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精神的旅行,旅行是身体的阅读【图文】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在网上有个问题引发了讨论:时间用来读书和旅游哪个更好一点?
    其实古人早已经给出了答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不是一个先后关系,而是并列关系,读书和旅行应该是同样重要的。
    
 
    钱锺书先生说过: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
    西安、南京、洛阳和北京,少了学识的浸润,没有了刀光剑影,丹心汗青,它们只是一个个耳中熟悉又眼里陌生的地名;故宫、避暑山庄、岱庙、曲阜三孔,有了文化照耀,它们才不是被时间风化的标本,而是活了成百上千年的生命。
    不去读书,就是一个邮差,风景过眼就忘,就算踏破铁鞋,又有什么用处呢?
 
 
    阅读不仅仅会让现实的旅行更加丰富,更重要的是能让精神突破现实和身体的桎梏,来一场灵魂长足的旅行。
    《小窗幽记》中有两句诗: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哪怕是身处深山,阅读也能让精神插上翅膀,来一场跨越地域千万里,时光千百年的精神旅行。
    在阅读中可以去古罗马斗兽场看一场酣畅淋漓的角斗,可以去古希腊听智者们激动人心的演讲,可以去三国时期探访竹林七贤与他们一起饮酒作赋,也可以去宋朝汴京的市井感受那里的繁华和热闹,前人的著述都是开启一段精神旅行的大门。
 
 
    在这里,你可以去任何地方见任何人。
    这就是阅读的巨大魅力,但是不去旅行,一味地读书,也只是将自己困在文字的牢笼里,孤独地去想象。
    庄子在 《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天地有大美但是却不去炫耀,自然默默地不说话,如同摊开的一本书,等着人去用脚步,用切实的感官去阅读。
 
 
    这些是文字之中无法体会的,也是别人的言语和文字无法传达的。
    就如同你不去绍兴,不去尝了硬得很的茴香豆,喝辣得很的雄黄酒,不去瞧白墙黑瓦,长凳和四角桌,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哪怕写得再真实,想象起来也觉得缺了一份真实和烟火气。
    如果你不去敦煌,不去看在时间中残损的汉长城,不身处荒凉壮美的雅丹地貌,不去领略莫高窟的深厚的佛教文化,就无法知道这里既是故土又是他乡的感受,就无法明白古代丝绸之路究竟是怎样伟大的壮举,也不会去想起余秋雨在《阳关雪》中写到的:
 
 
    “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是怎样的一种苍凉和深邃。
    如果你不去故宫,不去用脚步丈量青砖的厚重,不去用目光眺望宫殿的雄伟和壮观,就无法体会到古代帝王拥有的是多么大的权力和财富,也无法去明白他们又被囚困于多么大的孤独之中,更无法理解有的帝王为了守住这权力和财富的兢兢业业,有的帝王为摆脱这孤独而生的放纵和疯狂。
    清代文人张潮写:“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人生一直都是在阅读:“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
    读书是精神的旅行,而旅行又是身体的阅读。二者同时进行,又缺一不可。
    就如有人总结的:“读书,是向内旅行,去往精神世界。旅行,是向外读书,探索天地苍穹。”
    这样一个求快的时代,读书是慢的,旅行也是慢的,有些人不会去思考时间用来读书和旅游哪个更好一点,因为读书和旅行都不在他们的选项之中。
 
 
    他们认为读书是效率低下的,读了再多的书对自己追求的金钱和地位都是没有裨益的。
    但是正如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曾经说过的:“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人生是自己的,无论世人追求的财富、权力或者其他都只不过是人生的附加物,真正的核心只有自己。
    试想,还有什么能比认识到自己,成为自己,从而去追求不违心地为自己而活着还要更棒的事呢?
 
