辰。辛酉年(乾隆六年,年1741年)去世后,一年多了,还没有竖立墓碑,这怎么能让她永垂不朽呢?己巳年(乾隆十四年,1749年)扫墓,大家建议重修坟墓,于是通过占卜选择到吉利的葬地,并立碑,嘱咐我写一篇碑记。
我小时候跟随母亲到她府上,很早就得到她的关爱,了解她的的美好品德。我担心她对孙辈的关爱和美好品德会淹没于荒烟蔓草之中,因此十分乐意写这篇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