 
    更重要的是读书可以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让自己更有气质。
    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所有人都知道,曾国藩也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变化气质。”
    气质,说起来是个玄乎的东西,其实就是内心深处的修养和才华,也切实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谈吐举止上,让人更有魅力和亲和力。
    同样的,作为身体的阅读,旅行也可以改变气质。
 
 
    如余光中所说:旅行之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而是一种改变。
    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
    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
    所谓见多识广就是这个道理,所见识的多了自然就会心胸宽广,豁达包容,最终得到的就是由内而外的气质醇厚的魅力。
 
 
    去看书吧,去旅行吧,也不要去纠结是该先走出家门,还是先翻开书。
    阅读和旅行就像是人的双脚,同时发力又交替进行,你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久,才能让精神和身体都在路上。
 
 
— END — 
( 2021/09/08/收藏 )
(0)

相关推荐

  • 灵气

           近日在<广州日报>中看到一篇文章,说广州有一股灵气.作者通过在广州工作生活多年的感受,认为广州历史文化厚重,在广州的街道上闲逛,走到哪儿都觉得有故事,在他的眼里,广州有一种亲 ...

  • 俏皮话(2272)

              俏皮话(2272) 让精神和身体都在路上.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文章是案头山水,山水是地上文章. 在书中品味人生,和作者碰撞思想. 读书是精神的旅行,旅行是身体的阅读. ...

  • 气质与气场的关系

    气质这个词几乎人人都懂,但是让人描述,几乎说不清楚. 但是有一种人,无论男女,看上去仙气飘飘,飘逸出尘.这可不是通过化妆和道具才完成.而是从内向外的散发一种气场. 是否可以认为,气质就是气场的一种表现 ...

  • 俗语:“精足不思淫”,下半句更有难度,你知道是什么吗?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古人说,宇宙初始,蒙昧混沌.后来盘古开天辟地,从一片晦暗中分出天地.女娲造人,人生在天地之间. <黄帝内经> ...

  • 论书法家的人格气质及其当代危机

    郭九林/文 摘 要:中国书法是展示生命气象和书法家气质的汉字文化艺术.中国书法的精神气质源于中国古代的气化哲学.先秦两汉和南北朝时期政治人物选拔的社会风尚,以及儒释道文化强调的人的社会责任.道德修养. ...

  • 读书是精神的旅行,旅行是身体的阅读

    文 | 儒风君 · 主播 | 路遥 来源 | 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读书是精神的旅行 旅行是身体的阅读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 ...

  • 读书是精神的旅行,旅行是身体的阅读 ---李弈琛

    读书就好似旅行一样,跟随作者的思想,跟随作者的脚步,进入一个前所未知的世界,开启一段或惊奇.或开心.或悲伤的旅程,这就是读书时精神的旅程. 但在我看来,身体的旅程是比读书高一层的,就像古代人说的:读万 ...

  • 品读 | 读书是精神的旅行,旅行是身体的阅读

    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钱钟书 在网上有个问题引发了讨论:时间用来读书和旅游哪个更好一点? 其实古人早已经给出了答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不是一个先后关系,而是并列关系,读书和旅行应 ...

  • 读书 | 一次冰冷的旅行

    © 电影<革命之路> 读理查德·耶茨的小说集<十一种孤独>并不是愉快的过程."像一次冰冷的旅行",这本书的译者陈新宇这样形容.她的译后记标题为"孤 ...

  • 读书也是一种旅行 ---张煜琪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知识是要灵活运用的,走到哪学到哪,经过这次研学,我也学到了好多知识,在外面学习的过程中比在教室里学有趣的多.为了加强学生的独立实线能力,学校也给我们设计到了研学内容. 有人说,&q ...

  • 90岁高龄奶奶经常用洋葱这样做,腿脚有劲精神好,三高平稳身体棒

    90岁高龄奶奶经常用洋葱这样做,腿脚有劲精神好,三高平稳身体棒

  • 湖南值得去的八大景点,你去过几个?#旅游 #旅行 #旅行攻略 #湖南

    湖南值得去的八大景点,你去过几个?#旅游 #旅行 #旅行攻略 #湖南

  • 为什么说旅行是一次深度阅读?

    -这 是 自 驾 地 理 的 第 374 篇 原 创 主 文- 最近,由央视制作的 "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 第二季<中国地名大会> 知识竞赛节目已接近尾声 其中 ...

  • 暂凭读书长精神

    徐建华 这本书是在全国控制新冠肺炎病毒战役一波三折的阶段读完的.期间,各种好的消息.不好的消息汹涌而来.刚刚看到有人病愈出院了,一会儿又看到谁确诊了.之前有过哪些活动接触过多少人的消息:刚刚看到大批援 ...